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朝鲜战争-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议和只是暂时的,可得抓紧时间多赚点钱。”男子说。
“这是什么茶?”男子问。
“山中的野茶,怎么样?”
“入口苦涩,回味甘甜,不错。”男子答。
两人又谈了会时事,看看天色不早,老者说:“舍下就在前面不远处,阁下若不嫌弃,夜晚我们再谈。”
那男子听后大喜。
四人往前边走了两里路,豁然开朗,一所竹制的屋子坐落在眼前,男子进得屋内,只见屋内挂着一幅画,画得是两人在对弈,一方是个老者,另一方是个中年男子,棋盘旁有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年轻男子在观看。
那男子仔细的欣赏着这幅画,露出赞许之意。
“对弈的双方神情贯注,沉湎其中,有落叶落其身上而不知,好!好!”男子说。
“画中正是日落时分,棋盘上棋子已经布满,可见两人已对弈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啊!”老者说。
那男子笑了笑问:“那阁下看他们谁将是赢家?”
“呵呵,先生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老者说。
“我看是左边这位中年男子。”那男子说。
“说说看。”老者说。
“左边男子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反观右边老者神情凝重,胸无把握啊!”男子说。
老者摇了摇头,他指向画中右首的那位老者说:“赢的人是他。”
“哦?”男子面露疑惑问。
“画中这位老者身边的女子正看向老者,女子的眼光是赞许的,再看老者正准备落下一枚棋子,这步棋得到女子的肯定,那么这步棋一定是影响整盘棋局的关键一棋,所以赢的应该是这位老者。”老者说。
“哈哈哈!”男子笑了起来。然后接着说道:“看来一幅画有多种解释啊!也许真正的暗示仍留在画中呢,或许本就没有暗示。”
老者笑了起来。
夜晚,炖了一锅团鱼,又开了一坛酒,男子放怀畅饮。第二天清晨,男子离去。那男子回到家中,魂不守舍,坐立不安,捱了三天后,再也忍不住,便去集市上花高价买了一幅画。
几天后,男子又来到这里,却见屋门紧锁,人已不知去向,男子顿感惆怅,却不愿离去。到了黄昏时刻,那老者带着他的两位徒弟沿着山路而来。男子大喜,忙迎了上去。
来到屋内,双方聊了一会。男子拿出一幅画给老者看,老者展开后,只见是一幅贵族宴乐图,画上人物神采各异,有的高兴,有的沉郁。男子告诉老者这是一幅就地取材的画作,然后让老者猜哪些是主人,哪些是客人,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
两人评论了一番,男子“哈哈”大笑,甚是高兴。
“我这里也有一幅画。”老者说。
“哦!那快让我看看。”男子说。
老者让他的两个徒弟取出画来,放在地板上慢慢展开。这是一幅长卷,一共有六幅画,男子看完后,脸色大变。
第一幅画的是日军攻打釜山的时候,郑拨中弹而死,郑拔的爱妾十八岁爱香自杀于郑拔身旁的场面;第二幅画的是日军对釜山的居民进行大屠杀,一日军的倭刀正挥向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面露惊恐的表情;第三幅画的是赵宪率领的义军和灵圭率领的僧兵光复清州的场景,义军和僧兵奋不顾身跟日军厮杀;第四幅画的是明军将领祖承训攻打七星门的场景,军旗上写着一个“明”字;第五幅画的是日军跟朝奸饮酒的场景,双方都是兴致盎然;第六幅画的是日军在村子里强行征粮,一个小女孩饿死在地上,身体蜷在一起的场景。
男子看完这六幅画后跌落在地上,表情复杂。稍顷,男子看向老者,说:“这些话题太沉重了,我们还是不要谈吧。”
