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玉堂一看这阵势,赶紧吩咐人去给家丁传信,让把备好的粮食加快运送过来。
这一天大家足足忙活到了深夜,赵玉堂等人回到城里碰头汇总了下,四个人竟然一共卖出了五万石的粮食。
也就是说,今天四个人手中又有了五千两的现银。
有了这些银子,四个人都哈哈大笑,一天的疲倦一扫而空。
此时此刻,他们浑然忘记了他们以这个价格卖出粮食会亏损多少这件事。
此后一连三日,赵玉堂他们每天差不多都卖出了五、六万石的粮食,换取了一万六千多两的现银。
照这个势头,不出十日,他们就能凑齐五万两银子来偿清高利贷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第四天一大早,几个人到库房里准备拉着粮食继续出去贩卖的时候,却赫然发现粮仓里的粮食竟然没有多少了。
看着几乎要见底的粮仓时,赵玉堂等人脸色陡然变了。
赵玉堂勃然大怒,厉声喊来管家老孙,劈头盖脸的喝问:“老孙,你是怎么搞的!我们的粮食呢?我们的粮食都哪去了?你给我实话实说,是不是你都拿到你家去了?”
管家老孙颤抖着跪在地上,连忙道:“属下不敢。”
赵玉堂怒道:“你不敢!那我的粮食呢!粮食都哪去了!”
一番歇斯底里的发狂,仍然觉得不够解恨,看着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的老孙,想到自己这些天起早贪黑罔顾读书人的尊严跑去当商贩卖粮食,而自己最信任的管家老孙竟然在自己背后捅刀子,赵玉堂就感觉激愤难耐,当即抬起脚就朝着管家老孙的肩上踹了一下。
管家老孙被一脚踹翻在地,情急之下,也腾地站起身来,满目喷火的望着赵玉堂。
赵玉堂一见这阵势,想到邹阳等人还在旁边,感到自己的面子受到了侮辱,便大声的说:“怎么?还想造反不成?当年要不是赵某人收留你培养你,你恐怕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
老孙想到当初自己的凄惨情景,不禁叹息一声。
赵玉堂看自己轻轻的几句讥讽的话,就震慑住了老孙,心里油然而生出得意。
半天,老孙才叹了口气说:“老爷,你当初是以一两银子四石甚至三石的高价,总共买入了二十一万石的粮食。如今你们都是以一两银子八石、十石的低价售出……”
老孙的这番话没等说完,赵玉堂等人立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瞬间,赵玉堂等人一个个都变得脸色惨白了。
第八十九章 第三次交易
赵玉堂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自己急于把囤积的粮食卖出去换成现银,赔损超过一半以上。那么就算自己把这些粮食都卖出去,恐怕连五万两银子的一半都收不回来。
想到那天价的高利贷,赵玉堂忽然眼睛一黑,昏厥了过去。
不知不觉之间,距离上次与林琳交易的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燕王这次准备跟林琳要一批武器的同时,还准备要一大批现代化的机井。
眼瞅着这次与土豪劣绅的粮食大战就要大获全胜,接下来燕王就准备推行户籍改革制度。
而户籍改革制度与土地改革制度是一脉相承的。
重新给老百姓分地以后,虽然以老百姓的干劲,肯定也会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但是现有的土地状况摆在那,短时间内效果有限。
而燕王却迫切希望快速的让藩地的老百姓的农作物产量上去了,生活条件也随之翻翻,这样藩地就可以成为自己以后征伐四方的最可靠的支撑了。
而在明朝初年这个年代,农业生产普遍还是靠天吃饭。虽然也有一些水车之类的灌溉工具,但是效果有限,也需要附近有河流才能采水。
但是如果有了机井设备就不一样了,只要隔一段距离就挖一口机井,然后把机器放进去,周边好几百亩的土地就都可以利用机井灌溉了。
到那时候,产量就会立刻翻上好几番。
燕王按照约定,拿着十箱子的珍宝来到西山与林琳接头。
算起来二人已经交易过两次,彼此都各取所需,也算是双赢。
至于他穿越到明朝的真正使命,二人反倒是都心照不宣的予以回避。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后,燕王开口说:“这次我要一千把ak47步枪、一百万发步枪弹,五十把汤姆逊冲锋枪、五十万发子弹,另外还要五百套机井设备。”
林琳一听吓了一跳,顿了半天才缓缓的说:“朱焱,你要步枪也好,冲锋枪也好,这些都不是问题,我都能给你搞到。但是你一下子要那么多机井设备干什么?”
燕王道:“我现在有了一大片自己的根据地,我要在这里种植啊。”
林琳沉默了片刻徐徐的说:“朱焱,你可不要忘了你此行的真正任务啊,到了建文帝四年,你就能回来了,你要那么多地干什么。”
燕王道:“但是这两年我也要好好享受享受,过一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啊。”知道林琳心里肯定起了疑心,便说:“林姐,我小时候家里就穷,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好好享受享受,你就从了我吧。你放心,到了建文帝四年,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多呆的,这里再好,也不如咱们那好。要w
林琳沉吟着说:“可是。。。。。。可是你所处的年代是明朝初年唉,那个年代连电都没有,就算给你那么多机井设备,你怎么使用?”
