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85—1314年,菲利普四世统治 他极大地扩大了王室的权力和领地。
1294—1298年.与英王爱德华一世的战争 此次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亚奎丹的吉耶纳省。菲利普同苏格兰签订盟约(1295年)。该盟约对法国、英格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军队击退了英王爱德华一世对法国北部的入侵。
1300—1302年,再度向英国和佛兰德发动战争 佛兰德的步兵在库尔特累之战(1302年7月11日)中打败了法国的重骑兵,使这场并非决定性的战争达到了最高潮。佛兰德的矛枪兵提前占领了构筑在沼泽地区的阵地。他们在阵地前挖了许多沟,沟与沟之间只有数条小桥可通行。当战斗打响后,法军的步兵和十字弓手冲在最前面,但未能攻下佛兰德军队的阵地。这时,法军的骑兵开始出动,与退下来的步兵挤在一起,骑兵残酷地践踏着前面的退下来的步兵向前冲锋,但也被佛兰德的步兵打退了。法军作战失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佛兰德军队作战非常勇敢,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战场主要沼泽地,不便于法军骑兵实施机动。战场上到处是身穿重甲的法军骑士,他们在泥泞的沼泽地里举步艰难,成了佛兰德步兵的活靶子。佛兰德的士兵从被他们射杀的法国骑士身上拔下金马刺。因此,后人也经常将这场战斗戏称为“金马刺之战”(另一场“马刺之战”,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这是中世纪最初一场重要的步兵打败骑兵的战役。但由于此役所处的特殊环境,它的深远意义并未被后人所察觉。两年后,法国骑兵在蒙斯彼维特勒之战中报了当年兵败的一箭之仇。
1328—1350年,菲利普六世统治 他在卡赛尔之战(1328年)中打败了佛兰德军队,从而又将佛兰德置于法国的统治之下。
1337—1453年,百年战争(参见①第十一章→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②第十二章→西欧→百年战争→第二阶段)
1358年,扎克雷起义 农民在巴黎以北的奥斯谷地发动流血起义,但被查理率领的贵族军队镇压了。
1364—1380年,查理五世统治 查理五世智勇双全,再加上当时的法国大总管勃特兰·迪·盖克兰比较支持他,从而一举统一了法国。此前,菲利普六世和约翰二世(1350—1364年)也曾想统一法国,但未能成功。查理五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了法国的军事制度,对法国军事制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查理和盖克兰在法国常备军中建立了一批基干部队,如炮兵部队,并建立了常设的参谋机构。他还组建了法国海军,在巴黎城外修建了围墙。
1364—1367年,卡斯蒂利亚内战 内战在那瓦里特之战达到了最高潮。
1380—1422年,查理六世统治 由于查理六世的无能和百年战争给法国造成的压力,使法国在他执政期间战乱不断,动荡不安。
1382年,佛兰德叛乱 叛乱分子在菲利普·万·阿蒂维尔德的率领下,发动叛乱。最后在卢斯贝克之战中被法军镇压了。
丹麦
1202—1241年,瓦尔德马二世统治 瓦尔德马二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统帅。他征服了波美拉尼亚湾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大约1203—1210年)并组织十字军向爱沙尼亚发动进攻(1219年)。他在塔林建立了坚固的城堡,但后被海因里希伯爵率领叛军将其攻占(1223年)。海因里希率军从丹麦手中夺回了大部分堪民亚半岛侵占的领土,只剩下了鲁根和爱沙尼亚(1225年)。瓦尔德马二世发起进攻,企图夺回这些领地,但在波霍尔维德之战中被海因里希彻底击败了(1227年)。此战是决定性的一战,从而结束了丹麦对波罗的海地区的统治。此后,瓦尔德马二世将其主要力量转向国内问题了。
