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叫何悠悠,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姑娘,脸蛋长得还有几分姿色。
这是那种你不喝酒的时候看起来有70分,等你喝大了再看,就有85分的那种姑娘。
这俩人看起来都是刚毕业,参加工作刚刚两三年的样子。这类人属于工地上整天被扔在一线上干活儿的那种人。建筑方派他们来,想必是也是由于他们对现场的情况最为熟悉的原因。
在这四个工程师的对面是两位安保人员,一个叫旷久,一个叫范昆,都是精壮结实的汉子。
这俩人都是30多岁,看起来身上还有点武术底子,估计是转业兵之类的身份。这次专门负责保护我们的安全。
这些人,再加上坐在会议桌最后面的轻云一共是十六个人,就是我们这间会议室里所有的考察人员了。
在若雪介绍完了这些人以后,我心里边儿大致就有了个数。
在我们这些人里,飞云子、沈玉衡、古四姐再加上我。我们这四个人就是四家股东各自推出来,查看风水的人员了。
剩下的各路工程师和保安,其实都是配合我们工作的。
若雪在会议桌上铺开了整个风景区的全图,介绍了现在的情况之后。她就向我们四个人征询了一下意见,这次考察的重点,应该是在哪里才合适一些。
据若雪向我们介绍说:被之前的那位鹿园先生洞玄子点过的七个北斗星位,现在已经毁了四个,不是地基坍塌就是山体滑坡。
像这样的地方,无非就是一堆乱石,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
即使是当初点这些穴位的时候有什么征兆存在,现在山移势动之后,从外表上也看不出什么来了。
经过我们四个人分别发表了意见以后,大家的想法非常一致,我们要去的第一站,就是那个碧云潭,也就是我当初点出来的北极星位。
正文 第692章 :深藏易数师,北国碧云潭
第692章 :深藏易数师,北国碧云潭
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对面的三伙人,他们各自代表的股东已经把那天发生的事告诉了他们。就是我点破风水局,差点气死鹿园老头的那件事。
既然北斗靠不住,那就必须要去看看这个北极星位上有没有什么讲究。所以这次大家的意见非常的一致。
商量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我们这伙人分成了七辆越野车,拿着测量装备、仪器和宿营的用具,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向山区开去。
若雪轻云、我和二鲵我们四个坐一辆车,这山路又陡又险,所以司机的位置换成了若雪在开车。
我这一坐上车,心里边就暗自懊悔不已。
之前在大巴车上,我原本是打算让若雪和轻云规避风险,远离这次考察行动的。
可是,为古四姐的猫妖,还有我身上短剑的这件事这么一打岔,这话头就给错过去了。弄得他们现在还要跟我一起冒险,这让我心里头十分的忐忑不安。
等到我们一行在路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在我们越过一道高高的山梁之后。若雪一边开车一边用手向前指了指,向我示意,我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等我放眼看去,只见跨过这道山梁再往下,地势是一马平川的平坦。
我们周围的山峰群峰耸立,就留下了中间的一片,成了一处宽阔的盆地。
在这个盆地里面的中心位置,就像是盆里面又放了个碟子。有一道由怪石和低矮的山坡组成的圆圈。
这个圆圈的形状虽然很像是一个浅底儿的碟子,但是我们从山梁上远远的望下去却也不小,大概直径也得有四五百米的样子。
在那圆圈的中间,汪着一块碧蓝色的湖水。
“这就是碧云潭?”我向着开车的若雪问道。
“应该就是了,我也是头一次来。”若雪用手指了指车上的电子地图,只见在屏幕上这个小湖的旁边,果然标注着“碧云潭”三个字。
等到我们一路开到了湖边,车队停下了车。大家就都从车上跳下来,活动着自己刚才被山路颠簸了好一阵的身体。
山区的空气就是好,配合上秋高气爽的天儿,这股清冷的空气让我的精神立刻为之一振。
我们停车的这个地方就是外面的大盆里中间,里面的这个碟子的边缘上。所以我们只要往边上爬个二十几米高,就登上了这个碟子的口沿儿,整个湖面也就尽收眼底了。
我们这一行人一边往山上爬,一边听着萧紫楼给若雪讲这里的地质情况。
“这碧云潭是个火山堰塞湖,”只见萧紫楼一边气喘吁吁的上坡,一边说道:
“它形成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在我们地表以下都是火成岩,以玄武岩为主。这盆地里表面的土壤都是后来风化形成的。”
“碧云潭的潭水,在夏季旺水期有四十三米深。因为湖底的温度很低,水生的植物和动物都很少,所以湖水碧蓝……”
我一边听着萧紫楼讲,一边看着我的周围。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坡顶,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
在我的前面。碧云潭的湖水平缓如镜、湛蓝透明,倒映着天上的云影。
我脚下的这一圈山地,高处都是凸出地面的嶙峋怪石。稍微低矮的地方,就是一片片的土坡。
在土坡上面,生长着一些荆条、榛子、老鸹眼之类的耐旱灌木。在坡地上,远远的还可以看到几只肥大的田鼠,正在忙碌的跑来跑去,准备自己过冬的粮食。
如今这个季节,地表上的野草都已经开始枯黄,只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还能看出一点绿色。
被秋霜打得金黄和火红的树叶,被山风一吹,发出了犹如海浪一般的涛声,不断的有吹起的落叶在风中飞旋舞动。
塞外北国已近隆冬,眼看着用不了几天,一场大雪下来,这里就将变成一片冰雪世界了。
在更远的四周,我们周围的群山形成了一个大致的圆形。远远的群峰耸立,就像一个浩大无边的木桶,参差不齐的把我们围在了中间。
虽然隔得太远,已经看不太清楚,但我还是可以看出这些山峰的山石上面,形状各异其趣,姿态千姿百怪。
等我看了一圈,才发现周围这些远山形成的盆地,朝向我们这一面的,十之八九都是一片片垂直向下的断崖。
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山口,远远的看来地势比较低矮,可以供我们这些越野车来回出入。
这群山耸峙、错落巍峨,就像是一个大圈,将我们脚下的这道圆形山岭包围在中间。
而在大圈的中间,还有我脚下的这个小环,在小环里面的中心位置处,又恰好是这个碧云潭。
这形状,跟个同心圆的靶子差不离。
我看着这附近的山势地脉,总觉得这里地形逼仄、形势困顿。完全没有风水龙穴的那种藏风聚水、气脉通畅的感觉。
反倒是…像个囚笼!
