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毅军事文选-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有名的几件事拿来证明: 
      (一)过去在中国汉代,刘邦战胜项羽而有天下,刘邦是当时封建王朝 
  斗争的最后胜利者。当刘邦与项羽争霸时,项羽每战皆胜,刘邦连败七十二 
  次,而最后九里山一战成功。战后论功行赏,刘邦自以为所以能最后一胜而 
  取得天下的原因,是张良、肖何、韩信三人的功劳。张良是当时的军师,能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肖何掌管后方勤务,供给军费;韩信是 
  一员将材,掌管人马,指挥全军作战。这三个人的三种工作,以张良的工作 
  为第一重要,因为一切胜利的获得,都是靠张良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把握战略、战术的原则与发展,定出适当的行动计划,否则韩信虽有将材, 
  也不会取得胜利。这一故事,就证明了参谋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张良就等于 
  现在的参谋长,他是刘邦最大最重要的助手。 
      在每次战斗中的胜利,名义上是指挥员在前方指挥得当的功劳,但基本 
  上还是参谋工作的成绩。因为胜利的获得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在军事上一 
  定要靠军队训练得好,战斗力强,战时的侦察警戒严密,作战计划周到详尽, 
  部队的调动适宜,给养、卫生、后方勤务等有保证,然后再把指挥员适当的 
  指挥加进去,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参谋工作对军队战斗的胜败起着决定的意 
  义。 
      (二)三国时代的刘备,手下猛将很多。但在诸葛亮未来以前,老是打 
  游击,没有什么根据地,东奔西跑,不得安闲,猛将虽多,也无能为力。后 
  来得了军师诸葛亮,才定下“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的战略方针, 
  才打下了天下,所有猛将,在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下,才发挥了威力,否 
  则专凭勇敢尽力,打一辈子也打不出鼎足而立的形势。可是后来刘备不听诸 
  葛亮的话,兴兵伐吴,结果七十万大军惨败,演出了白帝城托孤,结束了刘 
  备的一生,最后还是由诸葛亮顾大局,东和孙吴,南征孟获,北出伐魏,才 
  维持了刘家天下。 
      这一故事,就证明了在战争中,要有能训练部队,照顾大局,把握战略 
  战役的方针,靠冷静头脑想问题,布置工作,准备一切,制定计划的参谋人 
  员(也就是拿鹅毛扇子的人物);否则尽管前方有大军百万,没有健全而坚 
  强的参谋处,还是不能打胜仗。所以决定胜负还是参谋的工作。 
      (三)现代外国参谋处的例子(略) 
      (四)中国现代参谋工作的例子(略) 
      第二部分参谋工作者修养品格 
      一个参谋工作者,起码要有共产党员的修养,此外还要有参谋工作的修 
  养。所谓修养,就是锻炼你的思想意识,共产主义的道德, 
      待人接物的风度,对人对事的品格。以下专指参谋工作者的修养与品格 


① 这是陈毅在新四军第四师参谋工作人员训练班上所作的报告节录。 

来说: 
    参谋工作人员应有的修养品格: 
    一、任劳任怨——参谋工作者应有任劳任怨的精神,凡是艰苦的事,受 
抱怨的事自己担任,多作事,少要东西,多埋头苦干,不出风头,不图享受。 
我们党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政党,正是因为我们不居功,牺牲自己一切,为全 
人类谋幸福;正是“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一个参谋工作者,一定要有任 
劳任怨不图名利,一切为了革命工作的精神。 
    党对事物的观察最敏锐,最明亮。革命是长期的,你有才干终必被党发 
现,用不到急躁,不要总见到某某人提拔得比你快。要知道才德不够,举得 
越高跌的越重。百尺高楼从地起,小有才不成大器。也正像跑马厅跑马一样, 
开始跑得最快的,也许就越是最慢的;只有最后的胜利者,才是快马。孔子 
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也正是这个道理。 
    参谋人员要愁自己的思想意识、吃苦耐劳不够,想法使自己进步,不要 
嫌自己的工作不随意。有的人愿当团、营长不愿当旅参谋长,愿当旅长不愿 
当师参谋长,这就是要出风头,投机取巧的心理,一有权位就一定坏事。我 
们大家要学习炊事员同志的精神,因为他们任劳任怨,作出饭来大家吃的精 
神,合乎共产主义的原则。出风头,争权夺利,投机取巧,都是非共产主义 
的思想意识,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 
    二、要修养到能注意重大的问题,也能注意小的问题,能注意到远的问 
题,也能注意到近的问题,能注意到全盘问题,也能注意到部分的最细致的 
问题——这就是思想方法的锻炼。 
    参谋工作是最精细的工作。例如战斗统计的数目字,命令上的时间与地 
点,粮食的计算和供给,对于一切文件的细密等,都是不能有一点错误,稍 
不注意,就会影响到全军的胜败。过去我们在井冈山游击时期有一个故事, 
就是我们当时力量很小,只有几千人,被多数的敌人连日连夜的追击,大家 
都很担心,说不定什么时候队伍会被敌人消灭。有一次,我们已经脱离了敌 
人,到了一个群众条件较好的、附近三四十里又没有敌情的地方,大家以为 
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所以大胆大睡。到了半夜,有一个参谋起来解手, 
听到老百姓说某处到了军队,这个参谋就立即报告首长。于是又派人去侦察, 
果然确实,队伍遂立即出发,结果我们队伍在敌人层层包围中夜间脱险,由 
几乎被敌人围歼中转移。由这个例子,我们就很可以看到,假如这个参谋同 
志不注意不报告,队伍可能遭受大的损失。所以虽然是小问题,而埋藏着大 
危机,所以参谋工作者对于小问题的观察,应如猎犬敏感,粗枝大叶是不适 
宜参谋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周到细密,有远大的眼光,从整个全盘上着眼, 
又不放松一点一滴的小问题,把大的、小的、部分的、全盘的,小到部队中 
的枪支,大到国际上的时事,都能抓到我们的手里。同志们对这一点一定要 
苦修苦练,苦下功夫,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得成的。 
    三、工作态度。参谋工作者应有虚心而又负责的工作态度。凡事多请问 
别人,多听别人的意见,多请别人帮助,多帮助别人,不轻易多讲话,说出 
话来要负责任。虚心与负责,两者是既虚心而又负责的关系,否则只有虚心, 
便成了毫无决断的人;只要负责而不虚心,就必然是到处指挥人家,管理人 
家,和人家关系弄不好,主观主义,也就会到处碰壁,使工作没有成绩。 
    四、生活修养上。把参谋工作的生活变为终身奋斗的事业,造成参谋工 
作的专家。对参谋工作的态度应当像科学家研究科学的精神,准备三十年、 

