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他的王朝被年老的军事天才舍尔沙推翻。舍尔沙死后,胡马雍重占北印度,莫卧儿王朝复辟。后来,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才真正完成巴布尔和舍尔沙遗留下的征服计划。尽管不如他的两个先祖杰出,但是他仍不失为印度历史上的伟大的勇士之一。
1488—1517年,德里的西坎达尔苏丹当政 他对印度教徒的残害,导致与拉杰普特印度教经常的冲突,印度教徒与苏丹统治政权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联络,加速了罗第王朝的日益衰落。
1509—1529年,美华尔国王拉纳·沙雅当政 他率军推翻了德里苏丹罗第王朝,以及马尔瓦和古吉拉特公国的穆斯林统治,壮大了拉杰普特印度教派的势力。
1515—1523年,巴布尔的军队入袭旁遮普 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实施军事侦察。
1516—1526年,德里苏丹易卜拉欣当政
1524年,巴布尔的拉合尔战役 乘旁遮普内部起义之机,巴布尔率军攻打拉合尔,但被罗第王朝的当地政府军击退。
1525—1526年,巴布尔率军入侵北印度 他征服了旁遮普(1525年),之后挥师进军德里(1526年3—4月)。他指挥的军队约有1万人,据说包括有奥斯曼的炮兵(一些权威学者怀疑此说)和火枪手组成的一个分队,另外还有与他共同征战乌兹别克的(参见第十三章→中亚和东亚→内亚→乌兹别克征服东西突厥斯坦)经验丰富的中亚骑兵部队。当军队到达德里北部约48公里的帕尼帕特时,巴布尔获悉易卜拉欣的军队(可能是30000—40000人)正向该地开进。巴布尔立刻命令将辎重车连接在一起,步、炮兵在其后布设防御阵地,并隐蔽起来。在该防线上,他特意留出若干缺口,其中一些布置了火炮,并用奥斯曼的典型队形将炮车用链条绑在一起;另一些缺口是用于预备队骑兵反击。莫卧儿有一支几千人的印度教其他国家联合组成的军队增援。在这些国家军队的帮助下,穆斯林印度试图推翻德里苏丹的统治。巴布尔的军队总数可能是15000人。
1526年4月20日,帕尼帕特之战 几天按兵不动后,易卜拉欣率军在步兵和骑兵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后来,巴布尔派出一支骑兵部队打击德里政府军的翼侧。战斗在三个方向同时进行,不久德里政府军被击退,四散奔逃,损失严重。易卜拉欣及其15000名部下战死。
1526年4月27日,巴布尔占领德里 这就是莫卧儿帝国的开端。
1526—1537年,古吉拉特的巴哈都尔沙当政
1527年3月16日,法特普尔西克里之战 拉纳·沙雅率领一支近10万人的拉杰普特联邦部队与巴布尔军队作战。莫卧儿军队不足20000人,在阿格拉以西约64公里与拉杰普特联邦军队遭遇。巴布尔再次以他的炮兵和火枪手作掩护,令骑兵机动迂回,结果拉纳·沙雅受伤。莫卧儿的军队发起猛烈的反击,击退了联邦军队,后者损失严重逃回营地。
1528—1529年,征服比哈尔和孟加拉 巴布尔在巴特那附近的戈格拉河流域的战斗(1529年)中取得胜利,从而使他的反对突厥—阿富汗的军事斗争达到高潮。现在,莫卧儿帝国的疆域从奥克苏斯河延伸到布拉马普特拉河。但是巴布尔还未来得及进一步扩张,就命归西天(1530年)。
评论:在巴布尔执政的初期,困苦、失望和军事上的失利给他许多教益,使他在从事军事冒险活动时变得小心谨慎。在北印度的三次大胜利,他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成为当时的最伟大勇士之一。同时,他还是个知名的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著名诗篇。
1530—1540年,胡马雍(巴布尔之子)首次当政
1531—1536年,莫卧儿与古吉拉特交战 在吉多尔的战斗中,胡马雍率军打败了巴哈都尔沙统帅的军队。之后,胡马雍的军队又占领曼杜和昌帕呐尔。但是,巴哈都尔却又招集了另一支军队,并把莫卧儿军队赶出国境。
