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紧追击。高尔韦只剩下16000人,继续后退,一直退到加泰罗尼亚(10月)。法军现在实际上牢固地控制了整个西班牙。双方军队都在巴塞罗那附近宿营过冬。
1707年7—8月,英荷联军入侵法国;封锁土伦 沙威尔率领的联军舰队从海上封锁了土伦,而欧根和维克多·阿马达斯率领的一支帝国萨伏依联军越过近海的阿尔卑斯山。然而,由于萨伏依公爵拒绝同欧根紧密合作,刚刚带了阿尔曼萨的老兵从西班牙到达的提西元帅击退了英荷联军的陆上部队(7月26日)。法国人预感到要丢失土伦,遂将其50艘战舰沉于港中。英荷联军赢得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法国人对此再未作严重的挑战。英荷联军陆军返回意大利,而英荷联军的主舰队则返回大西洋。
1708年8月,英荷联军占领撒丁岛 利克海军上将指挥他的海军陆战队和萨伏依军队之一部攻占了该岛。
1708年9月,占领梅诺卡岛 英军由詹姆斯·斯坦厄普指挥。
1708—1709年,加泰罗尼亚的僵局 法国在拉米利兹和都灵的灾难之后,伯利克被召到尼德兰,留下奥尔良公爵指挥法国军队。尽管法军占有优势,但几乎没有什么行动。在加泰罗尼亚的英荷联军现由斯坦厄普指挥。
1710年5—12月,马德里战役 斯坦厄普的军队约26000人,与菲利普率领的约35000人在加泰罗尼亚对峙。葡萄牙人一支33000人的军队在厄尔瓦斯。斯坦厄普迅速进军,期望与葡萄牙人在马德里会师。他在阿尔门纳尔、莱里达和萨拉戈萨赢得胜利,然后,在查理随伴下向马德里进军。然而,当其与一支很小的法西联军遭遇时葡萄牙人撤退。西班牙人民清楚地表明他们更喜欢菲利普而不喜欢查理。芬多米到达西班牙,将被打散的法军集中起来,率27000人向萨拉戈萨进军,切断斯坦厄普的交通线(10月)。当法国人逼近马德里时,斯坦厄普只有16000人,遂退向巴伦西亚,芬多米紧追其后。法军追上了斯坦厄普亲自指挥的后卫部队,在布里休格之战击败并俘虏了他(12月10日)。联军残部由奎多·冯·斯塔汉伯格将军率领退向巴塞罗那,途中又在比亚维西欧萨之战被击败。
1714年9月11日,巴塞罗那的陷落 伯利克所率领法军最终攻占该城,这是这场战争最后阶段重要的行动。
1715年2日,《马德里条约》 与葡萄牙媾和,战争正式结束。
四国联盟战争(1718—1720年)
法国的路易十四死后(1715年),他的孙子西班牙的菲利普,即路易十一的叔父,企图自己得到法国的王权。这些野心似乎是受了他强有力的和无耻的首相红衣主教居里奥·阿尔伯龙尼的煽动。同时,菲利普的第二个妻子帕尔马的伊丽沙白·伐尼斯同样野心勃勃,她希望她的孩子继承家族在意大利的属地,也许是整个意大利。海上强国——英国和荷兰——坚决反对法国和西班牙任何形式的联合。皇帝查理六世除了由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果而继续仇恨菲利普外,也同样出于保护王朝的利益强烈反对西班牙的势力再返意大利。然而,神圣罗马帝国正卷入了一场同土耳其的大战,因此查理对在意大利或西欧突然投入另一场战争缺乏准备。
1717年1月4日,三国联盟 英国、法国和荷兰一直反对菲利普和西班牙在法国和意大利的野心。
1717年11月,西班牙占领撒丁 菲利普乘奥地利同土耳其交战之际,派军占领了撒丁。撒丁原是西班牙属地,但在《乌得勒支和约》和《拉施塔特和约》中曾答应给与奥地利(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欧和中欧的战争)。
1718年7月,西班牙占领西西里 这块前西班牙殖民地,曾由《乌得勒支和约》奖给萨伏依,为西班牙在意大利采取进一步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提供了第二个基地。它是由莱德侯爵率军3万人占领的。