“不要谈?不谈难道就能回避这些问题了吗?”老者反问道。
“这些都是国家大事,我们能有什么作为呢?”男子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许你做了改变不了什么,但做跟没做又是不一样。我听说倭寇在王京附近征粮,一家七口仅存的一点口粮被倭寇搜走,结果全家人连同小孩子在内上吊而死,你又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为不愿意按照倭寇的式样剃发易服,不愿意改倭姓而横遭屠戮吗?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人卖粮给倭寇。”曹公公说道。
“你是什么人?”男子惊问道。
“你猜呢。”老者说。
“义军。”
“不错。”老者答。
“你想怎样?”男子问。
“听说先生打算卖五千担粮食给倭寇,这些粮食我们想要。”老者说。
“五千担没有,应该是三千担,这批粮食必须卖给倭寇,因为倭寇将三百多名没交粮的农户关了起来,如果没有这批粮食,倭寇就会杀了他们。”男子说。
老者踌躇了起来,半晌后,老者说:“你把粮食都送过来,然后跟倭寇说,粮食被我劫了,让倭寇来谈判。”
男子显得很为难。
“你不答应也得答应,现在是由不得你,你明白吗?”曹公公说。
男子点了点头。
三日后,汉城郊外,曹公公跟石田三成坐在了一起。
曹公公穿上了大明官服,一名懂日语的锦衣卫百户担任翻译。
石田三成向曹公公鞠了一躬,曹公公拱手示意了一下。
“曹公公,前番战场相见,如今却已坐在一起喝茶,世事真是瞬息万变啊。”石田三成微笑道。
“治部大人亲临,咱家也是意想不到啊。”曹公公说。
“公公有何事情请吩咐。”石田三成说。
“两国现已达成和议,停战五十日,可汝方为何要关押三百名朝鲜百姓?”曹公公说。
“公公有所不知,这三百人乃停战和议达成以前所抓,他们抗拒纳粮,既然是和议达成以前所抓,那么就不能放。”石田三成说。
“如果我替他们交粮食,治部愿意放吗?”曹公公问。
“当然可以。”石田三成道。
“治部想要多少?”曹公公问。
“公公说吧。”石田三成说道。
“一人一担,三百担吧。”曹公公说。
“两千担。”石田三成伸出了两个指头。
两人互相望着,僵持了一会。
“一千担。”曹公公说道。
然后,曹公公看着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笑了笑,随即摇了摇头。
“如此,那就结束我们的谈判吧。”曹公公说。
三成仍坐在那里微笑。
“再加五百担。”三成说道。
石田说完后,双方都缓了一口气。
“一千五百担粮食够一万大军半个月的军粮了。”曹公公接着说道。
“杯水车薪。”石田说道。
“还有一事。”石田又说道。
“说。”曹公公说。
“我们要将这一千五百担粮食运往平壤,路上不会有问题吧。”石田说。
“呵呵呵,治部说笑了,两国既然达成和议,那自然不会有问题,况且我们也不会做这么没出息的事情。”曹公公说。
“大明乃礼仪之邦,讲究诚信,我想也不会有问题。”石田说。
转眼间到了冬天,石田对宇喜多秀家说道:“虽然朝鲜国王跑到义州,但朝鲜并没有投降,各地顽军仍在抵抗,海面仍然不靖,物资运不过来,前方军士没有棉衣,几个月来可以说是毫无进展,我们好像专门在等待明军的到来,真没料到这场战争会是这么个局面。”
“希望明年小西那家伙能够再胜一场,这样才能扭转目前被动的局面,太阁正在督造水军,如果来年能击垮李舜臣,那么物资能够沿海岸援援不断地运送过来,这样我们就能够渡过鸭绿江,直捣大明。”说完后,宇喜多秀家显得异常激动。
“如果明年平壤失守怎么办?”石田三成问。
“没有如果,平壤必须要守住。”宇喜多秀家说。
“平壤乃战略要地,平壤失守则全局动摇,我看不如分兵一半据守平壤。”石田三成说。
