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利时机,推迟了进攻,并且没有向敌之背后及交通线进攻。拿破仑一直期待着其预备队的进攻,但是等内伊理解了拿破仑的意图之时,已经太晚了,惠灵顿已以极快的速度安全撤离了东部进入了西里西亚。法军约有25000人伤亡,联军折损11000人。
1813年5月22日—6月1日,联军实力日增 当拿破仑迫至易北河以东时,察觉其对手实力已今非昔比。前法军元帅贝纳多特现在成为瑞典亲王,率一支普鲁士—瑞典联军计12万多人驻扎于柏林附近。奥地利也正准备加人联军参战。施瓦岑贝格正统率24万人的大军在波希米亚北部,从而严重威胁法军的交通线。而已接替惠灵顿的布吕歇尔重建其军队,以阻止法军的进一步进军。6月1日达成休战协议。
1813年6月4日—8月16日,拿破仑争得喘息之机 他利用这一停战间息加强对其军队特别是骑兵的训练。联军也利用这一时机做战备工作;奥军得以完成其机动;普军则因征兵而实力加强,其短缺的装备也因英国放弃了封锁而得以充分的补充。俄军也得到了援军的加强。
1813年8月12日,奥地利宣战 在英国的资助下,联军组成三路大军:一路为施瓦岑贝格统帅的23万波希米亚人;一路为布吕歇尔统帅的195000名西里西亚人;在北方,贝纳多特率有11万人的大军。另一支英国远征军,其中一部为火箭兵,也归贝纳多特指挥。
1813年8月16日,进攻计划 拿破仑已将达武军团部署于汉堡,并将其改造成一个坚固堡垒,以长期威胁联军由西面经普鲁士的进军。得累斯顿则由圣西尔军团占领,以作为机动之中枢。在这两个要点之间,拿破仑已撤出其大部队(除让·拉普军团外——正围攻但泽)并占据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地区,在内线伺机打击敌人。拿破仑此时手中握有30万重兵,联军总兵力约45万多人。联军的战略是尽量避免与拿破仑亲自率领的军队作战,而尽可能随机打击其下级统领的军队。8月23日,在大贝伦之战中,贝纳多特将乌坦特(他率6万人)赶至柏林以南。8月26日,布吕歇尔又在卡岑布克沉重打击了麦克唐纳。法军6万人中损失3万人,而普鲁士则折损4000人。
1813年8月26—27日,得累斯顿之战 施瓦岑贝格率奥军进攻圣西尔(奥军还有俄国及奥地利皇帝以及普鲁士国王伴随),拿破仑出人意料地率援军迅速赶至,并打退了敌之进攻。第二天,尽管敌以2比1占优势,但拿破仑仍发起进攻,动摇丁敌之左翼,并取得了战术上的辉煌胜利。随后,拿破仑再次患病,遂离开战场。此时,联军已有38000人伤亡及被俘,另损失40门大炮,法军伤亡为1万人。施瓦岑贝格匆忙逃离包围圈。拿破仑当时没有下令去追击,而其下属多米尼克·勒内·旺达姆看到了这一歼敌良机,遂迅速穿越山脉进入波希米亚——正好在施瓦岑贝格之东侧。旺达姆命令他的军团穿越奥地利之交通线,随即发生库尔姆之战。
地图14 得累斯顿之战
1813年8月29—30日,库尔姆之战 没有任何法国军团随旺达姆跟进。此时,旺达姆发现他的37000人被奥军、俄军和普军计10万人包围,孤立无援。经激战,旺达姆被俘,其军团损失17000人,余部溃散。
1813年9月,布吕歇尔避战 病愈后的拿破仑匆忙赶至东部,极力诱使布吕歇尔进入西里西亚作战,但普军却于9月4日迅速撤离。
1813年9—10月,法军之灾难 继任乌坦特指挥的内伊企图攻克柏林,但于9月6日在登纳维茨被贝纳多特战败,内伊之萨克森师也逃走。10月8日,依《瑞得条约》,巴伐利亚脱离了莱茵同盟转而加入反法同盟。
1813年10月1—15日,联军逼近 劳累沮丧的法国军队被压迫于得累斯顿与莱比锡之间,已减至20万人。布吕歇尔放弃其交通线后,通过易北河抵莱比锡北部,威胁拿破仑之后背。为配合作战,施瓦岑贝格则向北进军以同布吕歇尔呼应。贝纳多特部有所动摇。拿破仑将其两个军团留守得累斯顿,随后于10月15日当施瓦岑贝格由南向北进军时,进攻布吕歇尔。
