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就来破解一下这刀剑中的秘密吧。”
谢逊拔出屠龙刀,摸着刀身道:“这屠龙刀在谢某身边已有二十年,在二十年来谢某日日都在琢磨刀中的秘密。可始终没有发现。不知教主有何高见?”
慕容燕笑道:“诚如谢狮王所言,屠龙刀已在谢狮王手中待了二十年。而倚天剑更是为峨眉派历代掌门所传,若这刀身、剑身上有什么秘密,只怕早就叫人发现了。之所以到现在还没人发现刀剑的秘密,我猜测。是因为秘密恐怕是在刀剑之内。”
谢逊惊道:“刀剑之内?”
慕容燕道:“不错,唯有秘密藏在刀身、剑身之内,才不会让人轻易发觉。”
众人都因为慕容燕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响,黛绮丝首先道:“如此说来,岂不是要破坏屠龙刀和倚天剑才能知道其中的秘密?”
慕容燕点头道:“不错。”
谢逊道:“我以前也想过秘密或在刀身之内,可屠龙刀不但锋利无比,而且异常坚硬,我想尽了办法。也无法在刀身上留下一丝痕迹,渐渐的就放下了这个心思。教主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慕容燕笑道:“以前或许没办法,但现在有了。”
在场之人都是心思灵动之辈。都是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果然,只听慕容燕道:“周姑娘,可否借倚天剑一用?”
周芷若咬了咬嘴唇,抽出倚天剑,递给了慕容燕。
慕容燕接过剑后。让赵敏、周芷若、小昭、黛绮丝四人散开,然后对谢逊道:“谢狮王。准备好了吗?”
谢逊握了握手中的屠龙刀道:“准备好了,来吧!”
慕容燕道了一声:“小心了!”举起倚天剑。冲着屠龙刀狠狠的砍下。与此同时,谢逊也举起屠龙刀迎上。
刀刃、剑锋相交,只听“呯嘡”一声巨响,两道黑影从刀剑相交处飞出,落到了舱室的角落。赵敏等人定睛看去,只见在船舱的两角分别散落着半截刀身、剑身。又向慕容燕和谢逊的手中看去,只见慕容燕和谢逊手中的刀剑都只剩下了半截。
这时又听得“梆当、梆当”两声响,只见从刀剑相交处又落下了两块黑黝黝的铁牌。
众人见到这一幕都非常兴奋,皆围过来观看。慕容燕拾起那两块铁牌,这两块铁牌入手颇沉,与常铁相较,如果大小厚薄相同,这铁片几有五倍之重。只见一块铁片上刻蚀有七个小字“普渡山东桃花岛”,另一块刻着一幅地图,道路盘旋曲折,繁复异常,沿路刻有极小的箭头指示。道路尽处分叉,尽头各绘有一本小小书本。铁片背后又刻着四排十六个小字,每排四字:
武穆遗书
九阴真经
驱胡保民
是为号令
慕容燕道:“原来屠龙刀和倚天剑中的秘密指的就是《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周芷若忽然问道:“慕容公子,听说百年前武林之中,有些高人精通九阴真经,可有这件事么?”
慕容燕道:“却有其事。”慕容燕当下就将《九阴真经》诞生的经过,及两次华山论剑等和真经相关的事说了一遍。
众人听完慕容燕的解说,追忆往昔,不禁为前辈们的风采而倾慕。
谢逊道:“我以前只听前辈们说起过《九阴真经》上的功夫神乎其技,不想其诞生还和本教大有关联。那黄裳能够仅凭通读道藏,就无师自通的创出这等绝世武功,也不知是何等惊艳人物。惜乎谢逊晚生的百多年,不能瞻仰前辈风采。那《武穆遗书》能和《九阴真经》放到一块,也不知是个什么东西?”