二十年,总结自己的成绩。我们一定要有这种精神,才会把工作作好。 


    第三部分参谋工作怎样作法 
    参谋工作怎样作法的问题,很广泛,在这里我只提出来一个基本上重要 
的问题来讲,就是“参谋工作的关系问题”。军队好比一个复杂的大机器, 
互相间的关系弄不好,各部机件就不灵活,所以这个问题是参谋工作怎样作 
法的主要问题。 
    一、与首长的关系——站在帮助首长的立场,健全、调整、改善相互间 
的关系。对首长要服从,但也要有“强谏”的责任,并不是明明看到首长把 
问题处理错了,你也不作声,要有“请求”首长采纳正确意见的责任心。 
    二、对同级的关系——对同级的同事们或同级的各机关,采取帮助的态 
度。因为你接近首长,对于军队的行动、作战的部署、需要的物品和时间等 
等都先知道。根据首长的意志和企图,以正确的预见性,帮助各部门的工作, 
考虑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帮助是带有指导性的,但并不是 
一手包办。要与各部门取得密切的联系,一点都不能忽略。例如我们某某部 
队,在敌人“扫荡”时,部队转移了,没有通知卫生机关,结果被敌人俘虏, 
这都是血的教训。 
    三、对下级的关系——应当是严格的督促和检查,对工作不讲价钱,越 
是对下级的帮助应越多越大,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替他们想办法。 
    总之,对以上三种关系,应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则工作关系就一定能 
弄好,工作就一定有成绩,一定能完成任务。 

                                    黄桥战斗总结① 
                                    (一九四二年) 


       一、战前的情势是这样的:苏北的磨擦战,三个月来已打了七次(一次 
  打郭村,二次打姜堰,三次打营溪。而北边八路军也打了四次王光夏[1]), 
  但都没有结局。虽然击溃了韩德勤的主力,但没有消灭他。苏北抗日民主根 
  据地未开拓,新四军的脚跟未踏稳,与八路军未联系。 
       二、因为国际关系的影响(滇缅路封锁三个月,德苏关系有改善可能, 
  又因为鹿钟麟[2] 在华北磨擦失败了),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已结束,全国 
  宪政运动[3] 高涨,但苏北韩德勤却未放弃其反共主张,形成苏北与全国范 
  围形势之矛盾。党中央当时指示我们要尽量与韩德勤妥协,赶快结束苏北战 
  争。局部的策略是不应该违背全国策略的任务的,所以我们也提出加强团结 
  的口号。但中央的指示是全国范围的,全国性之任务,必须要在局部地区按 
  具体情况来实施。有人以为全国反共高潮已去,苏北韩德勤也不会反共了, 
  这是不对的。当时韩尚有七万军队,有两万是主力,存心要消灭我们,所以 
  我们仍要有战斗准备,要准备军事行动。韩德勤如果要进攻我们,我们要积 
  极的自卫。这还不够,我们一定还要将韩德勤的阴谋本质暴露出来,给全苏 
  北人士知道,这才有胜利的把握,但又一定要不给全国范围以不良影响,不 
  危害当时党在全国性之妥协任务才行。 
       三、所以当时决定我之任务及作战方针,皆须以退为进。这样可以暴露 
  韩德勤的本质,暴露蒋介石之本质(口是心非),也可暴露我们顾全大局的 
  本质,这样可以争取广大的群众站在我们一方面,使我们斗争能取得胜利。 
  这就具体的表现在姜堰争让这一问题上:首先是韩德勤集中兵力攻我营溪, 
  但结果攻不下,又自己秘密的撤退了。我当时却还以为敌人还要进攻,把兵 
  力集结好而不动,结果等我发现情况,敌人已经跑走了。如当时情况早点知 
  道,我能出击必能歼灭敌人,苏北韩德勤必处守势,当然也没有什么黄桥战 
  斗了。敌人既跑掉,乃在海安、东台一带重新部署,而我虽保住了营溪,但 
  地区太小,无法立足。因此,我就决心打姜堰。一方面估计对韩德勤威胁并 
  不大,另一方面也因为姜堰地区富,税收多,可以解决我们许多困难。战斗 
  结果夺取了姜堰,消灭了敌人两个旅,而且我在经济、粮食等问题上也大大 
  解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