1813年10月16—19日,莱比锡之战 在这三天中,法军在西北部同普军作战,在南部则同俄军及奥军同时作战。不久,贝纳多特移师南方,于10月18日几乎包围法军。此时,联军开始向法军发起强大的正面进攻。尽管拿破仑之阵地依然完整,仍撤入莱比锡。此时,萨克森军团背叛了法军,法军的胜利可能性已不复存在。10月19日,尽管布吕歇尔屡屡进攻拿破仑之交通线,但拿破仑仍保持了其交通线的贯通。经城外一次恶战之后,拿破仑撤离。但他们草率地过早摧毁了横渡埃尔斯特河的桥梁。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他刚于前一天继任元帅)及麦克唐纳只能骑马通过河流逃亡,波尼亚托夫斯基被淹死,而麦克唐纳幸免于难。联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过拿破仑仍得以逃脱。该战结束后,法军损失了6万人,325门大炮,500辆马车,余部逃亡莱茵河流域;联军则损失8万多人。

插图04 莱比锡之战第三天
1813年10月30……31日,哈南之战 由卡尔·菲利普·冯·弗雷德统帅的4万多名奥地利—巴伐利亚联军,企图切断法军的退路。当联军缓慢地由东追击而来时,拿破仑似已难逃厄运了。但拿破仑天才的火花再次点燃,他勇敢地机动其炮兵以支援其进攻,迫使巴伐利亚人沿原路后撤。此战巴伐利亚军损失1万人及几门大炮。法军损失不足6000人,不久又有4000人被俘。但法军仍于11月1—5日间继续后撒,并穿越了莱茵河。
法军防御(1814年)
1873年11月8日,联军提出和平条件 依条件,法国边界被严格限定于阿尔卑斯山及莱茵河以外,但拿破仑错误地拒绝了。联军遂决定于12月1日入侵法国。到此时,尼德兰已暴动,莱茵同盟也于11月解体,驻防得累斯顿及但泽的法军也分别于11月11日及12月30日投降。
1813年12日21日,联军在曼哈姆及科布兰茨横渡莱茵河
1814年1月1日,法军之战略意图及计划 此时,大约有5万名法军在达武率领下驻守德国之汉堡。另一支10万人的军队则在西班牙正同西班牙及英国交战。在意大利之东北部,欧仁正率5万人同海因里希.J.J.贝勒加德统帅的同等数量奥军对峙。除乌坦特军团可撤出西班牙回国交战外,其余那些远离法国的军队均不能参加法国的战役。在法国,拿破仑征召了近118000人,部署于莱茵河以西安特卫普至里昂地区。拿破仑准备在内线作战,证明他的战略头脑是无与伦比的。但是战术上,他的军队质量却是低下的。除一小部分老兵之外,他的各级官兵均由刚刚入伍的年轻人及未经训练的国土防卫军组成。
1814年1月1日,联军之战略意图及计划 共有三路联军:贝纳多特率6万人向西进军并穿越低地国家;布吕歇尔则统领75000人向摩泽尔河谷上游进军人洛林;施瓦岑贝格率21万人过瑞士穿越贝尔福山口。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巴黎。
1814年1月29日—2月1日,围绕拉罗西尔的战事 为赶在布吕歇尔与施瓦岑贝格会师之前击溃之,拿破仑率36000人进攻布吕歇尔,并于1月29日在布列讷取得了胜利,1月30日又在拉罗西尔取得了成功。2月1日,布吕歇尔又重新攻击拉罗西尔,拿破仑逃离联军巨大的包围圈。法军损失5000人,联军损失8000人,随即联军向巴黎推进,布吕歇尔沿马尔讷河下行,而施瓦岑贝格则向塞纳河下游进发。
1814年2月10—14日,“五天作战” 拿破仑转而攻击布吕歇尔,于2月10日、11日、12日和14日分别在尚波贝尔、蒙米赖、蒂耶里堡和沃尚打败了他。这一系列辉煌的机动作战均由拿破仑亲自指挥。在这些作战中,联军损失总数达9000人左右,而法军仅2000人。普军遂向马尔纳北部撤退。
