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王文卿得到的云箓天符,一共有两部。一部叫做“飞章谒帝”之术,另一部就是五雷天心正法。
自此以后,王文卿还创立了道家的一个分支,叫做“神霄派”。
可以说,后世号称自己会掌心雷、或者是五雷天心正法的人,全是他的徒子徒孙。
“不过你这次,可是猜错了。”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这个金门羽客,可不是王文卿!”“啊?不是王文卿?”我纳闷的说道:“难道还有其它叫金门羽客的人?”
正文 第836章 :斗法林灵素、迁都宋徽宗
“这金门羽客,只不过是个称号,懂不?”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光是据我所知,就有三个被当朝皇帝授予“金门羽客” 称号的人。”
“这三个人,一个是五代末期的道士谭紫霄。他得异人传授“魁罡斗极观灯飞符”之术,还有“上清天心正法”所以被五代时候的南唐烈祖,奉为“金门羽客”。
“第二个人,就是你说的王文卿。他以“飞章谒帝”之术和“五雷天心正法”名扬当世。在宣和四年,被宋徽宗奉为“冲虚妙道先生”“金门羽客”。
“可是,这青铜板上的“金门羽客”却是第三个人。”
赵海南笑着说道:“这个人叫做“林灵素”,是王文卿的弟子。在王文卿之后,被徽宗奉为“通真达灵元妙先生”,“金门羽客”!
“你怎么知道是他?”听到这里,我纳闷的向他问道。
“那上面不是写着“永嘉”两个字的吗?”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
“第一个金门羽客谭紫霄,他是山东人。第二个王文卿,人家是江西人。只有这个林灵素,才是温州永嘉人。”
“原来如此!”听到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心悦诚服!
还得说是人家专门考古的,分析起事情来头头是道。而且知识渊博,说起这些古代的事情来,简直就是如数家珍。
“这么说,这个青铜板的作者,就是这个林灵素了?”我听到这里以后,心里不由得暗自惊奇。
那养貂的一家人,在他们家里,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东西?
“赶紧的,给我讲讲这个林灵素!”我心里边的这个疑惑,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得到解答。于是我又转过头,向赵海南问起了林灵素的事。
“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有意思得很!”只见赵海南咂吧着嘴,感慨的说道:“可以说,差一点他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怎么回事?赶快讲讲!”这时候,朱家卫他们一伙儿人,也都兴致勃勃的坐了下来,听赵海南讲古。
“当年的林灵素,因为道法非凡,被徽宗皇帝信重。但是这林灵素可是一个很有本事,而且很有操守的人。”只见赵海南慢慢的说道:
“通过几件事,你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注意了!”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赵海南忽然一板脸,正色说道:“接下来我给你们讲的,可都是《宋史》上正史所记载的,不是什么邪路子野史!”
“知道!知道!”听他这么一说,大家赶紧答应。
“根据《四库总目》的作者,宝庆二年的进士赵与时记载。徽宗时,皇太子对林灵素不满,以为他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妖人。”
“于是,皇太子就找来了十二个法术精湛的胡僧,他上书给徽宗,要这些胡僧和林灵素当面对战。”
“于是,宋徽宗就问林灵素,愿不愿意应战,林灵素当然是爽快的就答应了。”
“当时,他跟徽宗要了一千斤木炭,在庭院中间用木炭摆了个假山,中间还留出了一个洞口。然后,林灵素让人把这木炭给点燃了。”
“等到这些木炭尽数燃烧充分,整个山洞变成了一个火洞的时候。林灵素说:这十二个胡僧里面,要是有人能够从这边进去,从另一边出来,就算他输。”
“结果那十二个胡僧当场就怂了,除了磕头求饶,再没别的话。”
“于是林灵素施施然的,就从火洞这边钻了进去,然后从那边慢慢的又走了出来。浑身上下丝毫无损。”
“当时这样的斗法,其实在当场一共进行了三轮。”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我就不跟你们一一细说了,总而言之林灵素的本事,那是经过了实际验证的。”
“哦!这老道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这时候,就听朱家卫在一边凑趣的说道。
“还有第二件事,”只见赵海南接着讲道:
“在那个朝代,正是蔡京当政。这个大奸臣把当时的清正之臣,全都给害的罢了官。这些被害的人,都被当时称为“元祐奸党”。
“结果林灵素在跟徽宗一起的时候,在当时皇宫中的太清楼下,见到了立在那里的“元祐奸党碑”,他当即就郑重其事的向那个碑行礼。”
“徽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朝那个碑行礼。”结果林灵素说:
“那上面的苏东坡、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他不可不拜。”
“而且就在当场,林灵素还做了首诗:“苏黄不作文章客,童蔡翻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这“苏黄”,就是苏轼和黄庭坚,而“童蔡”就是童贯和蔡京!”
“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现在的人当然是一听就知道。可是在当时那个时候,蔡琴正是权倾朝野之际。像是这样的话,又有哪个胆大包天的人敢说出口?”
