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这些人,不是苏格拉底的朋友,就是他的弟子,他们都在牢门口等候,待看守开门后他们能进到囚室去最后和苏格拉底见一面,听他最后一次的教诲。
监狱大门的看守来了,让聚集外面的人再等一会,并下了命令,没得允许,门外的人一律不让进去。大门的看守又对他们说道:“现在有11名执法的监狱刑吏队在苏格拉底的囚室中正为他解开锁链呢,因为他今天一定要就刑。”
大门的看守说完上面的话就走开了。当时雅典城邦的监狱里设有由11人组成的刑吏队,其中有一人是秘书,处理经常性的事务,其他十人分属十族,每年改选一次。这时有一名刑吏从囚室里走了出来,通知在外面等候的人进去。他们进去后看到刚打开了锁链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妻子克珊狄波斯抱着孩子坐在一旁。她看到这些人进来后立刻放声大哭,于是对苏格拉底说道:
“你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好好地与这些亲近的友人谈谈吧!”
苏格拉底不愿看到自己妻子悲伤的可怜样,于是对克里同说道:
“克里同啊,请你带她回去吧!”
听了这话,两三位跟随克里同来的人将一面哭泣、一面挣扎的克珊狄波斯带回去了。
这时,苏格拉底又坐了下来,将两只脚舒展舒展,并用手揉了揉,表现得十分从容自若,似乎他要和在旁的友人及弟子谈到日落他就刑为止。被苏格拉底解救的,对他十分崇敬的斐多在一旁,看到苏氏这时如此镇定,毫无一点哀愁的样子,感到不可思议。
为什么苏格拉底即将就刑面临死神还如此安然、悠闲,甚至感到欣慰呢?这并非他矫饰装出来故作镇静,而是真实的,出自内心的表现。因为苏格拉底深信,在人去世后,即死后,只是离开他现存的世界,而进入另一个境地,这就是幽冥,也就是人们所称的阴曹地府。苏格拉底认为,那就是“充满希望”的开始,而且只有通过死亡这道门,才能使原来的躯体得到解脱。苏格拉底说,人生就像是一出戏的排演与预演,而这出戏是由上帝执行导演的,上帝善意将灵魂置入躯体这个“栅栏”中,“死亡”就表示灵魂获得释放,然后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的境界,在那里将能更加自由地透悉真理和事情的本原。这样,死亡对于一个善良的好人,就如一出好戏就要鸣锣开始了。就此,苏格拉底还说,对于坏人,也就是那些作恶多端不思悔改的人,必须遭到业报,也就是有报应,然后才能获得解放;相反地,多有善举,心地善良,则有好报,得到奖赏。例如,渎神、破坏神殿、杀人或是对父母忤逆不孝的人,都会被扔入深渊,苦受煎熬。而那些多行善举、心地善良的人则可以升入天堂,然后在那里过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以上就是苏格拉底有关灵魂转移,即灵魂不灭的见解,而他本人对此也深信不疑。这样,他在即将就刑、面临死亡时安然平静、泰然自若。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的先哲,在他70年的生涯中,他大半生致力于哲学、伦理的研究,并对之身体力行,竭力使“灵魂臻于至善至美”,期望在自己故后能升入自由自在的永生世界。他对此满怀希望,充满信心,急切地期待着进入未来的世界。苏格拉底有关灵魂转移或灵魂不灭的论点,遂而成为泰西学术与道德上的传统,迄今两千多年一直在发扬光大。这一论点也是基督教理论的先声。
第三章 古希腊雅典的盛世
敞亮的都市,
冠以紫罗兰之冠,
受诗人之钟爱,
汝为希腊之保障,
雅典啊,你的声名万世流芳!
以上是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罗斯(公元前518—公元前438年)的残诗中的几句诗。由此足见雅典当时的地位:明朗、敞亮,戴着紫罗兰的花冠,诗人对之无限钟爱,它是希腊的保障,它的声名将万世留芳。先哲苏格拉底就出生在这个城市里,他出生的时代处于盛世。与苏格拉底同样出生在雅典,几乎是同时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71—公元前401年)曾说:
“在人性的范畴里,历史可能不断地重演,如果能使后人在回顾过去时,有所依据,能认清历史的价值,那我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了。”
从他上面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历史的重要性,也由此知悉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及当时各方的背景,即苏格拉底是什么时期、什么历史背景及什么环境下出生的、成长的……
1。 伯里克勒斯时期
通常说“伯里克勒斯时期”指公元前461—429年,共32年。这是雅典历史上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巅峰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伯里克勒斯主要任雅典的执政官。
古代希腊都市雅典在阿提卡区域内。这个区域多山,土地贫瘠,因此农作物的收成不好。但这种不好的条件却有好的一面,就是在这里极少发生内乱,因此这里的居民安贫守素,在这里生养、繁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提卡这一区域逐渐繁荣起来了。原因在于外面有不少难民涌到阿提卡进入雅典。这些难民大多是因为内乱或战争被他们国家所驱逐的,其中以上层人士,如王侯、贵族等居多。他们纷纷涌入,需要雅典人保护,随后成为这座城市的市民。于是雅典这一城邦就逐渐壮大起来。这样,阿提卡和它的都市雅典就容纳不下这些新来的人,不得不向海外殖民。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区域是个半岛,在希腊的中部。在其东面是紧依海岸的长岛优卑亚,掩护着通向东北爱琴海的航路。在其西面有法勒伦和派里厄斯的良好的港湾,由此出发并从萨洛尼卡湾出去,便可到爱琴海上的各群岛了。