1718年8月2日,四国联盟形成 奥地利加入三国联盟。法国、奥地利和英国(荷兰虽为联盟成员,但此时并不积极反对西班牙)要求西班牙从西西里撤军。西班牙拒绝后,一支英国舰队立即运送3万奥地利军队在墨西拿附近登陆。他们在那里封锁了西班牙驻军。
1718年8月11日,帕萨罗角(锡拉丘兹外)海战 拜恩的拥有21艘主力舰的英国舰队彻底粉碎了由海军上将卡斯滕纳率领的规模稍小、而且力量颇弱的西班牙舰队。英国人击沉或俘获了16艘西班牙主力舰和4艘快速战舰,只有2—3艘西班牙战舰逃脱。
1718年12月,宣战 荷兰后来参加联盟的战争(1719年8月)。
1718—1719年,在西西里的作战行动 奥地利军队在一支英国舰队的支援下,同以墨西拿为基地的西班牙军队作战。奥地利人攻占了墨西拿(1719年10月)。
1719年3—6月,西班牙远征英格兰和苏格兰 阿尔伯龙尼派了两支远征军前去援助英格兰和苏格兰雅各宾党人发动的一次有计划的叛乱。一支由流放的雅各宾党人奥尔蒙德公爵詹姆斯·巴特勒率领的由29艘战舰5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从加的斯启航后,因遭风暴而遇难(3月)。由300人的西班牙军队及少数雅各宾流亡分子组成的另一支远征军规模较小,在拥护雅各宾党人马里斯加尔伯爵乔治·凯思率领的1000名苏格兰高地兵团士兵与马里斯加尔会合(4月)。马里斯加尔在格伦谢尔抵抗约瑟福·怀特曼将军指挥的政府军的进攻(6月10日)。短暂的炮击之后,苏格兰高地兵团士兵急忙逃走,孤立的西班牙被迫投降。
1719年4月,法国入侵西班牙 伯利克率领法军3万人侵入西班牙的巴斯克各省。他长驱直入西班牙北部,几乎未遇抵抗,只是后来疾病和恶劣的天气才使他返回法国(11月)。
1719年10月,英国沿加利西亚海岸的作战行动 水陆两栖部队攻占了维哥和蓬特韦德拉。
1719年12月,阿尔伯龙尼被解职 菲利普最后认识到,西班牙军队最近所遭受的一系列的灾难多半是他的首相的阴谋的结果。
1720年2月17日,《海牙和约》 菲利普放弃了他对意
大利的要求,以报答奥地利同意在伐尼斯家族之男系行将绝灭之时,由他的儿子查理继承帕尔马、皮亚琴察和托斯卡纳等公爵领地。西西里割让给奥地利;作为回报,萨伏依得到撒丁。萨伏依的维克多·阿马达斯被承认为撒丁王。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年)
*由于波兰君主是选举产生而非世袭,因此波兰史学家将此战更准确地称之为“波兰王位之战”。
北方大战期间(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斯塔尼斯勒斯·列泽克金斯基曾被查理十二世短暂立为波兰国王,但查理最终失败,遂使奥古斯特二世(受俄国的彼得大帝的保护)执掌王权。随着奥古斯特二世死期临近,波兰王位出现了两位主要的要求者:一是斯坦尼斯勒斯·列泽克金斯基,路易十五的岳父,并因此受法国支持(亦受西班牙和撒丁支持);二是萨克森的奥古斯特三世,系奥古斯特二世之子,受奥地利和俄国支持。
1733年2月,奥古斯特二世卒
1733年9月,斯塔尼斯勒斯到达华沙 斯塔尼斯勒斯这位前波兰国王受到举国上下的拥戴,再次被选举为国王。
1733年10月,俄国入侵 俄军3万人,后与萨克森军队l万人会合,向华沙进军,以支持奥古斯塔三世的要求。斯塔尼斯勒斯因手中无可用的波兰军队,遂逃往但泽。
1734年1—6月,围攻但泽 尽管法国前来解围的一支2200人的军队由海上到达,俄国人和萨克森人还是攻下了该城。在守军有条件地投降之前,斯坦尼斯勒斯就已逃到普鲁士。
