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耳其战线
高加索
1918年1月27日,英军向巴库进军 L.C.邓斯特维尔少将率英军部队从巴格达出发向东北方向挺进,2月17日,抵达黑海之滨的恩泽利(巴列维)。先遣营跨过俄国边界,8月4日,进占巴库。
1918年2月24日,土军挺进亚美尼亚 俄国崩溃之后,土军和英军开始争夺波斯西部的油井。土军占领特拉布松,随后相继很快在3月12日抵达埃尔祖鲁姆,4月5日占领凡城,4月15日占领巴统,4月27日占领卡尔斯。一支德军部队在黑海的波季登陆并向东迫进,6月12日占领梯弗里斯(第比利斯)。与此同时,在8月26日—9月14日,土军猛攻英军占领的巴库,迫使英军放弃该城。
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1918年1—9月,阿拉伯的劳伦斯 由于艾伦比的部队被抽调到西线,他在耶路撒冷仅限于进行小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西部到处燃烧着抗土的熊熊烈火。T.E.劳伦斯上校和一个英军军官小组发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的统治,收获甚丰。劳伦斯的游击队不断袭扰从巴勒斯坦的安曼至阿拉伯半岛最南端土军的麦地那要塞之间长达约966公里的铁路线。由于劳伦斯的积极行动,总共有25000多名土军士兵被牵制在沿线的碉堡和岗哨上。到9月份,劳伦斯和费萨尔埃米尔,后者是谢里夫(行政司法长官——译者注)侯赛因的儿子,并白封为“汉志之王”,完全摧毁了铁路线,从而孤立了麦地那。随后,他们向北挺进,在艾伦比的右翼实施作战。这支阿拉伯力量达到6000人,并加强有少量英军装甲车和轻型火炮。英军用黄金哄骗易变的阿拉伯人继续战斗。
1918年9月18日—10月30日,艾伦比的攻势 在夏季晚些时候,艾伦比得到加强,他开始为其决定性打击作周密的准备。土军精心构建的堑壕防线从雅法之北的地中海延伸至约旦河谷。已接替法金汉的L.冯·赞德尔斯指挥3个土军军团防守该防线。从右至左分别是第八、第七和第四军团,总兵力约达36 000人,并拥有350门火炮。艾伦比的计划是沿海岸实施密集的进攻,打开突破口以后,骑兵军由此突进,随后,全部英军部队将以约旦河谷为门轴,像打开一扇门那样,向北和东面实施迂回攻击。一切准备均在极端秘密中进行。英军飞机亦清除了敌人的空中观察。伪装的兵营和马舍给土军造成了一种假想——英军骑兵部队集结在耶路撒冷附近。英国人在为马赛作精心准备的假消息广为宣扬,实际上,英军发起进攻的时间就选在那一天。艾伦比的兵力有57000名步兵、12000名骑兵,此外还有540门火炮。其中,35000名步兵和400门火炮集中在主攻方向上,而土军在该地段上只有8000名步兵和130门火炮。
1918年9月19—21日,美吉多之战 凌晨4时30分,英军炮兵实施集中射击,随即英军全线推进。第二十一军沿海岸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沙漠骑兵军由此涌入。与此同时,英国空军轰炸铁路交叉点和所有的土军军团司令部,并使土军的通讯联络完全瘫痪。骑兵部队穿过溃散的土军第八军团向北急进,在次日上午早些时候进抵埃斯德赖隆平原。至9月20日黎明,英军步兵向东的巨大的旋转运动已经完成。到这时,耶拉德帕夏的第八军团已不复存在,凯末尔的第七军团正混乱不堪地向东退往约旦河。英军骑兵横扫并通过拿撒勒,赞德尔斯勉强逃脱追捕。随后英军骑兵转而向东,于9月21日,抵达紧位于加利利海以南的约旦河。仅有赞德尔斯的德军亚洲军(2个团)仍然保持着表面上的秩序,而在他们四周,到处是逃窜的散兵游勇。
1918年9月22日……10月30日,英军实施追击 当约旦河谷的土军第四军团开始溃败时,英国空军对亡命的人群狂轰乱炸。9月27日,在东南沙漠一翼活动的劳伦斯和费萨尔在德拉切断了铁道线。与此同时,艾伦比继续紧迫不舍,10月1日夺取了大马士革,10月2日则夺取了贝鲁特。沙漠骑兵军继续率先推进,10月6日抵达霍姆斯,10月25日进抵阿拉颇。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退出战争 10月30日,土耳其在穆德罗斯签订了停战协议。
