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广孝望着燕王,心想这小贼难道不光打仗治国是把好手,连赚钱也是行家里手不成?
毕竟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政府主要收入都是田赋为主,加上盐铁等专营收入。
而以燕王藩地的实际情况,主要收入还是要靠田赋。
但是北平一带本来经济落后,田赋收入可怜,指望着田赋短时间发大财不现实。
面对着藩地即将到来的财政危机,燕王陷入了沉默。
他坐着沉吟了片刻,心想要想富还得走商路,看来自己还得想办法借助于穿越技术,搞到一些自己那个年代十分稀松平常的产品来,然后倾销到这个年代,肯定会获取丰厚的利润。
想到这,燕王便对姚广孝说:“先生不必忧心,孤王有主意了,先生只等着孤王的好消息便是!”说完,起身就找林琳去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字典
燕王正暗暗发愁该如何对林琳解释,这时候许英走到了凉亭外面,看了看燕王,显然是有事要汇报。
燕王心想你来得正好,便对林琳说:“这事孤王回头再跟你说,孤王有事要处理。”不容林琳多说,把林琳从自己的腿上抱了下来,然后起身走出凉亭。
许英行礼后,看了看四周,低声道:“殿下,根据我们最新掌握的情报,李景隆不知道从哪里也搞来了跟咱们一样的步枪。”
燕王闻言,陡然变色。
自己的步枪大部分都是穿越时空投送过来的,只有少部分是系统任务奖励的。
李景隆从哪里得来的步枪?难道李景隆那边也有了穿越之人?还是李景隆也踩了狗屎运,得到了某个系统?
想到系统二字,燕王心念一动想:“那个劳什子系统好久没跟我交流了,不会是耐不住寂寞跑路了吧!”沉吟着问:“他们现在都有些什么武器?总共有多少?”
许英道:“根据我们初步情报,他们总共有五千把阿开步枪,另外还有一些跟咱们汤姆逊冲锋枪很类似的火器,这种火器也大概有五十把左右。”
燕王听了深吸了一口气。
许英接着说:“李景隆把这些新式火器全部装配给了沐家军,然后从沐家军里调出来多余的火铳,补充给其他的南军部队,由沐家军的人负责训练。”
燕王听了暗暗叹息,看来自己还真低估了这个李景隆,原来的历史记载还真靠不住。
即便李景隆机缘巧合获取了步枪,但是通过李景隆对步枪的使用调配上来看,李景隆的身上哪有半点草包的样子?
其实那天南军被野炮一轰即溃、李景隆在极端恐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把虎豹军往沐家军的圈套里带,燕王的心里就对李景隆的印象大为改观。这个人虽然胆小怕死一些,但绝不糊涂,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沐春本来就是个十分难缠的对手,如今又有了现代化武器装配,以沐家军的整体素质以及对火器的熟识,自己的虎豹军一对一与沐家军作战,不一定能占据上风。
燕王道:“想尽办法,一定要查清楚李景隆从哪搞来的这批火器!”
许英领命,又问:“那咱们摆在前线的部队怎么办?”
燕王道:“传令给朱能,让他进入一级战备,以守为主,切勿轻启战端。”
许英领命,转身去了。
燕王转身招呼林琳过来,沉吟着说:“孤王有些要紧的事情赶着去处理,月中交易的事情就委托给你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找我!”然后去找姚广孝商议去了。
《燕京字典》免费发放出去以后,顿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老百姓们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玩意,街头巷尾几乎每个人都在好奇的研究着字典。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燕王扫盲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不少老百姓已经初步认识了些字,但是指望着什么都在学校里学到,显然很困难。
而有心之人早已看出来了,按照燕王这个搞法,接下来谁的文化水平高,肯定会混得更开一些,所以都拼了命的学习。
但是学问这东西,有时候光靠自己去领悟,是件很痛苦吃力的事情。
尤其是打开那浩如烟海的古籍,很多字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即便勉强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下,他们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肯定用不了多久,很多人的学习热情就会逐渐淡漠下去,到时候燕王的扫盲运动也势必中途夭折。
但字典免费分发以后就不一样了,这下子老百姓在看书的过程中,碰见哪个生字,不但可以手动查字典知道怎么读,而且连带着整个字的各种意思都列的头头是道。
于是,整个北平地区顿时掀起了新的一轮学习浪潮。
北平城西的孙府里,一群人坐着默不作声。
孙府的主人孙福才,是北平城西出了名的地主,不过他是个聪明人,况且他的哥哥孙福庆曾经做过燕王世子朱高炽的讲师,所以历次士大夫组织串联反对燕王的时候,他都保持了静默态度。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赵玉堂等人接连被重创后,孙福才仍然毫发无损。
但是上次燕王推动户籍与土地变革的时候,对孙福才这样的关系户也一视同仁,把他家多余出来的三百亩土地给分了。
孙福才全家上下顿时就炸了锅,不少人鼓动孙福才托关系去找朱高炽说说情。
孙福才便求着自己的哥哥孙福庆找朱高炽侧面求情。
朱高炽面子窄,当即找燕王去曲里拐弯的说了,意思无非是孙福才一直没有跟燕王做过对,是否可以对他网开一面,也算是立了个标杆,这样以后藩地里的士大夫就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燕王周围了。
燕王听了狠狠地训斥了朱高炽一番,冷冷的说:“孤王户籍与土地变革,旨在给所有老百姓谋福利,对事不对人,便是他孙福才是孤王本人的亲戚恩人,孤王也绝不能因他一人而扭曲了法律!”
