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震之后陈教授和方教授没有回学校,而是留在那里继续研究,而且国家地震局的科研人员以及国外的科研人员也都一窝蜂地往可可西里跑,这次地震之后的遗址会为地震构造背景、成因、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更为完整、珍贵的数据。
袁书芳等人再次感叹他们现在为何不是研究生,那样他们也可以去地震区收集数据。不过袁书芳也只失落了几天,之后就和伙伴们忙着把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归类整理成册,等忙完这一切后时间已来到二零零二年的一月——研究生考试时间到了。
信心十足地参加完研究生考试,袁书芳又精神十足地开始准备写毕业论文了。
大学近四年时间,袁书芳看的关于地震方面的资料数不胜数,中国的、国外的,大家都说地震属自然灾难不可预测,可事实是很多地方地震之后当地人就会有人回忆起地震前兆,那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可是人们忽视了它;地震预测不是单一专业的研究,而是涉及地理、地质、物理、大气、环境等多专业的配合,再配以现代的科研方法和科学仪器,或许成功预测地震将不再是谣言。
提起笔,袁书芳为自己的论文题目定为《论地震预测的可行性》。
五月初,因为大四毕业生该交论文初稿了,陈教授和方教授把自己的科研任务交给同事后就回科大了。两人回来后要向学校作报告,要去北京中科院作报告,最后还要去国家地震局晃一趟,总之,等袁书芳拿回陈教授帮她修改的论文初稿已是六月初。
七月的论文答辩,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有七个人获得了优秀,占本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特别是袁书芳、俞彤、张同的论文,三人论文里提到的问题引起了参加答辩的老师的深思,那些个老师中有两人是中科院的院士,论文答辩完后两位院士亲自邀请袁书芳三人去中科院深造。
“刘院士,王院士,我和袁书芳已经考过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考试,今年八月份我们就会去贵校报到。”张同一脸傻笑,虽然已经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班,但是能得到中科院院士的亲自邀请,光这份荣耀就让他高兴地快要飞上天了。
“那这位俞彤同学呢?”年过半百的刘院士亲切地看着俞彤。
俞彤恭敬对两位院士鞠了一躬,“刘院士,王院士,我今年错过了研究生考试,明年的八月我一定会去中科院报到。”
“俞彤同学,今年八月和你的这两位同学一起来中科院研究生班报到吧,我和王院士今天在这里把你直接录取了。”刘院士像个慈祥的爷爷一样对三人笑了笑,然后和王院士轻声说着什么走远。
“小彤?”袁书芳担忧地看着双眼失神的俞彤,小彤家里早就为她定了亲,她现在说要继续读研是要和她家里人决裂吗?
“俞彤,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人,不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张同也是上海人,他的父母都是搞科研的,家庭条件很好,所以对俞彤和俞彤的家庭都有些了解。张同对俞彤是即同情又敬佩,同情她有那么一个食古不化、看不起女人的父亲,同情她被她父亲当作赚钱的工具,同情她有钱却体会不了普通人的自由和快乐;佩服她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却没有失掉自己的本性,佩服她有一颗坚强而善良的心,佩服她在专业上的谦虚和严谨……想到这里,张同突然扬眉轻笑了下,理工科大学里一般都是男生充当领军人物,但是在他们班上,领军人物却是袁书芳和俞彤,一个十八九岁的年纪却老成稳重的不似年轻人,一个比影星还漂亮但在不熟识的人面前冷得像块冰。两个外表纤细柔弱的女孩,班上所有人却对她们由衷佩服。“俞彤,从大一到大四,每次实验都是你我、袁书芳三人一组,我希望以后的每次实验都是我们三人一组。”
“小彤,顺从你心里的决定吧。”虽然很舍不得俞彤离开这个探秘科学的圈子,但俞彤有俞彤的路要走,“不论怎样,只要小彤你生活到幸福就好。”
反手握住袁书芳的手,俞彤眨了眨微湿的眼眶,红唇微勾,“谢谢你们的支持,放心,八月份我们一定会在北京的中科院相会。”
“嗯,我相信你。”袁书芳笑着用力点了点头。
“说起来,俞彤你是怎么想到你那个论文题目的?”现场气氛太沉闷,张同笑着把话题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推广震前教育的必要性,是呀,现在的人们身处和平年代对各种灾害的防御心减少,别说不知道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对,就是在水灾、火灾面前,很多人也只是一动不动地等人来救,明明就有很多很简单的自救方法。你的论文有理有据,而且论文里提的建议也很合理,国家地震局及其下属的各地监测站应该负起普及震前教育的推广的责任来。”
听到别人认同了自己的心血,俞彤嘴角微弯:“我也很喜欢你的那篇论文,《中国地震预则的走向》,如果真如你论文中所设想,在中国所有地震带都设上地震检测站,中国所有科学家都联合起来哪还会怕什么地震?”只是,愿望虽美好却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因为现在的中国一点都不重视地震,甚至研究地震的科学家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分成了几个派系走不到一起,中国要想在地震监测、预测、防范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所要走的路太长太长。
“袁书芳,你论文里关于唐山地震那些数据是哪儿的?”张同又转头好奇地看着袁书芳,“我也听说当年有好几个科学家都准确预测出了唐山地震,但是当地地震局隐瞒不报,还扣下了科学家们上报的各种证据。那些证据不是说早就被毁了吗,你在哪儿找到的?”