评论:艾伦比在美吉多的胜利是一件火力和机动相结合的杰作,整个行动得到完美的计划和实施,它是英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作战行动之一。在38天的战斗中,艾伦比的部队向前推进了约529公里,并连续实施战斗。3个土军军团被消灭,76000人被俘(其中4000人是德军和奥军),缴获了360门火炮和大量的武器装备。英军的损失主要是在最初的突破中造成的,共计853人阵亡、4482人负伤、385人失踪。
美索不达米亚
1918年1—9月,邓斯特维尔对巴库的作战行动(参见上文)
1918年10月23日,底格里斯河攻势 英军诸兵种合成部队从巴格达迅速向北推进,以抢在土耳其预期的崩溃之前,夺取摩苏尔油田,造成既成事实。A.S.科布中将将伊斯梅尔·哈克将军指挥的土军底格里斯部队,从其设在费特哈的外围阵地赶走。哈克退到舍尔加特附近。在那里经过激烈的战斗,科布的部队对其形成围攻。10月29日,英军发动进攻,只取得部分成功,但第二天,哈克率11 322名土军携带51门火炮向英军投降。英军共伤亡1886人。11月1日,科布匆忙派遣其骑兵进抵摩苏尔远郊。尽管在10月30日已达成停战,科布仍然下令夺取该地。经过一番争吵,11月14日,哈利勒帕夏的守军同意开走,英军则留在该地。
评论:美索不达米亚战役的整个变迁过程都是以攻取和保守油田为转移的。战争结束之际,英军拥有了该地,并为之付出了伤亡80007人的代价。其中15814人阵亡,还有12807人则死于疾病。
1918年11月,英军夺取巴库 一支在黑海拼凑的英军小舰队将土军赶出巴库。
1918年11月12日,尾声 协约国舰队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并于第二天兵临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城下。
海战
1918年4月23日,英军袭击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 到这时,虽然德国的潜艇战受到协约国护航体系的遏制,但仍然是一个威胁。U型潜艇经常从设在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的基地,或从布鲁日运河港口的掩蔽处驶出,进行袭击行动。负责指挥多佛尔海峡巡逻警戒的英国海军少将R.J.B.凯斯组织了一次对这些基地的袭击,大约有75艘舰船参加了这次行动。在驱逐舰和潜艇的护航下,A.F.B.卡彭特海军上校指挥轻巡洋舰“复仇”号冲入泽布吕赫。该舰搭载一支强击队,沿着泽布吕赫的防波堤航行。与此同时,1艘装载着高爆炸药的潜艇对泽布吕赫的船闸闸门进行了爆破,此外还自沉了2艘封锁船。在造成了一些破坏之后,“复仇”号及其强击队撤离该基地。但基地并没有完全被封锁。同时,对奥斯坦德的袭击没有成功。5月9日,“复仇”号再次袭入泽布吕赫,并准确地自沉在船闸闸门处。虽然封锁没有完全达成,但这些英勇的行动极大地打击了德军的士气。德军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对英国海岸和北海护航船队实施了几次袭击,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1918年1月20日,德舰从达达尼尔海峡出击 “格本”号和“布雷斯芬”号驶入爱琴海,但也以灾难而结束。“格本”号触雷而严重损坏,“布雷斯芬”号沉没。然而,尽管英国空军狂轰乱炸,“格本”号还是驶回君士坦丁堡进行维修。
1918年6月9日,奥舰从波拉出击 奥海军分舰队袭击协约国军的封锁舰船,但当意军小型潜艇攻击奥军分舰队,并击沉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后,奥军的出击被击退。“圣伊斯特万”号是大战中唯一被击沉的无畏战舰。
1918年10月29日,德国公海舰队爆发起义 希佩尔(他已在8月份接替舍尔舰队司令一职)计划不顾一切实施出击,与英军大舰队进行最后的战斗。但水兵们举行起义而拒绝出海,并控制了舰队。此举结束了海上的战争。
在东非的作战行动
