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滦平县里,众人聚拢在李长兴跟前,交流着这段时间打砸抢烧“燕京日报”的情况。
经过他们的努力,如今整个滦平县的所有酒店、茶馆都不敢再读“燕京日报”了。
如此一来,报纸的销量也急剧下降,只有极个别的真心喜欢报纸的人,继续订阅报纸,不过这些人也担心触怒了缙绅士大夫们,不敢拿到公众场合去看。
于是大量送到滦平县的报纸都积压在驿馆里,俨然废纸一样。
大家交流了一圈,然后此次运动的急先锋孙郎说道:“李兄,现在虽然茶馆酒店没有读报人了,但是仍然有些不知死活的人买来报纸偷偷去看。所以,我看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驿馆把那些积存的报纸一把火烧了,也算是彻底断送了那些人的念想。”
张百湾乡的张平不无担忧的说:“驿馆非同小可,咱们直接去驿馆放火烧报纸,搞不好就真的触怒了燕王。”
孙郎冷哼了一声说:“咱们都搞了好几天了,朱棣不还是连个屁都不敢放?你们别看朱棣他平时咋咋呼呼,在咱们面前装的人五人六好不威风,但是他再牛叉,能跟咱们这么多人同时对抗?他要是胆敢乱来,那可是等于挑战全天下士大夫。”
李长兴终于开口说道:“没错,现在朝廷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是肯定也对朱棣恨得牙痒痒,只不过有点摸不准朱棣的底牌,忌惮朱棣,才一直没有动手,只要咱们再加一把火,朝廷肯定会支持咱们的。”
孙郎随即说道:“就是,宁王朱权等八位殿下的‘八门落锁’计划,已经把北平地区彻底封闭。朱棣要是再不打破‘八门落锁’计划的封锁的话,就不用外人出手,他自己就得先崩盘!所以,咱们就趁他病要他命,趁着朱棣现在顾头不顾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的时候,再狠狠地给他来一下!”
于是,在李长兴的带领下,一群人当即行动,气势汹汹的直奔驿馆而来。
到了驿馆门外,驿馆负责人一看这阵势,赶紧上前赔笑。
李长兴也不打话,冷冷说道:“把‘燕京日报’交出来,这里就没你的事了。”
驿馆负责人一呆,他早就知道李长兴等人这段时间打砸酒馆茶馆禁止读报的事情,如今一见李长兴等人来者不善,直接索要报纸,立即就知道事情不妙,忙陪笑着说:“李员外说笑了,这报纸可是燕王殿下亲自主办的,就算借小的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胡乱处置。”
孙郎虽然也是个举人,但却是个急性子,一听驿馆负责人这么说,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嘴巴子招呼了过去,喝道:“不知死活!”
驿馆负责人见势头不妙,连赔笑着说:“几位稍等,小的这就给你们找。”朝一侧的小厮使了个眼色。
那小厮会意,退回了驿馆里,然后从后门溜走,一路小跑直奔县衙而去。
为了工作方便,驿馆本来就离县衙不远,所以小厮抬手间就跑到了县衙。
到了县衙后,那小厮赶紧求见新任县令陈朝。
但是很快就被告知,陈县令一大早就下乡去了,不在县衙。
原来那县令陈朝早早就得知了李长兴等人的计划,他本来也是读书人出身,跟李长兴等人可以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只不过陈朝身为“朝廷命官”,做事自然比李长兴等人奸猾一些,他内心深处支持李长兴等人的打砸计划,但是又惧怕燕王霹雳火爆的脾气。
这种情况下,陈朝自然不敢参与李长兴等人的计划了。
但是他也料定李长兴等人一旦去打砸驿馆焚烧“燕京日报”的话,驿馆人员情急之下肯定会来向他求援。
这种情况下,自己要是去支援,既得罪了李长兴等所有士大夫缙绅、以后无法在滦平县开展工作,而且也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但是自己要是置之不理的话,回头燕王万一追究起这件事的话,自己跑不了一个连带责任。
于是,陈朝略微一想,想到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假装深入基层去体察民情去了,营造出一个自己不在现场、爱莫能助的局面。
这样“燕京日报”既被成功焚毁,自己还能彻底免责。
小厮在得知陈朝县令下乡的消息后,愣了一愣,无奈之下只好快步赶回驿馆。
结果才进驿馆,却见院子里火苗蹿起,只见李长兴等人站在院子里,把一捆捆的报纸丢进火堆里。
原来李长兴等人痛恨“燕京日报”,恨不得立刻把这个报纸从地球上抹去,所以根本没有给驿馆负责人多少缓冲的时间,那小厮溜出不久,李长兴、孙郎就带领众人直接冲进了驿馆,一群读书人改行当起了警察,在驿馆一番搜寻,把所有“燕京日报”全部搜罗出来,然后在院子里点起了火堆,开始焚烧起来。
但是一摞又一摞的报纸丢进火堆后,反而烧的越来越慢了。
孙郎等人恨不得报纸立刻烧成灰烬,一看报纸烧得那么慢,不禁暗暗焦急。
情急之下,孙郎先是找来一根木棍子,把那累叠在一起的纸张掀开,这样火势就会大一些。
但是效果仍然平平。
李长兴望了望孙郎着急的样子,微笑着说:“孙兄,这报纸以后就彻底在我滦平县消失了,您这么急躁干什么?”
孙郎把木棍摔在地上,愤愤的说:“我孙郎就是个直性子,眼睛里揉不下半粒沙子,恨不得立刻把这些乌七八黑的东西毁掉!”
