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对远处的冰山雪景照了一张相,袁书芳挠挠头呵呵笑道:“不多,就二十来个。”
俞彤黑线,二十来个胶卷还少吗?“你照那么多的照片干什么?”虽然这里的风景确实漂亮的让人恨不能随身带走,可是二十个胶卷的照片?太夸张了吧。
“杨杨哥很想陪我一起来可可西里,可是他公司的事很忙,走不开,所以我答应他多给他照些照片回去看看。还有我妹妹、弟弟、梅玫他们都要求我多照些,他们说要把可可西里的风景制成相册。我爸爸妈妈也说来不了看看照片也不错。”
俞彤抽了抽嘴角,“你家人还真闲。”不像她家人,她爸爸妈妈听说她要来可可西里便把可可西里说成了妖魔鬼怪盛行的地方,想方设法地不要她来这里。
袁书芳扭头回以一笑,其实她也觉得她家的那些太闲了,不过不就是照几张照片嘛,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能亲自用照相机把这些美景照下来,她心里可是乐意的很。
走了约两个半小时,十二人终于来到了玉珠峰南坡大本营(海拔5050米)。
望着大家略显兴奋的神色,张同对着手掌哈了口气,然后搓搓手掌道:“同学们,我们要开始征服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袁书芳跟随大家一起振臂高呼。
“好,先自己检查一遍自己的登山工具,十分钟后,大家各自交换检查,务必做到登山工具不是大家登峰的阻碍。二十分钟后,大家挨着绑好这根长绳,”侯志平拿出一卷大拇指粗细的绳子,“大家都是第一次攀岩,这根绳子能保证我们即使头昏也不会中途往山下掉。半小时后开始登山,现在开始检查工具。”
半小时后,十二人在侯志平的带领下开始从玉珠峰南侧向上攀登。
玉珠峰南侧为“多尔吉巴尔登”,草滩坪埧,海拔约4800公尺,平坦宽阔,植物茂密,野生动物亦多,山间河流密集,且有高原湖泊。南坡攀登路线清楚明了,对攀登技术要求较低,比较合适于初学登山者,是登山爱好者初次攀登雪山较好的训练场。攀登者只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掌握基本的登山常识,准备好所需装备,就可以尝试攀登玉珠峰。
第一次攀登这么高的山峰,而且这也不是游乐园那种徒手即可攀登的假山峰,袁书芳心里不紧张是假的,只是她的心理素质很过硬,深呼吸几口气后就义无反顾地拉着绳子上了碎石坡。
“哇啊,石头啊,有石头在砸我啊!”袁书芳身边的一个男同学在尖叫。
袁书芳背着大背包越过闭眼仰天大叫的家伙,顺便还留下了轻飘飘的一句话,“你再不闭嘴,上面掉下来的石头会全部调入你大张的嘴。还有,你头上带着安全帽,两个拇指头那么大的石头砸不死你,再说山顶到处都是积雪不会有大石头掉下来。”
“真的吗?”男生睁开眼一脸求助的样子,“真的不会有大石头掉下来砸我吗?”
袁书芳翻了个白眼继续上爬,“你要相信你自己的人品。”
“人品?和人品有啥关系?”某同学疑惑了。
“喂,下面的,你走快点行不?你站在那儿不动,这根绳子连着你和我害得我也不能动了。”和袁书芳差不多平行的另一个男同学低头向还在那儿苦想“从上面掉石头与人品有什么关系”的同学喊话。
“好的,我马上就跟上来。”见探秘队里最小的袁书芳已经超出他一大截,害怕头顶掉石头的同学想着一定不能落在小不点身后,然后吭哧吭哧地加快步伐,不一会儿便和袁书芳齐头并进。
正向上走着,袁书芳突然感觉山体晃了一下,很轻微的一晃,因为走了快一个小时身体很疲累,轻微的摇晃就能带动身体晃动。
“小圆圆,你怎么停下了?坚持一下,我们今天大概要在C1过夜。”和袁书芳平行的男同学拉了拉腰上的绳子催促袁书芳前行。
转过头,袁书芳看到对方讨喜的笑脸,笑着抬腿上了一步,“王学长,你刚才感觉到晃动了吗?”
