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东家务劳动,宣传群众,训练民兵外,一般还不会组织群众,工作观念上
亦不够重视。县区武装纪律差。拥军优属今年有较大进步。拥军方面,良心
检讨大部地区进行了。宫南有百分之八十的村庄作了检讨,对主力认识提高
了一步。各村墙壁上都贴了拥军公约,通过讨论,举行了村民宣誓。因此,
对部队进行了热情慰劳,摊派现象在发动群众的村庄已减少,各地都在一二
月份进行了拥军教育。分局曾决定思想动员后,动员参军,充实主力。滨海
一个多月完成了六千余人参军,胶东三千余参军。归队:鲁中沂蒙区一个月
约一千余,渤海七八千,鲁南未做。参军者贫农约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中民
兵约占百分之六十左右。入伍后,要求打仗,学习努力,比过去均好。现在
主力一般充实了,滨海主力团自二千五百至三千人。部队群众观念增强了,
对地方工作认识亦由此提高了一步。指战员情绪由此更加高涨。地方党、群
众团体,认识减租减息后,支部力量增强了。对武装的认识教育还是不普遍、
不深入、不平衡。拥军中有些区村,注意动员群众慰劳肉食物品,多数区村
干部认识不够。
总之,以上三个政策,需要中央进一步号召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才能使
战后优势获得雄厚基础。
丁、关于大力整训部队:
(一)秋冬两季完成不可能。秋季反敌抢粮、反“扫荡”比春夏两季更
为紧张。到明年春季或夏季有完成的可能。
(二)我们正开各军区高级军事会议,整训部队是主要的内容,已完成
对连队工作与战术问题的总结,对敌顽统一作战方针的总结,还有对地方武
装与精简问题的总结。整训部队以中央指示作根据,再充实我们的一切计划。
(三)军事上存在单纯军事观点,狭隘的经验观点是比较普遍的。如军
事训练同政治工作结合不够,有些分离现象。如只承认自己一套是正确的,
不愿接受人家的经验,吸收新的东西。军事技术一般是很差的。从去年“八
一”起特别强调军事技术训练,由各军分区开办专门训练班,解决教练人员
缺乏的问题。已毕业一万六千二百五十九名,学习成绩仍不大。部队中大多
数战斗贾,包括干部在内,不懂射击,对刺杀信心不高,手榴弹消耗甚大,
杀伤敌人不多。现在正在召开战斗英雄大会,以动员练兵、练技术为中心。
(四)政治工作:开始纠正在部队中会议繁多、脱离战斗、生产与群众
的现象。后勤医院的政治工作没有力量。贪污浪费,不关心伤病员是普遍的。
还有一些主力兵团政治工作同军事工作分离,政治工作强调自己第一,把一
元化领导同军事指挥对立起来,实质上是知识分子同工农干部对立起来。胶
东比较严重。
戊、民兵工作:
(一)民兵估计由现在的二十万到达五十万可能做到。深入减租减息的
群众运动还不普遍,在基本地区还有大的空隙。做好减租减息的地区民兵发
展就快,现在边沿区扩大了,新区人口增加了三百万。清河平原对民兵还没
有弄好。
(二)地雷战在胶东很普遍,去年起已制造六万个地雷,其次是鲁中,
滨海亦有发展,现在在山地制造石雷是很便当的。此外,多用手榴弹,在根
据地内对付敌人“扫荡”,到处使用,男女老少都可用。地雷战同麻雀战[4]
配合起来,效力更大;但必须防止炸伤来往人
员。
(三)民兵战斗与生产结合还缺乏具体经验。在边沿区民兵成立村联防,
替换防卫与生产,把变工队[5]与民兵小组结合起来。民兵到敌占区走私,发
展合作社。而中心地区民兵战斗少,锻炼也少,生产是主要的。
(四)民兵在边缘区完全无战斗能力。中心区组织不健全。一般经过两
期整训。个别的有民兵对抗民兵,民兵对抗区中队,包庇走私,自己走私,
随便去干涉农村男女关系,捆绑人,分化农会,受破坏分子、地主狗腿子利
用。在打开据点时纪律很坏。支部与分区对民兵领导很差。还有民兵火药消
耗量很大,在战斗多的地方就地征用成问题。由政府补助,军队供给地雷、
炸弹,还解决得不彻底。
己、关于沦陷区与接敌区工作:我们有了更好条件。敌人“蚕食”被打
破,逐渐收缩,人民更倾向我们。伪组织、伪军不能不向八路军留个后路。
武工队[6]进入敌后活动会更便利。滨北对张步云、莫正民两股较大的伪军工
作有很大成功,使我跨过日诸路、台潍路,部队东进北向,与应付敌人“扫
荡”得利不少。至于造成赤白对立现象一般不存在。胶东我对通敌反共之赵
保原部进行了剿办,捕获其乡保长、甲长,受训者大批放回,鼓励该地群众
到根据地来,并加以照顾。因此,打垮了该匪对我的封锁与抓壮丁计划。前
一时期西海曾有没收在我区赵部家属财产的现象,现已纠正。
庚、对中央城市工作指示已讨论。
(一)我们过去在方针上有错误。如济南城委[7],只走中上层路线,并
以为根据地吸收知识分子,培养建国人才为中心是很荒谬的。把青协[8]当成
为唯一的路线,替特务向我们打开了通路,使济南原有组织迭次遭到破坏。
(二)胶东城市工作发展前途很大。青岛、烟台在工人及学生中,已经
有了我们党及群众组织。经过商业关系对东北十几个大商埠,都可以开展工
作。各大商埠都有抗日救国联合会及商人救国团等组织。加强这一工作的领
导,向东北发展是有希望的。
(三)进行城市工作条件很有利。敌人在城市的统治,由于经济生活的
