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毅军事文选-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律,就应当学习总司令这种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忠诚的保证完全做到。 
否则,参加这个会议就是不诚恳的。 
    第三,总司令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大的政治远见,与实际结 
合的革命乐观主义。总司令知道革命斗争中的种种困难,但丝毫不害怕这些 
困难,认为什么困难都有办法克服,特别是愈困难的时候,就愈可以看出总 
司令的革命乐观精神,对同志不断的鼓励,鼓励大家不要气馁,告诉大家反 
革命的嚣张是暂时的,乌云无论如何遮不了太阳,革命一定要胜利。总司令 
这种乐观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得出革命一定胜利的科学 
结论,以及毫无个人安危荣辱的打算,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伟大精神 
所致。我们现在快要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十年二十年以前的那种困难,是 
不会有的了,但也不是毫无困难,如粮食、弹药、后方的处理,部队可能受 
到暂时削弱……等等,可能成为我们的困难。不过,这些困难与总司令过去 
所遭受的困难比较起来,真是“渺乎其小焉者也”。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就 
在这些困难面前沉不住气,讲怪话,发脾气,不安其位。这种同志在今天面 
对总司令时,应当警惕奋发起来,化懦弱为勇敢,化恐惧为无畏,特别我们 
将来要到更远的蒋管区去,有更多的困难,在今天欢迎总司令的会议上,就 
要向毛主席和总司令保证我们不怕一切困难,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我们 
能够有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胜利。 
    第四,总司令的度量很大,在我们党内是有名的,在我们军队同志中, 
也是很少能相比拟的。正如俗话所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总司令就有这种 
浩如海洋的度量。现在全党全国人民都公认毛主席和总司令是领袖,人人尊 
敬,是没有问题的。但过去队伍小,党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候,总司令对于任 
何同志都是关心体贴,能够吃亏,自己作模范,善于说服人,很少看到总司 
令发过脾气,总是笑嘻嘻的向同志耐心说服解释。我们同志中,有许多器量 
太小,受不起委屈,吃不起批评,听不得“反映”。在今天欢迎会上,就要 
好好的以总司令的度量为榜样,把器量扩大一点,有功劳不要去争,有过错 
自己分担一肩,人家批评得对,很好的接受,人家讲得不对,也可以提供参 
考,不要眼光如豆,只看到个人的名誉、地位、享受,而要高瞻远瞩,霁月 
光风,养成革命者政治家的风度,对敌人作斗争要坚决,对自己人就要多讲 
和睦。总司令就是这种对敌坚决顽强斗争,对内高度善于团结宽大的典型代 
表人物,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第五,总司令的生活,非常朴素,多年来都是穿的布衣服,一件棉袄要 
穿几年,补上好几个疤,工作做得多,对革命贡献很大,可是不计享受,总 
司令这种高贵的性格与作风,举世莫不钦佩。总司令出身于农民子弟,家里 
贫苦,生活朴素。辛亥革命中在云南做了很大的官,但很快就丢掉不干,转 
过来参加党参加革命,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勤苦的生活作风,与群众完全一 
致。特别总司令经常和士兵在一起,对接近士兵接近群众很有兴趣,以广泛 
的接触干部和士兵为精神上莫大的愉快,这完全是工农劳动人民天性的表 
现。总司令是一个伟大的统帅,也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这是我们每一个干部, 
特别是高级干部应当认真学习的。假使同志们的生活超过士兵太远,在今天 

的会议上就要加以考虑,今后应当约束自己,只有过士兵一样的生活,才能 
得到士兵的爱戴和亲近,才能倾听和反映士兵的呼声,也才能够称得上是一 
个“干部”,否则,就会脱离士兵,思想意识也会起变化,变成剥削者的意 
识,这种干部无论能力如何强,如何会打仗,都是不可能把部队搞好,也不 
可能打好仗的。现在我们有些干部遭受士兵的反对,生活上奢侈浪费,就是 
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同志特别应当向总司令学习,坚决转变过来。 
    第六,总司令是中国革命中著名的伟大的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创造者和组织者,精通革命军事学,熟悉各种战法,有不断的创造,在我党 
七次大会上的《论解放区战场》那一篇报告是毛主席的天才军事思想的很正 
确的解释和发挥。几年来总司令还有许多讲演都可作为我们干部军事工作的 
根据。我们欢迎总司令就要加强军事学习,提高战术,熟读总司令的文章, 
放在实际运用上去战胜敌人。总司令是不喜欢那种既当了兵却不喜欢学军事 
的人们的。 
    今天我只能简单的讲一讲总司令伟大革命品质的较突出的几点。总司令 
为中国人民解放奋斗三十多年,许许多多的优点长处,对党对人民的贡献, 
都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是无法详细向同志们介绍。希望同志们好好去研究 
总司令的一切著作和指示,对照自己的思想和作风,认真的执行总司令的指 
示,修养锻炼自己成为总司令的一个好干部。 

                            支前与生产结合的经验总结① 
                            (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二日) 