1241—1252年,瓦尔德马儿子之间争权斗争 最后,他最小的儿子夺取了王位,号称克里斯托福一世(大约1252—1259年)。
1259—1319年,教皇皇位之争 在克里斯托福执政后期,各派力量为争夺教皇皇位勾心斗角,并一直持续到埃里克五世(1259—1286年)和埃里克六世(1286—1319年)。
1232—1240年,无政府时期 克里斯托福二世(埃里克二世的弟弟)逝世后,丹麦一直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荷尔斯泰因的贵族们此前已从克里斯托福二世手中夺取了丹麦的大部分领土,因而,丹麦实际上由他们统治着。
1340—1375年,瓦尔德马四世统治 克里斯托福二世之子―瓦尔德马四世在其统治期间,通过割让爱沙尼亚(1346年),换回了其他的被侵占的领土。瓦尔德马四世还平息了日德兰半岛爆发的一起叛乱(1350年),并从瑞典人手中夺回了斯堪尼亚半岛(1360年)并在取得维斯比之战大捷后征服了哥特兰岛(1361年)。这引发了与汉萨同盟的战争。尽管汉萨同盟的军队对哥本哈根进行了大肆的掠夺,但瓦尔德马四世却取得了赫尔辛堡之战大捷(1362年),从而迫使汉萨同盟宣布停火(1363年)。到了1367年,梅克伦堡、赫尔辛堡、瑞典和日德兰贵族结为同盟,对丹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丹麦军队在同敌人进行交战时突然发生倒戈,迫使瓦尔德马二世逃离了丹麦(1368年)。汉萨同盟与丹麦签订了《斯特拉尔松条约》(1370年),将斯堪尼亚割让给汉萨同盟,使用期为15年;并允许汉萨同盟在丹麦拥有更大的贸易权。
1397年,卡尔马同盟 瓦尔德马四世尚未成年便夭折了。哈康继位(1375年),号奥拉夫三世,后又继位挪威王(1380年),号奥拉夫四世。但他执政期很短,在17岁时便死去了(1387年)。其母玛格丽特继续统治丹麦和挪威。梅克伦堡的阿尔贝特被推翻后,她又成为瑞典的女王(1389年)。1396年,她的侄子―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七世,接替她成为瑞典国王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三个公国的国王(1397年6月)。
挪威
1217—1263年,“老哈康”哈康四世统治 哈康三世(大约1202—1204年在位)的遗腹私生子在13岁时继位。他一登基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平息了国内的内战和叛乱。他在国内开始实行改革并挫败了亚尔·斯库利领导发动的一场叛乱(1240年)。此后,他追击叛军进入冰岛(1261年)和格陵兰岛(1262年),使之服从于挪威的宗主统治。在与苏格兰的战争中,双方未经大规模的交战,便达成和约,苏格兰同意哈康对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进行更直接的统治,而挪威也向苏格兰割让了马恩岛和赫布里底群岛。此后不久,哈康在奥克尼病死(1263年12月)。
1263—1319年,马格纳斯六世(1263—1280年在位)和埃里克二世(1280—1299年在位)统治 在此期间,挪威未向国外发动任何侵略战争,而是集中力量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1299—1319年,哈康五世统治 哈康修建了数座要塞,其中最有名的是奥斯陆的阿克斯胡斯要塞,这标志着挪威的政权中心从西部转移到了奥斯陆地区。在苏格兰与英国的战争中,挪威支持了苏格兰(1297—1314年)并几度发动入侵瑞典和丹麦的战争。
1319—1355年,马格纳斯七世统治 他以英格堡儿子的身份继承了王位。英格堡是哈康五世之女。执政期间,他主要是住在瑞典。挪威的贵族强迫他承认其子哈康五世为挪威王(1343年)。
1355—1380年,哈康六世统治
1380—1387年,奥拉夫四世统治 其母玛格丽特(瓦尔德马四世之女)摄政统治挪威。奥拉夫17岁时死去。
