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4年11月6—12日,苏联提供武器,造成危机 美国宣称,苏联正在向尼加拉瓜运送大批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米格—21战斗机,美国对此是不能容忍的。但在卸船时,观察员并未发现有战斗机(11月7……10日)。圣地尼斯塔政府担心美国会发动人侵,因此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11月12—13日)。
1985年4月4……29日,起初,美国国会拒绝了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的提案 然而,尼加拉瓜总统达尼尔·奥尔特加的莫斯科之行(1985年4月29日)又使美国国会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的问题。同一天,国会的众参两院通过了对尼加拉瓜援助的方案,此后又通过了关于增加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的方案(6月6—12日)。但随后,公众的反对呼声很高,国会也拒绝批准继续对尼加拉瓜进行援助。这就导致了里根政府中的一些人采取违法的手段继续向尼加拉瓜提供援助,即后来被披露的“伊朗门事件”丑闻(1986年12月—1987年5月)。与此同时,美国也停止了与尼加拉瓜的贸易往来(1985年5月1日)。
1986年3月21—27日,入侵洪都拉斯(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入侵)
1986年10月5日,1架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秘密运送补给的飞机被击落 尼加拉瓜政府军击落了一架C…125K货机并俘虏了一名美国乘客欧仁·哈森富斯。他曾一直参与为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但他们是否与中央情报局有官方联系目前尚不清楚。里根政府承认,在此之前政府就已经取消了关于不允许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的禁令(10月19日)。哈森富斯在经“人民法庭”审讯后,被释放了(1987年12月17日)。
1987年11……12月,和平谈判 奥尔特加从莫斯科访问归来后(11月15日),尼加拉瓜政府提出了和平建议。但和平谈判困难重重,曾两次中断(12月4日和22日),最后谈判破裂。
1988年1月,为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的飞机被击落 一架表面上是私人的飞机,在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运送补给时被击落,美国公民詹姆斯·比登被俘(1月13日)。1月23日,又有1架飞机被击落。比登后来被释放(1月30日)。
1988年3月16—18日,尼加拉瓜入侵洪都拉斯(参见第二十二章→中美洲→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发生边界冲突)
1988年3月和5月,尼加拉瓜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谈判失败 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内战问题,但没有成功。双方签订了60天停火协议(3月24日),后又增加30天(5月26日),但谈判却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1989年2月14日,《特索罗海滩协议》 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国的总统在尼加拉瓜开会达成这个协议,决定解散所有的反政府武装,然后举行全国大选(计划日期为1990年2月)。圣地尼斯塔政府内部进行改革,执行这一协议(3—4月)。
1989年8月7日,《特拉协议》 该协议是在《特索罗海滩协议》的基础上由各国进一步签订的一项协议,具体规定了在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解散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实施方法。反政府武装组织中虽有人提出反对,但还是最终接受了该协议。
1990年2月25日,大选 大选的形势突然发生逆转,维奥莱特·巴里奥斯·查莫罗领导的民族反对派联盟在地方选举和总统选举中获胜。
1990年10—12月,尼加拉瓜部分力量因不满大选的结果,一度占领了瓦斯拉拉城(10月) 后来又爆发了战斗,造成11人死亡(12月)。
巴拿马
1977年9月7日,签订《运河条约草案》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埃雷拉将军签订了关于将运河主权和管理权转交巴拿马的条约草案。巴拿马举行全民投票,以2:1的多数通过了该条约草案(10月23日)。
1978年3月16日和4月1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运河条约》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份条约。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巴拿马埃雷拉将军签署了条约的最终草案(6月16日)。
1981年8月1日,埃雷拉将军在一次视察中空难身亡 埃雷拉乘坐的飞机在丛林中坠毁,埃雷拉将军遇难。
1983年8月,诺列加担任国民卫队司令 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很快将原来的国民卫队改为巴拿马国防军并扩大了其规模,建立了庞大的警察部队。诺列加实际上已成为巴拿马的独裁者。
1988年2月5日,美国审讯诺列加 美国在迈阿密开庭审判诺列加。美国检查官指控诺列加指使走私毒品和洗钱。诺列加不承认对他的指控。尽管舆论界对诺列加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他仍拒绝辞职。当埃里奇·阿图罗·德尔瓦列总统企图撤销他的职务时(2月25日),他却先撤了德尔瓦列的总统职务并开始了他个人的独裁统治(2月26日)。美国开始对巴拿马施加强大的经济压力并向运河地区增派卫戍部队(3月1—11日)。但诺列加仍不肯做出任何妥协并严厉镇压了内部的反对派力量。鉴于这种情况,美国作出一些让步,提出美国可以撤销对他走私毒品的指控,但他必须下台。这当然遭到了诺列加的拒绝(5月25日)。
