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投降了。英军有17人被打死,121人受伤。英军共俘虏阿军1000人。
评论:英军在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取得的胜利,保证了英军南翼和通往圣卡洛斯滩头阵地交通线的安全。同时,这也给英军地面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在心理上使英军占了上方。
1982年5月27日……6月1日,英军向斯坦利港推进 在英军陆军伞兵团第二营向达尔文港推进的同时(参见上文),英军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旅:第四十五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和陆军伞兵团第三营正在从圣卡洛斯滩头阵地向东北方向的道格拉斯进发,从道格拉斯再取道向东南方,进抵蒂尔。行军路程约80公里,道路崎岖不平。穆尔少将从圣卡洛斯直接指挥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特混舰队还派出了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搭乘直升飞机降到肯特山,这里距斯坦利港只有16公里(5月28日)。这支特种部队得到了皇家海军陆战队第四十二突击队和轻型炮兵部队的支援(6月1—2日)。
1982年6月1日,第五步兵旅在圣卡洛斯滩头阵地登陆 第五步兵旅(编内包括苏格兰近卫营、威尔士近卫营和廓尔喀步兵联队)开始在圣卡洛斯滩头阵地登陆。与此同时,英国陆军伞兵团第二营从古斯格林向阿军已经放弃的菲茨洛伊推进(斯坦利港西南29公里)。
1982年6月6……8日,英军向布拉夫湾推进 第五步兵旅的各分队向前推进至古斯格林,然后经海运向菲茨洛伊东北方向的布拉夫湾推进,在那里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做好向斯坦利港进攻的准备。阿根廷空军的“幻影”式战斗机对英军登陆的部队实施了攻击,延长了英军登陆的时间。英军的2艘运输船被敌人的飞机击中,沉没了(6月8日)。英军的“鹞”式战斗机击落了阿根廷军4架“幻影”式飞机。英军舰只和飞机开始对斯坦利港阿根廷军的阵地实施猛烈的火力袭击。
1982年6月11—12日,英国占领了俯视斯坦利港的高地 英军第三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旅夜袭了阿军的三个要点:朗登山、两姐妹山和哈里特山。尽管进攻行动很突然,但在北翼的朗登山和在中央的两姐妹山还是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英军从后面包围了哈里特山,山上的阿根廷守军很快就投降了。
1982年6月13—14日,英军发动最后一次夜间攻击 英军陆军伞兵团第二伞兵营(该营曾成功地攻占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利用黑夜对朗登山以东约5公里的无线岭突然发动进攻。在南部方向,苏格兰近卫营在与阿根廷海军陆战队激战之后占领了欲坠山。廓尔喀步兵联队越过苏格兰近卫营,占领了斯坦利港以西不到7公里的威廉山。由于阿根廷军队停止了抵抗,英军也中止了计划中的第三阶段战役。
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宣布投降 阿根廷驻福克兰群岛的军事总督马里奥·本杰明·麦尼兹少将向穆尔少将投降。
1982年6月14日,南图勒岛守军投降 阿军从1976年开始就在南图勒岛驻有一支海军小分队,守护那里的科研设施。该分队未经战斗便向英国皇家海军战队的特遣小队投降了。
评论:英国在准备时间短、后勤·补给线长(约13000多公里)等极其困难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作战行动。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很好地说明现代化高技术武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次战争的主要经验是:经过良好训练的军人,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黎巴嫩战争*(1982年)
*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黎巴嫩之后的图示。
1982年6月6日,“争取加利利和平” 战役上午11时,3支师级规模的以色列特遣部队,越过边界,进入黎巴嫩。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包围并消灭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左翼,A特遣部队在一支小规模的两栖部队的支援下在图勒北部登陆,然后沿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实施急袭,扫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据点。在天黑以前,他们包围了蒂尔。在中部,C特遣部队占领了关键的利塔尼河桥头堡,攻占了比奥福特要塞,保障了阿农高地的安全并包围了那巴蒂耶。在右翼,H特遣部队推进到贝卡谷地后继续向那斯白亚前进以保障C特遣部队东翼的安全。尽管H特遣部队在一开始未遭到顽强的抵抗,但当以军进人那斯巴亚地区时,遭到叙军的炮火的袭击。第四支特遣部队,B特遣部队编制有海军突击部队、伞兵、装甲兵和炮兵发动突然袭击,于晚11时,在西顿以北的阿瓦利河口登陆。他们在消灭了巴解组织的几支部队之后,将巴解组织主力包围在西顿。
1982年6月7日,西区的第二天 当A特遣部队的分队进入蒂尔并解除了巴解组织在利塔尼河以南抵抗之后,以军的其他部队也从南部攻人了西顿。预备队各部队开始打扫战场。在蒂尔附近,A特遣部队的部队包围并向设在拉什迪耶难民营的巴解基地发动进攻。与此同时,B特遣部队分成三个战斗群:第一战斗群向北机动,进至贝鲁特以南,距达穆尔7公里处;第二战斗群向东扩大滩头阵地并迫使巴解组织的部队撤进山区;第三战斗群从北面对西顿实施封锁。C特遣部队派一部分部队去占领那巴蒂耶并肃清了阿农—那巴蒂耶台地上的敌人。与此同时,以军其余部队向西北方向推进,进军西顿,在与A、B特遣部队的部队会合后,完成了对西顿的包围。D特遣部队进人C特遣部队的防区内的黎巴嫩领土,傍晚前已接近洁真以北的别斯瑞大桥,切断了海岸平原地区与贝卡谷地的联系。这支特遣部队的前进支队在接近别斯瑞大桥时也遭到了叙军炮火的袭击。尽管以军尽量避免与叙军交战,但还是不得不向叙军进行了还击,并使叙军停止了炮击。