混乱,存在政治上的危机。工人在应付敌人斗争上,提出偷的办法。口号是:
偷鬼子的不算偷,被鬼子打了不算丢(不丢人的意思)。工人、厂警、工头
联合起来共同偷敌人的,可能发展为广大群众运动,便于我们团结工人,从
中扩大我们在城市的影响。如在年节时,胶东、滨海都召开了在根据地居住
的青岛、烟台及海外商人座谈会,到会人都在三四百人以上。胶东各地县委
都召开了同样的会议,人数更多。济南市委亦采用了这一办法。
(四)我们的情报、锄奸、工商管理、贸易与对日伪工作,在上海、天
津等城市都有了一些单线的联系。青岛、烟台、济南、连云港、上海、天津,
比我们城市部门预计的工作发展更快些。有数处已建立了我们的情报电台。
如果我们把以上各地区的工作,根据党的发展方针,仍保持各单线之联系,
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现在大城市共有党员一百二十四人,中等城市共有党
员六十四人,城郊有四十八人,镇区有五十六人,共二百九十二人。其中铁
路工人党员有十八人,主要在交通线上。胶济路有三段工作,津浦路有两段
工作,并有两个地区工作委员会。陇海路上有几处党的工作。我们缺乏城市
工作经验,对过去城市工作的错误与最近犯的一些错误,在城工干部中不易
领导,而且缺乏大的干部与有能力的干部。有个别面目不清的,分局在整风
中已审查出来一些。其他地区正在清查中,拟召集附近区党委,研究中央指
示与具体帮助布置工作。
辛、对人民负担上:去年与今年公粮一般比一九四二年减轻了。去年负
担占产量比例:地主占百分之三十,富农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中农占百分
之十二,贫农占百分之五。今夏鲁南地主减至百分之二十,富农减至百分之
十六,贫农略增至百分之八,比一九四二年减低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田赋
因以前市价不稳,去年改缴粮食,一年不超过五千万斤。现因粮价低,市价
稳定,今年改缴钱,上半年每亩标准缴四元,下半年缴五元。此收入尚不足
军需开支,需依靠出入口税、工商局经营盈利解决。滨海上半年工商税利,
两次占全部收入百分之八十,为了准备反攻,我们不准备再降低负担。
王、部队在生产初步发展基础上,一般主力、机关每日可以吃到五钱油
盐,一斤多菜,每月一斤多肉,并能补助牙刷、牙粉、黄烟等日用品。今年
上半年由生产盈余每人解决衬衣一套。指战员体力亦渐增强。今年要求部队、
机关生产收益解决经费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部队除够吃外,一般尚未做到平
均三人一亩地(清河垦区平均一人一亩半),农业基础还弱。县区武装生产
亦差,且不平衡。
农民生产方面,在发动减租减息与民主的村庄,对生产有热情,一般的
开荒、纺织、运盐、打油,做到了生活上的改善;除还债外,穿衣、吃饭比
以前好些。由此进一步转变了他们的认识,认为是毛主席的法子,过的是共
产党、八路军、民主政府的日子。实行了部分的家庭计划,如深耕、多锄、
拾粪、副业。但农民对这个计划的执行还很差,许多还是想起什么做什么。
由于工作中的形式作风、命令主义存在,所以家庭计划多不切合实际,或变
成一个人的计划,没有多采用家庭讨论会议的形式,有些甚至是突击的。一
般对一类的劳动互助与纺织合作社已经有初步认识,但由于农民受文化水平
限制,因之在合作社中计工方法、算帐感到困难。初期也有因感情不好意思
说,彼此形成散漫,以后又因不会使用剩余劳动力发生苦闷。这些在长期摸
索整理中已有转变。个别的也有过早集体化。基本群众在许多地区都相互畅
谈说:快了快了(他们意思是快共产了,其实是误解),情绪很高。我们在
工作中耐心深入群众作风不够,命令主义,包办还存在。但比以前减轻了一
些。县区干部劳动观念还差,存在着形式主义,因而对生产工作兴趣不大,
为数目字、为上级工作的偏向还存在。所以了解与研究群众要求、群众情绪
还很差。今年根据地秋季高粱、谷子,因受旱不能丰收。除沂蒙区受旱成灾
外,余够吃。布匹除鲁南外,各地均可作到自给。纸、盐在鲁中,滨海、胶
东大部自给。棉花估计今年可产一千万斤,还需外来一部。
癸、山东群众团体:有一些变化。一般县区群众团体,很少是选举的。
现在发动群众并通过代表会,讨论民主、文化、生产事项,完全同意减租减
息后,转到生产、文化、卫生、民主选举和民兵工作方面来。我们准备再订
出一定时间来进行工作。今年连新地区在内,有一半地区仍是减租减息。其
它,可转入民主、文化、生产、卫生、民兵方面。
以上答复,有不正确处与不够处请指示我们。
注 释
[1]午俭,即七月二十八日。
[2]中央十一指示,指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的《开
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党内指示。见《毛泽东选集》一九
九一年版第九一○一九一三页。
[3]良心检讨,当时用语,实为自我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