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居唐朝-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嘱咐万福慢慢赶车,薛朗去推自己的自行车。临走前,对长俭道:“长俭,你跟着这马车夫回家去一趟,记住他家的地址,小娘子但凡有个闪失,须得他负责。”

  “喏!”

  长俭领命,马车夫满脸讪笑,却也莫可奈何。薛朗又安抚了孩子家人几句,让他们先家去,并叮嘱如果孩子有事,也找马车夫负责,搞得马车夫一脸愁苦,却不敢反驳半句。

  在孩子家人的千恩万谢中,薛朗骑上自行车,很快追上马车,薛朗回头对万福道:“万福你慢慢来,我先走一步去医寮。”

  “大郎,长俭不在,您身边无人跟着,小的不放心,不如行慢些,与小的们一同走?”

  万福还不放心了。薛朗笑道:“没事,现在到处都是我苇泽关的人,难道还会有人在此时对我不利?那不是傻子他妈给傻子开门傻到家了吗?”

  蓝衣青年咳嗽一声,似乎在掩饰笑意,眼睛倒是弯弯的,就是一张脸,依旧面瘫。薛朗表示佩服,这技能肯定满级了!

  薛朗嘱咐好万福,便骑着自行车先行一步去医寮。敲开医寮的大门,忙不得跟甘草寒暄,直接进去找刘医令:“刘医令,该您老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刘医令不愧是做医生的,八风不动,一派镇定之色:“薛郎君所言何意?何事需老夫显身手?”

  薛朗一笑,接过甘草递来的温水,一口饮尽,谢过甘草后,噼里啪啦就把刚才的事情倒出来,对刘医令道:“刘医令,好不容易有一个游方医生来,您老如果想以后清闲些,就该卖力把那位名叫苏寒的小郎君留下来做同僚。不然医寮还是可怜的只有您一个医令,一个人给几万人看病,只是帮你想想都觉得累得慌。”

  薛朗说了一大串,刘医令似乎没听到似的,嘴里喃喃念着苏寒的名字,似乎在回想什么。念了一番后,还找薛朗确认:“薛郎君说的游方医生真叫苏寒?”

  薛朗点点头:“是叫苏寒,字衡宇,约莫十八九岁,还挺年轻的。”

  刘医令激动地一拍大腿,道:“那就是了!”

  “嗯?”

  薛朗和甘草皆莫名其妙的看着激动地刘医令。

第二卷_第122章 神医后裔

  刘医令追问道:“那个年轻人是不是不喜欢笑,总是面无表情之态?”

  薛朗点头道:“就是!典型的面瘫脸。”

  “面瘫?此言贴切,确是面瘫。不过,不要小看这位面瘫,此人乃是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杏林圣手,医术颇为精道,老夫年前出去采购药材的时候,听闻过他的大名。”

  刘医令摸着胡须,笑吟吟的说道,神色间若有所思。薛朗道:“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医术,那更要留人了!”

  薛朗想到的是,只有刘医令一个不保险,如果再多一个医术精湛的苏寒,也是双保险!不知道公主殿下到底是因伤还是因病亡故,能多一重保险也是好的。

  苏寒是想留的,那个叶卿,薛朗却有些疑虑,觉得他有几分古怪。且看看再说。

  薛朗想了解下苏寒的情况,问刘医令道:“刘医令,不知道那个苏寒擅长什么病症?”

  刘医令道:“有传言说,苏寒的医术乃是传自神医华佗一脉,各种疑难杂症,皆能信手拈来。”

  薛朗点点头,表示理解。以苏寒的年纪,有现在这样的名声,肯定是治疗疑难杂症来的,不然,现在都讲究看病找老医生,一般普通的病,病人只怕不会信任他。像苏寒这样的年纪,肯定是寻常医生治不好的病症,才会找到他手上。也就是这样,他才能有现在这样的名声。

  刘医令道:“因苏寒诊治的多是疑难杂症,故而名声多只在杏林中流传,尚未见诸于百姓之口。想不到他竟然到苇泽关来了,如能把他留在苇泽关,则幸甚矣。”

  薛朗想了想,问道:“他往日的作风,可有什么特点?”

