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颇多,这也就使秦一白对于人类生理运动极限的量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华夏几千年的武学传承之中,向来有“一力降十会,一快破千钧”的说法,更有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极道传说。
但这些所谓的“快”,却都是针对凡俗中的武者而言,能否对那些远超凡俗的修行者也达到快而不破的程度,秦一白也是不知。可他却相信一点:这世界上的东西,既然存在那就必然是合理的,而合理的东西那即便是上了天入了地,恐怕也依然会有用。
……
燕城,公安大学。
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之地,能保留下如此一块地方用作教学,足以说明这学校的底蕴有多么深厚了。
秦一白看着有些**的公大校园,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了一个黑大个身着一身警装的形象。“嘿嘿,貌似这小子也有些人模狗样了嘛!”
今天是周末,秦一白可是专门来探望钱龙的。
自从大学开学以后,秦一白还没见过自己这个最好的朋友。这小子顶住了家中一概主张他报考金融、经管专业的压力,按照自己的意思报考了公安大学,结果在秦一白圈题地帮助下居然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那一刻,真把这小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可没想到,当秦一白通过门卫的电话找到钱龙的宿舍时,却被钱龙的室友告知这小子已经请假好几天了,说是家中有什么事儿,一直没有回来。
秦一白一听这消息,心里就有些犯嘀咕。
“不对啊!以他钱家在北方的能量,有什么事儿是他们解决不了的,怎么可能这么多天不来学校?不行,我得回去看看。”
钱龙可是秦一白除姐姐之外最为珍重的人了,因此他想了就做。回校请了假后,又去给刘文举交代了一下就要动身,可谁知徐市却不放心他一人回去,执意要陪同。
于是,便仍由徐市施用御物飞行之法,二人驾着法尺一路往北而去。
秦一白现在可是无比羡慕徐市这御物飞行的法术,天上地下、来去纵横,这才是无拘无束的神仙之术嘛!为啥大哥元古竟然连这种神妙的法门儿都不交给我捏。
想到此,秦一白心内竟还对元古颇为怨怼。可他那里知道啊,就这种术法在元古的眼中连小道都不算,那里还用学啊,自己琢磨一下不就会了么。而这,却是元古忽略了地球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了。
前些时,因为一直有事,所以秦一白也没有心思琢磨这些,此时却正好有了机会。故而,在心思沉静之后,秦一白却是留意起了这空中的灵气变化,双眼微闭着,以神识向四面八方窥探而去。
以秦一白神识的凝练,再加上他对空中灵力的敏锐感应,这空中灵力的分布变化,便如呈现在显微镜下的切片一般,清晰无比的展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徐市这飞行之法,便渐渐的被他超强的神识分解、明晰并最终剖析透彻!
但见这徐市在飞行之时,元力透体而出,在体外形成了一个梭型气罩,把他二人护在其内。这气罩前后都呈流线形,而他两人便站在这中间部位。
之后,徐市再以意识念力驱动法尺的特殊功能破开前方的虚空,以形成一股真空吸力,而这便产生了一股致使二人向前运行的推动之力!以理推之,这上下左右、辗转腾挪的操作就都应该是这个道理了。而至于速度的快慢以及应变的技巧,则全要看你的元力与意识的强大与否了。
说的再简单一点儿,这空中飞行的方法,其实完全就是现代真空效应的超常范本,实际上应该归属于空气动力学的超级应用了。
这种原理,稍微有点知识的现代人都应该明白,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加以实施,却是不太容易,如果不是修行中人还真的难以办到。
以前秦一白曾经听说过,在国外有些具备了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在空中飘浮。现在回想起来,想必他们便是掌握了一点点的意念力技巧,故而悟得了一点儿这方面应用的皮毛而已。
而到此时,秦一白已经完全洞悉了这飞行之法的妙谛。也明白了,徐市之所以现在只能用意念力御尺飞行,完全是因为他还没有修出神识的缘故。等一旦有了神识后,他完全可以以神识那种模拟万物的本事,来轻松的操纵这飞行之术。
这意念力虽然与神识运用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却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了!若论到实际应用,哪能与神识有成之人一样,把神识、元力与空气动力运用到驾轻就熟、轻巧自然的地步呢!
既然已经弄明白了飞行术的原理,秦一白便依法尝试起来。
首先需要以元力凝结护罩。这护罩的功用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来抵挡在高空飞行时所产生的罡风的侵袭,与飞机的外壳极其相似。
刚开始时,秦一白元力外放的技巧还不熟练,操作中显得很是笨拙吃力,元力结成的护罩也无法稳定持久,形状也无法保持在流线状态,外力稍一冲击之下便会破去。
就这样反复试探、反复失败了多次后,便已经渐渐有了心得,所结成的护罩也越来越凝实稳固,到最后已足以抵挡高空气流的冲击,再也没有破碎之忧。而这时,秦一白便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慢慢的操控着神识之力裹住了护罩前方的虚空,神识震颤间,前方的虚空在一瞬间便被他强大的神念极速的压缩成了真空状态,一股极强的推动力随之产生。秦一白的整个身体便犹如炮弹一般,“嗖”的一声向前方飞去,速度竟然超越了徐市许多。而这就是秦一白所用的神识比徐市现今运用的意识念力强了太多的缘故了。
只是秦一白毕竟是首度试航,哦,应该是首度飞行,在一心多用之下,对于上下左右的控制还很不均衡。所以,在冲出之后,后继的操控不稳之下,竟直接朝地面栽了下去。
这下可把后面的徐市吓的不轻,他也不明白这好端端的,秦一白怎么就会突然的摔下去了呢?以这样的高度摔下去,就算是秦一白修成了铜头铁身恐怕也会变成馅饼了。
可等徐市正要操纵法尺飞身前去搭救的时侯,却见秦一白竟又摇摇摆摆的飞了起来。
而到了这会儿,徐市若还不明白秦一白在干什么的话,那他也就真的算是白活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徐市的心中却也是更加震撼和无奈。
这人跟人还真是不能比啊!他几十年的打拼领悟,才堪堪掌握了这御物飞行之术。可人家呢?在没人传授之下,竟然片刻间就已经学会了,且还是真正的御空飞行之法。
这叫他情何以堪呐!
