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罗马的第一次战争(公元前55—前38年)
罗马的叙利亚总督奥拉斯·戛比尼亚斯支持逃亡到叙利亚的密斯立对堤反对奥罗底斯,并向他提供军队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55年,奥罗底斯手下的一个伟大的将军苏里纳斯与密斯立对堤遭遇,并在塞勒乌西亚战斗中击败了他。而后密斯立对堤被围困在巴比伦,于公元前54年被俘并杀害。
公元前54—前53年,卡雷会战 罗马军队卷入这次会战,使克拉苏找到了一个入侵安息的借口(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第一次三人执政)。跨过幼发拉底河后不久,克拉苏与其39000人的部队在卡雷附近,遭到了苏里纳斯部队的突然袭击。苏里纳斯的部队主要是骑兵,其规模不详。罗马军队被围困在一个半沙漠的平原地区,他们立即结成方阵以抵抗安息骑兵的冲击。但苏里纳斯并不想同敌人进行近战格斗,而是使用他的火力部队即弓弩手,远距离用箭袭扰敌人。苏里纳斯的部队配属有一个运送“弹药”的骆驼纵队,每头骆驼载运着大量的箭。苏里纳斯将部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兵力在远距离用弓箭直接射击完后,他们就退到后面,到骆驼纵队去补充“弹药”,而后备队接替他们继续用箭射杀敌人,这样循环往复,火力一直不间断。罗马军队无法靠近敌人进行白刃格斗,而且遭受太阳的暴晒和缺水的煎熬,战斗力大大降低。克拉苏派其子普波里亚斯·克拉苏率领一支由军团步兵、骑兵和辅助部队弓弩手组成的600人的精锐部队,向敌人发起攻击,试图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打开一个缺口,突围而去。安息骑兵向后撤退,诱使克拉苏这支小部队远离其主力,然后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将其包围,彻底歼灭。与此同时,对罗马主力部队的袭扰丝毫没有放松。夜间,克拉苏向西撤退,留下4000名伤兵任安息军队斩杀。第二天,罗马军队在撤往海湾的途中,又被苏里纳斯追上,双方进行了一场交战后开始谈判。但在谈判过程中,安息人杀死了克拉苏。在随后的几天里,罗马军队继续后撤,并不断地遭到安息人的袭扰。罗马军队最后只有不足5000人从这次灾难性的作战中逃生,返回了罗马;有1万人被俘,并成为安息人的奴隶;其余的人全部战死。
评论:卡雷会战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均有重大意义。从政治上看,这次不必要的入侵,激起了安息人对罗马的长期仇恨,并使其在短时期内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从军事上看,这是骑兵对在这以前还是战无不胜的罗马步兵的一次胜利,是一个机动和火力上的优势胜过冲击行动的典型战例,它预示着中世纪骑兵将成为战场的主宰。
公元前53—前38年,零星的作战和非决定性的战争 几年以后,安息入侵叙利亚,被罗马军队轻易地击退。在这次战争的最后阶段,安息能力出众的将军帕科鲁斯,在公元前38年叙利亚北部地区的干达鲁斯之战中兵败身亡。
公元前36—前34年,安东尼入侵安息(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后三角同盟之间的战争→安东尼入侵安息)
公元前32—前31年,安息再次征服阿特罗帕特尼地区 利用安东尼与屋大维内战之机,弗拉迭斯四世再次征服这一地区。
公元前31—前26年,安息的宫廷战争 弗拉迭斯四世经过艰苦奋战,最终才镇压了泰里达特斯的暴动。
公元前20年,安息与罗马和好(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帝国和罗马和平的开始→同安息签订条约)
大夏和东方的希腊人国家
