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伯来民族简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醭醢蔡蹩艘皇酪越崾秸M欣彰芏澜ㄉ枋锥迹抢酱罄镅牵⒄挂帐跤肟蒲乱怠0<熬偈牢琶难抢酱笸际楣荩堑笔笔澜缬忻奈幕踔行模厥榉岣唬ㄋ邢@肮诺渲骱投降浼5笔钡刂泻R淮蒲幕绲挠忻耸慷加胝馑际楣莘⑸斯叵担缡Ъ遗芳咐锏拢‥uclid 元前330~275年),物理学家、发现浮力定律的阿基米得(Archimedes 元前287~212年)等名流都曾来到亚历山大城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都是希腊文。这时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基本上已都不会希伯来语了。据传托勒密二世接受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底米丢的建议,邀请熟悉两种文字的专家把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翻译成希腊文,放在图书馆内,好让只懂希腊文的读者阅读圣经。参加这次翻译的专家共有七十二人,他们在亚历山大港外的一个名为“法鲁斯”(Pharos)岛上进行翻译,经历了七十二天的紧张工作,翻译大功宣告完成。于是这部第一次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的旧约圣经译本就名为“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这译本一直通用存在到今天。这部《七十子希腊文圣经译本》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基督教初期传播的对象是犹太人之外广大世界讲希腊语的人。当时如没有这部希腊文的旧约圣经问世,就很难使讲希腊语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可以想见,基督教因此也难以发展成为今日的世界性宗教。

    托勒密二世时代兴建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存在了几个世纪,后来毁于公元三世纪末叶发生的一场战争中。时至现代,曾有消息报道,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曾有人倡议重建这所曾在世界文化史上发挥过重大影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以巨资和现代最新设备来使亚历山大图书馆重现于世。

    三、托勒密王朝与塞琉古王朝的争夺霸权

    亚历山大帝死后建立起的三个王朝中,首先是托勒密王朝控制巴勒斯坦。这个时期内,托勒密政权基本上沿袭波斯管理属地的政策,巴勒斯坦仍由宗教大祭司管理政教、民事,并按期收集赋税缴纳王朝当局,托勒密政府的官吏不干预犹太人内部事务,给予一定的自由权利。在托勒密王朝统治下,大量巴勒斯坦犹太人移居埃及,亚历山大城成为犹太人的聚居中心。据有资料统计,公元一世纪时,全埃及有犹太人一百万人,远超过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这些犹太人都操希腊语,用作与外族人交往的日常用语。

托勒密王朝与塞琉古王朝争霸引起长达80年的战争,史称“叙利亚战争”。从托勒密二世的时代(元前276年)持续到托勒密五世的时代(元前195年)止,战争共进行了5次。公元前201~195年间,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元前223~187年)利用埃及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机会,于元前198年从埃及托勒密五世(元前210~180年)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和腓尼基,从此犹太人转而归属塞琉古王朝统治。

 

第三节  玛喀比起义和玛喀比(哈斯摩尼)王朝的建立

 

    一、塞琉古王朝安条克四世迫害犹太教

    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在公元前198年从埃及托勒密五世的手中夺取了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双方订立和约。作为安抚与补偿,安条克三世把女儿克莉奥佩特拉一世嫁给托勒密五世为妻。

    安条克三世死,儿子塞琉古四世继位,阿尼亚(Onias)任耶路撒冷大祭司。据说这期间,圣城耶路撒冷得到平安繁荣,众民遵守律法,圣殿金库存款一百二十万银市与六十万金币。塞琉古四世曾遣人去搜刮这些财富,名义为存入王宫府库,遭到犹太人强烈的抵制,没有成功(《次经·玛喀比传下卷》第3章)。塞琉古四世死后,儿子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Antiochus Ⅳ Epiphanes元前175~163年)继承王位。就是这个安条克四世在其统治期间,疯狂镇压犹太人的宗教,导致了一场震动巴勒斯坦的玛喀比大起义的爆发。

