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东的山脉,而主力(约65000人)则从皮尔拉出发,直捣布拉格。奥地利人在布拉格集中了约7万部队,由洛林的查理亲王指挥。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之战 此战短暂而猛烈,腓特烈击败了奥地利人。起初他攻击奥军右翼,被击退,遂派骑兵包围敌军右翼。奥军企图打破包围,结果其队形中出现了裂缝,腓特烈抓住机会插入这个裂缝(此举被称为“布拉格机动”),将奥军切为两段,并把他们赶进城内,随后包围了布拉格城。此役双方损失惨重:奥军死、伤、被俘共13400人;普军伤亡14300人,包括冯·施威林元帅,他在领导步兵首次攻击时被杀。
地图02 布拉格之战
1757年5—6月,奥地利援军逼近 利奥波德·J.冯·道恩元帅所指挥的奥军6万人从容地前进,前来解救遭到围攻的布拉格。
1757年6月18日,柯林之战 腓特烈从围攻部队中分出32000人,集中攻击道恩的阵地,结果被击退,损失达13768人,而奥军伤亡9000人。之后腓特烈被迫解除了布拉格之围,并从波希米亚撤退。
1757年7月,联军侵入普鲁士和汉诺威 路易·戴艾斯提斯元帅指挥10万法军侵入汉诺威。同时索拜斯公爵查理率领的另一支法军24000人和萨克斯—希尔德堡豪森的约瑟夫亲王指挥的6万名奥军正由弗克尼亚向东北方向移动,以与戴艾斯提斯会合。奥军主力11万人在洛林的查理亲王和道恩元帅指挥之下,正从波希米亚向普鲁士进军。还有10万名俄军在斯蒂潘·阿普拉克辛元帅率领下正在入侵东普鲁士,而瑞典军16000人已在波美拉尼亚登陆。
1757年7月26日,哈斯吞贝克之战 戴艾斯提斯击败了坎伯兰公爵率领的54000人,并将他们从汉诺威逐出。
1757年7月30日,大亚格斯多夫之战 阿普拉克辛的俄军击败了汉斯·冯·李华尔德将军率领的3万名普军,打开了通往柏林的大门。但因为缺乏补给的缘故,俄军未能立即利用这一有利的机会。
罗斯巴赫—洛伊特恩战役(1757年)
1757年9—10月,联军围攻柏林 腓特烈在西里西亚留下少量部队,由不伦瑞克—贝芬公爵指挥,仅率普军23000人以急行军向西移动,去对付最为紧迫的威胁,即在普属萨克森的黎世留公爵(他已代替戴艾斯提斯)指挥的法军主力和希尔德堡豪森与索拜斯指挥的奥法联军之接合点。但黎世留的军队静止不动,而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已夺取马格德堡——又拒不与战,退到埃森那赫。腓特烈遂急忙回到西里西亚,去阻止查理和道恩从波希米亚入侵的企图,并阻挡俄军向柏林的进军。这时,他获悉奥地利掠夺者已在10月16日进入了柏林,并劫掠了巨额财富。
1757年10月18日—11月4日,在萨克森的机动 在分遣少量军队去救援首都之后,得知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又开始前进的消息,腓特烈再次西进。到10月底,腓特烈抵沙尔河西岸,随后努力引诱敌人,拟与之在罗斯巴赫村附近交战。
1757年11月5日,罗斯巴赫会战 希尔德堡豪森和索拜斯麾下有64000人面东列阵,准备包围腓特烈的左翼。腓特烈识破了敌人的这一企图。当联军3列纵队(有41000人)南进时,腓特烈假装将其21000人从罗斯巴赫向东撤退,其骑兵38个中队却在弗里德里希·维尔埃姆·冯·塞德利茨率领下,向东作宽大的摆动,与此同时比联军机动性更高的步兵则很快改变方向向南。由于行动隐蔽,联军未能看到。结果,当联军向普军的左翼进攻时,却遭到普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并得到了7个步兵营的支持。与此同时,普军骑兵冲入联军右翼,使其各纵队陷入混乱。接着,普军集中全力,一个梯队跟着一个梯队,从左面连续攻击敌军主力。不到一个半小时,联军即被完全击溃,损失约10150人。逃跑者还包括未参加战斗的2万多联军部队。腓特烈伤亡总数仅为548人,包括受重伤的塞德利茨。
