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主要收获是揭发了我军部队中一部分老干部的军阀主义倾向,骄傲自大,
破坏政策和纪律,其特点是压抑民主,与一部分知识干部的地富思想影响下
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其特点是自由主义,对政策摇摆,闹无原则纠纷,两者
的结合或互斗,以两者均不了解下层实际,不关心士兵的官僚主义倾向,使
党的指示不能下达,使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不能上呈,这是障碍部队进步的主
要原因。这个揭发,对干部的教育意义最大。这与华野的情形是基本上相同
的,故重提一遍作各纵参考。
(三)这次曲阜会议是去岁转入进攻大分兵以来第一次大会合,应利用
这个会合和饶政委亲临主持,进行前委与纵队负责同志的检讨,特别对掌握
政策与战略和战役的检讨十分重要。山东××同志的错误,请饶政委做一传
达,以及分兵前后的各种带争执的问题,应作出总结,特别各纵委与前委各
同志均应有简略发言,作自我批评,以便造成更好的团结。在粟、谭[4] 领
导之下,便利执行新任务。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这次会议应依照军委的指
示,以部署淮南大战役[5]为重心。上述各点提供参考,有时间可以提及。
注释
[1]濮阳查整,一九四八年三至五月,华东野战军及第一兵团(第一、四、六纵
队)在濮阳举行团以上干部会议,开展整党整军运动。
[2] 刘邓,指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的中原野战军,下辖第一、
二、三、六纵队。
[3]陈谢,指以陈赓为司令员、谢富治为政治委员的集团,下辖第四、九纵队。
[4]粟、谭,指当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的粟裕和副政治委员谭
震林。
[5]淮南大战役,即指后来的淮海战役。
① 这是陈毅在河南宝丰县中原军区驻地发给正在山东曲阜参加华东野战军师以上干部会议的华东军区政治
委员饶漱石、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
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标题为编者所拟。
第三野战军渡江准备的军政动向
① (一九四九年三月三十日)
(一)二月中旬徐海整训期间,即部署了渡江各种准备工作,并派军、
师干部率侦查队以兵团为单位先期赴江边侦察,初步了解情况。三月上旬,
各兵团先后到达渡江作战准备位置,王兵团[1]控制安庆、无为间江岸百五十
余里,宋兵团[2] 控制无为、和县间江岸六十余里。陈兵团[3] 迫近两浦外
围,叶兵团[4] 进入江都、泰兴、靖江间二百余里江岸,可进行侦察和渡江
准备。各部队均利用湖泊及各内河进行了实地水上演习,如撑船、摆渡、上
下船只、船上屯兵方法、作战方法等,现在各部队对江岸实情、对岸敌情和
敌舰巡逻规律、江水流速均有初步了解。如宋兵团派干部已偷渡到江南繁昌
山地实地观察,回报敌情及敌江防空隙甚大等。如是,一般打破了南下时渡
江的顾虑,增强了渡江的胜利信心。各级干部亲自领导水上演习,亲自侦查
江边情况,均极负责,以实地材料说明渡江能成功,提高了渡江学习的积极
性,打破了部队怕兵舰、怕敌机、怕翻船、怕登陆不成功的各种顾虑。现在
重点已转到克服轻敌情绪方面,强调渡江仍然有各种困难,必须更加努力加
强准备工作,如何保持渡江的战役上和战术上的突然性与协同动作,以及如
何应付登陆后的严重战斗等,必须保证能够克服和胜利的击破敌人抵抗。
(二)在沿江人民支援我军渡江方面,表现积极热烈。如从两淮到苏中,
沿途人民张灯结彩,彻夜迎送,粮食、夫役供应甚周。许多船夫以参加渡江
为荣。在合肥、巢、无方面,人民出粮供应亦很积极,船工亦听调参加演习,
只少数惧怕参战,间有逃亡。各地人民均了解渡江成功当地负担即可减轻,
故盼望迅速渡江。目前困难是近四十日来已天雨七次,妨碍行军和准备工作。
近来已五日不雨,续晴可望,关系很大。同时大军云集,在淮南油盐缺乏,
货币跌价,只有靠后勤支持。最困难是烧草和马料不能解决,故盼望四月渡
江成功,大军分布大江以南,才能使供应问题得到减轻;停留太久是难以支
持的。
(三)在预计渡江成功的方面:一、一月来准备工作比较好,特别各兵
团抽调懂得撑船和识水性的指战员计千人、二千人以上不等,解决了自己的
水手,不完全依靠船工。二、实地演习后,使指战员懂得,依靠轻快船只作
第一梯队,一字排开,使数十数百只船直开江南,利用昏夜,猛勇靠岸,战
术上的突然性可以争取。三、在沿江千五百里线上,实行宽正面渡江,敌防
不胜防,敌空隙甚大,兵力强弱不等,一处成功,其他各处即可继续奏效。
四、以兵团为单位,第一夜可渡过一万、三万、四万人不等。我军如有六个
团以上登陆,占领阵地,即可支持,以待二梯队继进。五、沿江有内线可资
利用(不作为主要依靠)。
综上各条,只要准备更充分,组织得更好,对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时有应
