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11—600年,法兰克人扩张 法兰克的人口相对比较少,却有着惊人的气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高卢—罗马基督教徒的支持,法兰克人开始持续向高卢和日耳曼地区扩张。法兰克人的作战,同其他的一些“蛮族”在迁移时的作战完全不一样。“蛮族”迁移时通常是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法兰克人则纯粹是军事扩张,他们还保留自己的根据地,根本不需要携带家眷。然而,很多力量都被残酷的宫廷斗争所消耗。国王家族中的几个男性成员为争夺王位而展开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到克洛维死时,他的王国被他的四个儿子瓜分。不管怎样,法兰克人在523—532年间已经征服了勃艮第和普罗旺斯地区,并且他们的军队还经常侵入日耳曼、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558—561年,克洛维的儿子克洛泰勒一世,又暂时统一了法兰克王国。562年,在日耳曼中部地区所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作战中,他的儿子们阻止了阿瓦尔人向西部地区的迁移(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阿瓦尔人)。
汪达尔人(476—534年)
477年,盖塞里克卒 这位伟大的汪达尔人领袖死后,他的儿子胡恩尼里克(477—484年在位)继承了他的职位。胡恩尼里克的残酷迫害激起了非洲的罗马天主教徒对他的刻骨仇恨。其继承人古恩达穆德(484—496年在位)和特拉萨穆德(496—523年在位)也继承了他的政策,因此这种局面一直没有改变。在这一时期,汪达尔在非洲和地中海的一些岛屿仍然保持优势,继续进行扩张和巩固;汪达尔人还从事海上掠夺,只是已经不像盖塞里克时期那样猛烈。
531—532年,希尔德里克和格里米尔 胡恩德里克与前皇后欧多茵娅(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罗马与“蛮族”→西罗马)的儿子希尔德里克,是秘密的基督教徒。希尔德里克登基后,停止了对非洲罗马人的迫害,但却引起了汪达尔人对他的不满。531年,他的堂弟格里米尔推翻并监禁了他,再次开始迫害基督教徒。监禁欧多茵娅的儿子及迫害基督教徒,导致了查士丁尼派贝利萨留率一支远征部队侵入非洲。
533—534年,同东罗马帝国的战争 这个汪达尔王国在这次战争中被毁灭(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战争)。
伦巴第人(500—600年)
约500—565年,伦巴第人统治多瑙河流域中部地区 鲁吉国王法瓦被奥多亚克推翻(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意大利和东哥特)以后,伦巴第人进入到潘诺尼亚和诺里孔以北地区,开始同赫鲁利人发生冲突。508年,伦巴第的塔托击败了赫鲁利的罗达尔夫。在随后几年内,伦巴第人扩大了他们在多瑙河以北的统治范围,又同格庇迪人发生冲突。于是,双方开始了一场激烈而又残酷的战争。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崩溃以后,这两支日耳曼人都进入到潘诺尼亚和诺里孔地区。由于这两支日耳曼人之间总是彼此争斗不息,查士丁尼默许伦巴第人进入多瑙河以南地区居住。546—565年,伦巴第人酋长奥多因曾为罗马效力,在意大利进行的哥特战争中,他率领一支伦巴第人组成的部队在纳尔塞斯指挥下参加作战行动(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战争)。
565—572年,阿尔波因统治期 奥多因的儿子阿尔波因发动了一场同格庇迪国王库尼穆德的战争。在战争初期遭到失败以后,他同阿瓦尔人结盟(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阿瓦尔人),并于567年再次入侵格庇迪,击败并杀死了库尼穆德,然后强迫这位国王的女儿罗沙穆德同他结婚。伦巴第人与阿瓦尔人而后将格庇迪国夷为平地。阿尔波因似乎对他的这些人数众多、凶猛残忍的阿瓦尔人同盟者有点畏惧,568年,他同阿瓦尔人达成协议:伦巴第人放弃潘诺尼亚和诺里孔,将这些地区交给阿瓦尔人;作为交换,阿瓦尔人帮助伦巴第人向南迁移。
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 整个伦巴第人,其中可能有将近5万名士兵,在2万名撒克逊人的配合下,沿着传统的路线,翻过朱里安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569年,阿尔波因在意大利北部的拉文纳郊区击败了罗马将军龙笈纳斯,并很快蹂躏了整个波河流域。572年,米兰被占领,帕维亚经过三天围攻也陷落。伦巴第人从此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定居,将帕维亚作为首都。伦巴第人不久就将罗马军队从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驱赶出去,只有沿海的一些大城市还控制在君士坦丁堡的手中。573年,阿尔波因的妻子罗沙穆德为报杀父之仇,杀死了阿尔波因。但是,尽管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伦巴第人征服意大利的势头仍未减弱。585年,当伦巴第人与罗马军队在意大利交战时,法兰克国王查尔德波尔特进行了干涉。在君士坦丁堡的资助下,查尔德波尔特三次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境内,同伦巴第国王奥底里斯作战,取得了胜利。由于同罗马军队无法进行合作,查尔德波尔特率法兰克军队撤出了意大利。整个意大利地区开始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相对独立的各个伦巴第公国,彼此之间继续争斗不休。
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530—600年)
