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要求只有瓦尼萨稍微有点抵触,剩余的孩子还小,早就对辛巴族孩子的打扮比较好奇,只要有大人带头,立马跟着做了。
第二步就化妆了,辛巴族的装扮也很有讲究,从发饰上就可以分辨男女、已婚未婚。首先是辫子,男孩子的辫子一律向后梳,女孩子的辫子一律向前梳。就像两根牛角一样。成年未婚男女就是一头下垂的小辫了,这时候一身红色的泥巴就是男女的区别,只有辛巴族女人才会往身上涂抹红泥,男人一般不涂。结婚之后。辛巴族女人就会在头顶绑上一个牛皮做的花瓣状装饰物,并且开始在左腿踝部和左手腕部佩戴银质镯子,数量不限。戴的越多说明越富有。
最让洪涛感兴趣的就是那种红泥,因为洪涛看了两天。以他那个四处踅摸女人的专业眼光来看,这里的妇女不管年纪大小。皮肤都非常好,就算涂着一层泥巴也能感觉到细腻和光滑,所以他认定,红色的泥土有护肤的功效。这种红色的泥巴到底是什么做的呢?其实很简单,这片红沙漠里有的地方能挖到一种赤红色的石头,摸样有点像晒干了的泥巴,把这种石头捡回来研磨成细粉末,再用牛油搅拌之后就可以往身上涂抹了。
至于这种石头是什么,洪涛让车队里的人看过,有两个女船员说这是一种铁矿石,叫赭石。至于这些泥巴涂抹到身上是个什么滋味,也没啥滋味,由于有牛油存在,所以它们并不是干燥。但身上突然弄了一层油乎乎的东西,大多数人还是感觉很别扭。
洪涛又起了带头作用,虽然辛巴族男人一般不涂抹这种红泥巴,但洪涛还是涂抹上了,这么好玩的事情他岂能落后。这个泥啊,涂抹起来真是全身,百分百全身,就连头发根上也要涂。涂完之后大家互相一看,嘿,真是辛巴族人了,就连拉达这个精灵一样的女人,现在也是红彤彤的,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几十根红色的小辫子。唯一不同的只有她们的身高高一些、身材形状更好一些。
洪村长上任了,人多力量大,再加上车里带着柴油锯,采集树枝的速度嗷嗷快,只用了一天多时间,又有7、8座茅草屋矗立了起来,加上辛巴族人帮助建的几座和原来的3座,已经可以让车队里所有人都住进去了。其实自打身上涂了红泥巴之后,大家也无法回再到车上居住,这个玩意油乎乎的,沾到那里就是红呼呼一片,洗都不好洗,只能在茅草屋里凑合了。至于吃饭嘛,也好办,餐车上都是不锈钢设备,不怕脏,厨师照样可以进去做饭,只是进去之前尽量把手擦干净。为啥要用擦呢?因为这里极度缺水,光靠车队水箱里的水维持食用还够,想洗澡就不够用了。
再说了,有水洪涛也不允许她们洗澡,辛巴族女人一生都不洗一次澡,但身上除了牛油味道之外并没有其它怪味,也不得皮肤病,真是邪了门了。洪涛也想让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们试一试,要是真管用,以后他就派人来这里进口赭石和牛油,然后运回金字塔岛去,专门在卧室里弄个泥巴浴池,没事就进去打个滚,当做一种保健手段。
这种原始生活过了一个月,洪涛觉得很舒服,什么都不用想。每天早上4点多就爬起来,带着孩子和女人们,跟着辛巴族的孩子去放牛。要走十几里路才能找到足够的草料和树叶让牛吃饱,还得赶着牛群去库内内河边去喝水,这一天下来至少步行了50里路,中午就简单的吃一些玉米糊糊和牛肉干,傍晚回来才有正餐吃。吃完饭就和辛巴族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傻乐呵2小时,晚上8点多钟篝火熄灭就钻进茅草屋,互相挤靠着很快就睡着了,累得没功夫想了。
