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会不会死,这个东西不能仔细琢磨,琢磨得越仔细就越郁闷。有的人一辈子小心翼翼,结果出门走着走着被楼上掉下来的一个酒瓶子砸死了,或者让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了。几率这个东西有时候并不能反映出来实际情况,与其整天提心吊胆求活命,不如想干嘛就干嘛吧。这样就算死了,临死前洪涛觉得自己也能说服自己:老子值了!至少没白活!见识到了大部分人都没见识到的东西!
其实通过这些天的系统学习。洪涛也大概对航海这个运动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危险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相比起驾车、开飞机、登山之类的运动,航海还算是很安全的,只要不是贸然出航,有一定的航海知识和器材保证,一去不复返的情况基本可以避免。
像什么风暴啊、飓风啊、极端天气之类的航海杀手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的。按照目前的科技和技术手段,海面上的天气预报可以做到百分百准确。这种天气预报不像是陆地上的天气预报,那真是没谱儿。洪涛上辈子经常出去钓鱼,对这方面有着切身的体会。天气预报说下雨你别信。说不下雨你也别信,该干嘛干嘛,信天气预报得死!
但是海面上不会这样,因为海面上没有各种地形干扰。更没有城市小气候的捣乱,气流什么的都非常规律,所以预测起来基本都是准确的。你只要时刻注意接收天气预报。就不会出现大麻烦。其实只要不是一头闯进了飓风海域,大多数帆船都能比飓风的移动速度快。没错,这些飓风团的风速是指它内部的气流移动速度。它的整体移动速度差不多也就10节左右,帆船玩命跑的话,可以顺利脱离这片海域的。
不过洪涛也按照书上讲的知识大概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这艘疯狂老鼠号,它确实是玩不了远航。并不是说船体太小,而是它的强度不够。这也是它为什么价格会便宜的一个因素,并不是说代理商骗人,而是在多伦多这里大家都在湖里玩玩,没人买那种远洋帆船,自然也不会有人卖。
疯狂老鼠号的稳定指数STIX只有27,这个指数越高代表船体越稳定。远洋帆船的STIX指数最低要求是32,低于这个指数根本就很危险了。另外按照美国的标准,疯狂老鼠号才是一艘C级帆船,可以抗6级风和2米以下显著波高。一般远洋帆船都要求是A级标准,可以抗8级风以上和4米以上显著波高。
这里的显著波高(significantwaveheights)指的是超出船体的浪高,并不是从海面上算。所以4米显著波高有可能是8米大浪,也有可能是10米的巨浪,完全取决于此时船体处于浪的什么部位。这些要求还只是最低的强制标准,很多造船厂造的远洋帆船都是高于这个标准的。
除了这些安全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式来大体告诉你船型到底适合干嘛:船体重量/水线长度=船体重量/(水线长度*0。01)3。
这个数值必须是在100…400之间,地球人目前能造出来的船只能这样。110以下是赛艇级别,这个最厉害,可惜一般人玩不了。110…200叫巡航船,就是适合远洋的帆船。200…300叫巡洋舰,没错,就是巡洋舰,不过说的不是战舰而是船型的适航性。300以上叫重型巡洋舰。
用洪涛自己的理解,这几种船型的大概意思只是一个参考值。就好像越野车一样,悍马也是越野车、路虎也是越野车、霸道也是越野车、赛车也有越野车。如果遇到了一个障碍物,比如说一堵土墙吧。悍马撞过去了,没啥事儿;路虎也撞过去了,钢板有点瘪,但还是能开;霸道撞过去了,水箱都漏了,但不危及驾驶员的生命;赛车撞过去了,发动机和驾驶员都飞了。大海中航行的时候,浪的威力非常大。如果船体不够坚固,速度就不能太快,否则一个浪头拍下来,船体说不定就破了。所以光追求航速是不现实的,船体强度不够,非装上一个大马力发动机,那就是在嘬死呢。
洪涛从疯狂老鼠号的说明书里找到了自己这艘船的详细参数,对照着这些资料解读了一下,这才明白。合算自己这条船STIX级别是C,由于船体是铝合金的,比玻璃钢重,所以系数到了320,翻译成白话就叫做:铝合金双体双桅C级重巡洋舰!