  刘医令回想了一下,道:“此人喜怒从不形于色,外人不好揣度。”

  论面瘫的好处!

  薛朗感觉略蛋疼。跟刘医令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等人上门。没过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万福的声音,刘医令和薛朗连忙出去。

  刘医令道:“病人即是伤了腰,切莫搬动,先让老夫诊治一番如何?”

  薛朗道:“叶郎君,这就是我苇泽关的医令刘正春刘医令。”

  叶卿连忙跳下马车,向刘医令行礼:“劳烦刘医令给看看,可有大碍乎?”

  刘医令点点头,道:“骨伤不上手亲自摸一摸不好诊断,老夫已然垂垂老矣,想来小娘子无须回避,叶郎君可牵着老夫的手,放到小娘子腰上,可隔一层衣服。”

  本来礼法里,医者是不用回避的。只是,苏寒太年轻,叶卿心里有顾虑可以理解,现在交由刘医令诊治,叶卿自然不会再有疑虑,依言把刘医令的手牵到他那小未婚妻的伤处。

  刘医令上手捏了捏,道:“不妨事,应该没有伤到骨头,只是撞了一下,敷贴活血化瘀的药即可。”

  叶卿立即道:“如此,拜托刘医令。”

  刘医令爽朗的笑道:“救死扶伤乃是医者本分,叶郎君无需多礼。小娘子腰部莫要用力,叶郎君把小娘子扶进来吧。”

  把人引进医寮,苏寒一直默默在一旁看着,倒也没有胡乱添言,显然,不是那种自持医术高超就目空一切之辈,还是知道尊重人的。

  因为病患是个小女孩儿,除了她的未婚夫叶卿外,薛朗几人全都在外等候。苏寒看院中晒着许多布条,忍不住问甘草道:“这位小兄弟,为何你们院中晒着如此多的布条?”

  甘草道:“回郎君,这些布条乃是用来包扎伤处的。薛郎君曾告诉师傅说,布条上有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如果直接包扎伤口,可造成伤处感染,病患因此发烧,伤口红肿、溃烂等,皆是这些看不见的致病菌导致的。故而,我们医寮用来包扎伤口的布条,经常要煮沸、暴晒,以保持干净。”

  苏寒看薛朗一眼,继续问道:“那为何布条的宽窄、长度却不一致呢?那些细带做何使?”

  甘草有问必答:“那是止血带。用于伤处流血量大时的急救。”

  “也是薛咨议教的?”

  “正是。”

  甘草点头。苏寒哼了一声,转身就要走。薛朗连忙道:“苏医生为何突然要走?”

  苏寒不乐意的道:“苏某曾问薛咨议可通医术,薛咨议告知苏某不通。为何诓我?”

  原来是为这个!

  薛朗道:“在我看来,精通医术必定要能确诊病症并开出药方。这些我全然不会,只是因为经历的缘故知道些急救知识,让我急救可以,让我诊病却是不行的。并未诓骗苏医生。”

  苏寒一愣:“当真如此?”

  薛朗点点头:“却是如此。”

  苏寒立即施礼道歉:“是苏某误会了薛咨议,薛咨议大人大量,不与苏某计较,苏某在这里给薛咨议致歉,对不起。”

  薛朗笑着摆摆手,道:“不用多礼,我们本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会有误会产生,一点都不奇怪,说开了就好。来,请坐,趁着刘医令医治小娘子的空档,闲聊片刻,可好?”

  苏寒见薛朗不因位高而轻慢人,一直和气有礼,心生好感,依言坐下。薛朗也没占据首位,而是在苏寒左边坐下,与他相对而坐。

  薛朗道:“听说苏医生乃是神医华佗的后人?”