此时什么蚊虫也顾不上了,而且涂抹了这些红泥巴之后,蚊虫也不叮咬了,甚至很少靠近人体,这玩意还有驱虫效果!至于娱乐生活嘛,除了造小人之外也没啥可娱乐的,辛巴族人对男女关系很开放,近乎于没规则。女孩子可以随意怀孕,只是未婚之前生下来的孩子要归男方,结婚之后的孩子才会归女方所有。而他们受孕的地方就更随意了,哪儿都可以,想起来就会做,有时候在篝火边上跳着跳着舞,就有男男女女的开始造小人了,毫无违和感。
在这种近乎动物般的生活环境里,洪涛觉得自己更放得开了,不光在放牛的时候就把妮基吃了,还大着胆子去试了一个辛巴族的未婚女孩子,倒也没啥特殊的感觉。最终洪涛还听从部落里一个最老的老奶奶的建议,去买了一头大黑牛,当做聘礼把这个女孩子娶回家,从此洪涛就在这个辛巴族部落里有家了,还多了一个正式的媳妇。
不过他不用在这里陪着媳妇,辛巴族男人常年都在外面狩猎,很少回家,村子里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就算回来,也是把用猎物换来的首饰、食物往家里一放,再造造小人,很快就又走了,辛巴族村子里除了妇女就是孩子,基本没成年男人。洪涛也可以离开这里,只要定期把财物带回家就可以,另外就是要让这个辛巴族媳妇受孕,孩子越多越好。洪涛对于这个工作很有信心完成,而且根本不用再来一次,光这几天就足够了。
孩子们对这种生活也很钟意,他们的精力比大人还旺盛,去捡捡牛粪、放放牛,然后就可以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随意玩耍了,还有几十个和他们差不多大的辛巴族孩子陪着他们一起玩,比上幼儿园还高兴。洪涛曾经不止一次的看见自己的孩子和辛巴族孩子一起把抓来的蚂蚁、蝎子直接放到嘴里嚼吧嚼吧就咽了,还有两个女儿举着小梭镖在沙漠里追逐一种可以跳着跑的老鼠,扎死之后血乎淋拉的用小刀子切开,穿到小木棍上烤了一会儿就往嘴里塞。要是再住半年,他恐怕就分不出那个是自己孩子,那个是辛巴族孩子了,都成了小原始人。
离开这个小村子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哭了,他们舍不得在这里认识的辛巴族小伙伴,把他们自己的玩具、糖果、首饰几乎都送给了这些辛巴族小孩子。洪涛对于孩子们能找到他们真正的友谊很欣慰,如果明年有时间,他还会带着孩子们来这里住一两个月。这里有他们在学校里、城市里学不到的东西,大自然也可以洗涤一下人的心灵,虽然他们的还不太脏,多洗洗也没坏处。(未完待续……)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明知山有虎
9月初,老鼠超人号终于赶回了金字塔岛,由于这次夏令营的时间超出了预期,所以孩子们只在岛上待了2天,就被送回了他们的母亲那里。不过这次爸爸夏令营的效果超出了洪涛的预期,这些孩子通过短短一个月的原始生活,全都变了一个样儿,除了被晒黑了之外,眼睛里发出的光彩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再算是洪涛的要求,而是变成了他们的习惯,吃饭时盘子添得比三只恶霸犬还干净。
在性格上,他们也多少有了变化,原本那些胆子小、比较羞涩的孩子现在笑起来也是咯咯咯的,更开朗更活波了,胆子也大了许多。这下金字塔岛上的那些小螃蟹可就到了大霉,原本它们能吓得孩子哇哇哭,现在它们都成了孩子的玩具。2岁大的小女儿就敢一手抓一个,玩烦了还把螃蟹腿揪下来,送进嘴里嘬一嘬啥味道,看得洪涛直反胃。为此他专门让辛格通知孩子们的母亲,一定要注意孩子平时的饮食,别让他们什么都吃,还要定期检查肚子里有没有寄生虫。
帕里斯姐妹在金字塔岛又腻糊了一周,最终还是被洪涛给赶跑了。她们还要上学,尤其是帕里斯,她今年该上大学了,现在已经有点迟到,总不能第一学期就翘课吧。那样的话自己又得多一个劲敌,就是希尔顿家族,这不是毁人家家族的继承人嘛!