1397年,卡尔马同盟 玛格丽特的养子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宣布继承挪威王位(1389年)。埃里克作为挪威的国王,同时也是丹麦的国王和瑞典的国王(1397年6月)。
瑞典
1210—1250年,埃里克四世和埃里克五世统治 当内战停止后,国内又恢复了和平。
1250—1275年,瓦尔德马一世统治 瓦尔德马一世是伯吉尔·亚尔的儿子。瓦尔德马一世年幼时就被指定为埃里克五世的继承人。当埃里克五世病逝后(1250年),年仅七岁的瓦尔德马一世继承了王位。瓦尔德马一世在其父的帮助下执政,直到伯吉尔死去(1266年)。由于他在去罗马朝圣过程中向格列高利做出了过多的让步,因而被他的兄弟马格纳斯发动政变推翻(1275年)。他被送到挪威开始了流亡生涯,一直到他死去(1302年)。
1275—1290年,马格纳斯一世统治 他发动政变推翻了他兄弟瓦尔德马。当政后,他宣布只要土地所有者服兵役,国家便可为其免除税务,借此建立起了强大的封建王朝。他下令保护平民财产,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他还为教会减免了税务。
1290—1318年,内乱 在伯吉尔·马格纳斯统治期间,瑞典战乱不断。为掌握对各公国的统治权,他与贵族和其他兄弟不断进行争夺。但最后还是伯吉尔·马格纳斯失败了。
1318—1364年,马格纳斯二世统治 在他三岁时,他被贵族代表大会选为国王,同时作为马格纳斯七世,他还是挪威国王(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挪威→马格纳斯七世统治)。当他17岁成年后,开始执政(1332年)。但他执政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瑞典。因此,他失去了挪威贵族对他的支待并失去了挪威的王位(1355年)。马格纳斯在与瑞典贵族斗争中遭到失败,因此他不得不同意让其子哈康娶丹麦王瓦尔德马四世之女玛格丽特(1359年)。贵族们囚禁了马格纳斯并扶植梅克伦堡的阿尔贝特登上王位(1364年)。马格纳斯后被释放,流亡到了挪威(1371年),在那里一直生活到去世(1374年)。
1364—1388年,梅克伦堡的阿尔贝特统治 尽管阿尔贝特表面两次同意通过立宪,限制他的权力(1371年和1383年),可实际上他还在继续努力扩大他的权力。他的行为引起了强烈的反对。瑞典的贵族们请求玛格丽特派兵支援(1388年)。玛格丽特派遣的军队打败了阿尔贝特的军队,并抓获了阿尔贝特(1389年)。
1389—1396年,玛格丽特统治 作为一个入侵的统治者,玛格丽特必须处处小心阿尔贝特同党的进攻。几经战斗,玛格丽特的军队占领了斯德哥尔摩(1398年)。
1397年,卡尔马同盟 玛格丽特的养子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当上瑞典国王、丹麦国王和挪威国王(1397年6月)。该同盟一直持续到1523年。
芬兰
1191—1216年,丹麦与瑞典在芬兰进行战争 教皇支持瑞典人的行动(1216年),并命令在芬兰建立教区。
1227—1229年,俄国人出兵干涉 诺夫哥罗德的加尔罗斯拉夫公爵率军占领了芬兰的东部地区。瑞典人在教皇的支持下才阻止了俄国诺夫哥罗德人的入侵。
1240年,十字军起后抗击诺夫哥罗德 伯吉尔·马格纳斯率领一支十字军与俄军进行交战,诺夫哥罗德的亚历山大将军率领俄军在涅瓦河之战中击败了伯吉尔·马格纳斯率领的瑞典军队(1240年6月)。亚历山大将军由此而得名“涅瓦斯基”。
1249年,远征塔瓦西亚 马格纳斯率领一支军队征服了塔瓦西亚(今哈密),并且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城堡。
1293—1323年,卡累利阿战争 托尔吉尔·克努特森远征卡累利阿(1293年),再度引发与诺夫哥罗德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打了30年。
1374—1386年,格利波统治 梅克伦堡的阿尔贝特在芬兰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到了1374年,瑞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