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过了五六天,赵正发现自己的军粮又不够用了,而且还发现胡人已经南下,要跟晋国赵氏争夺代郡,燕国似乎也想趟这趟浑水,扩大自己在代郡的地盘。而且有山民看到八马大盗的大军就是朝着代郡进发,乌压压的看不见头。
山民的话赵正不怀疑,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是很淳朴的,再说自己的给了一把铁剑的酬劳。
胡人南下,马匪北上,赵正不觉得马老大是什么爱国主义志士,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是被燕国、赵氏、或者胡人给收买,帮助三方中一个争夺代郡。
代郡有一半在太行,混迹与山林的马匪自然能发挥不少优势,只是他们到底为谁卖命?
郑高与他们为伍,那么胡人可以排除,郑高一个郑国王族不会堕落到与蛮夷胡族卖命。如果是赵氏也可以,不过赵氏一向与现在的郑国王族交好,跟郑高那一支可谓水火,而且赵氏代郡上大夫赵奢数次围剿马匪,一度将马匪剿灭。
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燕国,但不知道是燕王还是太子丹,又或是什么别的势力,不过有一点赵正可以肯定,那就是他惹不起。
但他躲的起,胡人南下争夺代郡,战事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那么自己至少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继续玩麻雀战术,至少要给山寨上那些马匪留下心理阴影。
拿定主意,赵正下令道:“荆轲兄带领伤员先行回转宜县,唐昆和何苗去东郡购买粮食,余下诸位随我继续执行疲敌之策,咱们要在代郡的战事结束前拿下山寨。”
众人也是信心满满,附和道:“彩。”(就是喝彩,表示很支持)
诸将领命执行,赵正也换上便装跟着姬冲打游击,说是打游击其实双方都不出兵,更多的是两方互骂。
来的地方是西寨,胡甲驻守的地方,姬冲是每天都要过来耍上一耍,尽情展现自己的歌喉。
“哟~~~,山寨十八弯,可惜无好汉,一群龟儿子,不敢出大山~~”
赵正的编词姬冲最爱唱,琅琅上口还没有那些兮哉之类的语气词,尤其是通俗易懂,对面的马匪都能听懂。
“啊~~,俺们有好汉,老胡就是一好汉唉~~”
一道粗犷的跟张飞有一拼的声音传来,那抑扬顿挫的音调回荡在深山时真如老猿啼鸣。都不用姬冲再出手,对面的马匪已经难以忍受。等到胡甲的声音被瞌睡一夜的马匪叫停时,姬冲又会来一句,胡甲一句能忍,两句不好忍,三句就忍不了,又开始一阵深情嚎叫,搅和着那些值夜哨兵的美梦。
“哈哈哈,姬兄你可是越来越坏,让马匪自己骚扰自己。”
姬冲抱拳笑道:“这个我可不敢,说起来还是赵兄你的功劳,这几天读了你的兵书,冲可谓如饮甘醴,飘飘乎···”
“行了行了,别拍了,都说多少遍了那不是我写的,是我师傅教我的,你偏不信。”赵正赶紧打断,他这两天自己也创作了不少“山歌”,越发喜欢文艺范。
木匠见其名知其人,姬冲虽未曾与他会面但是从荆轲和陶园的只言片语中也大致了解在他收赵正为徒前赵正就已经露出不少才干。
不过既然赵正不愿承认,姬冲也不强求,只要自己能学习他的知识便可。未与赵正深交时以为他是欺世盗名的商贾小人,妄图凭借奇淫巧技和一些小聪明取悦宜侯获得名利。现在才只知道自己当初多么愚蠢,名利之于赵正须臾间可得。
“赵兄,冲有一求还望赵正应允?”姬冲忽然一个很正式的长揖说道:“此前冲有眼无珠不识大贤,得罪之处认打认罚,不过请先生收我为徒,冲愿以弟子礼一旁侍奉,终生不改其志。”
赵正一怔随即笑道:“高山流水知音难寻,我的这些胡言乱语竟能入姬兄慧眼乃是我的福分,哪里感谈什么师生之分。”说着拉起姬冲道:“你我昔日虽有不快,然携手抗敌至今当有同袍之义,以往龌龊不提也罢,从今往后姬兄愿听赵正便讲,只当作好友闲谈如何?”