在四年的时间里,尽管英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停地实施寻歼和追击,但仍然不能打败狡猾而富有军事才干的冯·莱托—福尔贝克。1917年,英军将其赶入葡属东非,但他在那里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游击战,夺取了几个葡萄牙的军事营地,并以缴获的物资补给其小部队。随后,他再次进入德属东非,虽然他只有4000人,与之为敌的部队有13万人,但其还是成功地夺取了几个小的营地,并进入英属北罗得西亚。最后,英军设法告诉他已实现停战。11月14日,他停止敌对行为,并于11月23日率众投降。
停战以后
1918年11月17日,德军撤出协约国领土 协约国军队开始收复这些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德军占领着的法国和比利时的土地。
1918年11月21日,协约国扣押公海舰队 公海舰队在英国大舰队编队之内驶入福斯湾,后来被转移至斯卡帕湾。
1918年12月1日,协约国军进驻莱茵兰(德国莱茵河以西地区的通称——编者注) 根据停战协议条款,协约国军和美军跟随撤退的德军进入德国领土。
1918年12月9日,进驻桥头堡 英军驻于科隆,美军进驻科布伦茨,法军占领美因茨。这三处横据于莱茵河上,彼此相距约29公里。
1919年5月7日—6月28日,《凡尔赛和约》 德国代表接到了被递交的条约并签字(无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1)承担战争罪责;(2)德国殖民地被剥夺,割让阿尔萨斯—洛林、萨尔盆地(1935年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波森(波兹南——译者注),以及石勒苏益格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3)承担战争赔款,后来确定为560亿美元;(4)解除德国武装。条约附有国际联盟条约。尽管威尔逊总统竭尽努力,但美国参议院否决了联盟条约。这导致威尔逊总统身心的崩溃。后来,在5月20日,国会两院联合决议宣布对德和奥匈的战争结束,保留美国对《停战协议》、《凡尔赛和约》或战争结果的一切权力。美国单独与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和约后来在1920年10月18日得到批准。
1919年6月21日,德国公海舰队被凿沉 停泊在斯卡 帕湾的德国公海舰队的大部分舰艇被德国水兵凿沉——此举有违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
1923年1月,美军占领的结束 美国占领军开始撤出科布伦茨回国。英军和法军继续占领莱茵兰,直到该时期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①
总的机动兵力阵亡②受伤平民死亡③经济和财产损失④(百万美元)
协约国
法国8410000135780042660004000049877
英国8904467908371409021230633⑤51975
俄国12000000170000049500002000000⑥25600
意大利5615000462391953866—⑦18143
美国435500050585205690—⑦32320
比利时26700013715446863000010915
塞尔维亚70734345000⑧1331486500002400
门的内哥罗50000300010000—⑦—⑦
罗马尼亚7500003357061200002750002601
希腊230000500021000132000556
葡萄牙100000722213751—⑦—⑦
日本800000300907—⑦—⑦
总数421888104888891128092803157633193899
同盟国
德国1100000018085464247143760000⑨58072
奥匈78000009225003620000300000⑩23706
土耳其28500003250004000002150000⑾3445
保加利亚120000075844⑿1523902750001015
总数228500003131889841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