1757年11月6日—12月5日,回到西里西亚 奥军正向布雷斯劳进军,中途得知洛林的查理和道恩元帅已于11月22日在布雷斯劳击败并俘虏了不伦瑞克—贝芬的奥西斯特·维尔埃姆,并将不伦瑞克—贝芬的部队赶往奥得河西岸。腓特烈带13000人12天之内行军270公里,同在里格尼茨附近的不伦瑞克—贝芬残部会合,兵力增至33000人。接着,他立即发动攻势,向东进军。
地图03 罗斯巴赫会战
1757年12月6日,洛伊特恩会战 查理亲王的奥军有近65000人,在离布雷斯劳几公里远的乡村起伏的地面西部配置,其战线延伸长达8公里,两翼有骑兵保护。奥军预备队配置在左后,以防腓特烈进行他在有利地形上最擅长的机动包围。奥军右翼配置在一片沼泽地。腓特烈以4个纵队向奥军右翼移动,内侧的2个纵队由步兵组成,外面的2个纵队由骑兵组成。在一片低丘的掩护下,他将队伍改变为斜向右方,以左纵队的骑兵殿后,开始了对奥军右冀的佯攻。普军步兵横越过敌人的正面前进,其余的骑兵马当先。与此同时,查理调动他的预备队去支援其明显受到威胁的右翼。当腓特烈仍隐蔽在山后面的前进纵队开始与奥军左翼重叠时,国王即将他的步兵面向左摆动,呈两线(已在右面形成梯队)攻击。当相连的各营都投入攻击时,奥军的压力陡增。同时,普军炮火猛烈射击突出的奥军左翼尖部。右翼的普军骑兵在汉斯·J.冯·齐滕将军率领下,冲入已被击破的奥军左翼,并将它压向中央。查理为建立抵挡这一攻击的新防线,投入其右翼骑兵,攻击普军左翼。但奥军的马队被后续的腓特烈骑兵截住并驱散,然后普军骑兵冲人奥军右翼。这样战场出现了倾抖,尽管查理和道恩作了努力,但奥军始终未集中起来。只是由于夜幕掩护,残余的奥军才得以渡过施维德尼茨河,逃到布雷斯劳。查理的军队遭到毁灭性打击:12000多人被俘,6750人战死或负伤,另有几千人逃散。腓特烈缴获了116门火炮和51面旗帜。奥军原先的兵力仅约一半回到波希米亚及冬季宿营地。在这次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战斗中,普军死伤6150人。五天后布雷斯劳投降,奥军17000多人当了俘虏,战役结束。
地图04 洛伊特恩会战
评论:拿破仑说:“洛伊特恩会战是机动和决断的杰作。”人们普遍认为此战是名将的杰作,这位名将(腓特烈)也许是军事历史上最精明的战术家。
1758年1月,俄国新的入侵 俄军现在由维尔埃姆·弗莫尔将军指挥,企图占领东普鲁士,但由于道路泥泞,行军受阻。
1758年5—7月,在康拉维亚的作战行动 腓特烈知道,在仲夏前他无需担心俄军和瑞典军的攻击,故率军进入摩拉维亚,同奥军作战,但包围奥尔穆茨的企图没有成功。这时,腓特烈得知俄军从东面进入普鲁士,正逼近奥得河。7月1日撤围后,腓特烈以巧妙的机动欺骗了奥军,并向俄军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在西面,不伦瑞克的斐迪南公爵将法军赶回莱茵河一带,并于7月23日在克里费尔德将其击败。1758年8月20日,渡过奥得河斐迪南到达弗莫尔正以45000人围攻的库斯特林附近的奥得河,他假装集中兵力在此涉渡,而后却以迅速的、隐蔽得极好的夜行军向北机动,渡过了该河,并以宽大的、向右迁回的运动使自己插至弗莫尔的交通线上。弗莫尔被迫撤围,转而移到左恩多夫一处高地上设防御。俄军的阵势向北分成三部分,彼此无法呼应。