1537—1539年,舍尔汗暴动 这个出身低贱的65岁的阿富汗一突厥人,靠运气和才能被提升为比哈尔地区的执政。他吞并了孟加拉,使之成为自己统治的一个省,并广招阿富汗一突厥贵族,使之成为反对莫卧儿王朝的据点。胡马雍出兵比哈尔,但舍尔汗避其锋芒,不断袭击莫卧儿军队的交通线。同时越来越多北印度穆斯林人的起义,迫使胡马雍派兵镇压。当舍尔汗最终感到力量足够强大时,开始与胡马雍的军队交战,在布克萨尔之战击败胡马雍。后来,舍尔汗派兵追击撤退的莫卧儿军队至恒河流域,在卡瑙杰之战又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胡马雍逃到波斯境内避难,于是舍尔汗窃取了莫卧儿帝国的政权成为舍尔沙(沙,穆斯林对国王的称呼)。
1540—1545年,舍尔沙当政 他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在整个北印度斯坦包括旁遮普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后来,他向德里统治的南部地区扩张,征服了马尔瓦和美华尔(1541—1545年)。但是在围攻卡宁贾的战斗(1545年)中,他死于偶然的弹药库爆炸。在其统治的短暂年代里,他提出了一项英明的军事路线,建立了一支有影响力的常备军队,并致力于意义深远的政府机构改革。重大的军事和行政上的成就,是他在68岁和73岁时取得的。
1545—1555年,北印度处于无政府状态 在德里的印度将军喜姆变成实际上的统治者(1552—1555年)。
1555年,胡马雍复辟 他成为阿富汗斯坦的统治者(参见第十三章→中亚和东亚→内亚→胡马雍征服阿富汗斯坦)。他时刻伺机恢复旧帝国的国位,于是率军穿过旁遮普,夺回了德里。不久,他死于一次偶然事故(1556年)。
1556—1557年,莫卧儿帝国混乱 此时,胡马雍的合法继承人、14岁的长子阿克巴,与他能干的军师贝拉姆正在旁遮普境内。恒河流域的阿富汗一突厥人在其首领喜姆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重新掌握了德里政权。而在阿富汗斯坦,阿克巴的同父异母兄弟米扎·穆罕默德·哈吉姆实际上已另立门户。于是,阿克巴和贝拉姆在旁遮普征集了一支军队,向德里进军(1556年10月)。
1556年11月5日,第二次帕尼帕特之战 在激烈争夺战中,喜姆以多对少,在将取胜之际,他偶然中箭,其军队陷入混乱,贝拉姆和年轻的阿克巴乘机挥军反攻,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而重新掌握了莫卧儿帝国政权。
1556—1605年,阿克巴当政 初期四年,由贝拉姆摄政,主要是巩固在北印度斯坦的统治地位。后来,阿克巴免去摄政王之职务,开始独立执政(1560年)。
1561—1562年,征服马尔瓦
1562—1567年,征服拉杰普塔纳联邦 以占领吉多尔为终结,阿克巴的征战结束。当时,他采取安抚政策,允许拉杰普特的皇亲国戚继续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在德里苏丹王国废除有利于穆斯林的种族歧视的法律。至于马瓦尔的英雄普拉塔普,则继续在沙漠和拉杰普塔纳联邦的山区要塞进行抵抗。拉杰普特的皇亲国戚们,不久就成为莫卧儿帝国最忠实的支持者。
1566年,阿富汗进犯 阿克巴的同父异母兄弟穆罕默德·哈基姆率军侵入旁遮昔,但慑于阿克巴的军事压力,后来撤出旁遮普。
1573年,征服古吉拉特 阿克巴首先取得了葡萄牙的支持。
1574—1576年,征服比哈尔和孟加拉
1576年,向中德干地区扩张 是由阿克巴的儿子穆拉德指挥的。北德干地区的穆斯林苏丹王国联合起来,将莫卧儿军队赶出边界线。以后数年,阿克巴几乎连续征战,在整个印度斯坦建立了政权。
1581年,哈基姆再犯旁遮普 阿克巴立即率军应战,将其击退,并征服了阿富汗斯坦。
1586—1595年,征服克什米尔、信德、奥里萨和俾路支斯坦
1596—1600年,德干地区的军事行动 阿克巴征服了坎拉尔、艾哈迈德纳加尔和坎德施。
1601—1603年,阿克巴的儿子萨里姆叛乱 年迈的阿克巴返回恒河流域,并率军击败叛军,抓住萨里姆,后赦免。两年以后,阿克巴去世——可能是被其忘恩负义的儿子所毒死(1605年)。