燕王听了,诡秘的一笑说:“我的好姐姐,咱们那个年代科技那么发达,你又关系脉络那么广,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吗?弟弟我这次给你准备的礼物里,可有好几件大明朝宫廷的御用宝贝呢,其中还有朱元璋的亲笔手书好几份呢。”
朱元璋的亲笔手书即便在明朝也是十分珍惜的,更何况在现代?不过燕王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家里倒是不缺这玩意。
果然林琳动心了,沉吟了下说:“好,我尽力帮你做到。”
燕王与林琳道了别,回到府中,姚广孝已经等候多时了,一见他回来,赶紧走到了跟前。
姚广孝心里明镜,每次燕王都是月圆之夜连续两晚前往西山,完事后总是有一批逆天的武器回来,他感觉西山肯定有古怪。但是他仔细运用自己所学的奇门五行风水之学等等研究了西山好几遍,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燕王坐下问:“赵玉堂他们怎么样?”
姚广孝道:“听说赵玉堂如今躺在家中一病不起,恐怕没几天活头了。”
燕王咬牙切齿的说:“这帮蛀虫,病倒了就能免却他们的罪过吗?让沈利上门要债。”
姚广孝点了点头,顿了顿又说:“周琛想要拜见你。”
燕王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工夫,周琛进门,当即跪倒在地,伏在地上。
燕王隐隐感觉周琛今日行为有点反常,便皱了皱眉头问:“周琛,怎么了?”
周琛道:“小民恳请燕王殿下放过赵玉堂等人一马。”
燕王心里一惊问:“你怎么给他们求情了?”
周琛道:“赵玉堂等人不知死活与殿下作对,如今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算是得到了报应。”
燕王笑了笑,玩味似的看着周琛,半天笑着说:“周琛啊周琛,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还如此惺惺作态?孤王知道,你肯定是担心就这样把赵玉堂等人活活逼死,到时候孤王倒是无所谓,其他的乡绅士大夫肯定会把你当成害死赵玉堂的凶手,都恨不得除你而后快,所以你想在最后关头拉上赵玉堂一把,换取他们对你的原谅。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没有你当初的挖坑下套,赵玉堂他们岂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所以就算你主动示好,他们也会心里恨极了你。你既然已经上了孤王的船,就休想中途退却。老老实实跟着孤王办事,孤王就将整个藩地的粮食产业全部交给你打理。”
周琛听了抬起头来盯着燕王,颤声问道:“殿下要把整个藩地的粮食都交给小的?”
其实周琛当初也不愿意给赵玉堂等人挖坑,虽然他与赵玉堂等人没什么交情,但是他知道赵玉堂他们背后那个庞大的士绅集团的能量。
只不过燕王根本没给他拒绝的机会,派遣警卫营士兵直接把周琛的合家老小全部接到了府中藏匿了起来,让周琛做出抉择。
周琛知道燕王的手段,只好答应了下来。
燕王看着周琛道:“没错,经过这一次风波,想必大家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了。粮食安全事关孤王藩地的安全,今后必须全力应对,孤王的饭碗绝对不能端在别人的手中!孤王决定即刻成立一个粮食局,专门负责粮食的统筹收购、储备等工作,负责人就叫做局长,官阶暂时定为从四品,首任局长由你来担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第九十一章 募捐
很快,北平城里连带着郊区所有的地主士大夫都接到了一封倡议书,里面只是含糊其辞的说赵玉堂等人最近在经济上遇到了困境,有三万两银子的欠款,号召大家捐款帮忙共渡难关。
赵玉堂等人抢购囤积粮食跟燕王对着干的事情,可谓是个不公开的秘密。后来赵玉堂等人崩盘的事情,这些地主们也都心里有数。
如今他们接到了倡议书,倒是都没说什么,都感到要是不帮助赵玉堂顶过这一关,赵玉堂这面旗帜一旦倒下了,接下来自己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于是,这些平时对普通老百姓一毛不拔、刮骨吸髓的地主老财们,这一次空前慷慨起来,一个个“视财富如粪土”,或者亲自拿着银子到赵府慰问,或者由于有事情要忙走不开的便派遣管家拿着银子去慰问。
至于捐款的数额,有五百两的,有八百两的,甚至还有几个一千多两的。
邹阳、孙峰、林莫看着大把大把银子送来,都是眉开眼笑,暗暗松了口气。
照这节奏,很快就能凑齐了三万两银子,然后就能把高利贷还清了。
看来还是人多力量大啊。
赵玉堂也心情畅快了不少,被管家老孙搀扶着来到了外面,看着那数不清的银子,里面既有银锭子,也有银票。
赵玉堂连声慨叹:“好啊!好啊!人心可用人心可用!咱们读书人都这么团结,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嘿嘿,我看他朱棣这个独夫民贼还能蹦跶几次!”
林莫呵呵笑着对孙峰说:“孙兄,还真别说,你这法子还真好使。”
孙峰笑了笑,眉宇间却有一层隐忧。
林莫笑了笑接着说:“这么好的法子,你怎么不早点想出来?嘿嘿,你还说什么,让咱们去跟朱棣那个独夫民贼负荆请罪呢!我呸!林某但凡有一口气,也要跟朱棣周旋到底,绝不低头!”
赵玉堂呵呵笑道:“林兄嫉恶如仇,赵某佩服!”对管家老孙说:“老孙啊,这些每个人都捐款多少,咱们要都记在纸上啊。”
林莫吃了一惊问:“怎么,赵兄你还打算偿还这笔钱啊?”
这要是真把这些银子日后都还回去,恐怕他们几个接下来这几年都要节衣缩食了。
况且这次既然是募捐,按照常理,哪有偿还的道理?
赵玉堂神情肃穆道:“不!不是偿还,而是记功!”
林莫脑子有点蒙圈,费解的问:“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