    原来安条克四世在位时,阿尼亚的兄弟耶孙(Jason)以十二吨银子的代价从安条克四世购来大祭司的职位。耶孙是一个希腊化生活方式的鼓吹者,在耶路撒冷建希腊式运动场,鼓励犹太青年接受希腊风俗,参加体育比赛项目等。耶孙的行径遭到犹太人的强烈反对。耶孙当了三年大祭司后,另一个名叫买纳拉斯(Menelaus)的,他以二十二吨的银子也从安条克四世手里拿到大祭司的任命书。买纳拉斯凶恶残暴,驱走了耶孙。公元前169年,安条克四世第二次远征埃及,战况激烈,耶路撒冷谣传安条克四世在埃及战死,于是耶孙从东边亚扪流亡之地纠众赶回,驱走买纳拉斯。但安条克四世并未战死,从埃及回来后,立即采取严厉手段,镇压耶孙及其支持者,耶孙再次外逃,死于异地(《次经·玛喀比传下》4:23~38)。

    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被犹太人的反抗行径所激怒,决心要以希腊宗教来取代犹太教。公元前168年,安条克四世公然宣布犹太教为非法,并采取各种严厉的措施来消灭犹太教。如下令废止一切犹太教的节期、禁止行割礼、禁守安息日、大肆焚烧圣书、悍然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竖起希腊神祗奥林匹亚宙斯的祭坛,并在其上用犹太人视为不洁的猪进行献祭,并强令犹太人吃食猪肉等等。安条克四世以上的倒行逆施引起犹太人的极端痛恨,一场武装的反抗起义就此爆发。

    二、祭司马提亚领导的玛喀比起义爆发

    安条克四世亵渎犹太宗教的行动,并不能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在迫害中虔诚的犹太人以宁死不屈的气慨回答凶残的敌人:如犹太德高望重的文士以利亚撒,安条克四世的官员要他放弃犹太人的信仰,强迫他吃猪肉,人撬开他的嘴,把猪肉塞了进去,以利亚撒忿怒地把猪肉吐了出来,表示宁死也不屈服。在场同情以利亚撒的老朋友,私下做了手脚,只要以利亚撒把猪肉带走,装作已吃下的样子,这样就可以逃避被处死的命运。以利亚撒义正词严拒绝了,说这种欺骗手段和我这么大的年岁的人毫不相配,反使青年人误认为九十多高龄的老人还放弃了信仰。他认为,即使我吃了猪肉也不过贪生多活上几个年头,却将给自己的终生带来永远的屈辱和羞愧,还会导致许多青年人误人歧途。他表示,我现在英勇就义了,表明我没有白活这么大的年岁,我为青年人们今后所应遵循的道路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利亚撒就这样勇敢地走向了刑场。(《玛喀比传下》7:18~31)。

    以利亚撒为了信仰牺牲的榜样,鼓励了更多的年青人为了坚持犹太律法而视死如归:一个犹太母亲和她的七个儿子为坚持信仰被仇敌的官员逮捕拘禁,如表示愿意吃食猪肉就可以免于一死。第一个儿子的回答是“宁可死也不抛弃祖先的传统”。他因此被割下舌头,被砍断手脚,最后被扔进烧红的大锅里去。第二个儿子同样受到折磨,被拔掉头发和剥下头皮,他还是坚持不吃猪肉而死。接着士兵又开始转向第三个儿子,他勇敢地伸出舌头,摊开双手接受酷刑至死。第四个儿子在受酷刑时临死怒斥敌人说:上帝会救我脱离死亡,你们刽子手将永远沉沦。接着第五、第六儿子也同样受刑而死。这时仇敌的首领眼看只还有一个小儿子,就让被悲痛折磨要死的母亲去劝告最后的一个儿子。这位母亲紧紧贴住小儿子的耳朵,用本国的语言对儿子说:“不要惧怕这些刽子手,你要证明自己配得上你的哥哥们,复活之日,我要把你和他们一起接回来。”儿子在怒斥安条克王说:“你用尽各种残酷刑罚对待我们的人民,但你终究也逃不出上帝为你预备的惩罚!”之后,就英勇牺牲了。最后,这位可敬的母亲也被处死了(《玛喀比传下》7章)。

