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储物格上、或者衣架后的衣柜里帮顾客挑选合适的号码。
和原来一样,裁缝店与发廊之间,还是留了一个小门,不过这扇门只能从发廊进入裁缝店的休息区,而且中间不再是空的,而是安了两扇双向的半截门,中部是木门,上部是块布帘,下面离地20多厘米都是空的。小门旁边就是通往楼上的楼梯,楼梯上面那间房已经被洪涛订下来了,装修好之后将要开一家叫做玩意的商店,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玩意店里卖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裁缝店的隔壁,就是发廊,现在也不叫发廊了,而是叫丽都美容美发中心,它的门面装饰和裁缝店完全不是一个风格,首先就是几乎朝向马路的这面墙全都是空的,玻璃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做不了那么大的,中间的木质框架也是越细越好,就连大门也是同样的风格,只不过采用了更加结实的网格状。
进门之后,两边的墙上还是一水的大镜子,从天到地,右边是三排后世很常见的卡座,左边是一溜4台固定的大转椅,往里就是一个一米多高的木隔断,里面是3台电加热帽子,再往里是一扇通天的隔断,只有靠墙一个门进出,那里是洗头的地方,两架躺椅并排放着,顶头是两个洗手池。而在加热帽的对面,是一个8扇门的衣柜,这里就是顾客的储物柜,柜门上都是暗锁。
储物柜正好就在上楼楼梯的下面,楼上也是美容美发中心,不过那里是美容的场地,目前还没开始装修。在发廊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小门,打开门进去还不是后面的院子,这里还是一个小屋,里面是储藏间,放着洗衣机、备用的毛巾、烫头工具和药水等等,同样的屋子在裁缝店后面也有一个。
另外,现在店里这些女孩子不用再住在店里的折叠床上了,院子后面还有一排小平房,以前是珐琅厂的库房和办公室,随便腾出一两间来,收拾收拾就是宿舍了,还可以再腾出一间来当成厨房,反正这里的房子都空着,暂时没有安排,可以随便用。
洪涛自己也在这一排小平房里给自己挑了一间,然后慢慢的把原本存在小舅舅屋子的东西往这边倒腾,包括那些自行车零件,这里将做为他的临时库房和工作间,门上特意多加了一道锁。
和洪涛想得一样,自己利用重生的优势,准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迈出了抢先的第一步。但是这时的人里也不都是循规蹈矩的,既然有人看到了做买卖可以赚钱,而且现在国家还允许甚至鼓励个体经营,愿意也往前迈一步或者迈半步试试水的人也不是没有。
那些家里日子尚且过得去的家庭恐怕没这个勇气和需求,但是穷则思变,一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尤其是那些返城的知青们,他们除了死之外,几乎所有的苦都吃过了,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既然国家允许,那还等什么呢?
从81年春天开始,北京的街头就如雨后春笋一样悄悄冒出了很多私人小店铺,有饭馆、有理发、有裁缝、有电器修理、有杂货等等,反正只要允许个体经营的项目几乎都会有人去试试。光是北新桥这条街上,就有好几家,最大的是一家饭馆,专门经营羊杂汤、爆肚和炒肝,店主是个回民,店铺开在方家胡同口上,就在发廊的斜对面不远,站在门口都能互相看到对方。
这对洪涛来说是个好事,他并不怕店铺多,越多越好,只有这样市场才能火起来,自然门面房的房租也就涨上去了。虽然这一条街的两边都是门面房,但是真正能用来做买卖的并不太多,这主要还是由于房屋管理的政策问题。这时候的房子除了单位和少数私房之外,一般都是由房管所来管理,房屋的使用性质是居住。
但是你去工商局申请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会让你出具一个经营场所的证明,也就是说人家需要知道你要把店铺开在哪儿。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房管所的房子原则上是不能用来作为经营使用的,因为它是居住用房,想改变这种性质,也不是说不能,但是太难了,没有区局一级房管部门领导的同意,基本是没有希望的。
就算同意了,你也得交一笔可观的费用,用来变更房屋的使用性质,这笔钱的数目会根据你与领导的亲疏程度成反比,反正作为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很难一次**上这么一大笔钱。
想做买卖!但是没房子!太好了!
洪涛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这个缺德玩意打算把自己盖好的这个小二楼转手高价出租出去,这样就算啥买卖都不干,就可以天天在家数钱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原则上讲,这个房子并不是洪涛的,也不是大姨夫的,而是属于街道办事处的。虽然合同里并没有注明不许转租,但是在这个年代,谁敢和办事处叫板合同的问题呢?所以还不能是简单的转租,必须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美化一下转租的行为、转移一下大家的视线。
这个借口洪涛早就想好了,在当初决定要租下这块地盖楼的时候他就琢磨出来了,那就是出租摊位。不过对外不能这么讲,对外要说成是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机会!
“好啊!老金!你这个觉悟是一天一天的往上涨啊!这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这是一人致富带动全街道啊!这个不用再请示区里了,我拍板了,就这么干!说实话啊,为了那些知青的工作问题,我这一年多来都快把腿给跑断了,你说那些年轻人啊,临时工不愿意干、工作次了还不愿意干、离家太远还不成,可是天天在家里你就好好待着吧,他们还不!没事儿就三一群俩一伙的四处去招事儿,现在有了你的这个主意,至少能安排下十几个人吧,我这个身上的负担就算是小多了,这不是十几个人啊,这就是一群大爷!”(未完待续。。)
ps: ps:270张月票加更来了!!!