袁书芳和俞彤、张同并排往教学楼外走去,“那都是托了我爷爷的福,那些资料是他帮我找的。我自己也没想到,还有人把当年预测唐山大地震的数据保留了下来,而且一保留就保留了这么几十年。”想起陈教授看她论文初稿时的激动样就忍不住想笑,论文里的那些数据再次证明了地震是可预测的。
“圆圆!”三人正谈的高兴,身后一阵香风袭来,一个白色的人影扑挂在袁书芳背上。
听见那柔柔糯糯的声音,感受着背后的重量,袁书芳无奈叹气,别人都是年龄越长行事越成熟,为什么她身后这家伙越大越幼稚了呢?嗯,对了,一定是梁明的错,梁明那家伙在他的专业工作上精明的无与伦比,可是工作以外那就是一个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天然呆,梅玫肯定是受他影响。
“圆圆,怎么不说话?我有两个多月没见你了,好想你。”梅玫踮着脚尖眯眼在袁书芳的背上蹭了蹭,呜,圆圆身高长的太快,她现在要抱她一下都要踮脚。
“下来,重死了。梅玫,以你现在的重量,再被你家梁明养一段时间估计就可以杀了吃肉了。”袁书芳煞有其事地说道,俞彤和张同在一边嗤嗤发笑。
“啊,你才是猪呢。”梅玫更加搂紧了袁书芳的脖子,“作为说我坏话的惩罚,背我走一百步。”
“梁明呢,那黏人精怎么没跟在你身边?”袁书芳一边半背着梅玫走,一边问道。梁明那家伙对梅玫一见钟情,因为不知道怎么追梅玫,又知道她和梅玫是好朋友便写了封请她帮忙,呵呵,这个忙帮的不错,梅玫得到了幸福,她卡上的存款也是每个月就会往上长一截。
“我在你身后。”身后又传来一个懒洋洋的男低音。
并排而走的几人都被吓得身体一僵,待转头看到来人都毫不客气地给了来人一个白眼,袁书芳更是把梅玫从背上拉下然后轻轻往来人身上一推,“敢吓我们,梅玫,帮我们教训她。”
梅玫挽起梁明的手臂,慧黠地眨了眨双眸,“明明是你们胆子小不经吓,而且梁明一直跟在我们身后,是你们自己不转头看的。还有,圆圆,你真要我帮你教训他?他可是你的资产管理人,当心他以后再也不帮你赚钱了。”
袁书芳望天,梅玫这娃果然学坏了,想当年多么一纯洁良善的萝莉啊,现在整人都是面不改色的。
俞彤摇摇头故作失望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乖乖牌的梅玫居然走上了重色轻友的道路。”
“袁书芳,俞彤,还有这两位同学,你们慢慢聊,我有点事先走了。”张同因为不熟悉梅玫和梁明便摆摆手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圆圆,俞彤,你们的答辩过了吧?”见两人点头,梅玫高兴地振臂一呼,“为了庆祝我们顺利通过答辩,我们去吃饭吧,梁明请客。”
“等一下,既然梁明请客那我再打几个电话吧。”袁书芳掏出手机叫寝室的另外几个女孩来蹭饭,啧啧,有机会狠宰梁明一顿相信大家应该都很乐意。梅玫和袁书芳寝室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因此梁明当初追梅玫时没少受几个女孩的调侃,同样梁明也没少给几个女孩白眼,为此几个女孩和梁明一见面总会相互小小地挑衅一下。
看见袁书芳一边打电话一边望着他奸笑,梁明半垂着眼抽了抽嘴角,三零一寝室的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幸好她们都要到北京去读研了,幸好梅玫留在中科大读研不用担心她们带坏梅玫。
073 。。。
“明杰!”灯光下,杨明杰神情惬意地靠在墙边,刚走出实验室大楼的袁书芳便笑着扑了过去。自从来到北京上学,袁书芳和杨明杰见面的时间增多,即使袁书芳因为课业繁忙离不开学校,杨明杰总会每隔一两天就来学校看她。相处时间增多,袁书芳在杨明杰偶尔一次要求下称呼杨明杰为明杰,之后自然而然的,“杨杨哥”这个称呼完全变成了“明杰”。
杨明杰轻轻张开手臂接住了袁书芳,“都出了实验室,怎么还穿着一身白大褂?”一边伸手替袁书芳脱去身上的白褂,“奶奶晚上做了水煮鱼和辣子鸡、回锅肉好多你和铃铃喜欢吃的川菜,就等你回去开饭了。”
“这天气开始凉了,里面衬衣,外面一件白大褂,刚刚好,不冷不热。”袁书芳丝毫不反抗地任杨明杰替她脱去外面的白大褂,然后任他拉着往停车场走去。“爸、妈他们也回来了?”订婚后,袁书芳就改口叫杨明杰的父母为“爸妈”,叫袁爸袁妈为“爸爸、妈妈”。
“没有,他们事情多,半年也回不了爷爷奶奶家一次。不过,叔叔去接铃铃了。”
上了杨明杰的车,袁书芳系好安全带才笑着道:“那丫头自从来北京读书,三天两头让奶奶给她做好吃的,她也不嫌她们学校离家远。”
打着方向盘,杨明杰轻轻一笑,“能有多远,坐地铁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全身靠向座椅,袁书芳长长舒了口气,顺便又揉了揉颈项,一天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感觉脖子都僵硬了。“可是她去得太勤了,一个月要去上三四次,太麻烦奶奶了。”想她一个月才最多回去两次蹭蹭奶奶做的川味十足的饭菜。
“她才来北京肯定没那么快习惯学校的伙食,再说,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她经常去也可以多陪陪他们。”杨明杰一手打方向盘,一手拉起袁书芳的手放到了他大腿上,“看见铃铃,爷爷是最开心的一个,铃铃虽然上的是公安大学,但怎么也比我和叔叔好。我们家只有爸爸听他的话上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