第八十三章 养天之法
可最最让徐市想不明白的却是,听秦一白自己说过,他的修为好像还只有元婴境界嘛,而这御空飞行之术却需要修成了神识才能操控,可这神识却是要到化神境界之后才有可能修成的好吧!你说,他怎么就有了神识的呢?
徐市先前还想着要传授些御物飞行的方法给秦一白呢,而现在看来却是很有些多余了。
还不等徐市这边感慨完毕呢,秦一白那边的首度飞行却已经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上下来去、左右腾挪无不得心应手,已然飞得似模似样、驾轻就熟了。
看到这里,徐市不禁的直翻白眼,心中也是直哼哼着:知道你变态,可也不要这么打击人吧!
至于这徐市心中如何的郁闷就暂且不提了,只说这一路上,由于是初尝飞行之乐,在秦一白七下八下的飞行戏耍当中,他们两人的飞行速度可着实不慢,这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已经飞越了八九百里的路程!
而这时徐市对秦一白一招手,便领先向着下方落去。原来却是徐市的念力有些后继无力,需要休息恢复了。而秦一白却正好相反,神识充盈无碍,倒是体内的元力有些消耗过度了,所以便也紧随着徐市向地面落去。
徐市所选择的这个落脚的地方,是在一片无人的山野中。刚才在空中观察过周围的情况,此处距离最近的城镇也还有二三十里远近。以二人的修为,当然也没有必要像普通人似的去到城镇中休息,只要在这山野中稍稍的调息一下也就可以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光景,所以这山野之间也见不到一点儿人影。二人便在相距不远处,各自选了一个有树荫遮挡的地方,盘坐调息了起来。他们全都是修行有成之人,分神数用不在话下,倒也没有被人摸到鼻子底下,尚还懵懵无知的顾虑。
山野之中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几声唧唧虫鸣不时的在林间回荡着。
可刚刚调息还不到一刻的时间,徐市便已发觉周围的情形似乎有些异常。在调息时的超然灵觉下他感到,刚才这周围百丈之内的灵气,忽然有一瞬间竟被吞吸一空,这使得他的调息功法也被迫的停转下来。但在下一刻间,却又有灵气散布了开来,更为古怪的是,这散布出来的灵气不但更加精纯,而且愈见浓厚!
感觉到了灵气异常,徐市心中却是大喜过旺,以这种情形看来,定然是有什么异宝出世了!自己苦寻多年天材地宝而不可得,想不到这回却是时来运转了。所以他立刻悄无声息的站起身来,展开了凌空虚度之法便向这灵气源头处扑去。
只是当他还身在半空中之时便已经发觉情况不对,因为好像这灵气的源头,就是来自于秦一白的静修之处。
“难道是公子在用什么异宝来恢复元气,所以导致灵气外泄么?
此时,徐市心中也是有点儿犹疑。
“嗯,好像也只有这种可能了。可这不是在糟蹋东西么,散失的这许多灵气得够我用多少年啊!”
这却也怨不得徐市心疼,只因为此时的地球灵气实在匮乏的很,有太多的修者因为灵气不足而无法进境,像那秦一白曾经打过交道的党氏兄弟,不就是因此而走入了寻求魂力来修行的偏门么!
见到秦一白竟然如此的败家,本打算转身回去的徐市却又继续走了过来,径自来到了秦一白调息的树下,他却是要劝说一下秦一白,可不能这样的浪费好东西呀。
可等他到了近前,却又不禁的狐疑起来。只因此时的秦一白于静坐之中完全没有其他的动作,两手空空的叠放在小腹之前,这乃是最简单的调息姿态。
这灵气明明就是来源于这里啊!这根源到底在哪儿呢?
绕着秦一白转了几圈,观察了半天之后,徐市才终于能够确定,这灵气散发的源头,却正是秦一白的身体之内!
这回徐市可就更加惊奇诧异了!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啊!
自从遇见秦一白开始,徐市就已经感觉到怪事多多、无奈连连,可眼前这怪异的情形,却是有些超乎于他的认知之外了。
从古至今,这修行的人无论修为高低,全部都是吐故而纳新、吸清而斥浊,实际上便是吸纳这天地中蕴含的自然灵气而为己用,以达到修身续命的目的。可像秦一白这样,把自身的灵气散到体外,那还修的什么身、养的什么命啊?
不明白,搞不懂!
可实际上,看到这种情形后,不仅仅是徐市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这修行界中只要是在问道境界之下的修者,都会提出这种疑问。
这只是因为他们所修炼的功法,全部都是只知道无度索取天地中的灵气,而对这天地没有丝毫回馈的偷天补己之法,他们本身也全是一些偷天之贼而还不自知。
俗话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可这些修真者们却都是在干一些逆天而行的龌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