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时间上还是挺早的,只要在2000年之前能够出定型的核心机,那就差不多行了,新一代的发动机瞄准的就是美帝的一代神器F…119,在时间上晚一些,也是可以忍受的。

    整个“高推预研2”重大专项,不可能仅仅只是大小叶片技术就打发了,其它的还要陆续地增加新的技术,杨辉倒是很有想法要继续去找一找国内的相关单位,看看还有些什么技术可以列入到项目之中,不过在时间上显然是不允许了,至少现在是不行。

    。。。。。。。。。。

    帝都的冬季,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还没有几十年后的所谓雾霾笼罩,将整个城市装点的如同雾都一般,但这次91年的最后几天,或者说是最后的十二月初开始,这中楠海里面的天气就没有好起来过。

    那颤抖的手指,连特供的香烟都快要拿不住给掉下来了,会议中原本是很少、甚至禁止抽烟的地方,这个时候也是云里雾里。

    “你们说说,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搞的,偌大的一个国家就给硬生生的搞成了这样,这应该就是邓xx在年前所预判的苏联必定亡党亡国的样子吧,只是没有想到它来的这么迅猛,让人防不胜防啊!”

    在这里用防不胜防一词来形容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或许改用措手不及还能够更加合适一些,但现在都到了如此紧急的关头,谁还有心思去管什么用词恰当与否,只要能够表达出意思就行了。

    从386的抱怨一开始,其它出席会议的几位常委就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可不就是嘛!你说我们这才和美国那边把关系给搞僵了,原本以为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没法利用,还有苏联来做个备胎。正好这几年我们也确实实现了双边外交正常化,关系也迅速回暖,但是谁又能够想到苏联这个备胎也不顶用,看来以后我们的国际环境会更加不好说啊!”

    杨副主席从共和国本身出发,分析了苏联解体之后会对共和国带来什么样的重大影响,一时间又算是给房间里增添了更多的难题,也就只有这边要稍微想的开那么一丢丢,毕竟它更多要管的是国家经济建设,是对内,而非是对外。

    但是,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肯定将会是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影响,就算是远在共和国的国内经济发展,也一定是要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这个是跑不掉的。

    “现在苏联解体已经成为了事实,既然我们之前就没有打算响应苏联那边在819的时候出兵干预,那我们就必须要有接受苏联解体这个事实的觉悟,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则是先把国内给稳住,毕竟才我们两年前的那次事件来看,它的性质丝毫不下于苏联解体的前夜,不同之处仅仅是在于我们控制住了事态,而他们没有控制住而已。”

    总理又一次提到了众人担心好久问题:苏联的解体是不是会波及到共和国这边。要真的算起来,实际上共和国在过去的十年之间,其实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触的更多,国内的某些思潮甚至一点儿也不下于苏联。

    这个问题算是说到了386所擅长的地方了,至少386就是当年因为在处理那次事件时表现出了不错的地手段,这才引起了286的主意,之后才就了各种扶摇直上九万里,而现在又到了关键时刻,是需要他再次站出来稳定局势了。

    “不错,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国内局势,至于苏联解体一事要不要对国内封锁消息,我看也没有必要。这个肯定是封锁不了,而且到时候反而还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我的意思,直接正面报道苏联的解体,只是一定要注意舆论的引导。并且。。。。。。。。”

    接着,就是针对着国内该如何应对苏联解体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又发起了各种的讨论,以及各种如何稳定国内局势。

    整个是从接到消息开始,一直讨论到深夜,最后才散开巨头会议。

    本来,刘副主席还不是常委巨头,这个时候是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但是做为军委副主席,翻过年的人大会议中走个过程之后,那就是妥妥地是常委巨头了,因此也就出席了会议。

    不过,也因为他还没有拿到正式的常委巨头资格,会议中也是充分贯彻了多听、少说的宗旨,但一天时间下来,他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是需要有所作为了。

    。。。。。。。。。。

    苏联解体的第二天,全世界范围之内依旧还没有做好接受苏联这样庞大的一个帝国解体的事实,甚至很多与此相关的国家还为此深夜开会讨论,共和国这边也仅仅是休会了三个小时之后,全体成员再次就位。

    还是依旧地各种老生常谈,虽然每一次的问题都是新冒出来的,而且每一次的问题好像都很有必要好好地讨论、重视,但这些问题却是让刘副主席不愿意再听下去,他知道这些问题并不是它所该关心的,而他也不太关心这些暂时还不该他管的烂摊子。

    瞄准了一个空挡,这终于是第一次开口了:“我只是军委副主席,所以是非常感谢大家让我参加这次中央常委会议,本来是应该多听少做的,但是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我觉得现在不能再沉默了,现在就站在我的角度、立场发表一些看法,大家要不要听听?”

