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主拓跋焘今年十七岁,即位也才两年,只是他小小年纪,已显出非同一般
的聪明雄断,八部大人都不敢对这个少年皇帝有所轻忽。
“启禀陛下,唐主已到渭河便桥之南。”中军报入帐来。
拓跋焘点点头,转头对窦太后道:“阿母,他来了。”
“好,阿母去去便回。”窦太后站起身来,走出帐门,自有卫士牵过马来。
窦太后也是世家出身,少习弓马,年纪虽大,身姿矫健,轻轻一跃,上了马背。
太后上了马,扬鞭一击,那马嘶了一声,四蹄翻动,绝尘而去。
拓跋焘与众大臣也都随后出帐,立马在后观望。
李世民单骑往便桥桥头驰来,尉迟敬德和程知节想伴同前去,被长孙无忌抬
手止住,二人只得作罢。
世民到了桥头,下马来将马拴在桥栏上,步行上桥,往北走来。
只见一骑自北飞驰而来,片刻已到李世民身前,马上乘客二话不说,高举马
鞭,带起一声尖啸,劈头向李世民一鞭击下。
“啪”的一声,李世民脸上已多了一道血痕,李世民痛的浑身一颤,却不说
话,慢慢在来骑前跪下,将上衣撩起,露出脊背。
尉迟敬德看得怒起,便要策马上前,却被长孙无忌将马头紧紧拉住,连连摇
头示意,其余众人有知内情者,自然按马不动;心思灵活,隐隐觉得此事蹊跷,
却也不像敬德那般冲动,只是静静观看。
李承乾在丹凤城楼看得奇怪,父亲为何在来人面前跪下?又为何任其鞭打?
转头向祖父看去,见祖父攀着栏杆,上身前倾,凝神观望,浑身颤动,口中嗫嚅
不已。长孙无垢走上前来,低声道:“沙竭罗,你也跪下。”说着自己已是跪了
下去,承乾不解,随母亲一同跪下。
便桥之上,来人勒住马头,乃是一名老妇,白发萧然,正是窦太后。窦太后
低头看了看李世民,扬起马鞭,又是一鞭重重击下:“这一鞭为毗沙门!”鞭声
响过,李世民背上多了一道血痕,有三分深浅、一寸宽阔,两边皮肉翻起,当中
鲜血涌出,足见这一鞭实是用足了十分气力。
“这一鞭为三胡!”
“这一鞭为承道!”
“这一鞭为承德!”
……
“这一鞭为承度!”
“这一鞭为你父亲!”
窦太后咬牙鞭打来,直打满一十三鞭,方才歇手,李世民背上血肉模糊一片,
窦太后看了,不由心中一痛,深吸了口气,厉声喝道:“二郎,我为你兄你弟你
父打你,你可有怨气?”
“母亲出鞭有力,手底有劲,足见母亲身体康健,世民不胜欣慰之至,世民
不敢有半分怨恨。”李世民伏地道。
窦太后听了这话,身子一颤,泪珠禁不住滚滚而下,将手中马鞭一折两半,
抛入滔滔渭水:“罢了,二郎,你好为之!”拨转马头,更不再向李世民瞧上一
眼,纵马奔回魏军大帐。
“迦陵!”丹凤城楼上,李渊伸出手臂,嘶声呼唤,上身几乎整个儿探出栏
杆,裴寂连忙抢上去抱住:“大家!大家!小心哪!”
正文第111章
………………………………………………………………
修改第一章增加一个故事
……………………………………………………………………………………………………………
第二卷人间世&;#8226;有情劫
第一章光阴的碎片
第一节昆仑山上
昆仑山,麒麟崖。
今日天气晴和,元始天尊讲道已毕,众弟子出得宫来,便在崖前席地而坐,
彼此谈论请益,启发疑难。
“世法平等,无有高下。”燃灯道人缓缓说道。
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近日常听准提道人说法,颇有
同感,点头道:“老师所言有理。”
白鹤童子立在一旁,暗暗赞成,只不敢插嘴。
“燃灯老师此言谬矣,老师岂不知六合之间,人身最贵。人之一身,暗合天
地之理:脊骨二十四节以应二十四炁。肺管十二节名为十二重楼。脐为祖宫内曰
黄庭,心曰绛宫,肺曰华盖,舌下曰华池,脚心曰涌泉,脐下一寸三分曰酆都,
山水小肠十八盘即为十八狱,水道曰地户,谷道曰幽门。此一身之内,天地位万
物育也。左齿叩八音为金钟,右齿叩八音为玉罄,前齿叩八音为法鼓,三八共二
十四通以应二十四炁。故掌教大老爷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
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因此种种异修,皆以修得人身为本,不得人身,终不能成
其正道。世间草木禽兽,与人殊途,正如水火不同,岂可相提并论?”太乙真人
抗声道。
“途虽有殊,同归于道。”燃灯道人道。
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
法师等人听了,各有所见,纷纷议论。
“老师今日所言,倒与通天师叔平日所谈相近了。”太乙真人忽然提高了音
量。
“……”众人都是一惊,闭口不言——自万仙阵一战之后,匆匆数百年光阴,
阐截分殊,形同水火,阐教门人从未在人前公然提及截教二字,更遑论通天教主
与截教义理。
“太乙道友此言差矣,小小心得,乃我听接引、准提两位老师阐法所悟,并
非通天师叔教理。”燃灯道人长眉不动,徐徐说道。
“我岂不知,自破万仙阵后,西方教主就常受邀来昆仑盘桓,讲他那什么三
乘妙法,众生平等,一切皆空之理;老师与文殊、普贤几位道兄受惑更深,趁掌
教师尊演讲之暇,常到极乐世界听经,嘿嘿。”太乙真人冷笑道,“我看那西方
教主虽与掌教老爷同破万仙阵,所言所行与通天师叔别无二致。”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听了,脸上变色,心中恼怒。
