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王笑了笑道:“大买卖?”
杨百兴道:“殿下的牙膏、牙刷等物件,真是妙不可言。杨某有意把这些东西通过海运转运到倭国贩卖,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燕王听了,故作沉吟道:“这个啊……这东西暂时产量有限,孤王搞来这些东西,本意并非赚钱,只是想大幅改善下藩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个人卫生,要是让你转卖给倭国,岂不是便宜了那些矮子?”
其实藩地里绝大多数人群都刚刚解决了温饱,况且燕王现在与朝廷武装对峙状态,藩地百姓暂时尚未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大多数人宁肯把富余的银子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怎么可能浪费钱财搞个人卫生清洁呢?
燕王也深知这一点,他搞来这些东西本意就是想做商贸赚钱弥补财政赤字的。刚才他那么说,其实是想趁机要价。
杨百兴微笑着说:“殿下时刻牵挂着藩地百姓,真是咱老百姓的福气。不过殿下,圣人讲究恩德要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殿下真命在天,目光岂能局限于北平一隅之地?势必要成为万国之共主,岂能厚此而薄比?所以把这些好东西出售到倭国,也是一大仁政。”
燕王笑了笑道:“倭国战乱不断,恐怕生活档次比不上咱大明百姓吧?”
杨百兴道:“杨某这次贸易以倭国为主,朝鲜等国也一起在做。这些国家的贵族,虽然奢华不比咱大明,但区区牙膏、牙刷,还是舍得花钱的。”
燕王笑了笑没有说话。
杨百兴又道:“而且据杨某所知,倭国一直对咱大明心怀敌意,咱们贩卖给他们一些奇淫巧物,可以腐蚀他们上层的进取心,也算是一种上兵伐谋。”
燕王听了这番话,算是彻底被雷倒了,这个杨百兴为了跟自己做生意,可真是什么雷人观点都说得出口。
燕王笑了笑道:“你这个人说话很有趣,你准备买孤王多少东西?”
杨百兴道:“杨某想先买三万套牙膏、三万套牙刷,其余镜子等物品越多越好。”
燕王道:“嗯,这些东西孤王倒是有现货,可以一次性发售给你。对了,你准备以什么价格买孤王的东西?”
杨百兴道:“杨某只是一介商人,岂敢抢殿下的先?殿下能以什么价格卖给杨某?”
燕王笑了笑道:“孤王一百文钱卖给你一套牙刷,如何?”
明朝初年的一文钱,相当于今天的五毛钱人民币左右。一百文钱就等于五十块钱人民币。牙膏牙刷等物品,本来就是燕王让姚广孝等“历史知名人士”随便写两幅字去找研究组换来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杨百兴笑了笑道:“殿下,您这定价有点高,杨某要是以这个价位购进,再经过海运贩卖到倭国,想要贩卖出去,恐怕就要折本了。”
燕王笑了笑道:“杨老板真会说笑,这牙膏牙刷本来就不占用什么存储空间,对于你那种动辄大型运输的货运来说,运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杨百兴道:“虽然如此,还望殿下可怜可怜杨某,给杨某一点利润空间,杨某回头一定感念殿下的好处,全心全意为殿下办事。”
燕王点了点头道:“也罢,看在你说话这么本分上,孤王就赚你个成本价了。对了,杨老板在倭国有门店是吧?”
杨百兴不知道燕王忽然问起这个做什么,忙道:“正是。”
燕王道:“这样,孤王以一百五十文钱的价格卖给你一套牙膏、一套牙刷。”
杨百兴一听,这价格比刚才降了四分之一,顿时喜上眉梢。
燕王笑了笑道:“不过,孤王有个条件。”
杨百兴心里一凛,望着燕王。
燕王道:“你在日本的门店,要给孤王的亲信安排八个就业岗位,这些人的开支,明面上走你的账目,由你来发放,但是每年年初,你可以来孤王这里预支这八个人的一年开支。这八个人五个人在你倭国的门店干活,三个人在你朝鲜的门店干活,平时你便以正常店员安排他们的工作即可。”
杨百兴心里一凛,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燕王笑了笑道:“孤王以后的事业势必逐渐做大,你好好为孤王办事,孤王绝不会亏待你的。”
杨百兴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的做了抉择,决定把宝押在燕王的身上,慨然说道:“殿下放心,杨某保证为您老人家安排好这件事。”
燕王道:“好,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孤王就安排那八个人跟着你一起走。”
杨百兴离开后,周琛留了下来。
燕王问:“周琛,孤王听说沈利最近对于没有垄断北平地区的钱庄生意心有怨言,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周琛默然片刻,拱手说道:“殿下,属下与沈老板存在过节,平时不怎么交往,对于他的情况不大清楚。”
燕王笑了笑道:“周琛,你是个厚道人。正因为你与沈利有过节,以你的缜密,你肯定更加关注沈利的一举一动,以防他关键时刻给你使绊子。”
周琛只好说道:“不瞒殿下,属下只是偶尔听人提过,沈老板对属下主管藩地的粮食产业,而他上次也立有大功,却不能相应的垄断藩地的钱庄贸易,所以有点情绪。”
燕王听了,阵阵冷笑两声,忽然问道:“周琛,你知道上次孤王与赵玉堂等人斗法的时候,为何选定了你们钱庄吗?”