我心里想到了这里,就回过头看了看和我一起来的这一行人。
只见这个时候,那个飞云子已经拿出了一个罗盘,对照着罗盘上面的位置,一一确定着周围群山各峰的方位朝向。
而飞云子的那个二十岁上下的道童,则是回头不屑的看了我们这边一眼。
我苦笑了一下,也觉得心里暗自好笑。
怎么说这次,我也是冒充成风水大师来的。可是我居然连个罗盘都没带。这看起来未免也太业余了点了!
而那位易数大师沈玉衡则是站在那里,把一把蓍草左右手的来回倒换。
这蓍草卜卦之术,是和易经一起流传下来的,是很古老的正宗占卜之术。古老到和甲骨文用的龟甲占卜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沈玉衡手里的蓍草一共是四十九根,这种卜卦的方式,是这样来做的:
把蓍草任意分成两份,左手的一份抽出一根来夹在左手的小手指上。
因为左手属天,右手属地,这一根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天地人”三才。
正文 第693章 :剥卦、莺鹊同林
第693章 :剥卦、莺鹊同林
然后,他再用右手数左手的蓍草,四根为一组,数完之后剩下的必定是一二三四四个数字,不能是零。
然后再用左手数右手中的蓍草。一组一组地数完后,两手中的蓍草茎余数必有一定规律:
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两,则右肯定也是剩余两。
左余三,则右余一;左余四,则右一定是余四。
这时,将左手所剩下的余数蓍草茎,放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所剩下的余数蓍草茎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
这样,左手指缝间的蓍草茎余数(包括一开始置于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的那一根)就一定不是五就是九。因为刚才去除余数后的蓍草茎,肯定是四十四或四十根。
到此为止,就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称“第一变”。
这沈玉衡爻的这一卦,要用三变成一爻。但是一卦出来,却要六爻才行。所以他这一卦要是测出来,且还得好一会儿工夫呢!
人家那边算卦,我在这目光炯炯的看着人家毕竟不合适,于是我看了他一眼,就又转了个方向。
只见这个时候,那位古四姐正呆呆的站在高处。在她的头顶上,那只只有我能看见的青烟滚滚的黑猫,正挺直了腰板儿四下看呢!
原来这位四姐身上的仙家,它会看风水!我心里这才醒悟过来。
我说这若雪家找风水师,怎么居然找了一个出马仙家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看来古四姐身上的仙家,也就是那个猫妖,堂口不大本事倒是不小。因为能够先看风水的仙家,必须得是对地脉灵气非常敏感才行。
至于说我能看出她家的堂口不大,那就简单了。哪有大堂口的掌堂大教主,成天跟在弟马的身上转悠的?
凡是有点规模的堂口,那都得是弟马在看事治病之前,先烧香上供,再经过传堂报马通传,才有可能上身来的。
而且十有八九,上来的还不是掌堂大教主本人,而是派了一个什么医堂的堂主过来治病。
所以我今天一看见古四姐,就知道她这大概不是什么正式的堂口。看起来那个猫仙倒像是一个本事不小的保家仙。
要说这保家仙,差不多东北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通常是疾病缠身的,或者是老爱招没脸子(鬼魂)的人,家里面都供着保家仙。
实际上,保家仙就是出来单干的仙家,这样的仙家起的作用就相当于是门神或是灶王爷,是来保护这个供奉他香火的人。
古四姐身上的这个猫仙,看起来很是不俗,比当年我刚见到黄九如的时候强多了。而且人家还会看风水…
我心里正在乱七八糟的想着,就觉得二鲵在旁边捅了捅我。
“哥!”只见二鲵小声说道:“你看人家都各自忙活起来了,你怎么不干点啥呀?”
“我这也没带着炉子,要不咱整点小烧烤就好了…”我正笑嘻嘻的说到这儿,就见二鲵气得一跺脚。
“再不成,你也像那个古大姐那样,站一边发会儿愣也行啊!”只见二鲵皱着眉说道:“你不知道你现在看起来很无所事事,吊儿郎当的吗?”
“你四不四傻,”我笑着对二鲵说道:“这碧云潭附近一定有一个风水阵眼,他们三个都忙着确定这个位置呢!”
“可是咱们俩人,是你会点风水穴,还是我会?”我伸手拍了拍二鲵的肩膀——这孩子身量已经和我差不离,脑袋是拍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