1814年2月18日,蒙特罗之战 拿破仑迅速向南进军,尽管奥军兵力是法军的两倍多,但拿破仑仍向施瓦岑贝格发起进攻,并迫其后撤64公里。法军损失2500人,联军损失6000人。与此同时,布吕歇尔重新组织其军队,并于2月27日,推进至距巴黎仅40公里的拉福雷。闻此,拿破仑让麦克唐纳在奥贝继续牵制施瓦岑贝格,自己则移师北方以解除巴黎的威胁。
1814年3月7日,克拉奥讷之战 此战,拿破仑迫使布吕歇尔的部队向北撤退,担任布吕歇尔后方警卫的俄军部队被彻底打败了,双方损失大致均为5000多人。当布吕歇尔撤至拉昂时,他得到了贝纳多特2个军的增援。此时布吕歇尔兵力已达10万人,而拿破仑仅有30000人。与此同时,2月27日在奥布河畔巴尔之战中,施瓦岑贝格取得胜利,并迫使麦克唐纳向巴黎撤退。
1814年3月9—10日,拉昂之战 尽管拿破仑处于劣势,在这两天的战斗中,仍向布吕歇尔发起进攻。布吕歇尔依坚固阵地顽强抵抗,并于夜晚发起反攻,使法国1个军大乱而退出战场。法军损失了6000人,联军约3000人。拿破仑的冒险强攻已失败,遂撤至苏瓦松。
1814年3月13日,兰斯之战 经短暂休憋后,拿破仑勇敢地率部穿过布吕歇尔之正面军队,去打击孤立于兰斯的普鲁士军团。他夺回该城,约有700人伤亡;普军损失高达6000人。此时,拿破仑又大胆向南进军,以破坏施瓦岑贝格之交通线,希望此举能使奥军撤退。
1814年3月20—21日,奥布河畔阿尔西之战 此战中,施瓦岑贝格打退了法军的攻击,同布吕歇尔一样继续向西进军。由于拿破仑准备下一次进攻,遂命马尔蒙及莫尔捷率部与之会合。
1814年3月25日,拉费尔尚佩诺兹之战 施瓦岑贝格打败了占有巨大优势的马尔蒙及莫尔捷所部,并迫使后者向巴黎后撤。联军继续进军,3月28日,布吕歇尔及施瓦岑贝格联军到达巴黎之外围,将拿破仑主力远远地抛在东方。
1814年3月30日,巴黎之战 马尔蒙和莫尔捷率22000人坚决阻击了联军约11万人继续进军。法军的努力尽管值得称道,但仍被迫撒向蒙特罗,致使联军的炮火已可达该城。马尔蒙同意休战,并将巴黎于3月31日让于联军。法军损失达4000人,联军则为8000人。拿破仑此前一直在急于想方设法救援其首都,现在不得不在枫丹白露停止。
1814年4月6……11日,拿破仑被废黜 4月11日,由于他手下元帅的倒戈,拿破仑被无条件地废黜了。随后,他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在那里他于5月4日退休。联军拥立路易十八(路易十六之兄)为法国国王。
评论:尽管拿破仑在重压之下被打败,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从没有像1814年的战役那样辉煌。尽管他因屡次病发以及其低劣的士兵,使其一系列作战和机动速度不可避免地减慢,但他仍然赢得了其敌人虽然勉强但却是由衷的赞美。
1814年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 依约,法国将其边界恢复到1792年的状况。并承认拿破仑帝国以外其他地区的独立。英国则恢复了大部分被法国及荷兰夺走的殖民地。
半岛战争(1809—1814年)
被拿破仑冠以“西班牙溃疡”的西班牙战争,是导致拿破仑衰败的主要因素之一。西班牙战争使十分贫乏的战争资源更加分散,因为各地战事均需人力物资。这次战争以双方无度的屠杀与暴行而臭名昭著。由于几乎是对入侵的自发反应,当地群众立即反抗,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