约公元前200—前175年,大夏—希腊人入侵印度 欧脱迪麦斯国王实际上已经使大夏国从塞琉西王国中独立出来(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马其顿、希腊和柏加曼→塞琉西的叙利亚和托勒密的埃及),并且开始向东南方扩展他的领土,侵入犍陀罗地区(今阿富汗的东北部)和旁遮普地区。公元前195年他去世以后,其子德米特琉斯至少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北部地区一半以上的领土。这是希腊—大夏人的势力和影响力的鼎盛时期。
约公元前175—前162年,欧克拉铁提斯反叛 德米特琉手下的一名将军欧克拉铁提斯,趁其征服印度之机,夺取了大夏国的控制权,一场残酷激烈的内战随之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欧克拉铁提斯从德米特琉斯和其继任者手中夺取了犍陀罗的大部分地区和旁遮晋的西部地区。德米特琉斯只保住了耶鲁姆河以东的旁遮昔的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欧克拉铁提斯还在同安息的密斯立对堤进行着一场持久战(参见第四章→西南亚→安息和亚美尼亚→安息与大夏之间的战争)。
约公元前162—前150年,内部斗争的继续 刺杀欧克拉铁提斯,引发了一场新的为争夺大夏王国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德米特琉斯的后裔梅娜陀似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尽管欧克拉铁提斯的子孙还控制着旁遮普西部和喀布尔谷地的一些地区。
约公元前160年,西徐亚和安息入侵大夏 西徐亚这个游牧民族,是印度…欧罗巴人和蒙古人的后裔,居住于亚洲的中部地区,与安息的关系密切。西徐亚人从北部侵入大夏,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欧罗巴人种的月氏人,被匈奴从蒙古地区赶了出来(参见第四章→东亚→中国→匈奴在蒙古称霸),向西徐亚人的居住地迁移。受月氏人的压力,西徐亚人也开始向大夏迁移。与此同时,安息军队在密斯立对堤一世的率领下,也开始从西方和西北方向大夏境内扩张。此时,梅娜陀已经在希腊—巴克特里亚人中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其控制的范围只限于大夏南部、犍陀罗地区以及阿拉霍西亚和旁遮普的部分地区。
公元前150—前140年,梅娜陀王国扩张 尽管梅娜陀还不能阻止北方地区一些民族对大夏领地的蚕食,但他似乎已经有能力向南扩展其领上,控制了整个印度的北方地区,远达孔雀帝国从前的首都华氏城。梅娜陀在印度历史上被称为米林达,除了亚历山大以外,他可能是在印度最有影响的希腊人。
公元前140—前40年,希腊人王国的衰落 即使在梅娜陀时期,这个希腊人的王国也承受着巨大的内外压力。在印度人和“蛮族”人的打击下,他们在公元前100年基本上就从印度消失了。他们在犍陀罗的最后堡垒,也在公元前40年被西徐亚人攻克。
公元前140—前100年,三条战线的斗争在整个大夏同时展开 大夏以及邻近的亚洲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局势极度混乱。西徐亚人在月氏人的压迫下,试图向西南方向推进以进入安息,向东南方向推进以进入犍陀罗。被希腊人从犍陀罗地区赶出去后,他们开始同安息人发生暴力冲突;安息人继续向东扩张;与此同时,月氏人的先头部队,大部分已经进入大夏的北部地区。
公元前100—前1年,月氏人占领大夏 最终,控制了整个大夏,阻止了安息的扩张,将西徐亚人赶到了阿拉霍西亚、巴基斯坦、键陀罗和旁遮普等远南和东南地区。
南亚
北印度和台坎(达斐)
公元前200—前180年,孔雀帝国灭亡 印度北部地区强大政权的衰落,是因为遭到来自西北方向的异族入侵。对印度的入侵动行是由大夏的希腊人统治者开始的,他们将希腊人的影响再一次带到了印度(参见下文)。
公元前190—前50年,印度北部地区的混乱 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个新的王朝:羯陵伽王朝、吉加王朝和安得拉王朝,他们为争夺霸权争斗不息,其中有两个王朝是短命的。在亚洲飞地中的希腊少数民族,大部分卷入了这场斗争。最后,安得拉王朝取得了胜利,但是它却面临着一场外国入侵的新浪潮。
