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看上面贴的什么相片,袁合论将自己的身份文牒递给旁边的白禹锡:“白兄,你看看这个什么相片,与我长相真是一模一样吗?说来好笑,除了在家中偶尔用铜镜模模糊糊看过,我还真不知道自己长的什么样子。”白禹锡笑着接过文牒,看了一眼,然后惊讶的盯着袁合论,眼睛都瞪大了。袁合论看他这样,心想难道不像?刚想问,白禹锡就说话了。“真是犹如仙家手段,这照片果真跟袁兄一模一样,真是神奇!”说完,白禹锡拿着自己的身份文牒,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不光是他们,其他仕子,家眷也都兴高采烈的看着自己的相片。经过安检之后,车队再一次的出发,不过大家发现车队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守备队员的带领下,从一条岔路向着城西前进。渐渐地,周围的树木变得多了起来,水泥路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树荫笼罩之下,一阵阵凉风从车窗吹进来,让一些不适应北方气候的仕子和家眷们感到舒适无比。等到了道路尽头,袁合论他们看见,一大片的建筑物出现他们的眼前。
这些建筑高大坚固,一条小溪在其中蜿蜒而过,凉亭,水榭,花园,商铺无一不足。而在建筑物门口,一排桌子摆放的整整齐齐,桌子旁还树立了众多旗帜,旗帜上写着甲乙丙丁后加数字。就在大家惊叹于这片建筑物的精美时,一位老先生拿着一个奇怪的器械说话了,声音洪亮无比,就算是在车队尾部的仕子也能清楚的听见。
“各位仕子,我是文教部的官员,文教部就是负责帝国文化教育的部门。你们来到的这个地方,是我们华夏社,将来华夏帝国的大学区域。所谓大学,类型前朝的国子监,属于华夏帝国的最高学府。整个大学区域包含一个基础培训学校和数个专业大学,数个综合大学。
所有人将先在基础培训学校接受3个月的基本培训,了解华夏帝国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简单介绍。随后,你们将要对自己未来的道路,进行选择,进入专业大学或者综合大学学习4年。专业大学学习的内容有,农业,行政管理,外交,司法,工业相关等等,教授的都是务实性的技能,而综合大学学习的是理论研究。具体的,等一会会有人给你们发放入学通知单,你们可以仔细的看一看,等到基础培训学校结束再做打算。
另外,各位在大学城的住宿,我们已经安排了,就在大学的生活区内。每一户都有一座房子,大家可以自行组团或者接受随机分配。房子里,帝国已经给大家配置了一些米粮,生活用具,要是还缺少什么,到时候可以向生活区的管理人员申请。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等会将会收到一笔补助。在这里学习的几年,你们的生活费用,按照我华夏帝国从七品官员的薪酬发放。具体数目是,每个月按照,城市一家五口人一年所需钱粮的2倍发放。也就是十贯钱的2倍,二十贯钱。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华夏社的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大宋制钱。以后你们可以在大学城内的米店,自己购买所需的米粮,瓜果蔬菜。最后,如果各位的亲眷能够从事清扫,看护大学财产等工作的,也可以来报名。
好了,大家到甲字开头旗帜下排队,进行基础学校的入学造册。入学造册完成之后,再到乙字开头的旗帜下排队,进行房屋造册。随后,再拿着身份文牒,入学和房屋存根到丙字开头的桌子那领取本月生活费用,以后都是每月这个时候去基础培训学校去领取。愿意在大学区域工作的各位亲属,你们拿着身份文牒到丁字开头的桌子处造册。
我再提醒大家一句,在华夏帝国,你们的身份文牒一定不能破坏,污损,否则众多福利领取不了,同时在华夏帝国境内也不能住脚店。好了,大家开始排队吧,一个接一个。”
老先生的话说完,学子们轰的一声在各个旗帜下排起队来。袁合论几人当然是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一边等,大家一边讨论。苏石山有些激动对几人说道:“陛下真乃仁慈之君,不但给我等房屋居住,还发放日常耗度。一月20贯,20000钱,一家五口,一人每月可有4000钱,一日用度有100余钱。太多了,太多了。”说完,一脸喜色。
也难怪,苏石山家这次来的人口不少,他的父母,妻子,两个孩子,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弟弟,加上他一共四个成年人,三个孩子。这些钱完全够他们一家所用了。绍兴三十二年,洪适言:“沿边已招纳降胡,若使之饥寒失所,则必怨望。如萧鹧巴一家余二十口,券钱最多,日不过千六百金,尚不给用,则其余可知。”宋朝招待投降的金国大将一家,官方每天的拨款是1贯600文,若以22人计,则人均72文,对于大将家庭来说,确实不够用。但是那是高级将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均100文简直就是奢侈了。不过此时,特别是南宋末期之后,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费用提高。如宋宁宗时,湖州按朝廷指令每天造甲二副,“所用工匠,并是追逮,则非应募。其人在甲局,每日等差支钱,日二百,下至一百五十文,固不敢减克。然只能养其一身,而不能养其一家”。每天工资150文至200文,只可以供个人食用而不能养家。考虑到华夏社的米价不高,其他费用也比蒙元境内的物价水平要低一些,所以,总的来说,每人100文在华夏社境内,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