慕容燕道:“那《武穆遗书》乃是岳武穆留下的一本兵书。当年岳武穆抗金未成,便身陷囫囵。他知自己不能幸免,便在身死之前。将自身毕生的经验汇集成了一本兵书,通过可靠的部下,传了出来。希望后人能凭此将金人赶出中原。”
顿了一下,慕容燕又道:“无论是《武穆遗书》还是《九阴真经》,据闻最后都落入了前宋末年一代大侠郭靖的手中。郭靖曾驻守襄阳数十年。阻挡了蒙古人南下的脚步,最后更是与襄阳城共忘。定是他提前预料到了襄阳守不住,便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藏在了东海桃花岛,并铸造了屠龙刀和倚天剑,将线索留在其中。期盼后世能有人练成《九阴真经》上的武功,领袖群伦。再凭借《武穆遗书》上的兵法,将蒙古人赶回漠北。”
众人都信服的点了点头,道:“当是如此了。”
慕容燕道:“无论是《武穆遗书》还是《九阴真经》,对当今的反元大业都是一大助力,所以我想去将它们取出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谢逊道:“本教一直致力于反元,此事确实对抗击鞑子有利,属下赞同教主的想法。”
谢逊表示赞同。黛绮丝对《九阴真经》颇为好奇,也表示赞同。小昭是只要跟着慕容燕,去哪里都好。赵敏和周芷若则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作任何表示。
慕容燕见无人反对,便道:“事不宜迟,咱们现在便去。桃花岛位于舟山附近。咱们就先赶往舟山吧。”
众人相继离开了慕容燕的舱室。过了一会儿,舱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慕容燕打开舱门。只见站在门外的乃是赵敏。
慕容燕将她让进舱门,道:“赵姑娘,有事吗?”
赵敏道:“你就这么讨厌蒙古人,非要将我们赶走,是不是?”
慕容燕道:“我到并不刻意讨厌蒙古人,只是中原一直是我汉人的故土。照我的看法。若是蒙古人能够守中原的规矩,和汉人和睦相处。那住在中原也无不可。可若是像现在这样,侵占我中华河山。残杀汉人百姓,那我就非将他们赶出去不可。”
赵敏道:“那好极了,我回去就让爹爹劝皇帝下旨善待汉民,你带领明教也不要再造反了。我再让爹爹奏明皇上皇帝,都封你们大官做,大家都和和睦睦的,好不好?”
慕容燕:“不好。我既信不过你爹,更信不过你们皇帝。”
赵敏直直的看着慕容燕,慕容燕也毫不示弱的回望着她。
半响,赵敏叹了口气道:“我不是早知道会这样吗?”随后又道:“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慕容燕道:“什么事?”
赵敏道:“倘若有朝一日,你们击败了朝廷,你能放过我爹爹和我兄长吗?”
慕容燕望着她哀求的眼神,心中一软,轻轻握住她的手,道:“好,我答应你,若是有朝一日,我抓住了你爹爹和你兄长,定会饶他们一命,放他们回草原去。”
赵敏将头靠着慕容燕肩膀上,轻声道:“谢谢你。”
慕容燕抚摸着赵敏的秀发,以示安慰。两人静静的待在船舱里,不发一语。
###
慕容燕等人乘船一路南行,数日后,来到了舟山群岛。慕容燕向周围的渔民打听了一番,终于在舟山群岛的东南部发现了桃花岛。
这一日,众人来到了桃花岛海域,还未至岛上,慕容燕已闻到海风中夹着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白,繁花似锦。
小昭道:“这里倒是好景致。岛上有这么多花,难怪叫桃花岛。”
慕容燕道:“小昭,这你可说错了,这座岛之所以叫桃花岛,是因为传说当年仙人葛洪在岛上修道,仙去时在石上泼墨,墨水化成一朵朵桃花之形,遗留不去。这岛上本无桃花,是当年天下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定居于此后,才开始大植桃树。”
小昭伸伸舌头,扮了个鬼脸。
众人待船驶近,跃上岸去。只见岛上遍地桃花,五色缤纷,不见尽头。