  苏寒道:“先母乃是出自华氏一族,我之医术,一半乃是先母家传,一半是师尊传授。”

  薛朗疑问道:“师尊?”

  苏寒道:“正是。我之师尊乃是道人。隋末天下大乱,受到战乱波及,家破人亡,我十三岁时被家师收养,随他老人家学艺五年。山野生活,颇为孤寂,是故家师让苏某来这红尘俗世历练一番。”

  囧,这个来历比他还像主角!薛朗默默吐槽,只记下苏寒所说的话,等着禀报公主殿下,请公主殿下去核实。

  这是个跟江临一样,被战争伤害的人。薛朗道:“作为个体,在战争这种大势下,真是毫无抵抗之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苏寒眼睛一亮,道:“薛咨议此言,妙到毫巅也!对我等庶民而言,可不就是如此!”

  薛朗摆摆手,顺口一句感叹,不小心抄袭了!

  薛朗道:“苏医生年纪轻轻,既已经历过战争的可怖之处,何不安定下来,为太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第二卷_第123章 同为吃货的共鸣

  “为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寒重复了一遍,不置可否。

  薛朗再接再励:“没错。苇泽关地处要地,乃是三晋之门户,苇泽关稳则三晋之地太平,苇泽关有失,则不止三晋之地,整个中原大地都不得安宁。如此重要的地方,在我看来,如果在这里做事,就是在为天下太平做事。苏医生以为如何?”

  苏寒面瘫脸,完全看不出他的想法,只看到他眼神似有所动。苏寒道:“薛咨议虽然言之有理,可在苏某来说,在军营是救人,在民间也是救人,且民间更自在。故而,薛咨议的好意,只能推辞了!不过,苏某还要在此地盘桓些时日,如若医寮给苏某提供食宿,苏某在此地时,倒可搭把手!”

  好吧,说服失败!不过,愿意留下来一段时间也是好的,起码有时间慢慢想对策,总之,最终是要把他留下来的。

  就算是求才若渴,薛朗也不想表现的太刻意,见苏寒无意滞留,便转开话题,与苏寒说起他所知道的急救术来。

  但凡是能救人的东西,在薛朗看来,只要他懂的,都可以传播开来。苏寒是医生,告知他,或许能救活更多的人。

  苏寒似是想不到薛朗会主动告诉他这些,虽然依旧是一张面瘫脸,但眼神却带着讶异之色的扫了薛朗好几眼。

  薛朗不以为意,笑道:“苏医生不必怀疑,这些急救术都是前人总结经验之物,是公开传授的,懂得的人越多,或许遇到紧急情况,能活命的人就越多。岂不是更好?”

  苏寒抱拳,语带敬佩之意:“薛咨议仁心仁术,苏某佩服。”

  薛朗笑眯眯的道:“佩服就留下来做苇泽关的医生吧!”

  这还真是见缝插针,苏寒一阵无语!

  一直默默旁听的甘草忍不住扑哧一笑。薛朗自己也好笑,不过还是趁机道:“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哦!我们苇泽关上下,求才若渴之心,一直没变。不管何时,只要是人才,我们苇泽关都热烈欢迎。”

  苏寒苦笑:“薛咨议好口才。”

  薛朗大笑:“苏医生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听得我很是欣慰。”

  正说笑,刘医令出来了,小娘子的伤势虽然不严重,但还不能随意活动,需卧床休息,叶卿在里面照顾她。

  薛朗正准备告辞,万福拎着食盒进来了——

  跟了薛朗一段时间,这些仆役们都知道薛朗不太喜欢在外面吃饭,除了公主殿下留饭,几乎就没在外面吃过。何况这几天薛朗一天三顿,到他用午饭的时候,一般人家的朝食早过了,他也没地儿吃去。

  “郎君,小的给您送饭菜来了!”

  刘医令愕然:“薛郎君尚未用饭?”

  薛朗不好意思的道:“这几天太忙,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