袁合论家中这次来的只有他的妻子和几个孩子,成人两人而已。他家中富庶,知道他来华夏社任官,族里的公中和父母给了他不少银钱,没想到华夏社的薪酬如此之高,所带银钱竟然用不上了。他笑着点点头:“是阿,如此一来,我等也能安心求学了。还有刚才各位可听到了,这是华夏社从七品官员的月钱,看来我等将来毕业,最少也是一个从七品官员。”
“哈哈,袁兄,你可真是一个官迷。不过我想,咱们求学四年之后,当个正七品的官职还是没有问题的。”白禹锡开着袁合论的玩笑,自己却得陇望蜀起来。
“喔?你能当七品官?你且说说,你会些什么?”几人身边忽然有人插话。
袁合论等人闻言,向着说话的人看去,只见是一个气度非凡的年轻人,看着白白净净的,像是个富家公子,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再仔细看看,此人身边还有一个仆人,果然是富家公子的做派。
虽然此人言语间有些嘲笑的意思,不过白禹锡并没有生气。天子脚下,谁知道会从哪里跳出个大神来,他刚刚来,可不想因为一些小事,误了前途。所以他拱拱手,心平气和的回了来人一句:“未曾请教公子尊姓大名,我等是江南今科的考中仕子,初来大同,欣喜之下,难免得意忘形。刚刚公子问我等会些什么,这个却又难了。我等都是苦学十数载几十载,圣人学问还算精通。前些日子,曾看过华夏社的极西见闻,也算略有所得,不知道公子想问些什么。”
白禹锡一句话说完,袁合论,苏石山,陆子詹,王子长,李文叔心中纷纷大乐。白禹锡这句话说的有礼有节,软中带硬。说明了自己这些人是今科仕子,而且是远道而来。所谓远来是客,就算是刚刚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也是不知者无罪。
白禹锡还反问了对方一句想问什么,但是同时也把问题的范围限定在了圣人典籍和西方见闻上。要知道,虽然考过了科举,可是他们一路上可没把书放下,再加上一路上讨论,比起科举时,学问上更是增进了几分。更妙的是,他开头的一句,问来人姓甚名谁,就是隐晦的说,你又是什么人,有什么资格在这说三到底。
“大胆!”就在几人乐呵呵的看着白禹锡和来人斗嘴的时候,年轻人身边的仆人却激动无比,出言呵斥。
第二一三节奏对
“呵呵,无妨。我叫张雪,本地仕子,因俗物繁多,却没有参加今科科举。今日看到诸位贤才高达来我大同,见猎心喜,这才搭话。如果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原谅则个。”年轻人对仆人摆摆手,表示无碍,然后抬手行礼,表示歉意。这下白禹锡倒是不好意思了,也赶紧回了一礼。
“刚刚这位先生说各位擅长圣人学问,还懂极西见闻,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其一,华夏帝国被蒙元势力包围,更有传闻,忽必烈已诏令四大汗国派兵来援,不知诸位有何良策。其二,若华夏帝国决心攻占江南各蒙元行省,成功之后该如何面对行朝。其三,如今我华夏帝国的律法还未完备,但我想问问,何法为大,何法为重。其四,我华夏藩属如今多已顺元,将来该怎么处理。”来人行礼之后,却毫不客气的问了四个问题。
大家都爱看热闹,看到这边的情景,附近的仕子纷纷围了过来。万一是本地仕子来找茬,大家都是今科仕子,算是同年,自然不可能让自己人被欺负。看到人渐渐多了起来,年轻人身边的仆人脸色焦急起来,手伸到背后使了个动作,人群中一些孔武有力,目光炯炯的壮汉慢慢靠近了一些。
袁合论几人看到这样,也知道现在骑虎难下了,要是不说个所以然,恐怕今科仕子名不副实的传闻,立时就在大同城中传播开了。不过这个年轻人说的几个问题,有的他们倒是第一次听说。忽必烈竟然诏令四大汗国?这可不是小事,众人也是看过华夏社的备考资料的,里面清楚的表明和介绍了四大汗国的历史,地理,经济和大概军事实力。均是控骑几十万的强国,华夏社能坚持住吗?还有,华夏社竟然要攻击蒙元江南行省了?兵灾之下,百姓难免受害,家在江南的仕子脸色一变。更有,这个年轻人家中应该不凡,这些事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一时间,学子们纷纷低头议论起来。
陆子詹看到大家不说话,心中一急,还没等袁合论阻拦,口中就说:“我是临安陆子詹。刚刚这位公子说第一个问题,我听闻陛下起兵时,兵甲不过数百,不也将蒙元打的丢盔卸甲。如今华夏社行省有八,民有千万,地有百万,兵将更是浩瀚如海。又听说华夏社火器恐惧,战将犀利。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是了。再说那四大汗国与忽必烈关系复杂,哪会这么乖巧。我看忽必烈定是许下了什么驱虎吞狼之计,想要让四大汗国来送死。那四大汗国的君王也不是傻子,不管出兵与否,肯定不会倾巢而出,这样西来的军队,兵力恐怕也不会多。
我看还是要从兵事上下手,不如攻占大都与上都,却要尽量让忽必烈逃亡草原。因为要是将忽必烈杀了,恐怕那四大汗国的君主定然会以为忽必烈复仇的名义,纠集草原无数骑兵,再次侵袭华夏。万众一心,想要轻易战胜,却是难了。
如果让忽必烈逃走,虽然此人也算是雄才大略,可国都既丢,到时候他就是丧家之犬,危害大大降低了。几番打击之下,草原上定然传言四起,那东来的四大汗国是否会有其他心思?我看肯定会!草原上行的是强者为尊的规矩,就算是忽必烈以前厉害又如何。勾心斗角之下,或兵戎相见,或各怀鬼胎,保存实力。华夏社,又有何忧。”周围围着的仕子听到陆子詹说的,纷纷叫起来好来,不过陆子詹还没有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