1758年8月25日,左恩多夫之战 腓特烈的36000人再次绕过了俄军正面,对敌右翼发起斜形攻击。弗莫尔依托新防线,击退了普军的进攻,直到塞德利茨率其骑兵穿过俄军右翼的沼泽地,冲入并粉碎了他们的方阵。腓特烈转而攻击新的俄军右(西南)翼,但被阻止,后塞德利茨重整骑兵队形故计重演。接着双方展开厮杀,夜幕垂落时,俄军几乎有一半(约18500人)战死,而腓特烈损失约12797人。翌日,弗莫尔退到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普军甚疲,未能追击,俄国人的威胁暂时解除。
1758年9—10月,在萨克森迎击奥军 腓特烈得知道道恩正威胁离得累斯顿不远的普鲁士的亨利亲王,遂急忙率部分军队以每日35公里的强行军返回。9月12日他到达时,奥军已撤。经短暂休息后,腓特烈以31000人发动攻击。由于过分自信,故当道恩以8万人在夜间包围了普军并在黎明攻击时,腓特烈大为震惊。
1758年10月14日,霍赫克尔奇之战 腓特烈的军队面对占压倒优势的敌军,顽强战斗。汉斯·J.冯·齐滕将军的骑兵打开并据守着一条逃路,普军从这条路退却,丢下101门火炮,死、伤、被俘者有9097人。道恩的军队损失约7587人,未作追击。
1758年10—11月,腓特烈重新获得主动 在道恩部署围攻得累斯顿之时,获知得到增援后的腓特烈正前来攻击,遂退到皮尔拉设防的营地。战役结束时,腓特烈牢固地占据了萨克森和西里西亚,而俄军和少数瑞典侵略军已从普鲁士撤退。
评论:这是一场代价巨大的会战。腓特烈虽在战场上保持了15万人,但普军的战斗力正在减弱。在三年的战役中,他损失了10万最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的部队。
明登战役(1759年)
1759年4月,普鲁士在中、西德意志的失败 不伦瑞克的斐迪南公爵得到英国部队的增援,率3万人从冬季据有的明斯特—帕德博恩—卡塞尔一线前进,以驱逐以法兰克福和韦瑟尔为基地的法国人。由于纯粹数量上的原因,他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卑尔根受阻,被迫再次退却,而法国人攻占了在明登的威悉河桥梁,占领了一个非常坚固、易守难攻的阵地。
1759年8月1日,明登之战 在明登附近,路易·德·孔塔迪斯侯爵指挥着他自己和维克多·德·布罗格列公爵的6万部队。这时,斐迪南的45000人假装攻其右翼。孔塔迪斯猛烈出击,企图压倒对方,而斐迪南则以8路纵队实施反攻。由于天气恶劣,延缓了行动。然而,当2个英国步兵旅和1个汉诺威步兵旅攻击法军骑兵时,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虽然法国骑兵整齐地排列在战线中央,且有火炮的保护,但英国人凭着惊人的纪律和勇气(4434人中有1330人伤亡)不仅以火力逐走了法国骑兵,而且与法国步兵展开白刃战,步步进逼最终突入了孔塔迪斯战线的中央。斐迪南意识到胜利在望,立即命令5个团的英国骑兵冲击。由于英陆军中将乔治·萨克维尔勋爵拒不动作,结果,尽管法国人组织不善,遭到失败,被俘1万人,损失115门火炮,但仍未受阻地退出了战场。斐迪南尾追至莱茵河畔,后因增援国王(参见下文)才停止了前进。
评论:萨克维尔因不服从命令受到军法审判,从英国陆军中革职。然而,12年后他又得宠,成了杰曼勋爵,他对后来美国独立战争(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美国独立战争→陆战(1777—1779年))中英国军事行动的笨拙负有极大的责任。
1759年7—8月,俄国和奥地利的入侵 俄军(这时由彼得·S.索尔蒂科夫指挥)于7月23日在克伊击败了沿奥得河一线的普鲁士警戒部队,并移向法兰克福,同道恩的35000名奥军(由吉顿·E.冯·劳顿中将率领)合会一处。腓特烈集中起全部现有的军队,前往迎击俄国和奥地利的联军。
1759年8月12日,库讷斯多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