李长兴微笑着说:“孙兄,咱好歹是读书人,要时刻保持风度才对,要不岂不是让那些赳赳武夫看不起咱们?来来来,咱哥俩先到屋子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至于这报纸嘛,让他慢慢烧好了。咱哥俩一边品茶一边看着朱棣的心血被烧个干净,岂不是一件乐事?”
孙郎一听,愣了一愣说:“还是李兄有见识知风雅!”
其余缙绅听了,齐声称妙,一群人都进了大厅。
驿馆负责人无奈之下,只有忍气吞声,给众人上茶。
第四十五章 反击
燕王府议事厅内,燕王脸色铁青的听着汇报。
他虽然早就料到自己发行报纸,会引起士大夫的反对,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文弱的士大夫,竟然在反对自己报纸的事情上,如此的激烈与暴戾。
姚广孝看着燕王一边听着汇报,一边嘴角在不停的抖动着,心里暗暗吃惊。
这段时间以来,姚广孝已经基本摸清了燕王的脉络,如今一看燕王这表情,显然要对士大夫集团予以强烈的反击,便赶紧寻思究竟要怎样反击,才能确保事情可控。
燕王听完了汇报,目光从姚广孝、张玉、朱能三人身上逐一扫过。
眼前的这三个人,是燕王府的核心人物,是燕王的三大支柱,只要拥有他们三人的支持,燕王就有信心迎接所有的挑战。
姚广孝之前已经明确表示支持燕王的变革,所以燕王直接望着张玉,缓缓问道:“张将军,你之前曾经在蒙元政权干过,为什么投靠我大明政权?”
张玉一愣,没想到燕王竟然在这个时候忽然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本来性格耿直,况且与燕王名为君臣,实为朋友,所以也犯不上说那些什么“顺天应命”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张玉老老实实的回答:“蒙元政权统治下,我们汉人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至于尊严什么的,就更无从谈起,连阿猫阿狗的地位都不如。”
燕王点了点头,又问朱能:“将军,你也出身贫苦,老百姓的苦日子你也最清楚,你觉得孤王从士大夫手中夺回基层政权这个举动如何?”
朱能不假思索,朗声说道:“殿下肯为老百姓做主,我朱能誓死效忠殿下!”
张玉也道:“殿下尽管放心,就算全天下读书人都反对殿下,只要张玉有一口气在,也要为殿下的变革保驾护航!”
燕王点了点头问:“军心可用吗?”
张玉道:“殿下尽管放心,自从殿下推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来,咱们军队严格遵从,已经赢得了老百姓的普遍赞誉。老百姓也积极响应殿下的拥军爱军尊敬军属的政策,如今全军上下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尊严,都愿意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燕王听了,陷入了沉思。
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燕王朱棣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以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高超的手腕,战胜了建文帝夺取了皇位。
但是如今朱焱作为未来穿越人附身在燕王朱棣身上,他脑子里有海量的知识库,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太清楚大明朝这些积弊以及士大夫对于江山的腐蚀后果了,他不甘心按照原来历史上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既定剧本按部就班的去做,更不能容忍自己重新开创的大明天下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满清鞑子入关灭掉,所以他经过短暂的沉思后,决心要以自己一己之力扭转整个历史进程。
燕王当即拍案而起说道:“好,有三位鼎力相助,孤王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说完,便与张玉、朱能商量。
经过商议,张玉率领精锐人马在北平周边警戒,以防关键时刻朝廷以及宁王朱权等人的军队乘虚而入。
而朱能则率领三千人马,分派到各个县城去抓人,把所有带头闹事的士大夫全部抓捕。
张玉、朱能领命,齐声应诺。
姚广孝忍不住问道:“殿下准备怎么处置这些带头闹事之人?”
燕王脸色森寒,一字一顿的说:“这等给脸不要脸的人,还留着脸有什么用?干脆把脑袋一起砍下来吧!”
姚广孝听了倒吸了一口气,顿了顿,忍不住说:“殿下,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可很少有人大举屠杀读书人啊。以秦始皇的千古一帝强势作风,一个焚书坑儒的举动,尚且被后世骂上数千年。殿下要是对读书人妄开杀戒,恐怕会被后世谩骂。”
燕王听了,笑了笑说:“先生多虑了。秦始皇所以被后世谩骂,是因为后来的读书人都是一脉相承,他们当然给自家人喊冤了。孤王稍候就会推行扫盲教育,让孤王辖区所有人都有基本的文化水准,到那个时候,老百姓就都有了文化,他们可以自己去读报纸看新闻,对于一切事物也都会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孤王的变革举动,全部是利国利民之事,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得了实惠以后,岂会继续听信士大夫的一面之词,谩骂孤王?”
姚广孝听了,顿时醒悟过来,连声赞叹:“殿下英明!”
燕王随即宣召警卫营副营长周正入见。
周正领命,进来拜见燕王,听候命令。
燕王望着周正,一字一顿的下达了命令:“走,跟着孤王,咱们亲自去这次闹得最凶的滦平县!”
姚广孝听了,心想燕王这阵势,明显是要在滦平县大开杀戒,狠狠地杀一下这些官僚士大夫的嚣张气焰了,不禁暗暗吃惊。
周正领命,当即出去调动警卫营士兵出动。
于是燕王与朱能、张玉等人分开行动。
周正点起警卫营的五百人马在燕王府外集合,燕王出来看了看警卫营的官兵们,一声不吭,翻身上马。
警卫营的士兵随即都上了马。
燕王看了,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