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科技狂人-第9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鲍勃·迪伦这种玩音乐,都能混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首富先生肯定不会留给哥伦比亚唱片,以及之后的索尼音乐,早就收入囊中了。

乔布斯对鲍勃·迪伦的崇拜,也可以归类于他的一大特色品味,堪称对方屈指可数的大牌粉丝。

反过来,鲍勃·迪伦对乔布斯的态度,只能用若即若离、不冷不热来形容。

此人能和首富先生一样,被《时代》杂志选为《时代一百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并在原本时空的十多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足以证明他在经营自己这个品牌的时候,多么有智慧了。

鲍勃·迪伦处理自己和乔布斯这个大牌粉丝的关系的方法,有点类似中国古代汉朝著名隐士严光,之于曾经的同学,汉光武帝刘秀,那就是,不管这个大牌粉丝如何表达崇拜之情,都保持距离。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神秘,进而让彼此之间的这段关系,能够善始善终。

就拿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四,还没有和约翰·斯卡利闹翻,进而被赶出苹果电脑公司的乔布斯来讲,便为了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宴会,邀请了鲍勃·迪伦过来表演,但却被鲍勃·迪伦婉言谢绝了。

结果呢,乔布斯把这个情况当成了鲍勃·迪伦的个性使然,一点都不恼火,仍然屁颠颠地崇拜不止。

这次为IPod发布所做的一系列造势当中,乔布斯专门针对鲍勃·迪伦这位自己的偶像,进行了专门的安排,即在iTunes商店里,将鲍勃·迪伦的所有老歌打包到一起,以199美元的价格销售。

要知道,此举对鲍勃·迪伦有莫大的好处。

鲍勃·迪伦再牛掰,那也是过去式了,而乔布斯则是在帮鲍勃·迪伦拉拢年轻歌迷。

不得不说,乔布斯无形当中,偷师了唐焕对邓俪珺诸如此类的运作。

果不其然,首富先生一把摆出来鲍勃·迪伦后,乔布斯顿时心气顺了,继续老老实实地精心准备IPod发布会。

……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五,秘密研发的IPod,在乔布斯那种特有的标志性产品发布会上,公开亮相了。

苹果电脑公司还在邀请函上故弄玄虚地写了一句话,“提示:这不是一台Mac。”

等产品的技术参数被介绍完毕之后,便到了掲幕产品的时刻。

这一次,风度翩翩的乔布斯,没有像往常那样,走到一张桌子前,掲开盖住产品的遮布,而是说道:“我口袋里刚好有一个。”

接着,他把手伸进牛仔裤口袋,拿出了一个炫目的白色机器:“这绝妙的小机器里面,装着一千首歌曲,而且刚好能放进我的口袋。”

说完这句话,乔布斯把iPod又放回到了自己的口袋。

顿时间,被惊艳到了的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同样鼓掌的首富先生,心中感慨道:“不容易,终于调~教得可以稳定地赚大钱了!”



第1054章XP概念的一呼百应

……

乔布斯在产品发布方面的功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种境界绝不是靠装几波逼就能得来的,而是个性独特的乔布斯,投身IT领域二十多年以来,在公众形象、媒体关系、业界口碑等等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底蕴,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志,别人模仿不来的。

有了乔布斯的精心安排,iPod的发布会毫无疑问地大获成功,迅速成为一个津津乐道的舆论焦点。

当然了,在iPod赢得一片赞誉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吐槽。

比如,iPod有一个“非人类”的设计,那就是,没有“开关键”。

苹果电脑公司把之所以这么做,上升到了哲学层面:iPod不工作的时候便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轻触设备来进行唤醒;要是多了一个开机、关机的过程,那才叫做“反人类”,不符合自然的逻辑。

不得不说,这就是乔布斯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亲自参与设计的产品,总会强逼着用户改变一些之前被工程师纯粹技术思维培养出来的使用习惯。

再有,iPod的399美元售价,也被一些人认为定得过高,博客社区里便迅速流行起一句话,“这是白痴给我们的产品定的价。”

其实,在这个表象下,隐藏着对数字音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iPod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支持,它的塑料包装上还印了一条简明的标语:“Don’t_Steal_Music”——“不要盗版音乐”。

在产品的实现上,iPod也使用了旨在保护数字音乐版权的技术手段。

比如,要把音乐装进iPod,只能通过USB,将iPod连接到计算机上,用苹果电脑公司的软件iTunes,来“同步”;反过来,不支持将iPod里面的音乐“同步”出来。

消费者买到iPod这个数字音乐播放设备后,为了获得数字音乐内容,有两个来源可供选择:一个是购买正版CD,然后用iTunes软件在计算机上数字编码;另一个就是直接从iTunes网上商店购买其已经从唱片公司获得正版授权的音乐作品。

发牢骚者感觉:花了399美元把iPod买到手后,还要为每首歌曲另外花费99美分,有点儿贵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群体当中,很大一部分属于黑客。

其理直气壮地数落起乔布斯当初的黑历史:你不是亿万富豪的时候,弄了一个“蓝盒子”,盗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长途电话;现在社会地位变了,就背叛了黑客精神,和大唱片公司合起伙来了……

正在享受荣光的乔布斯,被这个论调挤兑得很尴尬,毕竟他时不时地就以反主流自居一下,理应不在乎那些大唱片公司的死活才对。

更何况,非授权的数字音乐越是到处泛滥,iPod这个播放器也会卖得更好。

本来准备以高冷姿态应对的乔布斯,最后还是忍不住地辩解道:“无论如何,艺术家们应该得到应有的版权收入。”