“西方教法精微,别有玄妙,与通天师叔所传似同实异,太乙道友此解只得
皮相,未得真谛。”燃灯淡淡道。
太乙真人连连冷笑。
他二人言来语去,针锋相对,十二弟子亦分作两派,文殊、普贤、慈航、惧
留孙为一派,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为一派,互相
攻讦,场上气氛一时十分紧张,黄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觉得双方所言都有道理
:固然天地之间,人身最贵,不过人身与兽身本源却无二致,同为四大会聚而成
;按理来说两者确然平等,只是细细想来,又觉得十分不妥,人妖终有分别,但
若要说这不妥之处在何处,却又说不上来。
所以两人一言不发,皱眉苦苦思,耳边听得太乙真人大声说道:“……人身
法天象地,一身之内,自有阴阳太极,三光九灵,森罗万象,岂是禽兽可比?盖
男女俱以火为先,男女俱有精。但男子阳中有阴,以火为主;女子阴中有阳,以
精为主。谓阴精阳气则可。男女合,此二气交聚,然后成形。成形俱属后天矣,
后天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气,尽属死灰矣。此一点先天火气,乃三位掌教
圣人亲手于混沌之中采得,借女娲氏之手而成|人身,岂同禽兽草木?……”
众弟子在此争执,互相不服,不觉得违了戒律,都把音量渐渐放高,到后来
各自怒目相视,竟已有剑拔弩张之态,黄龙真人、道德真君两边圆场,两边都不
愿相让。
二人正无可奈何之际,听得一人说道:“为何在此大声喧闹?”声音清澈,
也不甚响亮,却自有凛然之威严,将众弟子争吵之声一齐压了下去,是元始天尊
亲出宫门,南极仙翁在旁跟随。
众弟子一凛,忙倒身俯伏:“老师!”
太乙真人道:“老爷,适才弟子等在此讲论,燃灯老师所言甚是妄谬,弟子
不能苟同……”
元始抬手道:“你不用说了,尔等所言,我尽知之。”视线一一掠过燃灯、
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五人,缓缓开言道:“你们几个,既然心向外道,我
这里也留你们不得了,尔等不必在我门下,自投西方去罢。”
“啊!”燃灯道人与文殊等人大惊失色,“老师,弟子等……”
“一心已动,虽留何益,尔等不必再言,速速下山去罢。”天尊衣袖轻轻一
拂,转身入宫,将众弟子撇在地下。
众弟子都知掌教老爷言出法随,既如此说了,那就挽回不得,不由得面面相
觑,做不得声。
燃灯道人跪在下,并不抬头,良久,忽而咚咚磕了四个头,“老师,我们去
了。”道人起身,向众人一揖,大踏步下山,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四人也
默默磕了头,站起身来,向众师兄弟施礼作别,随着燃灯下山去了。
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
法师看着五人远去背影,心头说不上来什么滋味,默默无语,太乙真人长身挺立,
脸上木木然并无表情。
西方极乐世界,青竹精舍之前,燃灯道人与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躬身
施礼,准提道人听了经过情形,叹道:“元始道兄素来方严,只是未免过于拘执。
五位道友此来亦是缘法。”转头对接引道人道:“道兄,五位道友俱是根行深重
之辈,可与我等代理,管领三千弟子,道兄你看可好?”接引道人道:“可。”
准提道人道:“燃灯道友,你可将灵鹫移来极乐,与众居住,此后凡教内传经论
法,大小庶务,你五人尽可自决,不必来问我与道兄。”燃灯迟疑道:“两位老
师,弟子等人德薄……”准提道人笑道:“道友何必过谦。”五人躬身合十:
“多谢教主寄予重托。”转身去了。
第二节菩提树下
尼连禅河河水宽阔,洋洋西去。
菩提树苍劲而青翠的枝叶遮住了正午的阳光,轻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泛
起微微的白光。
风中的菩提树悄然不语,只是向着明净、湛蓝的苍天默默地展开它纷繁茂盛
的枝叶,一如它在过往的数千年岁月里所做的那样。
树下,一名瘦长的僧人结跏趺而坐,僧人看上去大约三十多岁,年青的身体
因长期的苦行冥思而显得非常虚弱,偏袒的右半边身子处露出的肌肤苍白到近乎
透明,头上淡栗色的卷发散乱如雀巢,而且也真的有一对小鸟在乱发间筑起了鸟
窝,生下了几只雏鸟,忙碌地飞去飞来。
每当飞翔的阴影落下,带来一阵清凉的气流,僧人蓬松的短发间便会发出急
促的叫唤,几张嫩黄的小嘴迫不及待的张开又合上。
瞿昙不言不动,他已经在这株古老的菩提树下整整静坐了九十天,他苦苦思
索着道的真谛。
雨季过去,旱季到来,灼人的热浪炙烤着大地,长期的枯坐除了使自己的身
体更加虚弱,他一无所得。
大地在强烈的阳光下干燥到了极点,干热的空气从地上升起,使得地平线出
现了奇异的轻微扭曲。
这个时候,东方的地平线尽头走来了三个人,三名道士,一老二少,轻盈的
步履仿佛根本不曾接触地面,干燥的白土路上没有扬起一点点尘埃。
道士们不紧不慢的走着,可是却很快走到了菩树前。
为首的道士青鞋白拂,数绺长须飘拂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