赵敏道:“咱们先分头探查一下岛上的情况吧。”
谢逊等人点头,正要步入花丛,慕容燕忙开口阻止道:“慢。”众人一起回头看向他。
只听慕容燕道:“黄药师不仅武功超群,而且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这岛上的桃树乃是他按照奇门八卦之术布置的,有阴阳开阖、乾坤倒置之妙。若是不明其理,进去乱闯,只会迷失路途,深陷其中。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乱走。”
赵敏、周芷若等面面相觑,虽然从外看去,这遍岛的桃树并无出奇之处,但终究不敢再乱闯。
慕容燕拿出那块刻着地图的铁牌,对照着岛上的地形看了看,道:“大家紧跟我的脚步,千万不要走岔了。”说罢,当先进入花丛。谢逊、周芷若、赵敏、小昭、黛绮丝依次跟上。
第四十五章 九阴真经
众人走进花丛,只见东南西北都有小径,却不知都通向哪里。赵敏、黛绮丝等均想:“幸好有地图在手,否则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
众人照着地图在花丛中绕来转去,最后来到了一面石壁前。只见石壁之上有一块大石凸起,大石之前还立有一块石碑。慕容燕照着地图上的指示,将石碑向右推三下,又向左推三下。只听隆隆一阵响,只见那块大石向旁边转开,后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山洞。
慕容燕走进山洞,只见里面是一条甬道。慕容燕取出火折晃亮,当先向里面走去,谢逊、赵敏等依次跟上。只见甬道内石壁光滑,显然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众人走了不久,就见前面分叉出了两条道路。众人先沿着左边的道路前行,在道路的尽头处是一个空旷的石洞,在石洞的中央有一座石台,在石台之上放着一个铁匣。
慕容燕上前将铁匣打开,就火光一看,只见里面是一本色已转黄的书卷,封面上写着“武穆遗书”四字。慕容燕翻开一看,只见里面密麻麻地写满了细如蝇头的工整小楷,内文均是行军打仗、布阵用兵的精义要诀。
慕容燕将书收好,回到岔道口,又沿右侧的道路走去。道路尽头是一个和左侧一模一样的石洞,洞内的布置也完全相同,也有一个铁匣。慕容燕将铁匣打开,只见里面又是一本色已转黄的书卷,封面四字是:“九阴真经”,慕容燕翻开来看,内文尽是诸般神奇的武功。
慕容燕在神雕的世界就得到过一部分“九阴真经”。此时一看,立刻与之前所学融会贯通。以慕容燕现在的武功,真经上的大多数功夫已经对他意义不大,只要最后的那篇梵文总纲对他还有些帮助。慕容燕将真经翻到最后,只见有一篇千余字的汉文。原来郭靖和黄蓉留下这部真经的时候。想到天下间通梵文者极少,若是将来找到真经的那位英雄不懂梵文,那这篇总纲岂不是白留?因此那篇总纲留下的却是汉文版本的。
慕容燕略读了一遍这篇总纲,只觉其中的道理奥妙非常,前面真经中的一些难以明解的关锁,似乎都可以从中得到解答。
慕容燕只觉真经中的秘奥非一时可以尽悟。便将真经收入怀中,道:“《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都已到手,咱们出去吧。”说罢,当先向洞外走去。
赵敏和周芷若都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但最后还是都什么也没说。
众人按原路返回岸边。跃上海船,收起锚链,扬起风帆,转舵向西行去。
之后数日,慕容燕日夜都在船舱里揣摩真经的精义,闲暇时也翻阅一下《武穆遗书》。
这一日,慕容燕又研习了一阵真经上的功夫。连日在船舱里足不出屋,慕容燕也觉得有些气闷。便收起经书,打开舱门,想到甲板上去透透气。
黛绮丝正站在船头眼望大海。听到慕容燕走上甲板,却不回头。慕容燕见她背影曼妙,秀发飘拂,后颈肤若白玉,据闻她当年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