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空袭中被投下。顿时,烈焰转变为肆虐的大火席卷该城,就像毁坏德国汉堡、得累斯顿和达姆施塔特一样,东京约39平方公里的城区化为废墟,83000余人葬身火海,约10万人受伤。
1945年3月9—19日,战略轰炸新阶段的开始 在短短的十个夜晚,对东京进行了四次成功的袭击,结果又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作战方式。低空袭击使轰炸机载弹量比9100米上空飞行时多近3倍,但是由于日军防空炮火和战斗机的威胁,故空袭只能在晚上进行。总量达9365吨的燃烧弹被投下,相当于前三个半月内向日本投弹总和的3倍。约83平方公里内的日本重要的工业区被毁。也许更重要的是,这次袭击美空仅损失22架B—29型战机,损失率仅占出动1595架次的1.4%。这种损失率令人吃惊的下降是由于日本战斗机夜间战斗力差的缘故。此外,既作为导航站又作紧急迫降地的硫磺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超级堡垒”轰炸机机组人员的士气也高涨起来,这显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轰炸效率。
1945年4月7日,美国护航战机亮相 第七战斗机指挥部在硫磺岛攻占不久,就迁往该岛,开始派遣它的远程P—47型“霹雳”战斗机和战斗力更强的P—51型“野马”战斗机,为B—29型轰炸机护航。此时它正开始实施夜间低空和白天中空的混合轰炸行动。结果,日本战斗机的损失迅速增加,而美国B—29型飞机损失量则继续减少。美国飞机很快在日本心脏上空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5—8日)。
1945年5—8月,战略轰炸的高潮 第二十轰炸机指挥部的飞机从印度和中国的到来(4月),使空袭强度大为增加。随着更多的临时机场在关岛建成和更多的飞机从美国飞抵,对日空袭的强度还在稳步加剧 日本五大城市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横滨的工业区彻底摧毁。日本国民的士气直线下降。数百万日本人无家可归,政府不能提供居住场所。随着开始轰炸运输系统,又加上海上封锁的影响,使得食物出现匮乏。而B—29型轰炸机开始在日本港口布雷,使封锁的影响变得更大。到仲夏,战略轰炸使日本经济和国民士气面临崩溃的边缘。
日本的崩溃
无情的压制
1945年1—8月,潜艇和封锁 美国潜艇通过严格封锁,使日本国民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这一封锁措施在1943年就初见成效。在战争的最后几月里,它们在中国海和日本海岸巡游,使得封锁更为奏效。在战争过程中,美国潜艇击沉了1100多艘日本商船,总吨位达480万吨——占日本损失总量的56%。它们还击沉了201艘战舰,包括1艘战列舰和8艘航空母舰,总吨位达54万吨。约52艘美国潜艇损失,大部分不知去向,他们是战争中的无名英雄。
1945年6—8月,进攻前的战备 麦克阿瑟上将和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参谋部制订出两个大规模侵入日本本土的计划。第一,“奥林匹克”行动(11月),进攻南九州;第二,“花环”行动,将在1946午3月实施,届时将集结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部队,向本州的东京平原进攻。同时,三支大军通过对日本帝国的无情打击为以上的行动奠定基础,它们是(1)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部队(参见上文);(2)第二十航空队的B—29型轰炸机'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战略空袭';(3)快速航空母舰特遣队(参见下文)。
1945年7月10日—8月15日,航空母舰的最后袭击 经过冲绳岛之战的长时间考验后,米切尔的第三十八特遣队更多的时间是由哈尔西指挥在“尤利也”锚地的作了短暂休整,以修理受伤的战舰并补充物资和给养。随后,米切尔很快返回日本海岸,在那里他的B—29型飞机又进行剧烈轰炸行动。快速航空母舰特遣队共有1000多架美国飞机,244架英国飞机。在最后5周的作战行动中,美国损失290架飞机,英国损失72架,绝大多数被日本的防空炮火击落。在这期间,他们在空中和地面共摧毁3000多架日机。
原子弹
1945年7月16日,阿拉默果尔多的原子弹爆炸 第一颗试验性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尔多起爆。同时,空军第五O九混合大队建立,在犹他州的沙漠地区,进行秘密演习,准备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
1945年7月,关于投掷原子弹的争论 在一些了解原子弹轰炸威力的官员中,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使用原子弹的高层次争论:原子弹该不该使用?用了,又怎样?有些人认为,使用这种毁灭性的武器是不道义的。另一些人认为通过封锁和战略轰炸,就能使日本崩溃,因此无需使用原子弹。通过仔细的讨论研究,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以国务卿史汀生为首的高级官员建议使用原子弹。他们认为这种恐怖轰炸的震撼力会使日军领导者信服,他们再继续战争是无望的,从而使日本投降。如果不使用原子弹,日本400万士兵将继续在日本、中国作战,在他们被击败前会造成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的牺牲。所以即使原子弹轰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美国领导者认为这将加速战争进程,拯救了比原子弹轰炸所失去的更多的生命。
1945年7月27日,波茨坦公告 在英美苏三国首脑战争期间的最后会晤中,杜鲁门总统和艾德礼首相(刚刚接替丘吉尔)对日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他不立即投降,就意味着“日军将不可避免的被彻底歼灭,以及……日本人的家园将变成一片废墟。”对此斯大林也不反对,虽然日苏没有交战。日本试图通过苏联给予答复,但是克里姆林宫没有转告。既然日本好像不给予答复,那么杜鲁门就同意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广岛 广岛是个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是重要的军区司令部和日军供应品运输站所在地。在轰炸攻势中未受到大的破坏。8月6日早晨,空袭警报拉响,大多数人躲藏起来。然而当看见天空仅有2—3架飞机后,许多人又跑了出来。所以当原子弹在城市中心上空爆炸时,绝大多数人无任何防护。瞬间,三分之一的城区成为一片废墟,78150人死亡(绝大多人在爆炸火焰中当场死亡,一些由于核辐射死亡),近7万人受伤,余下的绝大多数人长期受到核辐射的伤害。
1945年8月9日,长崎 第二颗原子弹在人口23万的海港和工业城市长崎爆炸。城市的一部分由于山区的遮挡,故仅有不到一半的城市被毁,近4万人死亡,约25000万人受伤。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在亚洲的陆空作战行动'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0日,日本请降 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的后果就如史汀生小组和参谋长联席会议预料的一样。在未投原子弹之前,没人知道狂热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还会顽抗多久。现在,原子弹加上苏军参战,使日本天皇和政府认识到,进一步的抵抗毫无意义。通过无线电短暂谈判后,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实际上已经包括了日本迫切想接受的条件:盟军允许他们保留天皇制度及保全日本帝国四岛的完整。
1945年8月15日,停火 整个亚洲和西太平洋岛屿的日军放下武器。麦克阿瑟将军和美国军队开始飞往日本(8月28日)。
1945年9月2日,正式投降 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盟军太平洋舰队中心处的“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代表向盟国正式投降。这时天空布满美国飞机。被盟国政府任命为日本占领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将军,接受了日本外相重光葵的官方投降。在投降签字仪式的观察者中,有被释放的战俘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白西华,他们分别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指挥作战,在战争开始时遭到挫败而被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情况①
国家动员总兵力(100万人)军人死亡军人受伤(10万人)平民死亡(10万人)经济和财政消耗(10亿美元)
美国14。92921005。72轻微350
英国6。23977624。750。65150
法国621067141。08100
苏联257500000140。12100—150200
中国②6—105000001710不详
德国12。5285000072。55300
意大利4。5775001。20。4—150
日本7。5150600053100
其他参战国201500000不详140—170③350
合计④10515000000不详260—3401600