朱高炽大为狼狈,只好悻悻而回。
孙福才听说以后,只好打落门牙和血吞,陪着笑脸把自己的三百亩土地上交给了公家。
但是经过这件事后,明眼人都感觉孙福才心里势必有怨言,只不过孙福才心机深沉,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前段时间燕王开展扫盲教育的时候,很多士大夫们就都睁大了眼睛,气得一愣一愣的。
原因很简单,在士大夫们看来,燕王这扫盲教育对他们来说,等于是“釜底抽薪”彻底断了他们的老命。
《燕京日报》虽然开启了民智,但不少老百姓毕竟还需要靠别人念报才能知道点道理,对士大夫们当前利益触及虽然很大,但在士大夫们看来,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要燕王本人挂了,人亡政息的情况下,《燕京日报》很可能也如昙花一现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到时候老百姓不还一样愚不可及,任其摆布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扫盲的后果
对于士大夫们来说,燕王竟然要搞扫盲教育,情况就大步一样了。
一旦老百姓们都有了文化知识,他们鹤立鸡群、傲然于金字塔顶端的超然地位立即就不复存在,那样的话,他们不但彻底失去了政治地位,连带着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将荡然无存。
但是他们亲眼见识过赵玉堂等人的血淋淋的下场,所以燕王建立小学、开办夜校的时候,他们都继续沉默观望,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去扫盲,进度不会太快,而如今朝廷与燕王全面开战,燕王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扫盲运动随时可能会中途停顿。
但是当《燕京字典》免费分发下去后,士大夫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要是老百姓每家都有这玩意,这还得了?说的难听点,老百姓有疑惑可以自己查字典,他们士大夫想给老百姓搞个“补习班”、做做“家教”赚点外快都够呛。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这些士大夫们就都自发聚集到了孙福才家中,希望他能带领大家去找燕王请愿,把分发出的字典收回来。
当然他们知道燕王的脾气,不给燕王点交代,燕王凭什么把字典收回来?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士大夫们表示,如果燕王肯把字典都收回来,他们愿意都签订承诺书,表态以后忠于燕王。
孙福才听完士大夫们的话后,一言不发,翻看着一本字典,笑了笑说:“平心而论,这字典还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耿子奇脾气急躁,当即大声的说:“孙兄,你这叫什么话!以耿某看来,这字典方便是方便,但是句读识字乃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是咱们民族的根本,燕王竟然舍本逐末,急功近利,拿一些鸟文来做注解,真是岂有此理!”
孙福才微微一笑,仰靠在椅子上,闭目沉思起来。
“这字典确实是个奇妙的东西!”孙福才心想。
一个叫冯阳的人叹了口气说:“哎,圣人都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么精妙的东西,按理说就由咱们读书人代替老百姓保管就是了,干嘛要大范围分发下去呢!孙兄,大家的希望就都寄托在您老哥的身上了!您可千万找世子帮我们好好说说。”
孙福才沉吟了一番,终于打定了主意,便说:“列位,老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以燕王的强势性格,既然强力推动这件事,咱们就不能硬来,要不然赵玉堂就是咱们的下场。这件事依我看,咱们还是走朱高炽的路线,看看能不能行得通,要是行得通的话最好,行不通的话,就只好认命了!”说完,两手一摊,满脸的无辜样。
众人都说:“那就有劳孙兄了!”
孙福才等到晚上,把自己的哥哥孙福庆约来商议此事。
孙福庆沉吟着说:“世子的性格虽然柔软,但柔中有刚,咱们要是说动了他,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帮助咱们做通燕王的工作的。”
孙福才道:“那就好,我看世子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大哥你做过他的讲师,他怎么着也要卖你个面子!”
孙福庆点了点头道:“不过我也有段时间没去拜访世子了,这一去不能空着手去,我寻思着花上三五百两买点体面的礼物去。世子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只要他收了咱们的礼品,肯定就得替咱们说话。”
孙福才沉吟着说:“那我就回头跟他们说,每人收取一百两的活动经费,这样总共能收来一千五百两左右。有了这些钱,咱们给世子买礼物足够了,多出来的就当咱哥俩的辛苦费!”
孙福庆听了微微一笑说:“这主意不赖!”
李景隆来到沐家军的营地里,看着练习打靶的士兵,频频点头。
此时此刻,他可谓是踌躇满志,自己手头上有了这支不逊色于虎豹军的部队,短时间内虽然灭不掉燕王,但是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看来回头还得想办法好好的跟脑子里那个“神仙”打打交道,多搞来点武器。
真是奇了怪了,这两天那个“神仙”怎么忽然没动静了呢。
沐春走了过来,李景隆笑道:“将军果然是不世出的将才,短短数日,咱们的火器演练就这么强!”
沐春沉吟着说:“国公,我这支军队要是与虎豹军一对一的战斗,目前来看应该不会落于下风。但是虎豹军兵力雄厚,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