 第七百一十二章:先是浑水摸鱼

    刘副主席这次开口就好像是突然蹦出来的一样,这让之前还讨论火热的众人一下子就不说话了,皆是把目光投过去,并且点头致意愿意洗耳恭听。

    “苏联解体,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次有可能的危机,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火烧过来,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往坏的方面想,凡事都有两面性,不可能完全是坏事,也不可能完全是好事。现在的我们,其实也可以更多的想一想在苏联解体事件中,能不能获得一些我们之前没法、甚至是不可能得到的好处。”

    这一句话已经是憋在心里面好久了,算起来大概。。。。。大概应该是90年在苏联谈引入苏27的时候,杨辉同自己详谈了一番后。没错,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已经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吧!

    “我能够以这样的年龄还继续留在军队,那是因为我的使命就是实现军队的国防现代化,那么我这次也就从国防现代化说起。之前我们在90年决定引进苏27、今年谈了引进米17,看起来好像苏联对我们的国防军事装备采购是敞开了大门。但是,海军研发新一代驱逐舰项目的时候,前去苏联洽谈引进舰载区域防空系统的时候,那边就各种不愿意。这些苏联时代还对我们关闭的采购项目,现在苏联解体之后是不是可以有新的可能?”

    就知道,这个军队的老家伙开口的时候,是半句都不会离了军队,果不其然,在这个时候还是惦记着苏联的那些军事装备,这还真是够敬业的,这样的精神绝对是值得学习的,不过现实情况好像还有些不太明朗的样子。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问题:“老刘啊!你也知道我们之前签订的军事装备采购订单都是和苏联当局签订的,现在苏联不存在了,以后到底谁来对这些订单负责,我们都还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能急着去采购新的装备,现在解体之后的俄罗斯那可是各种不靠谱啊,就连之前我们签订的采购合同能不能继续执行下去,我这都还是持怀疑态度!”

    看得出来,说话的这位对这次的事很有些内行的看法,想来应该是对外交方面挺熟悉,所以对问题也是一针见血。

    对于这种现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刘副主席自然是非常清楚的知道,但知道了这种问题之后,却还是依旧执着地要在会议中提出采购的事,这就确实有些耐人寻味了,或许这一切都是因为刘副主席有他的想法。

    “关于我们之前所洽谈的采购苏27、米17直升机两个项目,现在虽然还不太清楚情况,但我相信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大继承者俄罗斯,它肯定会继续履行之前的项目,因为以苏联的军事工业战略,生产了庞大的军事装备数量绝对是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短时间之内无法消化的。”

    说到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刘副主席可谓是滔滔不绝:“新生的俄罗斯在国民经济方面绝对是甚至没法和苏联时代相比,所以我想不出俄罗斯政府还有多少资金用来持续采购军事装备来满足军工单位的最基本开工所需,所以对外军事装备出口是他们唯一的道路,放眼世界范围之内,能够像我们这样大手笔采购军事装备的国家,绝对是俄罗斯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找到的。”

    这话似乎说的是挺在理,刚才对刘副主席还有疑问的那位,这个时候也不再多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的就能这么容易地同意了在这个时候又去给毛子送订单:“分析的确有道理,这一点我承认,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再等等,至少要等到我们之前签订的苏27和米17两个项目有了着落之后,再说之后新采购的订单,您觉得呢?”

    首先,这确实是非常在理的一个建议,现在什么情况都不太清楚,谁也不好说下一刻在原来的苏联土地上会发生什么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但是这种混乱的时代,不正是之前杨辉所向往,并极力描述的美好时代吗?

    想到这里,刘副主席更加觉得应该做一些什么,毕竟过了这个村之后可就是真的没有这个店了,而当时杨辉描述的那些好东西,可是让人羡慕的十分紧啊!

    “没错,对于一些我们可以在苏联解体之后采购到的装备,自然是可以先看看,等情况明朗了之后再说,但是对于一些即使是我们在苏联解体之后,依旧没法从正规渠道引进的一些技术,那就需要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去浑水摸鱼。比如之前中航政开公司那边上报的原苏联南方设计局的重型洲际分导式弹道导弹项目,除了这个混乱的时候有可能弄到手,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时候可以有这样好的机会!”

    “哗”。。。。。。

    对于这次刘副主席说出来的事,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在此之前都是毫不知情,现在咋一听到可以搞到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样的大杀器,所有人都为之精神一震。

    共和国可以放缓发展陆海空三军,但是二炮的导弹与航天技术是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即使是在286大砍国防军工项目的时候,那依旧是没有动过航天与二炮的装备研发项目。

    不仅如此,甚至还在八十年代上马了大量的航天项目,长征系列的运载火箭持续发展与改进就是在八十年代进行并成型的,还有后续的固体弹道导弹都是在八十年代也丝毫没有放松过研发,这都是国家能够立足的战略基石,是建国初期就确定要首先发展、保障的方向。

    现在好了,你说可以从原苏联的南方设计局搞到重型弹道导弹的资料,众人中还有谁敢再多说一个不字。

    最后,还是得要总书记才能定下基调:“不管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只要有一分的可能,我们都必须要高度重视,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接触,最好是能够搞到一些有用的技术,这个必须要批准。总理,你看是不是给这边批准一些专项资金,这个是绝对不能够马虎的,拿个两千万美元吧!”

    两千万美元的代价,要是可以搞到大量的重型弹道导弹的技术,那是绝对不亏的,这些技术现在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