①因为官方数据有误或丢失或自相矛盾,故表中大多数数据都是近似和估计值。
②据《世界大战实录》(大原,1994年),中国军民死亡人数为1800万,负伤人数为1700万,表计失踪和被俘情况。
③该数据包括被德国人屠杀的600万犹大人、近450万波兰人及西欧所有被占领国家的伤亡。
④第二次世界在战争中的经济和财政消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倍。仅就军人死亡而言,是前次的两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员死亡总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倍。
 






第二十一章 核时代的超级大国


(1945—1975年)
军事概况
军事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这个时期开创了世界历史上一个最重大的转折点:核时代的降临。人类似乎意识到了大规模自我毁灭的威力'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日本的崩溃'。1949年苏联引爆了一个核装置,打破了美国对核秘密的垄断,核战争的威胁使世界不寒而栗,预示着一旦这两个大国间发生全面战争,则会出现互相毁灭的局面。
 对许多人而言,战争作为外交的延续,似乎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而战争及其威胁依然存在,军方人员也还在试验与挫折的迷雾中挣扎,一方面试图驾驭这种新型武器,另一方面试图在不动用裂变和聚变核武器的条件下,保持和改善用所谓的“常规”手段进行作战的样式。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的历史分析,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距今太近了,还难以真正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另外也是由于这是一个时局急剧变化的时期。然而,从政策、战略以及它们对军事领域的影响来看,似乎仍能发现七种主要的历史发展特征。
超级大国的对抗
 各国的政治和军事战略都受到美苏对抗的深刻影响。这两个超级大国使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对两国而言,战略上最重要的现实问题莫过于对方的存在及其强大的实力。双方对抗引起的摩擦和冲突被称为“冷战”。尽管到本时期末,美苏决意实现某种形式的“和平共存”(双方更愿意称之为“缓和”),多多少少驱散了一些冷战的阴霾,但双方的对抗仍是世界格局的主流,而且它们的紧张关系经常引起人们的恐慌。
技术革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本时期技术的发展或许比美苏的对抗更重要。尽管很难说核力量的出现比人类开始征服太空的意义更重大,但不管怎样,从战略上看,它是最重大的技术进展。可发射大量扩散性武器的火箭主要用来将各种飞行器送入外层空间。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苏联和美国都把载人宇宙飞船送人轨道并使其安全返回;而且美国宇航员在1969年及以后的岁月里相继登上月球。
 其他重大的技术进展还包括电信设备,这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以从前难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运用,缩短了交流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