由于雅典居民增多,就向海外的伊奥尼亚群岛殖民,时限是公元前770—公元前550年间。当时,苏格拉底尚未出生。这个时期,雅典的民风是对任何事都不加以深究,不注意实事求是,而只喜欢道听途说,而且对“最小的错误可能换来最大的幸福”深信不疑。他们缺少冒险精神,只是守成。由于波斯侵略伊奥尼亚并进军希腊本土,攻占了雅典,于是抗击波斯侵略的波希战争爆发了。经过奋力激战,以雅典为首的希腊一方取得了胜利。在此之后雅典的民风大变:他们不再保守,而是精力充沛,身体力行进行革新。他们策划时很迅速,凡是决定了的事,必定不遗余力去办,从不畏缩。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对于付出何种代价在所不惜。雅典人特别爱护城邦,反之对于个人却看得很轻。他们的认知能力很强,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便补救损失。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写道:
“……压制侵略是人类本性的表现。自己虽然拥有权力,但却不滥用它,而用道德的力量影响他人,只有这种人才值得称赞。”
这些话语正好反映了当时雅典的道德风貌。在这种氛围中古希腊的首位哲学家泰勒士从事其自然哲学研究。他虽较苏格拉底早一些,但早不了太多。他的余波必然对苏格拉底有影响。那时在古希腊,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青少年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及丰富广阔的知识。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年)撰写的悲剧《波斯人》既反映波斯与希腊之间的战争,又反映出当时希腊,具体说雅典的实际情况。波斯战败了,波斯军队不得不从雅典的领土上撤走。雅典胜利了,首先将转移在外的妇孺及财产迎接回来,甚至连胜利都顾不得庆祝了。雅典城内的房屋除波斯军人的驻地外大多被战火摧毁。雅典人踊跃地出钱出力重建自己的城邦。这一切都就绪并告一段落时大约是公元前457年。苏格拉底是公元前469年出生在雅典的,这时他正好13岁。他的童年就是在上述的历史真实中度过的。这些必然对苏格拉底有相当的影响。雅典最伟大的政治家、大将军、雄辩家伯里克勒斯(约公元前495—429年)较苏格拉底长26岁,苏格拉底是在伯里克勒斯极盛时期成长起来的。在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签订五年和平条约时,苏格拉底正好20岁,已成年。当时,在雅典的所有政治家中伯里克勒斯的声誉极高,握有的权力最大。他制定政策的方针是向恶势力斗争,决不妥协,一旦爆发战争,他知道如何动员雅典人民并鼓舞他们的士气去投入战斗。伯里克勒斯口才极好,说话极有鼓动性,他才华出众,言必行,行必果,没有人能超过他。雅典人都把伯里克勒斯尊为最高的统帅,无不钦佩他的政治手腕及自信心。以下举出他的一段演讲词,由此可知他的确是一位伟大卓越的政治家:
雅典的人们!我想说的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能与伯罗奔尼撒(以斯巴达为盟主的同盟)妥协,当人们支持战争时,会被某种情绪左右;对于事态的发展,也会有好与坏不同的判断,这些你们都是懂得的。现在,我要和以往一样,再次把我的看法告诉你们。你们一旦听从我的意见,那就必须彻底地,即使遇到挫折,也决不可以半途而废,应该戮力同心;否则在取得胜利时,我们就无法将之当成智慧与劳力的结晶,而由此引以为荣。战场上的胜败,事先是无法预卜的,如同人们的想法一样,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对于无法预料的事,我们就得将它归之于命运了。
苏格拉底成长在这样的时代里,伯里克勒斯自信心及实践力方面所做的表率,无疑启迪了苏格拉底,他并对此身体力行。从后来苏格拉底的所作所为中,人们完全可以窥见伯里克勒斯自信的实践的缩影。后来,苏格拉底在行动上即决心要做的事一定要做,绝不轻易放弃。当然实在不可能的事,不得已才作罢。当时有一首歌词,就曾形容苏格拉底像伯里克勒斯一样,是一位实践主义者。总而言之,追随当时著名领导人、伟大人物,看他们的所作所为,由此可以探悉得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本质。
一个人如因循守旧,对前人亦步亦趋,那么他的经历就十分平淡,生命中闪光的东西就太少了。反之,他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走自己的路,并有所创新,那么他给后世人们的印象就较为深刻,色彩也较为鲜明。在当时就有这样一个人,名字叫忒弥斯托克勒斯(约殁于公元前462年)的军事首领。他与苏格拉底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但在精神与思想方面却对苏格拉底有较大的影响。忒弥斯托克勒斯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28年,殁于公元前462年。公元前480年9月雅典与波斯作战,在萨拉米湾战胜波斯王薛西斯的大军,当时的军事统帅就是忒弥斯托克勒斯。此人与生俱来就颇具独创力,而且往往将这种独创力超常发挥,别人是难以企及的,也是无法学到的。忒弥斯托克勒斯的观察力异常敏锐,这并非是依靠学识或经验训练出来的。在极紧要的关头,他当机立断从不出错;对于未来,他具有深远的眼光,预测的准确性极高。他记忆力惊人,凡他经历过的事都铭刻不忘,讲述出来条理性极强。即使遇到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都能做出较为合理、可信的判断。他对不管多么棘手的问题的处理,都能迎刃而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忒弥斯托克勒斯的悟性及学习能力都极强,凭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