约530年,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到来 两支新的“蛮族”,各自拥有大队人马,越过多瑙河开始向南迁移。一支是保加尔人,其中包括一些凶猛的都兰骑兵。都兰人来自亚洲,是与匈奴和阿瓦尔人有血缘关系的游牧民族;另一支是斯拉夫人,该民族是印度—欧罗巴人的一个分支,似乎曾经生活于日耳曼地区。阿瓦尔入侵入这一地区后,将保加尔人赶到了欧洲的东南部地区(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阿瓦尔人)。斯拉夫人显然不像其他一些日耳曼和蒙古“蛮族”那样凶狠、残忍和富于侵略性。这个民族原生活于喀尔巴阡山区,后来被来自亚洲的入侵浪潮逐渐地赶出了他们的故乡,而被迫向南迁移。斯拉夫人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步兵,稳重而又可靠,特别擅长防御。一些侵袭他们领土的游牧民族,经常强迫斯拉夫人加入他们的军队。因此,斯拉夫人也随着一些“蛮族”开始向南迁移,最初是同匈奴人在一起,以后又同保加尔人在一起,来到了多瑙河南岸地区。
540—600年,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入侵巴尔干 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沿着传统的入侵路线,跨过多瑙河,入侵巴尔干地区,有时甚至跨过海峡入侵亚洲地区。这两个民族的军事力量有时又合为一股联合行动,但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独立行动。550年,查士丁尼的侄子日耳曼尼亚斯阻止了他们的一次入侵。在萨尔第卡(索菲亚)地区,日耳曼尼亚斯战胜了斯拉夫人,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559年,保加尔人入侵罗马,对君士坦丁堡造成巨大威胁。已经退隐的贝利萨留又被重新启用,在君士坦丁堡城外,赢得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胜利(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查士丁尼与贝利萨留)。数年以后,到578年,大批斯拉夫人开始在色雷斯和希腊的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定居。
阿瓦尔人(550—600年)
约555年,阿瓦尔人进入 欧洲阿瓦尔人属于蒙古人种,与鞑靼人和匈奴人是一个种族。欧洲的阿瓦尔人在460—555年期间可能居住于伏尔加河、卡马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地区,可能是维吾尔人的一部分。当阿瓦尔人在中亚的帝国被突厥人推翻(参见第七章→东亚和中亚→内亚→突厥人崛起)以后,这些阿瓦尔-维吾尔人于555年被迫向南迁移,进入到高加索北部地区。获得查士丁尼资助以后,他们迁移到多瑙河流域,以帮助东罗马同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作战。和他们的兄弟民族匈奴人、保加尔人和突厥人一样,阿瓦尔人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轻骑兵,主要武器是弓箭。
562—600年,阿瓦尔王国崛起 在他们伟大的酋长拜安领导下,阿瓦尔人不久开辟了一个庞大的帝国。562年,他们在入侵日耳曼时,在图林根地区被法兰克人击退。564年,入侵东罗马帝国以后,阿瓦尔人同伦巴第人结成联盟,摧毁了格庇迪王国(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伦巴第人),并于567年占领了他们在现在特兰西凡尼亚的领土。伦巴第人向南迁移以后,阿瓦尔人进入潘诺尼亚和诺里孔地区。除了被法兰克人击败以外,拜安在中欧和南欧地区所进行的作战,绝大部分都取得了胜利。他多次率军入侵东罗马,580年占领了夕米南,并于591—597年间横扫了阿卡亚地区。然而,595—601年,摩里斯皇帝和他的将军普里斯卡斯在黑海与提埃斯河(多瑙河支流,即今匈牙利东部之提萨河―译者注)之间地区,同阿瓦尔人进行了系列的作战,并取得了胜利,阻止了拜安的进一步扩张。不管怎样,到这个世纪末期,拜安在名义上已经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其范围包括:从朱里安山到伏尔加河;从波罗的海到多瑙河。
东罗马帝国(474—600年)
474—491年,芝诺统治期 芝诺是一个出色的伊索里亚将军,他继承利奥一世而成为东罗马皇帝。475年,利奥的遗孀维丽娜同他的兄弟巴西里斯卡斯联合起来反对芝诺,将他驱逐到伊索里亚。但是,第二年,芝诺又重新夺取了皇位,并平息了这次叛乱。为了解除东哥特的威胁,他挑拨狄奥多里克·斯特拉波与狄奥多里克·阿马尔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彼此对抗,而后他乘机入侵意大利(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罗马与“蛮族”→东罗马)。
491—518年,阿纳斯塔西乌斯统治期 阿纳斯塔西乌斯以前是一个文职官员,是一个能力出众、朝气蓬勃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不久就经历了一场由芝诺的兄弟罗恩笈那斯发动的内战。
492—496年,伊索里亚战争 尽管在名义上伊索里亚是东罗马帝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尽管伊索里亚人在东罗马军队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很多人身居要职,但是位于偏僻山区的伊索里亚实际上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阿纳斯塔西乌斯直接指挥军队同罗恩笈那斯领导的伊索里亚人作战,企图彻底征服这一“蛮族”。他集中了一支主要由哥特人组成的部队,493年在科塔阿亚姆(安纳托利亚西部的屈塔希亚地区)会战中击败了伊索里亚人,并将他们赶回位于安纳托利亚中南部的山区。伊索里亚人还是继续同东罗马军队交战,结果屡战屡败,最后,其要塞全部被摧毁。
502—506年,同波斯的战争 尽管这场战争实质是为了防止波斯通过科尔基斯(拉齐卡)向黑海方向扩张,但其大部分作战却是沿着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这两个国家的边境展开的。波斯军队入侵罗马的保护国亚美尼亚,攻占了其主要城镇狄奥多西奥波利斯(今埃尔泽拉姆);随后又在罗马的保护国美索不达米亚取得胜利:经过三个月的围攻,占领了阿米达(今迪亚巴克尔)。然而,他们在埃德萨(今乌尔法)地区被击退,以后双方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基本停止,主要是进行一些远程奔袭作战。东罗马军队收复阿米达后,双方开始议和,罗马与波斯之间的边界又恢复到战前状态。
507—512年,阿纳斯塔西乌斯加强防御 为能同波斯在尼西比斯的要塞进行对抗,507年,阿纳斯塔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