付办法,则渡江成功是有保证的。
(四)渡江成功后的打算:凡某部渡江成功,即迅速占领阵地,并立即
接应左右友邻继续登陆。同时,在全战局上于登陆后,力求苏南登陆方面与
皖南登陆方面迅速东西对进打通连系,集结兵力,形成对南京包围,对沪杭
① 这是陈毅为中共第三野战军前委起草的给中央军委并报第二野战军的电报,并且作为三月份三野前委的
综合报告送呈了毛泽东主席。
及赣东警戒。先争取解决南京问题,再逐步解决沪、杭问题,不性急,以保
持我军各方面的主动。此刻考虑到,如渡江成功,即实行大分兵,害多利少;
自然还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来执行任务。
(五)部队方面:华野前委由粟[5]主持,即东移苏中,统一指挥华野全
部渡江作战,华东局、总前委与华东军区邓、饶、陈[6]留合肥附近,统一指
挥华野、中野,主持全局,井于必要时就近照顾巢、无王、宋两兵团(由震
林同志统一指挥)。中野专门在桐城、安庆线上指挥,与总前委相距甚近,
便利联络通报。
注 释
[1]王兵团,即以王建安为司令员的第七兵团。
[2] 宋兵团,即以宋时轮力司令员的第九兵团。
[3]陈兵团,即以陈士榘为司令员的第八兵团。
[4]叶兵团,即以叶飞为司令员的第十兵团。
[5] 粟,指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
[6]邓、饶、陈,即总前委书记、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中共中央
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饶漱石;总前委常委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
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
入城纪律是给新区城市人民的见面礼①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
同志们!今天主要讲入城纪律。进入上海以后应该注意的事情,南下时
大家已经学习、研究、讨论过《华东局关于江南新区工作的三个重要指示》,
有的还进行了测验,但是今天还有再讲的必要。虽然过去学习过,一般地有
了进步,但进入丹阳后,纪律并不好,将来进入上海是没有把握的。
一、在丹阳表现了哪些违犯纪律的事实。
第一件,八号下午我同饶政委到街上散步,走到光明大戏院门口,里面
正在演《白毛女》,有几个穿黄军服的同志,没拿票硬要进去,并且有一两
个带头,闹得很厉害,老百姓拿着票子反而进去不了。这些人一定是我们直
属队的干部,今天可能也到会了。那时逼得我不得不亲自出马干涉,他才走
了,如果没有我们去干涉,那天戏院一定要被打烂。大概同志们认为革命成
功了,没有革命对象了,所以革到戏院里来了。很明显的,《白毛女》是把
阶级斗争描写给老百姓看的,我们解放军的人员受过党多年的教育,而且也
看过多少次了,为什么要争着去看呢?这就是违犯纪律。
第二件,今天清晨,我起床后,到外面走走,走到丹阳简易师范学校。
我问校长、教员,有没有解放军进来破坏纪律。他们说:“一般地很好,过
去国民党队伍来一次要住一次,弄得我们没有办法上课,教职员也没有地方
住,解放军来后没有人来住过。”我再三的问,他们才讲:“前天有一位解
放军来摘去一个电灯泡,昨天又有两个同志,带着摘电灯泡的同志来送还灯
泡。”这样他们好象才比较满意,这是人家不满意中的满意,这是很严重的
破坏纪律。所以我去参观时,他们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害怕我们是不是也
去摘他们的电灯泡,因此警惕性很高。
第三件,满街都是队伍,干部战士自由上街,由天亮直到下半夜满街是
兵,证明我们没有执行非请假不能外出的制度。我们在丹阳并没有担负着什
么工作任务,我们的任务是休整,准备进上海。而同志们没有事情,谁高兴
谁就上街闲逛,这是不好的。如果不加纠正,进入上海,一定要天下大乱。
我们华东局的几个同志出去时,也要互相通知一下,交代值班秘书、参谋,
也不能那么自由。今天我来作报告,也是经过他们同意的,报告以后我还是
要回去,不能把自己解放出来就不回去了。同志们穿解放军的衣服,吃解放
军的饭,就要服从解放军的纪律。我们要自己约束自己。现在满街都是兵,
闭着眼睛就可以抓几个来,这样就很难维持秩序,使反革命分子能够趁机冒
充解放军进行破坏,我们也无法查出。假若我们同志外出都能请假,发生了
事情,就很容易查出。将来几十万部队住在上海,同样也能查清楚。否则被
反革命分子害死,或者遭遇意外,连耶稣、上帝也不知道。
第四件,这次南下路上,发生爬汽车,拦汽车,强行坐汽车而有人因此
负伤,有时汽车根本无法开动等现象。这主要是我们直属部队干部带头干的
事,这是不讲道理的流氓习气。其他违犯纪律的事情很多,不再多讲。
二、目前(在进入上海以前)的情况:
这次部队过江准备两个半月,四月二十日晚上开始渡江作战,四月二十
① 这是陈毅在苏南丹阳县(今丹阳市)召开的华东军区直属机关排以上干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