1989年5月7日,大选 大选结束了。人们满怀希望准备建设一个繁荣和民主的巴拿马。但诺列加宣布大选结果无效,粉碎了人们对巴拿马未来的一切美好憧憬。根据国际观察员的报告,三分之二的选民们明显倾向于投反对派吉列尔莫·恩达拉的票。诺列加的准军事部队,包括他的“贵族营”使用棒球棒和铁管向示威游行的群众大打出手,伤者多达数百人,其中还包括恩达拉本人和他的竞选伙伴吉列尔莫·福特(5月10日)。
1989年10月3日,未遂政变 反对诺列加的军官们在莫伊塞斯·吉罗尔蒂·维加少校的率领下发动了一场反诺列加的政变。尽管美军向政变分子提供了一些支援,但政变还是被诺列加镇压了。十名叛军军官,其中包括维加少校被杀。随后诺列加开始在巴拿马国防军中大肆搜捕反叛分子,结果又有许多军官被捕和逃跑了。
1989年12月20—24日,“正义事业”作战行动(参见第二十二章→北美→美国→“正义事业”作战行动)
南美洲
阿根廷
1976年1月14日,阿根廷对英国重提对福克兰群岛拥有主权一事提出抗议并召回了其驻英国的大使 英国同样也召回它驻阿根廷的大使(1月19日)。
1976年2月4日,阿根廷驱逐舰向英国的科学考察船开火 阿根廷的一艘驱逐舰发现了英国的科学考察船“谢科里顿”号,在要求英船驶向火地岛后发射了2发炮弹。英国的“谢科里顿”号在阿根廷军舰的尾迫下向斯坦利港驶去,在距离斯坦利港约10公里的地方,阿根廷的驱逐舰向英国的科学考察船发射丁2发炮弹以示警告。
1976年3月24—25日,军事政变 阿根廷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发动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马里亚·埃斯特拉·伊莎贝尔·庇隆总统(胡安·庇隆的遗孀)。新总统上台后,立即宣布组成临时执政团并开始实行戒严。执政团禁止了五个极端主义政党的活动并对反政府抵抗游击队和极端主义分子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这些组织已在阿根廷活动数年了。
1976年3月25日……1982年7月16日,“肮脏的战争” 阿根廷军事执政团对左翼游击队和各政党组织,特别是人民革命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取得了较大战果。但在行动过程中,政府军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措施,严重侵犯了阿根廷人民的人权。在这场“肮脏的战争”中,有20000—25000人“失踪”。英国在福克兰群岛打败阿根廷后,臭名昭著的执政团还给公民自由(7月15日),并允许各政党自由活动(7月16日)。
1977—1978年,英国与阿根廷互派代表恢复福克兰群岛问题谈判 英国和阿根廷两国的外交官在纽约举行会谈,商议解决福克兰群岛问题(12月15—18日)。两国的外交官又在秘鲁的利马继续举行会谈讨论福克兰群岛的控制权问题(1979年2月15—17日)。由于在福克兰群岛的附近海域发现了油田,这次谈判意义不同寻常。
1979年11月16日,英国与阿根廷重派两国大使 英国和阿根廷重新向对方首都派遣新大使。自从阿根廷撤走其大使以来,阿根廷在英国的主要外交人员是代理外交公使。
1981年12月21日,加尔铁里上台 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中将取代罗伯托,爱德华多·维奥拉上将当政。维奥拉上将在执政不到六个月后,被其下属军官推翻了。
1982年1……6月,福克兰群岛危机与福克兰群岛战争
1982年6月17日,加尔铁里辞职 阿根廷军队在福克兰群岛战败后仅三天,加尔铁里宣布辞去其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的职务。7月1日,雷纳尔多·比尼翁少将取而代之,成为阿根廷总统。由于民众抗议总统的任命,执政团中的海、空军成员也辞职了。执政团进行重新改组(9月10日)并逐步向文人政府过渡。
1983年10月30日,大选 这是自从庇隆回国(1973年)后的第一次大选。激进公民联盟主席劳尔·阿方辛当选为总统。六周后就职(12月10日)。
1985年10月21日,戒严 在就逮捕12名恐怖主义嫌疑分子(有两名是现役军官)的法律问题争论不休时,阿方辛总统宣布实行戒严60天。此后六名嫌疑分子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10月26日)。
1986年5—6月,军事叛乱 政府审讯三名执政团成员,在军队和地方引起叛乱。这三名执政团成员的罪名是,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玩忽职守(5月16日)。
1987年4月17—22日,陆军叛乱 阿尔多·里科中将指挥士兵占领了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坎波德马约的一所步兵学校,抗议如此无理地对待一名军官。这名军官因拒绝就军队违反人权问题出庭作证而被解职。叛军被忠于政府的军队镇压了(4月19日)。此次事件之后,还有一些报道说,当时第二军的士兵不服从军官们的指挥,拒不执行要他们镇压叛军的命令。
1987年9月27—28日,陆军叛乱 第三步兵团的士兵占领了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营房,抗议解除达里奥·费尔南德斯·梅尔格尔中校的职务。梅尔格尔中校在此之前拒绝率领部队去攻打坎波德马约的叛军(4月)。四个小时后,这些士兵投降了(9月28日)。
1988年1月16—18日,陆军反叛 奥尔多·里科逃脱了对他的追捕,带第四步兵团逃到了蒙特卡西勒斯。这个团的团长带领100多名土兵在里科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月16日)。忠于政府部队的3个营,约2000人,向蒙特卡西勒斯发动进攻(1月17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们占领了叛军的阵地,叛军投降了(1月18日)。
1988年12月2—6日,陆军反叛 穆罕默德·阿里·塞纳尔金上校率领大约500名士兵占领了坎波德马约步兵学校(12月2日)。叛军企图争取对曾在1976—1983年军人独裁统治期间参加侵犯人权活动的军官进行大赦。驻科尔多巴旅旅长拒绝派部队去镇压叛军,但他说,他不会让他的旅去参加叛乱。塞纳尔金领导的部队投降了(12月6日)。至此,共有六支部队的855人参加了此次叛乱。
1989年1月25日,向拉塔伯拉达兵营发动进攻 一支由平民组织的游击队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拉塔伯拉达兵营发动进攻,武装部队迅速作出反应,经过一场激烈的流血战斗之后,部队将游击队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