“如果说第一件事说的是林灵素的本事,那么我刚才跟你说的第二件事,说的就是他的风骨了。”只见赵海南郑重其事的说道。
“原来他是这么一个人啊!”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个林灵素暗自佩服。
“还有第三件事,就更是耸人听闻了。”只见赵海楠接着往下讲。
“在宣和初年,林灵素给徽宗上书,里面说“国难将至,请迁都避之”徽宗坚决不听,于是林灵素立刻就离开了京城。”
“结果,就在八年之后,就是靖康之耻的那一年。整个北宋就灭亡在那个时候!”
只见赵海南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脸上也现出了激动的神色:
“如果当时徽宗真的能够迁都的话,那么整个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北宋也许就不会灭亡!也就更不会有后来南宋偏安杭州的事了。”
“我去!这真是个神人啊!”我听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就是拍案而起!
事关一国的气运,这可就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士,会两手法术就能够做到的了!
这个林灵素,他竟然能够在八年之前,就预料到了这一切!
如果当时的宋徽宗,能够听从他的建议,那么北宋迁都避难完全有可能,也有这个时间去做到。
可惜的是,这个洞悉了一切的道士,终究还是没能够扭转乾坤,让后来的靖康之耻成为了现实。
没想到这样一个高人,在历史上却是名声不显,我甚至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我心中在惊诧之余,也暗自的想道:“都说那些道士,每到乱世之时就会下山救世。这话说得果然没错!”
正文 第837章 :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女孩
从古玩城出来,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找了个饭店吃了晚饭,然后兵分两路。大部队回家,而我则是要夜探养貂场。
若雪姐是一定要跟我去的,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她还要负责跟警方沟通。
剩下的,可就没有必要去那么多人了。
正当我和若雪正要出发的时候,黄九如却笑嘻嘻的从后座上拿起了她的羽绒服。
“看着我干什么?”只见黄九如似笑非笑的看了我一眼:“你要去别的地方也就算了,养貂场却是非得我陪你去不可”。
“为什么?”我纳闷的问道。
“你是不明白貂是怎么回事,”黄九如忍着笑朝我说道:“貂是夜行肉食动物。在晚上,它们的警惕性非常高。”
“只要是有人靠近,或者被它们闻到什么异味,那些貂就会立刻开始闹笼。明白了吧?”
“原来是这样,”我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的问道:“那你去又有什么用?”
“顺便说一句,貂属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的一属。”黄九如嘴角上含着一丝笑容头也不抬的说道:“所以我非去不可。”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发声?”说到这里,黄九如居然还笑着念了一句诗。
“好吧,”我听她这么一说,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我和若雪九如一行三个人驱车开往二道营子的方向。
在这一路上,我心里一直不停的回想着,林灵素留下的那块青铜板的事。怎么想觉得这事儿怎么奇怪。
那养貂的一家三口,和刘继芬被杀案的案犯从特征上来看,根本就没有什么相符的地方。他们被牵扯进来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刘继芬死去的女儿眼中有着一根貂毛。
但是通过我白天的观察,我能确定这一家人必定有鬼,这已经是板上钉钉毫无疑问的事。
可是这个青铜版,却让这件事又出了一个诡异的岔头儿。
要说这个林灵素,毫无疑问是一位前辈高人。他留下来的东西,如果说是一个完整的器物,那么被养貂的这家人无意间得到,还情有可原。
可是那个青铜板是作为一个构件出现的,这就很奇怪了。
这件事说明,在二道营子附近很有可能有林灵素留下来的痕迹。
要是按照这样推断下去,那么凶杀案和养貂户,再加上林灵素留下来的遗迹。这三者之间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
我坐在车上心里左思右想,却依然想不出这三者之间是怎么能掺和到一起去的。
就在我心里胡思乱想、念头此起彼伏的时候,我却猛然间听见后座的黄九如发出了“呀!”的一声。
这辆车是若雪在开,而我则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听见黄九如的惊呼声,我立刻就回过了头。
“怎么了?”当我回头一看,发现黄九如的目光正在看着车窗外面。
“那山上…有个小女孩儿!”只见黄九如惊讶的指着车窗外面说道。
我忙不迭的把脑袋转了个180度,朝着我那侧的车窗外面看去。
只见外面四野残雪、寒风呼啸,我们此时此刻,却是正在路过凶案现场附近的那座旱桥。
黄九如手指指向的那个方向,正是远方的一座山峰。我一看就知道,这正是我当初发现红衣小女孩的那座山。
看来这个红衣服的小女孩,真的是有文章!我在心里想了想以后,又看了看天色。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了晚上5点钟,天色马上就要黑透了。
我们现在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还得先办正事要紧。我满怀心事的看了一眼那个曾经出现红衣小女孩的山梁。
“咱们先去养貂场,“我无奈的说道:”然后再处理这个红衣小女孩的事。”
“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衣服?”听我这么一说,黄九如立刻就诧异的向我问道:“那个女孩一闪就不见了,我也是依稀才看见的,还以为我看花眼了呢!”
“因为我也看见过,”我拍了拍黄九如搭在我肩膀上的手:“你没看花眼!”
“什么红衣小女孩?你俩说的是啥?”只见若雪一边开着车,一边一脸惊慌的看着我们俩人。“哪来这么个小女孩?我怎么听不懂呢?”
看到若雪这样的表情,我这才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