“俺都趁重巡洋舰啦!哈哈哈哈哈……”大半夜的,跑马道别墅区的某个院子里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怪笑声,树林里栖息的鸟儿都被惊醒了,扑棱棱的飞了起来。
1993年8月10日,洪涛和伊丽萨正式登上了疯狂老鼠号,第一次杨帆远航,目标直指150公里以外的罗切斯特市。
这座城市在安大略湖南岸,确切的说已经是美国城市了,不过伊丽萨不在乎。如果说加拿大和美国在陆地边境线上还有必要的证件检查,那在水路交通上基本就和一个国家没啥区别了,很少有美国巡逻艇会对一艘正常行驶的加拿大帆船进行拦截检查,美国的内河码头也不会有什么海关、移民局之类的部门。甚至很多加拿大帆船、游艇特意跑到这里租用码头停靠,因为美国这边的物价比加拿大便宜一些。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出发,并不是撞日子。洪涛虽然没去查黄历拜神,但是他特意翻了翻历史书,找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吉利的日子,就是8月10日。400多年前,麦哲伦的船队就是在这一天从塞维利亚出发开始环球航行的,既然麦哲伦都成功了,洪涛也想借借他的运气,看看自己能不能变成洪涛伦之类的。
“看到了吗?这是船的侧推器控制按钮,它是由蓄电池带动的,靠岸和离岸的时候,要先用侧推器把船体推离或者靠近岸边,然后放下撞球或者收起撞球,确定前面没有障碍物了,再启动发动机。我们有两台沃尔沃25匹的柴油机,一般只需要启动一台就足够了。注意啊,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沃尔沃的螺旋桨叶是可以收起来的,如果不先把螺旋桨叶片打开,机器只能启动却不能挂档,转速表上这个绿色的小灯亮起来,就代表桨叶正常,红色的小灯亮起来,就代表桨叶还处于收起状态。”伊丽萨今天很给力,一身短打扮,虽然没穿比基尼泳装,但也差不多。她上船之后带着洪涛把船只的各处先检查了一遍,还在日志上做了记录,这才正式教授洪涛如何让这艘帆船离开码头。
“我明白,桨叶收起来的时候可以降低5%的阻力,这些说明书上讲了!”洪涛今天的装束更拉风,脚上踩着防滑鞋、黑色短款潜水裤、蓝白条的海魂衫、白色的软檐船长帽,帽子上还别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锚型帽徽。如果嘴里再叼着一个烟斗的话,很像是一位船长。不过他也没闲着,烟斗他叼不惯,会流口水的,那就换成一根儿鱼雷雪茄吧,就和丘吉尔抽的那种一样,还是一个牌子的,乌普曼!(未完待续……)
七百七十二章 不虚心的学生(80月票加更)
这些东西都是洪涛特意准备的,甚至连海盗的独眼罩都买好了,还有做工精美的缆绳刀。不光他自己有,伊丽萨也有一套,可惜伊丽萨打死也不愿意穿戴,洪涛只能自娱自乐了。
“哦,看来你做了不少功课啊!那好,我考考你,开船之后第一件事儿应该做什么?”伊丽萨对于洪涛的补充回答挺满意,不管洪涛如何讨厌烦人,有时候他的学习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可惜这种时候不太多,而且还都是用在了一些游乐项目上,比如说冰球和帆船。
“观察风向然后升帆!”洪涛很得意的说出了他的答案,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因为你是第一次上船,所以我原谅你一次,就不对你进行惩罚了!以后记住啊,如果在大海中,不管任何人!是任何人!只要站到甲板上来,就必须先把自动充气救生衣穿好,否则你买它们做什么用?现在去拿吧,我们都要穿上,既然你想要去远洋,那我就按照远洋的标准要求你了,水手!”伊丽萨本来想踹洪涛一脚的,不过她只抬了抬腿就忍住了,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明白,我这就去拿……船长!”洪涛这才想起他还买过救生衣,就放在底舱的杂物间里。
原本洪涛就没把救生衣当回事儿,上辈子海钓的时候,他穿过那种救生背心,可是没想到伊丽萨对这个玩意要求得还真严格,不光腰间的背带要穿戴好,就连胯下的保险带也得系好。这样一来。洪涛那件拉风的海魂衫就被挡住了一半儿,他不太满意。但是看了看那些帆索、绞车什么的,他还是忍了。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啊!
“像我这样,先把救生衣吹起来,确定它不漏气,然后再检查气瓶和拉绳。每次出海之前,这些都是必须的工作,每检查一样儿,都要记录下来,明白了吗?”。伊丽萨不满足于光穿上救生衣,还得一项一项的让洪涛照着她的样子去做。最后还要记录。
“明白……船长!”洪涛虽然是做了,但语气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他向来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那第二项任务该干嘛了呢?”伊丽萨还考核考上瘾了,接着又问。
“升帆……当然是不行的了……应该干嘛呢?是吧……应该……应该……对了,应该挂上安全索!”洪涛又想说升帆,你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船,结果上来之后迟迟开不走,光玩这个救生衣,多没意思啊!但是他看到伊丽萨的脸色不太对。立马又改了口,小眼睛四处踅摸着,琢磨到底该干嘛,当他看到沙发上扔着的那几条五颜六色的编织绳子。立刻恍然大悟了。
这玩意也是伊丽萨指定让他去购买的,叫做双头安全索,其实就是一根两指宽的扁平绳子。一长一短。长的两米左右,短的只有不到一米。绳子的两头都是一个带锁闭装置的挂钩。这玩意干嘛用呢,很简单。一头的挂钩挂在救生衣的安全带上,另一头挂在船舷的上下两根围索钢缆上,长的挂下面,短的挂上面。
干嘛用呢?安全索嘛,就是让你安全的,它们可以把你固定在甲板上。为啥要固定呢?一方面是防止海浪把你拍下去,另一方面由于帆船在全速行驶时,都会倾斜30度到40度,如果不把自己固定住,不用浪头拍你,你自己就掉下去了。当然了,洪涛这艘老头儿船不会有这么大的倾斜角,它顶多是倾斜10度以内,再大就直接侧翻了,这就是双体船的好处或者说缺点。
那到底是好处还是缺点呢?这些天洪涛通过翻阅资料才得知,伊丽萨不愿意让他购买双体船还真不只是凭借个人喜好,确实是有正当原因的。双体船虽然看似稳当,但它有一个限制,就是在风浪小的情况下特别稳定,一旦风浪稍微大些,那它就会非常颠簸。一般的老水手都受不了,百分百晕船。而单体船却正好相反,在风浪小的时候,它的船体会有些摇晃,一旦风浪大了,它就一直保持着一个倾斜角度,不太容易来回晃,相对来说反倒更稳定了。
不过洪涛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很清楚,自己离远洋航行还早着呢,安大略湖里也没机会让他感受单体船和双体船的细微特点。他目前不是打算去远航,而是打算熟悉帆船这个陌生的大玩具。就像是刚学车的时候一样,你给他弄什么差速器、气压减震都是白搭,先搞清楚刹车和油门在哪儿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