1982年6月7日,贝卡谷地的第二天 H特遣部队与巴解组织部队和叙利亚部队交上了火,前进受阻。即日,H特遣部队与V、Z特遣部队合编,合成贝卡谷地部队集群,其兵力大约相当于2个师的规模,由阿维格·多本格尔少将指挥。贝卡谷地部队集群的任务是控制贝卡谷地和西侧面对黎巴嫩的翼侧的山脉以及东部的赫曼山脉、西部的黎巴嫩山脉。随后,该部队集群还将切断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
1982年6月8日,西区的第三天 A特遣部队肃清了穆尔和拉什迪耶难民营的敌人并占领了西顿。B特遣部队(加强A特遣部队的一个战斗群)和C特遣部队一部分分队继续缓慢地向达穆尔推进,敌人的抵抗不强。与此同时,D特遗部队到达了别斯瑞大桥,在那里,他们与叙军的第八十五旅遭遇并将其击溃。傍晚前,D特遣部队到达贝特尔丹和阿阴扎尔塔,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约10公里。
1982年6月8日,贝卡谷地第三天 Z特遣部队对与巴解组织部队一道防守洁真的叙利亚部队的右翼发动进攻。这次步兵与坦克协同进攻突破了叙军的防御,击毁了双方的32辆坦克并使其伤亡惨重。在东部方向,H特遣部队占领了买姆村,傍晚之前,推进至距叙利亚主力防御的拉什迪亚地区约15公里地区。
1982年6月9日,海岸第四天 B特遣部队一小分队对达穆尔发动进攻,尽管巴解组织进行了顽强抵抗,以军还是在傍晚前将其攻占了。C特遣部队和A特遣部队的一小分队以及B特遣部队的其他部队攻占了达穆尔并向北继续推进,入夜之前到达了贝鲁特南郊。
1982年6月9日,第四天,以色列空战大捷 以色列空军空袭了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连。在三小时的空袭中,以空军共击毁了叙利亚设在该地的19个防空导弹连中的17个,而没有飞机被击落。叙利亚空军的29架米格飞机被以空军的战斗机击落。
1982年6月9日,贝卡谷地的第四天 H特遣部队推进至贝卡谷地并翻过黎巴嫩对面的山脉包围了叙利亚…巴解组织军队的左翼。尽管叙巴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以军推进速度仍然很快。Z特遣部队从洁真向北推进直指叙军在卡拉的防区。V特遣部队受命在贝卡谷地中部投入战斗并于傍晚前到达底耐比村。
1982年6月10日,海岸第五天 A特遣部队继续扫荡南黎巴嫩,其中包括西顿和艾尔西尔威难民营的敌人。在那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以军进展缓慢以便尽量避免造成平民的伤亡。B特遣部队进至克法马他山镇,继续推进。与此同时,C特遣部队加强A特遣部队的一小分队进抵卡尔德,距贝鲁特国际机场约5公里。D特遣部队肃清了阿阴扎尔他之敌后,继续向阿阴达拉推进,进抵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约3公里的地区。
1982年6月10日,贝卡谷地第五天 以军三支特遣部队在宽大正面上向叙军的防御地区发动进攻。在中部,H特遣部队在进抵谷地,肃清敌方的部队之后,部署在利塔尼河西段至哈斯巴尼河东段之间的地带上。在西部方向上,Z特遣部队推进至扎利亚,距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16公里。在东部方向上,山势陡峭,V特遣部队向叙军防御纵深推进,至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以南地区。以色列空军摧毁了叙利亚2个以上的防空导弹连。
1982年6月11日,第六天,以色列逼近贝鲁特和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 C特遣部队进抵贝鲁特近郊卡尔德。以军开始在周围的山丘上构筑阵地,从这里可以俯视贝鲁特国际机场。D特遣部队进抵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并从附近的小山上用火力控制了这条公路。在贝卡谷地以东,以军突破了叙军在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一侧构筑的新防线。
1982年6月11日,第六天,停火 前两天的激烈战斗使叙利亚军队遭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叙利亚和以色列双方都同意在中午实施停火。但与巴解组织的战斗仍在继续。
评论:在六天的战斗中,以色列军队打垮了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军事力量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军还决定性地打败了叙利亚军队并将大马士革置于以军火炮的射程之内。
1982年6月12—15日,以军在艾尔西尔威难民营肃清残敌,遭到抵抗 以军继续在西顿地区特别是在艾尔西尔威难民营与巴解组织的余部进行战斗。巴解组织在他们的据点里扣押了数以千计的人质,企图以此来宣传他们的胜利。以军包围了他们的据点并缓慢地向前推进,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平民和自己部队人员的伤亡,并且逐步将巴解组织的战士压缩到据点的中央并最终肃清了残敌(6月15日)。
1982年6月12—13日,艾因阿诺布战斗 以军为同贝鲁特附近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联为一体,向巴解组织部队和与巴解组织部队部署在一起的叙利亚突击部队发动进攻,迫使叙利亚军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后撤。叙利亚军队和巴解组织部队遭到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自动火炮。这样,以军同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联为一体,并切断了在贝鲁特的巴解组织部队和叙利亚部队与东部叙利亚部队的联系。
1982年6月14日,以色列军队进入贝鲁特 以军继续向贝鲁特东郊和东南郊推进,逐步逼近被围在贝鲁特的叙利亚和巴解组织部队。以军还控制了贝鲁特国际机场南部。以军迅速沿“绿线”进行部署,将基督教东贝鲁特与穆斯林西贝鲁特分开(6月18日)。看来,以色列在此之前已对贝鲁特的情况了如指掌。
1982年6月22—26日,以军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以军对贝鲁特以东的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发动最后一次诸兵种协同进攻。战斗持续了四天。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