公元前80—前40年,西徐亚人在旁遮普地区 由于在中亚地区受到月氏人的压迫,西徐亚人开始向印度方向迁移。公元前80年,他们在头人毛伊斯的率领下,在印度河流域建立起自己的基地,并于公元前40年,推翻欧克拉铁提斯后裔在喀布尔地区的统治,结束了希腊人称霸南亚和中亚的一段历史。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在印度历史上被称为萨卡的西徐亚人完全控制了旁遮普地区。现在新的移民浪潮又在萨卡这个游牧民族中出现,他们穿过波兰和尼泊尔去寻找新的土地。在最后一批到来的萨卡人中,混有一些安息人,而在印度历史上无法区分出萨卡人与大夏人之间的差别。这次入侵者的浪潮涌入旁遮普地区,波及到远南和东部地区。在这里他们发现,已经复兴的安得拉王朝准备阻止他们对印度北部地区的控制。
公元前50—前1年,安得拉王朝与萨卡人之间的斗争 入侵者最初取得了成功,但是安得拉王朝后来的一个国王勇建王十分仇视这些游牧民,在一段时间内又将他们赶回了旁遮普地区。到纪元前,安得拉王朝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印度中北部和中部地区,而萨卡人(西徐亚人)则控制了整个印度河流域。然而,在西北方向,月氏人继续对萨卡人施加压力,使其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公元前26—前20年,印度使者到达罗马 可能是由安得拉王朝派出的一个印度使者,来到了奥古斯都的宫廷。
南印度
在印度半岛南部的泰米尔地区,有三个凶悍勇猛的独立王国:东南部的科拉国、印度最南部的潘地亚国和西南部的柯拉(克拉拉)国。尽管安得拉王朝似乎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数次远征,但是他们在这里既不受欢迎,也无法战胜这三个王国。这三个风云变幻的泰米尔王国,彼此之间的征战几乎从未停止。他们之间的边界线,在几个世纪内似乎都是大约按照山脉的自然走向划分的,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
锡兰(斯里兰卡)
公元前200—前160年,持续动荡时期
公元前160—前140年,被泰米尔人占领 科拉王国的国王埃拉拉暂时征服了这一地区,似乎给这个岛屿带来了一段和平时期。但是,他与其拥护者最终被僧伽罗人的民族英雄都特哈伽门尼·阿波哈亚(都特笈马努)击败,并被驱逐出这一地区。公元前161—前137年,都特哈伽门尼·阿波哈亚统治这一地区长达24年之久。
公元前130—前44年,无政府状态 都特哈伽门尼死后,锡兰再次陷于无政府、无权威的混乱状态,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和民族战争互相交织,此起彼伏,持续不断。
公元前44—前29年,另外一支泰米尔人入侵 入侵者来自印度,最初取得了成功,但最终由于当地激烈的反抗,于公元前29年被赶出了这一地区。锡兰再次陷于混乱。
东亚
中国*
*最早的历史资料表明朝鲜和越南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但这种资料疑问过多,而且不完整,因此还不足以成为单独提及它们的理由。参见第八章。
公元前202—前195年,汉朝的兴起 对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汉高祖)来说,在他统治之始,被匈奴击败和高丽地区脱离了中央的控制(参见第三章→东亚→中国→无政府状态),并不是他所面临的唯一难题。秦朝崩溃时,很多边远地区都悄悄地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控制,随后国内又发生了内战。然而,公元前195年在他去世以前,新的帝国已建立起良好的秩序,国内基本稳定,而且除了今浙江和越南南部等南越王占领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外,汉朝又控制了以前的秦朝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196—前181年,南越王国兴起 赵佗是秦始皇手下的一位著名将军,公元前196年,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