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柯贡禹的话,其他的同志们也是同样的感受,不少人也跟着涌出热泪来。

“回家了!回来就好!”韦泽也不想让局面弄得太过于哭哭啼啼。

柯贡禹等人先去休息,第二天就先开了个中央委员们的会议。

“英国是真的厉害!”柯贡禹一开腔就让韦泽很满意。英国此时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实力自然是杠杠的。而且伦敦方面还真的没想到光复都督府竟然会派出二十几人的代表团前来英国参观,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认为可以用英国的实力震慑光复都督府的这帮人,总之,英国也没有刁难这些剃了短发的中国人。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面,代表团访问了伦敦,曼彻斯特等英国主要城市。

按照韦泽给代表团列下的清单,大家不仅参观了城市、港口、乘坐了火车。还参观了大学,博物馆,图书馆这些设施。甚至还去皇家科学院进行了参观。这些代表团的成员还带回了拍摄的个人照片以及合影。

有队员笑道:“都督,我们一开始还怕被拍进去之后,连魂都没了。若不是柯军长带头拍照,那实在是不敢!”

韦泽对这些倒是完全不在意,他问道:“那火车坐着感觉如何?”

“那铁龙坐上去真的是吓人!就见两边的树、田,往后跑得飞快。”

“就那么一个半间房子大的车头,就能带动那么多节老长的车。这的是吓死人啊!”

“都督,咱们也要学着造火车才行!”

队员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对火车的印象。而其他人员看着火车的照片,听着去英国的同志们云山雾罩的吹着那东西,有傻乎乎的听的,有些脸上则露出了强烈的羡慕表情。还有些因为过于嫉妒,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韦泽听着大家的讲述,心里面是相当的满意。一定得亲眼见到工业化国家的真实面目,这才能知道往哪里努力。

这些去英国的人员里面大部分人都不擅长文字,所以韦泽让他们先去和记录人员们一起整理出这次所见所闻。当然,这里面有几个参谋部出身的队员,还算是懂点素描。他们带回来的一些素描画,算是给大家更多可以用来想象的图像。

这种需要众人来共同描述的会议继续开,韦泽却把柯贡禹以及翻译先给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韦泽问道:“见到马克思先生了么?”这是韦泽最在意的事情。

“见到马先生了。”柯贡禹答道。

“马先生怎么讲?”韦泽一看队伍里头没有外国人,就知道这次请人的事情应该是没达成目的。

柯贡禹答道:“马先生问了我们很多东西,也对都督赠给他钱的事情非常感谢。他说会帮咱们联系恩先生,可恩先生会不会到中国来,那就不能保证。”

说完了这些之后,柯贡禹看了看韦泽,见韦泽并没有露出太过于失望的神色,他才继续说了下去,“马先生好像并不太赞成都督你说的那个在农业国建设工业社会主义制度。他觉得你的确读过一些什么康明内森的书,不过好像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韦泽听了这个评价,忍不住乐了。在列宁建立起苏联之前,也没谁真的认为能够在不发达的国家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制度。

“不过马先生对都督你给他的信非常在乎,一个劲的问我都督你是不是去过欧洲和美国。我告诉他说都督您一直在中国,马先生好像并不相信的意思。”柯贡禹稍微有点犹豫的对韦泽说道。

这件事韦泽只能笑笑。对1848年欧洲社会大动荡的总结,必然得有后世的大量资料和全面反思,韦泽本人也是看过别人的文章之后印象深刻罢了。

柯贡禹继续说道:“还有,马先生送了很多书给你。他说其中有他的新完成的什么初稿。一定要都督您看了之后给他回信。”

韦泽自己可没能力读英文版的书,而且马克思的初稿到底是英文的还是德文的,韦泽自己也不清楚。他换了个话题,“去了英国之后有什么想法。”

“我们能打赢英国,真的是因为英国离咱们太远了!”柯贡禹发自内心地说道,“我在码头远远的见过一些英国兵船,那大船可是铁造的。那种船若是开到咱们这边,就咱们现在的炮,根本打不动。我原本去香港的时候,见到的东西就觉得很厉害。和英国本土一比,根本不算事。都督,您能领着我们变得比英国还厉害么?如果咱们能比英国还厉害,那咱们也能打到英国去!”

韦泽原本觉得柯贡禹能够知道天高地厚,能够知道得学习进步,这已经是完全达到了派他们去英国的目的。没想到柯贡禹最后还能说出如此有骨气的话,重重的点点头,韦泽大声说道:“我们一定能做到!”

第124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四)

1858年1月16日。

“呜!呜!”的汽笛声在珠江口处响起。那是一艘悬挂着赤红色旗帜的轮船,赤色的旗帜上写着黄色的“光复”二字。在珠江口附近有两艘英国的蒸汽船,远远见到这艘轮船,它们就调转航向靠了过来。

桅杆上的了望哨立刻向下面传递了英国船只靠近的消息。舰长室里头原本比较紧张的气氛,此时更显得肃然。

“不用管他们,英国人不敢对咱们动手,咱们继续走。”舰长下达了命令。光复军与英国香港方面签署的协议中有关于通航部分,英国人不得拦截悬挂光复军军旗的军舰。否则,视为开战。当然,光复军在对英国香港方面宣战之前,也不能拦截英国军船。把这等赤裸裸的军事威胁写进协议里头,都证明了双方对这份协议的重视程度。光复军也好,英国方面也罢,都将对方视为有份量的敌人,所以都不希望在正式作战之前搞出什么擦枪走火的事情。

“那英国佬的军舰靠过是想做什么?”政委忍不住问道。

舰长白了政委一眼,“英国人想干什么我怎么知道,或许他们只是吃饱了撑的想凑上来看几眼。看就看呗,难道咱们还怕他们看不成?”