一百二十七章 喜讯
当大姨夫把洪涛写的这份儿计划书拿给周主任看的时候,主任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好几遍,眼泪都快感动下来了,这个招儿简直是太妙了,不光把这一溜临街的房子给改造好了,居然还顺手解决了一大批街道里的待业青年问题。
“哪儿有您说的这么邪乎,什么致富啊,是党和人民哺育了我,咱不能忘恩啊,现在应该是我反哺给他们的时候了,看着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招灾惹祸的,谁都心痛啊!我就是想给他们找个事儿干,这样一来他们也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这个人一有正经事儿可干了,就没功夫去调皮捣蛋了不是!”大姨夫现在和洪涛学的,说瞎话也和喘气一样自如,这些东西都是他昨天刚从自己外甥那里学来的,现在说起来不光顺溜,而且声情并茂,让谁看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反哺!?对啊!这个词而用的好!就是反哺!如果街道上能多几个老金你们家这样的人,我这个主任就可以退休了,不成,这个事儿还不能就停留在咱们街道,我还得把这个材料报上去!这么好的办法不能光咱们一家用,这是有利于社会的大事!老金啊,你立大功了!对了,你干脆也别在房管所了吧,我给你跑关系,你就调到咱们街道来,当个干事!给我帮帮忙咋样?我调走之前,最少也给你提到副主任上面来,你有这个水平和能力啊!”周主任的脑子已经快超负荷运转了,猛然间接受的新鲜事物太多。他有点消化不了,而且这个新名词太和他的意了,有个这个词儿。他上报区里的材料又能增色不少。
“还是算了吧,我再能耐也得有伯乐啊,街道里少了我,还有别人能想出来这些东西,但是少了您,换一个人说不定就拿我说的这些话当放屁呢,所以说啊。不怕没能人,就怕没好领导。我自己有多大能水我自己还不清楚,您让我干点实际工作还凑合。咱有力气,您让我去当领导,那不是骂人嘛!”大姨夫是打算一顿就把周主任拍够,至少让他舒服一周。省得每次见面都补上两巴掌了。
“好好好。这个事情咱们下次再说,我就不和你多说了,我赶紧回去把材料整理整理,下午我就去区里!”周主任拿着这几张纸已经等不及了,他脑子里已经构思好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报告,和上次盖楼的事情比,这次应该更出彩!
“唉,主任。您还没说到底能不能贴这个布告呢?我是等您从区里回来再搞啊,还是我这边先小行动着。把告示贴出来,反正离装修完还得半个多月呢。”大姨夫赶紧拉住周主任,他还没得到他想听的答复。
“贴!马上贴!这个不用等我!”周主任连想的都没想,回答得很干脆。
“那主任,您还得帮我一件事儿,您看啊,咱是好心,但是咱这儿地方有限,不能解决所有人,那帮知青都是愣小伙,我这儿除了大姑娘就是老太太,万一因为名额问题吵吵起来,我顶不住啊!我是怕咱们本意是好心,结果办成了坏事!”大姨夫还是没松手,又提出一个问题。
“嗨!你看我这个脑子,还不如你考虑的全面,没错,这是个大问题,不过没关系,你等我10分钟,我回到办公室,立马就给派出所打电话,让他们派人到这里盯着!坚决不允许有人趁机捣乱!”周主任听完这番话,差点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说的对啊!万一好事儿办成了坏事,那不成笑话了。
“姨夫,怎么样了?没问题吧?”看着周主任急急忙忙跑远的背影,洪涛从店里走了出来,他刚才一直在门里面关注着大姨夫和周主任的谈话。
“小涛啊,你说咱这么干合适吗?这不是转着圈子骗人嘛,而且还是偏政府,万一这要让人查出来,咱还不得去蹲班房啊!”大姨夫刚才那种悲天悯人的表情都没了,这时才露出他的真实想法。
“得,咱俩昨天晚上算是白说了,这怎么能是骗人呢?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让他们自己能养活自己,这是不是真的?帮街道解决待业青年问题,这是不是真的?借给知青启动资金,然后分期偿还,这是不是真的?免除他们的房租、水电费用,这是不是真的?咱们那一句骗人啦?”洪涛严肃的批评了大姨夫的这种不坚定态度。
“可是你没说你那个啥分期还款最后比高利贷还狠啊?”大姨夫小声的说出自己的顾虑。
“这是必然的嘛,我和他们又不认识,您找我借钱我还不乐意呢,我干嘛要白白借给他们啊?那可不是高利贷啊!那是房租、水电的分期付款,我这是体量他们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才费劲脑汁想出来的一个折中办法,如果谁不乐意,那好办啊,按照房租、水电费每月付给我就成了,一次**一年的,我没功夫一个月一个月收!”洪涛玩了命的给大姨夫洗脑。
“我说不过你,反正我觉得有点太狠了,要不你少赚点,在把利息降一降吧?”大姨夫也不是傻子,洪涛再能忽悠,但是昨天晚上算出来的利润数字在哪儿摆着呢,说高利贷都是轻的,简直就是卖身契了!
“不是利息!是分期付款!您要是不放心,那这个钱我自己掏了,倒时候您可别埋怨我挣钱不叫着您啊!”洪涛觉得自己很失败,就弄个分期付款的噱头,居然没把大姨夫绕进去,总揪着这个高利贷不放。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