黑客们哪管这些,只用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便通过逆向工程,破解掉了iPod和iTunes,使其可以绕过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机制,和电脑双向相互传输任何数字音乐文件。

在这当中,甚至还包括开发了著名的RealPlayer播放器的RealNetworks这样的公司。

乔布斯这下被激怒了,他一边迅速推出iTunes的升级版本,一边果断地封杀RealNetworks。

又一场恩怨情仇,随之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iPod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音乐播放器产品了;但也因此,进一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

本来就居于幕后的首富先生,自然没必要理会此等级别的热闹。

不过,唐焕说话算话,在iPod发布会成功举行后,用自己的方式,帮忙推销该产品。

那是在电影《黑客帝国》的首映式上,唐大亨戴着iPod的白色耳机,如痴如醉地听着,甚至无视了身旁如云的美女。

第二天,八卦媒体就摆出了狗血的标题,《唐移情别恋,竟然是为了它》,下面配着的图片,则是唐大亨自顾自地摆弄着iPod的情景。

先不说这个标题党如何罪该万死,它确实帮助iPod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尤其是提高了消费群体的层次。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见唐大亨这么喜欢iPod,好莱坞的明星们也纷纷好奇地尝了一下鲜。

这时候,iPod对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支持的意义,便体现出来了。

已经和黑客们划清界限的乔布斯,便喜滋滋地打来电话说道:“本来我们预测这个季度iPod的销量是十二万五千台;现在看来,要备足二十万台的存货了。”

首富先生则打趣道:“你也可以趁机搞饥饿营销嘛。”

乔布斯倒是把算盘打得啪啪响,“我还指望着iPod,带动苹果电脑的销量呢。”

唐焕提醒道:“不要小瞧了iPod,应该用不上几年,它就能够支持视频播放了,到时候便可以欣赏类似《黑客帝国》这样的影片了。”

乔布斯没有去怀疑这个预测,而是试探地问道:“唐,你还会提供内容支持吧?”

首富先生朗声大笑道:“那也要等到电影把票房价值贡献得差不多后才行啊。”

……

在十一月六日公开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票房相当理想,第一个周末票房便达到了三千九百多万美元,高居榜首。

究其原因,就是利好因素实在太多了。

首先,按照原本时空十多年后的说法,《黑客帝国》是一个大IP,其小说作者是已经有了好多作品销量跻身于畅销书排行榜的唐焕。

在首富先生的笔下,《黑客帝国》的设定,要比原本时空的版本,更能严谨地自圆其说。

其次,电影《黑客帝国》的导演是主动请缨的詹姆斯·卡梅隆。其对电影技术的执着,在创下超过二十一亿美元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上,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

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特效,“子弹时间”不但让詹姆斯·卡梅隆过足了瘾,还让观众叹为观止。

接下来,就是电影《黑客帝国》本身在演员阵容、动作设计等等方面,质量非常过硬了。

《黑客帝国》内容还是不免深奥,所以在演员挑选上,不得不考察对方的理解能力。

如此一来,唐大亨捎带着捧香江华人明星的时候,也只能落实了一些份量有限的配角,倒是李连捷稍有例外。

盖因,他在好莱坞出演反派角色,更令观众印象深刻,从而承担了负责追杀主角的“特工”角色。

好在,程龙有《尖峰时刻》、周闰发有《卧虎藏龙》……他们对于能够接演出自大老板之手的《黑客帝国》里的戏份,已经心满意足了。

最后还不能忘记一个更为重要的大背景,那就是,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浪潮,推动着普通人,对关于网络的思考,增加了许多倍。

眼瞅着电影如此名利双收,首富先生便又一次宣布,借鉴电影《泰坦尼克号》DVD销量轻松突破一百万、有力地带动了DVD播放器普及的经验,这个《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开山之作,很快会在明年推出家庭影院的DVD版本。

……

iPod所代表的数字音乐,《黑客帝国》DVD版本的迅速排上日程……

从诸如此类的种种迹象当中不难看出,IT技术正在通过为普通大众提供越来越多的赏心悦目功能,来更大范围地普及自己。

这个趋势,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个人电脑行业的生存游戏规则。

在今年的DEX拉斯维加斯秋季展上,唐焕便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个人电脑正在从一个典型的生产力工具,向着家庭数字中心的角色转变。

除了电子游戏、家庭影院、上网冲浪等等相对传统的应用例子之外,一炮走红的iPod,也佐证了个人电脑的这个发展趋势。盖因,iPod的任何数字音乐内容“同步”,都必须通过USB连接到个人电脑,使用iTunes软件来完成。

当个人电脑终于如同它二十多年前的初衷,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后,整个系统的易用性,随之变得尤为重要起来。

首富先生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这个客观需求,郑重地提出了一个概念,那就是“Experience”,即“体验”。

而为了表明自家产品急用户之所想,唐焕也隆重宣布,哲儒软件公司的操作系统StudiOS,所正在开发当中的新版本,商业名称将会被定为“StudiOS_XP”,XP即是“Experience”的头两个字母。

本届DEX拉斯维加斯秋季展上,深陷反垄断旋涡当中的哲儒软件公司,便拿出了StudiOS_XP的预览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