1734年4—9月,莱茵地区的作战行动 这一非决定性的战役中唯一重要的事件是法军占领洛林之后攻占菲利普斯堡。较有历史意义的是,这是两个伟大战士的最后一场战役:一个是萨伏依的欧根亲王,终生为奥地利战斗的非凡的法国人;另一个是伯利克公爵,终生为法国战斗的天才的英国人。伯利克在围攻菲利普斯堡期间被杀(6月12日)。同样有意义的是当战役结束后,和平谈判已开始时,一支俄军才在莱茵河流域第一次出现。
1734—1735年,在意大利的作战行动 法国、西班牙侵入伦巴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之后,奥地利人赢得帕尔马之战的胜利(6月29日),法国人赢得卢扎拉之战的胜利(9月19日),奥地利人在比通托之战这场战争最后的交火中略占上风。
1734—1735年,波兰内战 斯坦尼斯勒斯比其对手奥古斯塔更受波兰人欢迎,虽然他企图收复沦落的产业,但几乎得不到法国的帮助。法国首相红衣主教安德烈·H.德·弗洛利急于在有利于法国的条件下恢复和平。
1738年11月,《维也纳条约》 斯塔尼斯勒斯放弃波兰王位;奥古斯塔的加冕礼(已于1734年9月在克拉考举行)被承认,但列泽克金斯基被封为洛林公爵(并被允许保留波兰国王称号),而他死后洛林的所有权应归法国王室,查理·波旁(西班牙的菲利普之子)被承认为两西西里王,作为酬报,他的三个公爵领地割让给奥地利。
奥地利…俄国…土耳其战争(1736—1739年)
这场战争是从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参见上文)中派生出来的。法国鼓动土耳其参加反对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敌人俄国和奥地利的战争。土耳其延迟参加欧洲战争,直至其对波斯的战争结束。这时,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已结束,于是一场新的战争发生了:得知土耳其的意图,并急于报《普鲁特和约》(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普鲁特和约》)之仇,俄国宣战(1735年晚些时候)。
1736年,在乌克兰的作战行动 两支俄军侵入黑海北岸的土耳其—鞑靼人地区。元帅彼得·莱西伯爵指挥的一支俄军经激烈斗争攻占亚速,但在战役中损失惨重,致使莱西放弃了这一要塞,退入俄属乌克兰。元帅伯克哈特·C.冯·芒尼奇伯爵率领的一支俄军侵入克里米亚并攻占了鞑靼人的首都。然而,疾病、疲劳和饥饿造成的损失导致一次兵变,芒尼奇被迫撤退,其损失是58000人的军队有3万人死亡。
1736年—1737年,鞑靼人袭击乌克兰 为了报复俄军入侵他们的国土,一支10万人的鞑靼人大军毁坏了大部分的俄属乌克兰。
1737年1月,奥地利宣战 奥地利与俄国的秘密条约显露出来,它派元帅腓特烈·H.冯·塞肯多夫伯爵率侵略军进入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南部,攻占尼什。然而,土耳其人的再次反攻将奥地利人从其占领的大部分地区逐出。奥地利人和俄国人未努力协调其作战行动。
1737年,俄国再次进攻 当一支俄军袭入乌克兰而另一支俄军亦未遇到严重抵抗重占亚速之时,芒尼奇率俄军主力占领了土属乌克兰的大部分并攻占布格河口的奥哈科夫。俄国人再次遭到疾病的袭击。只因土耳其大军在摩尔达维亚和比萨拉比亚消极等待,芒尼奇才未遇严重抵抗得以幸运地撤退。
1738年,在巴尔干的作战行动 土耳其人先发制人,到战役结束已挥师渡过多瑙河进入巴纳特,并威胁贝尔格莱德。当奥地利的洛萨·J.G.柯尼塞格—罗森费尔兹伯爵发动一场典型的18世纪战役之后,再没有大的战斗。
1738年,在乌克兰的作战行动 一支俄军实施了一次无明确结果的、无意义的袭击,进入克里米亚,而芒尼奇则威胁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