      关于支前与生产结合问题,我们总结山东、华中二年来的经验教训,有 
  如下几点意见: 
      一、我们认为支前的重心是运输问题,在八年抗战中,由于我们的队伍 
  装备很差,人数不多,又是分散的游击战争,这个问题是易解决的。但在这 
  次战争中就起了基本变化。 
      首先,我们的队伍已有近代化装备,有些野战军装备,并不亚于蒋之精 
  锐部队。 
      其次,战争性质是近代规模,是高度集中的运动战,经常十几万人几十 
  万人在一个地方作战,粮弹消耗、缴获与伤员之多,都是中国历史上所罕见 
  的。但我们却没有固定的作战线,一直到今天除了北线攻点部队外,南线野 
  战军还是流动不定的,常常数天之内变化数次。 
      再次,我们部队却无辎重兵组织,缺乏近代运输工具与交通干线之控制。 
  就是有了部分汽车,又因公路太坏逐渐损坏,运输效能也很低。因而我们的 
  运输工具,主要还靠马车、牛车、独轮车以至驮马、挑担,伤员则靠担架来 
  转运。 
      由于上述三个特点,就使运输问题成为此次战争中最大的困难,也是与 
  生产发生矛盾的主要关键。此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常常要影响到战役的胜 
  利,同时也影响到生产,影响到军民团结,甚至出现对立状态。在我们没有 
  完全控制与利用交通要道以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门的极大注意与妥善解 
  决。 
      二、两年来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开始是动员临时民工,供应部队之 
  粮弹运输与伤员转运。战役一个接连一个,常常头一个战役民工已复员,而 
  后一个战役民工未赶上,因此发生部队临时拉夫或与地方政府吵架现象(这 
  是难免的),因而影响军民关系,也影响战争。以后我们采用半年为期的常 
  备民工制,比临时民工好一些,但由于北方农民抬担架不惯,又是供给制, 
  运输效能异常之低(一副担架是八个人抬,小车每辆载重二百斤)。从动员 
  到部队,又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常常行军数十天,名为半年,实际服务时 
  间不及四个月,此种民工数量影响很大,初期是一兵一伕,后来是二兵一伕, 
  农民初离家乡,未经训练奔赴战场,即遭飞机大炮之威胁,逃亡很多。急行 
  军赶不上,战情变化时,常大批被俘,做了敌人的军队。 
      另一方面由于战线不固定,民工逃亡失散,作战部队与后方机 
      关工厂,常常还需要大批临时民工。军差命令急如星火,地方政府为了 
  应付突如其来的军差,行署、专署、县政府等,常常控制几千几万民工集中 
  待命;区、村政府则采取控制民力办法,禁止农民、大车、牲口远离家乡, 
  以便随时征用;有些地区,更提出“村不离村、区不离区”的口号。如此劳 
  动力便冻结起来,农村间商运停滞,生产减低,很多群众逃避支差,甚至把 
  大车破坏,牲口杀掉,民众对我们极感不满。此种状态,我们在九月间(一 
  九四七年)才发觉,即下令禁止,实行劳动力解冻,民间商运与群众情绪才 


① 一九四八年五月,陈毅奉命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野战军副司令员,六月,在与前 

去担任中原局第三书记的邓子恢同行路过洛阳时,联名向中央军委拟发了这份电报。 

逐渐恢复,但社会经济己遭受莫大的损失。劳民伤财,妨碍生产,莫此为甚! 
至今思之,犹为痛心。 
    三、上述办法不仅劳民伤财,而野战部队运输问题,也仍然未能很好解 
决。特别是外线出击部队,实感困难。这主要是部队没有自己的辎重兵编制 
所致。部队既有近代装备,又担负近代战争,就必须有近代化的组织。因此 
我们于去年夏秋间,就决定部队组织自己的担架兵与运输兵,每连成立担架 
班,三付担架(用竹竿及布制成)九个人;团部成立担架排,二十至三十付 
担架;师成立担架连,一百付担架;纵队成立担架营,二百付担架。另外团、 
师、纵三级各成立运输队,配备必要之汽车、马车、驮骡,肩挑等。如此每 
个纵队需要担架兵二千四百名至二千七百名,运输兵六七百名,合计三千至 
三千四百名,便可担负第一线至总转运站(约离火线六十里至一百里)之粮 
弹运输,总转运站至后方则由地方临时民工接运。此种编制现在东兵团各团 
及西兵团[1]部分部队已经编成,但师、纵二级以及部分团队尚未组织,这主 
要由于干部思想未打通,只怕部队战斗兵少,减少战斗力,因而不愿意把新 
兵拿来充当辎重兵。而不想今天我们的部队没有辎重兵编制或辎重业务不健 
全,同样是要减低战斗力的。我们考查第七纵队担架队(每团有七十副)运 
输兵之所以组成,其来源:一部分从新兵中来,一部分从老兵中抽,而半数 
则由俘虏补充。 
    因此,我们建议军委严令各部队建立此种辎重兵编制,不再依赖民工来 
作为第一、二线运输之用。此种辎重兵来源不要等待民工,应从新兵、俘虏 
及老兵中逐渐编成,如能在解放区动员二年为期的辎重兵则更好。但无论如 
何,必须完成辎重兵编制,二年来的痛苦教训太多了。此次粟兵团[2]出发, 
民工大批逃亡,他们已感到自己不组织辎重兵对战争妨碍太大,因为只靠民 
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四、关于从前方总转运站将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及从后方送粮弹、被 
服、军用品到前方,以及后方机关、医院、工厂之粮草、原料、制成品的运 
输,凡是有固定收发地点之物资、械弹转运,一概采取按量计工的包运制。 
按照各种不同物资,不同地区,规定运输费(如运粮每百斤,走一百里者给 
粮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