“晃动?怎么没感觉到?”王学志——怀疑掉石头与人品关系的男同学………一脸诚恳地点头,“我现在正站在与天最接近的地方,所以我觉得眼前所有东西都在晃动。”
袁书芳扭头继续向前爬去,什么眼前所有东西都在晃,明明是前辈自己头晕眼花了。
刚过碎石坡,一路人就被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刺得睁不开眼。好了,来到雪坡该带雪镜了。
带上雪镜,绑上冰爪,众人继续前行。其实很多人已经累得走不动,但晚上又不可能在冰天雪地里过夜,因此大伙都憋着一口气往前走。
不知道前行了多久,嗓子越来越干,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再加上背包里各类东西的重量,袁书芳快要抬不起腿。而走在她前面的同学更是累得连眼睛都快闭上了,很多人走着走着都贴在一块往地上倒去。
“同学们加油啊,再几分钟就到C1了,然后我们就可以休息了。”看着队伍以蜗牛的速度前进,方教授在后面大声鼓励着大家。
听着那中期十足的声音,袁书芳暗叹方教授真是一牛人,在这海拔快到5600米的高度他居然还有力气喊话,怪不得中科院每年来可可西里科考都会有他的身影。用后世的话来说,方教授绝对是四十岁的年龄、六十岁的心理、二十五的身体,简直就是强人中的强人。
几乎是一个推一个的到了C1,顾不得放下背包,一路人直接背着背包往地下趟去,太累了,先喘口气再说。
“别躺下,喂,先把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吃了再歇息。”方教授拿着一盒拆封的药走到几个脸色发紫的同学身边,扳开他们的嘴再把手里的药倒进去,最后又就近在岩壁上抓了一把未化的雪塞进他们嘴里,“快,和着雪水吞把药片吞下。”
听见方教授的话,袁书芳强忍头晕抖着手打开背包那拿出一块西洋参片含在嘴里,5600米的高度引发头晕目眩,不知玉珠峰顶会引发怎样的高原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还是四肢麻木水肿?看来又必须在C1点休整几天了啊。
“呼……给我一片……参片……”嘴唇有点发紫的俞彤几乎是爬着来到了袁书芳身边。
袁书芳又抖着手喂了俞彤一块参片,然后有气无力地笑了一下,“小彤,你这一爬优雅的形象全没了,不过只有我看见,所以回到格尔木后想想要给我买点什么当封口费吧。”
俞彤趴在地上,右手颤抖地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对着袁书芳咔了一张,“你比我好不到哪里去,我想你杨杨哥肯定会很乐意花大价钱从我手里买走这张照片。”
袁书芳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了,“你狠。”
俞彤颤巍巍道:“一般一般,天下第二。”
“你们两个都狠。”横躺在袁书芳身侧的张同幽幽冒了一句,“这种时候,你们居然……还有力气……凭……嘴……”
袁书芳和俞彤同时无力道:“没办法,人品好啊。”
张同已经闭上眼,无力辩驳。
袁书芳闭着眼睛和俞彤靠在一起休息,直到一阵饭菜的香味叫醒了她。睁开眼一看,却发现方教授和侯志平正用一个天然气罐炒菜,旁边的平地上已经摆着几盘炒好的菜,距离有点远,加之高原反应没有完全过去,袁书芳并没有看清楚那几个盘子里炒得是什么菜。话说,那煤气罐、锅子和锅碗瓢盆是哪儿来的啊,方教授和侯学长不至于把这些东西放在背包里然后背到这C海拔5600米的地方来了吧?
“奇怪,我眼花了吗,我怎么看见方教授在炒菜?”因为袁书芳坐了起来,顺势躺在地上的俞彤很快被冷醒,只见她揉了揉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高原反应能造成这么厉害的眼花吗?可是除了眼花,我怎么觉得我身体现在很好没啥不适呢?”
袁书芳强忍住笑意正色道:“你没有眼花,因为我也看见了。”不过,从小练武的人身体果然很棒啊,俞彤觉得身体没啥不适,可她现在仍感觉头晕晕的。要不要让小彤教她练武呢?大概不行了吧,她现在都十八岁骨头应该已经定型了。
“啊,你们两个醒的最快。”侯志平端着两小碗热腾腾的青菜汤向两人走来,“来,喝点热汤暖□子。我正想着晚饭已经做好该把你们叫醒了。不过没想到啊,这么多人里居然是你们两个女生醒的最快,我刚还和方教授说你们可能醒的最晚呢。”
袁书芳和俞彤笑着接过菜汤,对侯志平道了声谢后捧起汤碗大口喝了起来。这么高的海拔,这么低的温度,如果小口喝汤,汤不一会儿就会冷掉并结成冰。
热腾腾的汤下肚,袁书芳只觉身体瞬间变得柔软,头晕的感觉也瞬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侯学长,你们哪儿来的天然气罐和炒菜做饭用的器具、材料啊?”俞彤一边大口喝汤,一边好奇地问着正在叫醒周围同学的侯志平。
“那些东西是青海省登山协会的人准备的,每隔半个月他们都会准备一些食材、燃料放在玉珠峰南、北坡的休息点,方便了很多登山爱好者。”侯志平说完继续叫昏睡的队员们,很多人因为疲倦、高原反应等原因睡得太死而叫不醒,侯志平便恶作剧地抓起地上的雪往人家的脖子塞,于是很多叫不醒的人便从地上跳起来惊醒了。
“来,来,大家趁热赶紧地吃,吃完开始搭帐篷然后就休息。看看你们明天高原反应还强不强烈,如果不强烈,我们后天就开始登顶。”方教授直接把菜盘放在了热气蒸腾的锅子上,这样保证了大家吃下口的菜都是热菜。
吃完饭,大家开始合力搭帐篷,之后也顾不得对今天的行程进行总结便抱着睡袋进帐篷呼呼大睡去了。
第二天醒来已是午时,而且一觉睡醒之后身体异常轻松,袁书芳知道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个海拔高度的空气。但队伍中有一半的同学便没她这么好运了,他们的高原反应比前一天还严重,严重呕吐不说还出现了短暂的休克,如此便只能把他们送回大本营了,而负责送他们回大本营的是侯志平,剩下的六人则由方教授带领着向玉珠峰顶进发。
从C1到峰顶都是雪坡,越往上走天气变化越异常,方教授担心大家体力不支便在海拔5900米的地方设了第二个停歇点,很凑巧的是,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同样想要登上玉珠峰顶的登山队。
方教授本就担心只有他一个人会顾不来六人的队伍,而且队伍中还有两个女孩子,这下可以和登山队组成一个队登顶他就放心多了,因为登山队中有两个差不多和方教授一样专业的向导。
大家相互认识后,那队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登山队对方教授和探秘队员们异常佩服,特别是对袁书芳和俞彤,这两女孩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左右,居然有勇气登玉珠峰,而且比起他们这些已登过很多山峰的半专业登山队员来说,这两个女孩的表现太好了——他们刚登山5900米的鞍部时可是被高原反应直接弄得趴地下了,在这休息了两天才慢慢缓过劲来。可看看人家两小姑娘,不过呼吸稍微有点急促而已。
休息了一晚上,探秘队和登山队的组合在凌晨四点就开始向山顶出发,那白色的雪把天空映的一片亮堂堂,因此即使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