评论:阿克巴执政期间的主要特点是征服、公正和宽容。他之所以在舍尔汗奠定的军事和行政管理基础上予以了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父改革的成就。他的常备军实行了舍尔沙的同样方针,即以效忠和高薪来支持关键山地堡垒的建设。像他父亲巴布尔一样,阿克巴很好地运用了炮兵和12000人的火枪手,并将其作为野战部队的核心部分。他的军队其他部分是可以高度机动的骑兵,是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由拉杰普特的矛骑兵组成的。他最能干的部将是杰出的印度教徒拉贾·托达尔·马拉,他同时也是阿克巴的主要大臣和财政顾问。
南印度
16世纪初期,当巴赫苏丹国灭亡时,维查耶那加尔印度王国在克里希纳·德瓦统治下处于鼎盛阶段。德瓦的军队不断击败其北部邻居穆斯林王国,极大地扩大了统治区。然而,他死后,在继任统治时期,王国迅速地衰落下去。到了16世纪中期,国王罗摩·拉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恢复,并乘比哈尔、比贾普尔、比达尔、戈尔孔达和艾哈迈德纳加尔(巴赫马尼苏丹国后的王国)等穆斯赫苏丹王国之间几乎不断的战争,努力恢复国力。但是,这些穆斯林王国调停纠纷,并暂时联手,最终推翻了罗摩·拉亚的统治,严重地削弱了这个印度王国的实力。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疆土减小了,威望降低了,繁荣的景象消失了。尽管这样,它仍存在了近一个世纪。
1509—1530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克里希纳·德瓦当政 他率军队击败了比贾普尔,吞并了栋格泊德拉河与克里希纳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1512年)。
1512年,巴赫马尼王国戈尔孔达地区独立
1513—1515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扩张 克里希纳·德瓦进军奥里萨、戈尔孔达地区和比达尔,将其王国疆界扩展到德干东海岸,以至维扎加帕特。
1520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战胜比贾普尔 当时,克里希纳·德瓦统治的王国边界达到葡萄牙的殖民地果阿。他与葡萄牙友好相处,但经常与比贾普尔交战。由于维查耶那加尔王国是贫马国家,所以欧洲人为印度骑兵输入马匹。
1542—1565年,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罗摩·德瓦当政 经过一段大乱后,罗摩·德瓦使他的王国恢复正常秩序,并振兴了它,使它在邻国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他参与了一系列令人迷惑的联盟,并与北部各苏丹王国交战。此时,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为主宰者。
1565年,穆斯林联盟反对罗摩·德瓦 他的傲慢和实力,使比贾普尔、比达尔、戈尔孔达和艾哈迈德纳加尔等苏丹王国暂时联合反对他。在达利戈达之战中,罗摩军队被击溃,他被杀。后来,联军血洗了维查耶那加尔王国的都城,从此它再也没能振兴起来。
1576年,莫卧儿第一次征战北德干(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向中德干地区扩张)
1596—1603年,阿克巴征服北德干(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北印度→德干地区的军事行动)
印度洋地区的葡萄牙帝国
在印度洋上,从印度到更东或更西部的各个大陆之间有一条重要的海上交通线。退一步讲,它间或也是一条具有海洋意识的东南印度的朱罗人征战的海上道路。这条海上航线,向东从科罗曼德尔海岸和孟加拉可到马来亚、马六甲和中国南海;向西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