周琛道:“那是殿下对属下青睐有加。”
燕王道:“虽然北平地区也有一些粮行的规模不亚于你,但是孤王更看重的是你周琛相对来说本分厚道,每次出现粮荒,其他粮行纷纷涨价,你们粮行总是最后一个涨价,这说明你周琛虽然是个商人,但是还有做人的底线,并没有被商人的逐利性而腐蚀了良心。”
周琛听了跪在地上道:“感谢殿下谬赞。”
燕王道:“高利贷本来就是个坑害老百姓的东西,沈利却一直乐此不疲,哎,是该想办法让他收收手了。”感谢书友阴阳圣帝的一张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 卖地、闷棍、理财
张江自从上次在赵玉堂事件中侥幸逃过一劫后,就异常的低调起来。
作为赵玉堂团伙的骨干人士,张江其实是幸运的。
虽然他远赴山西游说晋王,被打了个半死,沿途一路乞讨过来又吃尽了苦头,但他却因此避过了囤积粮食、抵押土地借高利贷等一系列事件,最后燕王处罚下来,张江仅仅捞了个罚款一百两银子的处罚,这处罚不但比赵玉堂等人全家完蛋轻很多,甚至比绝大多数后期同情赵玉堂等人而募捐的士大夫也轻了很多。
但是张江又是不幸的。
从那以后,他就被士大夫们空前孤立了起来,士大夫们认为他是个怂包,不但没有大义凛然的陪着赵玉堂等人一起死难,而且还对燕王摇尾乞怜,简直是丢尽了士大夫们脸面。
这种情况下,张江更是谨小慎微,唯恐被人抓住把柄。
燕王推出户籍变革制度改革后,张江也积极响应,主动把自家多出的近四百亩土地全部按照政府的“赎买”政策上缴了。
政府对他的行为很是褒奖了一番,但张江的行为却招惹了士大夫们的更大愤慨。
终于,气得咬牙切齿的士大夫们,决定教训教训张江,也算是杀鸡给猴看了。
要不然再放任张江这个“斯文败类”向燕王摇尾乞怜,岂不是带坏了整个士大夫队伍的风气?长此以往,队伍还怎么带?还怎么跟朱棣这个独夫民贼打持久战?
正面收拾张江肯定不行,这些读遍圣贤书的士大夫们经过秘密磋商后,苦思冥想多日,一拍脑门,哎呀,咱们可以直接找个月黑风高夜,打他张江的黑棍啊!
反正他张江得罪的人那么多,况且不久前还被晋王给打个半死不活的,也许是他在山西那边嘴欠得罪了别的人,被人家跨省给追到北平打了呢!
于是这一天晚上,张江在外面与几个“知己”喝了个酩酊大醉后,醉醺醺的回家。
自从他把土地捐出去后,家里的收入骤减。
张江未雨绸缪,削减了很多开支,他现在出门在外,基本都不乘坐轿子了。同时,也解雇了很多下人,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乘着黑夜独自一人回家。
不过好在自从燕王新政以来,尤其是把庞大的丐帮给强行分流再就业后,藩地的治安环境也好转了不少,所以张江独自一人走在夜路上,并不很慌张。
哪知眼看转过这条胡同,就要到家里的时候,忽然一侧钻出来五个黑影,二话不说拿着棍子就恶狠狠的朝张江逼近。
张江顿时吓破了胆,转身就要逃跑,那五个黑影已经堵住了他的所有退路。
张江无奈之下,只有瑟瑟发抖的抱着头蹲在墙根下,颤声的说:“哪条路上的好汉?还望手下留情!”
一个黑影走到前面,把一个麻袋往张江的头上一蒙。
张江大骇,还没等反应过来,棍棒立即如雨点般的劈头盖脸的打了下来。
这一场狂风暴雨,足足持续了近一炷香的时间,等到五个黑影收起棍棒的时候,张江早已奄奄一息,蜷缩在了地上。
一个黑影冷冷的抛下了一句话:“这就是斯文败类的下场!”
浑浑噩噩的张江听见这句话,心念一动,随即昏厥了过去。
张江的家人见他总是不回来,沿着路径寻找,这才在墙根底下发现几乎没有呼吸的张江,顿时吓做了一团,赶紧把他抢救回家里,然后请来郎中。
那郎中是北平城里比较出名的赵郎中,赵郎中看了看张江的伤势,连连摇头。
最后赵郎中道:“张员外伤势太重,想要救他,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需要各类名贵不菲的药材。”
张府全家上下就指望着张江这个顶梁柱呢,岂能不管张江死活?便说不论什么名贵药材都不是事。
张江主动上缴给政府近四百亩土地,政府按照十五两银子一亩地的赎买价格,一次性支付了张江近六千两银子。
不过这些银子都存放在沈利的顺峰银行。
存钱的时候,刚好沈利也在钱庄。
沈利知道张江刚刚卖了地,手头上有大笔的现银,于是就鼓动张江选择“理财”项目。
张江考虑到细水长流的道理,一听沈利说了“理财”的高昂利息收入,不禁怦然心动。于是他索性把家里的一千两存银也都拿了出来,总共七千两银子全部购买了沈利的“理财”。
这样算来,一个月张江可以获得二十两银子的利息,而本金随时可以从沈利的钱庄里取出来。
二十两银子可以足够张江一家老小有个十分体面的生活了。
如今张江奄奄一息,急于用钱,张夫人便想到是否先去沈利的钱庄取出一部分银子,给张江治病?
打定主意后,张夫人便拿出当初张江购买“理财”的凭证文书,然后独自一人来到顺峰钱庄。
也是合该有事,沈利的长子沈向军此时正好在钱庄里转悠。
那沈向军刚刚二十出头,平时不好读书,喜欢眠花宿柳,最是风流。加上他爹沈利又是北平城里出了名的钱庄老板,家资雄厚,因此沈向军个性也十分的张扬。
那沈向军此时正端坐在那里品着茗茶,张夫人走进钱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