其实舰长猜的非常正确,英国蒸汽船凑上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这是一艘英国人从未见过的蒸汽船,与英国的蒸汽船不同的是,这艘船没有明轮,却靠了蒸汽动力在行驶。不用讲,自然用的是螺旋桨动力。在这个时代,螺旋桨动力固然已经在很多船只上运用,却还远没到完全占据主流地位的程度。既然这艘蒸汽船不是英国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光复军制造了一艘使用尾部螺旋桨的蒸汽船。

英国蒸汽船努力上来围观的打算却失败了,光复军的轮船航行速度在英国明轮蒸汽船之上,而且这艘船驶出了珠江口后往南驶去,显然是要沿着广东海岸南下。英国方面在广东南边海岸附近并没有港口,追了一阵之后,只能放弃了。

六个小时之后后,英国在华的全权代表额尔金瞪着眼睛,大声问面前的两位船长,“你们说一艘光复军的蒸汽船驶出了珠江?”

“是的!这艘船大概有两百公吨的吃水,航速超过9节。没看到船舷两侧有炮位。倒是舰艏有一个炮台,没看清上面安装了什么样的火炮。目测不会超过4寸。”这年头能够混上船长的都不是一般人物,只用看就能看出诸多数据。不管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到底有何等了不起的地位,面对海军问题的时候,英国船长们自有自己的尊严。

额尔金瞪着两位英国船长,三角眼里面满是怒气。他的本意是想问问两位船长是不是看错了,光复军能在野战中打退英国龙虾兵,这本来就给额尔金极大的震动。现在一艘蒸汽船就这么开出了珠江,还以超过英国蒸汽船的速度跑到了广东南部海域去了,这蒸汽船是纸糊的么?还是两位船长同时得了得送去疯人院的病症呢?

无视了额尔金全权代表的目光,船长们补充道:“这艘船是铁骨木壳,从造型上看,并非专用军舰。”

“够了!”额尔金再也听不下去,他挥手打断了两位船长的话。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战争胜利一方的英国法国或者是作为失败一方的俄国,都暂且接受了欧洲的现状,开始尝试着在海外捞些好处,以弥补庞大的军费消耗。

英国决定发动第三次大烟战争的时候,实际上是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四家共同派遣海军与陆军队到中国来。四国的舰队基本都抵达了中国上海,很快英法就要动手进攻满清。

四国总兵力也不过是两万多人,真正准备投入战争的不超过七千。他们敢这么干,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海军。就在额尔金觉得基本摸清了光复军的态度之时,突然间出现了光复军的蒸汽船。二百吨的蒸汽船和英国能够横行大洋的军舰一比,什么都不算。可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蒸汽船的问题,这就如一个壮汉左右手上各拎了把火枪准备去解决一个拿了跟木棍的小毛孩,而到了跟前的时候,那小毛孩突然从背后抽出一把上了膛的火枪。

壮汉从战斗力到手中武器的数量仍然在小毛孩之上,壮汉的胜利依旧可以预期。可双方并不存在武器上的差距了,小毛孩子也拥有了反击的能力。巨大优势顷刻出现极大缩水,这种强烈的失落感让额尔金无比难受。

在香港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同样的一脸不爽,不过他们毕竟先与光复军打过仗,挨过光复军的开花弹。所以他们更早的承认了一件事,他们所面对的中国人并不再是满清治下的落后民族。能够自行生产蒸汽船,不过是再次证明了光复都督府是个有军事能力的政府。不管英国官方会根据他们的自身需选择何等的对外说法,但是在英国的认知标准中,军事能力直接与文明程度挂钩,双方呈正比关系。

对于一个“文明政府”所说的话,英国方面总是会比较重视。

额尔金好不容易才调整了自己的思路,稍微接受了一点光复都督府已经开始进入“文明政府”行列的事实。那么这位前加拿大总督就发现了一个以前的问题,额尔金从没有重视过光复都督府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在光复都督府明确表示“如果英国进攻满清,光复军不太可能对香港发动军事攻击。但是不管英国方面与满清达成了任何协议,光复都督府都不会予以承认”的态度之后,额尔金向伦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战略。

在额尔金的战略中,英国先打败满清政府,让满清完全接受英国方面的要求。解决了满清政府之后,再主动出击消灭光复都督府这股势力,从而以香港为中心,完全控制广东。让额尔金相信英国能够消灭光复都督府的前提之一,自然是光复都督府没有制造蒸汽船的能力。现在,额尔金战略构想的基石之一崩溃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英国总督,额尔金从没有拉硬屎的特色,更不会死硬的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实发生了变化,额尔金也跟着变化,他开始考虑如何调整自己的战略。

在香港的英国文武都知道额尔金是小看光复军的,所以他们此时的视线中都有点幸灾乐祸的表情。这位喜爱带着假发,派头十足的前总督曾经不止一次的批判过在香港的英国文武没有胜利的信心,对于光复军过于畏惧。现在大家想看看前总督大人到底能拿出什么样的办法来面对这样的现实。

额尔金很快就给出了答复,“派人去见韦泽,向他们提出订购蒸汽船的要求!”

听了这个要求,英国文武脸上的表情顷刻就都变成了钦佩。

两天之后,韦泽先让英国使者下去。然后脸上带着钦佩的表情对旁边的外交部部长洪仁档溃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