姬冲含泪再拜道:“赵兄大义,姬冲铭记在心,从此三山五岳愿为驱使。”
“当如是!”
两人双手紧握,在夕阳下身影越拉越长。一边的小卒向另一个道:“咱们两位将军不会是龙阳之癖吧?”
另一个道:“只怕是积年老手。”
“啊切~”
宜县,宜侯府,荆轲快马加鞭赶回宜县,如此因为运送伤兵也花了整整六天。当他将战事进程对宜侯和姬景说完后,宜侯无声点点头,不知是赞许赵正还是对族侄姬冲的成长感到欣慰。
“君侯,还有一事荆轲要问?”
宜侯会意屏退左右,房间里只留下他和荆轲,连姬景都被赶了出去。宜侯点头示意,荆轲小声道:“胡人南下与我燕国和赵氏争抢代郡,可是八马大盗也加入其中。
马匪重利轻地,故而赵正猜测马匪是为三方某一方驱使,一番推敲后发现只有燕国的某些势力能做到,只是不知···?”
“不可能,大王虽不是昭王惠王那样的贤君,但也不会跟这些蝇营狗苟的马匪勾结,况且他们常年祸害我百姓。
太子就更不可能,他虽然有些狂傲不过对于杀人越货的马匪没有好感,况且这次出兵是以他的名义征伐。”
“其他的贵族···,老夫细数一番,我燕国中有养起马匪实力的贵族公卿都是一些忠良孤傲之辈,至于那些暗地里的势力,老夫也不知。”
胡人南下宜侯也接到了邸报,可是马匪怎么突然掺和到里面了,而且赵正还利用这个空挡攻到马匪老巢。
宜侯思索半晌后道:“老夫书信一封送给太子,或许他知晓也说不定。”
荆轲大喜,拿出笔墨伺候。
这时屋外齐方急匆匆跑来,路上不知绊倒几次,身上满是尘土,脸上却惶恐不觉。守在屋外的姬景拦住他,问道:“天塌了地陷了,让你这么着急,平日你的气度呢?”
齐方丝毫不理他的讽刺,跪在地上便喊:“大事不好了,蓟都被围困了。”
“大王派九路信使,召集各路封君北上勤王。”
“什么!”
宜侯一惊不慎打翻砚台,他此时也顾不得那些,急忙推门出去询问齐方仔细情况,荆轲也紧随其后。
书桌上墨汁四处流荡,刚好划过“胡人南下”四个字,而在其上面的空白处正好是“赵正”这个名字。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六章 双加官(一)收藏吧
且说胡人南下兵临蓟都城下,燕王惶惶不安,在媚姬的提醒下才想起来下发勤王令,九路信使出奔各地封君守将领地。
燕国大乱,中原大乱,但太行马匪处异常安静。围困一月赵正还没有退却之意,马老六着急向代郡派出信使召马老大回家救援,可惜信使未出大平顶就被英布一箭毙命,嘴里嘟囔了一个数字便将那求援信送到赵正的帅案。
“呵呵,马匪顶不住了,我估摸着他们的存粮应该不足了。固若金汤,最后倒把自己封死在里面。”
赵正把信传阅众将,问道:“陶叔,赵季常的剩余的五百石粮运到哪了?”