    安条克四世一系列亵渎、迫害犹太人信仰的措施,激起犹太人无比的愤恨和反抗。公元前168年,掀起玛喀比正式起义的领袖是耶路撒冷西北莫顶(Modein)城的老年祭司马提亚(Mattathias)。当安条克四世的官员在莫顶城设希腊祭坛,强迫犹太人在祭坛前按异教礼仪献祭时,马提亚和他的儿子们以及犹太族人坚决不从。在官员利诱和恐吓下,有一懦弱的犹太人屈服了,他走出来怯生生地上去献祭了。马提亚祭司见状怒不可遏,当场上去把这人杀在祭坛上,同时一举杀了希腊官员,拆毁祭坛。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祭司马提亚号召全城居民说:“所有忠于上帝的圣约、服从上帝律法的人们,跟我来罢!”于是他举起义旗,率领犹太群众避入山林,进行抗击塞琉古军队的英勇斗争。玛喀比起义运动正式展开。

    起义的队伍不断壮大,斗争不断取得胜利。起义军严守摩西律法,为男孩补行割礼、遵守安息日等。正因如此,塞琉古开来镇压的军队一次利用了起义军和百姓守安息日的时候,竟然于安息日发动进攻。起义军束手待毙,不加还击,甚至也不去堵塞藏身的洞口,这一次的突然袭击,犹太起义者和男女、儿童,殉难者达一千人。血的惨痛教训叫他们醒悟过来,马提亚和其他领导人决定:此后即使遇到安息日,敌人胆敢进攻,也必须毅然进行反击,决不能重蹈覆辙。

    公元前166年,即起义后的第二年,马提亚死。马提亚有五个儿子,分别是1.约翰(John),又名迦地(Gaddi);2.西门(Simon),又名太西(Thassi);3.犹大(Judas),又名玛喀比(Maccabeus);4.以利亚撒(Eleazar),又名阿弗伦(Araran);5。 约拿单(Jonathan),又名亚腓斯(Apphus)。

    马提亚死后,由他的第三儿子犹大玛喀比接任领袖(元前166~161年),继续领导群众抗击塞琉古前来围剿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马提亚临终前对犹太群众曾有如下的嘱咐:“犹大玛喀比终生强健,他将成为你们的统帅,率领你们冲锋陷阵。要把所有遵守上帝律法的人都召集到你们周围,为自己的人民报仇雪恨,向异教徒讨还血债,永远服从上帝的律法和诫命。”犹大玛喀比是马提亚死后,起义军处于困难时期勇于承担责任、打击敌人挽救危境的英雄。“玛喀比”原为犹大的绰号,含义为“锤子”,犹大正如一把有力的铁锤狠狠地击打敌人的头颅。这场伟大的反宗教迫害与反政治迫害的起义,历来就被称为玛喀比起义。

    安条克四世为镇压玛喀比起义,任命吕西亚统率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侵入犹太地,准备彻底荡平起义军。犹大玛喀比整顿应战队伍,遣回新婚军士和其他有牵累者以及弱者,激励战士奋死投入战斗,宣称“战死疆场强如坐视国家和圣殿的被毁,上帝的帮助将是取得胜利的保证。”第二天的战斗,犹大玛喀比的精兵,势如破竹,击杀敌军三千多人,缴获大量战利品。第二年,吕西亚又拼凑六万名步兵和五千骑兵,再次企图征服犹太人,这次战斗非常激烈,两军肉搏鏖战,吕西亚军队五千名被杀,溃退安提阿。

    公元前165年,犹大玛喀比在欢呼胜利的庆祝声中进入耶路撒冷,庄严地进行清洁圣殿的盛礼,按摩西律法的定例,以未经雕凿的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