9月12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奥克兰举行了正式会晤,双方的关系重新进入正常化。北约飞机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事情也被双方共同定性为误炸。其实误不误的也就那么回事儿了,这就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一次试探。借此摸清了中国政府的底线,那就是中国政府不想扩大。更不想打仗。这就好办了,以后就按照这种节奏来吧,没事儿就捅捅你,既不把你惹急了,也不能让你好受。
既然中美关系恢复常态,那洪涛的策反计划立马启动,梅琳达继续去说服收买伯利兹城市长,由他再去游说更多蓝党议员和政府官员,提出一个伯利兹外交政策上的新改变。那就是准备和湾湾政府断交,重新和中国政府建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伯利兹政府每年可以得到1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虽然在账面上和湾湾援助的数字差不太多,可是私下里还是近300万美元是由一些政客瓜分的,于1000万美元的国库收入相比,这300万才是重点。
但这个事情光是伯利兹这边忙活还不成,因为中国政府不可能答应每年给伯利兹政府提供无偿援助上千万美元,要提供早就提供了,也不用等到现在。可是这件事儿还就得中国政府口头承认才可以。否则不仅无法向红党交代,在国际上也会成为一个笑话。所以还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出资人,不光要代替中国政府出这个钱,还得得到中国政府的默认。
洪涛和洪涛旗下的产业肯定是不能明着掏这个钱的。一旦掏了,就等于把洪涛划上了干涉国家内政外交的标签,他也就是失去了商人的性质。对他以后的发展很不利。那由谁来掏这个钱呢?洪涛琢磨来琢磨去,找到了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万老板。
万老板是香港人,他所经营的中药材和山货生意最大的货源地就是中国。所以他和中国政府的很多官员比较熟悉。由他做中国政府在伯利兹的代理人,在生意上也会对他有帮助,这里也有很多土特产可以进行销售,于情于理都说得通。最重要的是万老板喜欢在中国居住,自打他父亲去世之后,他就已经把全家都搬到了北|京定居,他也不怕有人在香港对他不利。
伯利兹政府可以搞定、中间人也有了,那就只差中国政府一个私下的意愿和口头认可了。洪涛最终是打算和中国企业做买卖的,尤其是木材、可可、渔业出口这种生意,没有政府的扶持肯定是举步维艰。这件事儿还不能当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必须有点交换条件,这个条件还不是给自己,而是要给伯利兹的几家公司。这些公司明面上是由伯利兹人经营的,实际上控股的股东都是小五和谢尔盖的手下,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实际上属于洪涛控制。
这个消息由谁去传递呢?洪涛还得去见见王风他们,不管双方在CBD项目上产生了何种矛盾,最终这个项目还是拿下来了,王风和他背后的家族势力也没少占便宜,这就算合作成功嘛。有了这个前提,他们就算再讨厌洪涛,也得捏着鼻子坐下来谈,至于成不成,那就得看双方的利益诉求能不能平衡。做买卖和玩政治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一切以利益说话,其它的都放到第二位去。
这次洪涛没再把老鼠超人号开回去,有了小麦岛上的机场,他就可以飞回去了,开着自己的私人飞机飞回去。见面地点就在帆船俱乐部里,找一艘帆船往海面上一开,你见谁了、说什么了别人很难知道。这个办法并不是洪涛想出来的,自打这个帆船俱乐部开始招收会员以来,多一半儿入会学帆船或者游艇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