“已经进了固城大营,而且咱们也招募了二百多青壮,鱼头何苗正在训练,再过几天就能跟着打麻雀战。”
赵正点点头,露出微笑。现在有粮有兵,大平顶他还非要攻下来。
时间回到十多天前,赵正带着陶园的人对大平顶周边地势进行测绘,兵卒仅六百,粮食不足一月,攻下大平顶似乎无望。但赵正不甘心距离成功如此近就失败,他要将马匪活动的主要区域的地形地势全都画下来,这次不行那就下次来,有了地图剩下只有兵力。
测绘队走到乾堡附近时,赵正意外发现一支商队,此地还是马匪的活动范围,商贾避之犹不及哪里敢靠近。好奇之下赵正带着陶园也扮作商人跟上去看看,这一跟就到了晋国的虞城。
同样紧邻太行马匪,虞城商贾众多繁花似锦,哪里像固城跟个荒野小镇一般。
转过几个街头,那商队在一家店里停下,仔细看去原来跟赵正做的买卖一样都是面粉铺。
“客人请进,咱们这是新开的粮铺,粟米、白米一应俱全,如果您觉得这些都不喜欢,还可以看看这边的麦粉。您瞧这白花花的麦粉看着多舒坦,而且您要是买了本店还附赠您蒸馒头的秘方。”
掌柜满脸堆笑为赵正一番介绍,殊不知这些都是他搞出来的。面粉售卖都是郑袖负责,郑家乃燕南大商,销路自然众多,可是没想到竟然会在重重太行后的晋国虞城售卖。
赵正问道:“麦粉的说法不雅,我家乡都叫他面粉。敢问这面粉价格几许?”
掌柜何其老套,麦粉是晋国的叫法,因为晋国多种小麦,百姓也多食麦饭,为了好销售才叫麦粉。面粉都是燕国的称呼,听了赵正的询问,掌柜笑道:“原来是燕国的客人,那老朽就不废话了。燕晋两国虽紧邻,但太行马匪肆虐商路不通,故而这批面粉都是从襄国乃至邯郸绕过太行运来,加上路途自然贵了点,一斤面粉三十钱。”
三十钱一斤,生生比宜县奇异楼所售的多出三倍有余,赵正标价九钱一斤还被春娘嘲笑刻薄,三钱不到一斤粮放上石磨走一遭就翻了三倍,却不知这绕着太行走一遭能翻上十倍。
掌柜看着赵正奇怪的脸色,时而舒展时而紧缩,问道:“客人可是嫌贵,那老朽做主若您买的过了百金我给你按九成七收价。”
赵正摇头不语,掌柜以为他还不满意,又说道:“那九成五如何,这可已经是最低价了。”
“五成”赵正伸出五个指头,笑道:“你们给我五成的钱。”
掌柜一愣,随即冷下脸,买粮食的不付钱还要我们到给五成,不是找麻烦的吗,不过找错地方了。
“呼啦”
几个壮汉拿着棍棒将赵正团团围住,陶园见状抽出刀来带着几个护卫上前,双方陷入僵持。
掌柜黑着脸,说道:“那燕国来的朋友,老朽劝你们最好不要在本店找麻烦,因为可能到最后麻烦的是你们,这里是赵氏的产业,虞城令都要给几分薄面。”
怪不得如此大胆,敢贴着马匪的地盘行商,不过这样也好赵氏不怕马匪正好给赵正提供一个合作伙伴。此前唐昆和何苗去东郡买粮,但忘了胡人南下燕国所有的粮食封禁禁止私自购买,唐昆还是拿出赵正给他的涿郡近卫军令牌后才买了一小点,根本是杯水车薪。
没了粮食也就没了后路,即便是代郡的战事再胶着赵正也无法继续围山打麻雀战,所以才秘密带着亲卫测绘地势以图再攻。
赵正道:“在下也声明一点,我们并不是找麻烦来的,而是找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你们店东就不想省了那遥远的路费?”
“此话怎讲?”掌柜语气缓和,示意壮汉退下。
赵正也将亲卫撤下,上前小声道:“实不相瞒我们是燕国近卫军,奉命剿匪现在已经将马匪围困,奈何军粮匮乏,故而到此购买军粮。”
说着赵正从怀中掏出半块虎符递了过去。
“你们真的剿灭了八马大盗?”
“然也。”
赵正捧起一抔面洒在桌上,随手画了几下一副简略的燕晋地图脱然而出。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