“不可,如果调集大军防守平壤,则南部会被朝鲜顽军攻陷,到时候会陷入明军和顽军的包围之中,必须确保平壤到釜山一线的畅通,这样我军后撤也有保障。就算派大军防守平壤,大明如果派很多人过来,平壤也是守不住,我军后勤保障不足,北方四道更是补给困难,所以,不能孤军深入,必须确保南方四道,这样才能进退自如。”宇喜多秀家说。
“既然如此,那情况可不妙啊,不知道太阁现在在想些什么?”石田三成说。
“太阁正在考虑怎么把物资给我们运过来呢。”宇喜多秀家说。
“国内尚不安宁,我们可要给太阁保存些力量啊。”石田三成说。
“这话也就我们说说而已,太阁可听不进去啊。”秀家叹道。




22 三战平壤(一)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数万明军集结在鸭绿江西岸,朝鲜国王李昖带着文武大臣和百姓满怀期待的等候在东岸。
大江西岸是如潮的人群,旌旗飘舞,明军开始横渡冰封的鸭绿江。步兵先行,骑兵牵着马居中,粮草、辎重、火炮居后。朝鲜君臣等候在大江东岸,还有成群欢迎的百姓。李如松见到宣宗后,行了跪拜之礼,宣宗激动地紧紧握住李如松的手,李如松对宣宗说了很多慰问的话。二十六日,明军渡江完毕。
义州城内,柳成龙详细向李如松介绍了在朝日军军力情况,这时候有军士来报:“大明那边来人要见提督” 。
“谁?”李如松问。
“游击沈惟敬。”军士答。
“让他进来吧。”李如松说。
不一会,沈惟敬走了进来。“在下沈惟敬参见提督。”沈惟敬说。
“有事吗?”李如松问。
“在下可以不费一刀一枪让倭寇离开朝鲜。”沈惟敬说。
“你怎么做?”李如松问。
“在下上次跟小西行长达成协议,只要朝廷愿意跟倭国贸易,那么倭寇就会撤出朝鲜,所以,在下希望双方暂时不要打仗,由在下游说,争取和平解决。古人云:‘兵者,凶器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法之最高境界’。”沈惟敬说。
“说完了吗?”
“说完了。”
“来人!”李如松喝道。
“把沈惟敬送监军处关起来。”李如松说。
二十八日明军从义州南下,朝鲜备边使李镒带领八千朝军于中途加入明军,僧兵领袖休静领三千僧兵来援。
此时的平壤城内张灯结彩迎接春节的到来,平壤日军和朝鲜降军们一起庆祝春节,平壤城内日军吃吃喝喝,都在一起吆喝、大笑。
小西行长和几个日军将领也在一起欢庆。
“将军真是神勇啊,数千明军全军覆没,不世之功啊!”柳川调信对小西行长夸奖道。
小西行长“哈哈”大笑,宗义智、景辙玄苏也随声附和。
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一月六日,三万八千明军和一万一千朝军聚集平壤城下,大军驻扎在城西,城下黑压压一片,平壤气氛骤然紧张。
“大人,倭使前来谈判。”军士向李如松报道。
“斩。”李如松说道。
明军将日军谈判使的首级扔到平壤城下,小西行长在城上看见后,顿感心情沉重。
当天深夜,城西的大门悄悄打开,二千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在有马晴信的带领下踩着积雪悄悄向明军大营摸去。此时,天上飘着雪花,北风呼呼的吹,快到明军军营的时候,日军停住了脚步,几个日军叽里咕噜的说着日语,突然一个日军感觉到喉咙处发痒,用手一摸,摸了一手鲜血,接着,他便感到呼吸困难,瞬间睁大了双眼倒地,身旁一日军探了一下他的呼吸,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此时,噼里啪啦的火枪声响起,大片日军倒下,其他日军环顾四周,根本看不见射击的人。最后,日军终于看清明军躲在雪地里朝日军射击,接着,日军挥舞着倭刀向雪地里的明军冲去,正在此时,明军营地外出现几排士兵,向日军发射集束火箭,黑夜下,无数带着火光的箭镞呼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