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又作青莲华尼、莲华色尼、莲华色女、莲华淫女、莲华
女、嗢罗苾尼。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初嫁郁禅国人,婚后曾生一女。
因发现其夫与其母私通,故离家至波罗捺城,另嫁一长者。日后长者至郁禅
国经商,娶一少女归波罗捺国,后方知彼乃莲华色之女。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
前则与母共夫,今则与女共夫,因而自暴自弃,遂至毗舍离城过淫女生活。一日,
听闻目犍连说法而归信佛教,乃依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出家,后得六神通,证阿
罗汉果。据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载,佛陀升忉利天为母说
法,归返人间时,莲华色曾化作转轮圣王之身迎接佛陀,是后又恢复本形礼佛。
后提婆达多叛逆,欲加害佛陀,莲华色呵斥之,提婆达多怒击其头顶而致死。
传说中莲华色前生是一个因为被丈夫抛弃而淫乱的可怜女子,后来因为供养
一位独觉圣者而许下愿望:“以此供养独觉圣者的福力,愿于来世,得一端正庄
严之身,像青莲华一样地色香俱足。娇艳动人,随念所求,男子不缺;乃至也像
独觉圣者一样地得大神通,并能遭遇大善知识,大师佛陀,亲自承事供养。”
后来,这些愿望都在莲华色的身上,一一应验。
莲华色一生下来,就可看到她的皮肤细腻滑嫩得像新开的莲花花瓣,她的肤
色,透明澄澈,初看上去,就像是一朵刚从天池中出水盛开的优钵罗华;她的眼
睛天生是绀青色的;最难得的,从她生下之后,即能于身上自然散发出一种奇异
的香气,芬芳馥郁,如同莲花。因此,给她取名为“莲华色”。
这位天赋禀异的美人却真真应验了一句“红颜薄命”的话。说出来也许叫人
难以相信:莲华色先是与自己的母亲共侍一夫,又与自己的女儿分享第二个丈夫,
沦落为女以后好不容易从良,却与自己的又一个女儿一起,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听起来似乎十分荒谬,但是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 、印度的女性成长发
育的非常早,一般10岁左右就可以结婚生育;2 、莲华色传说中容貌常葆青春美
艳,40多岁还能够颠倒众生,倾国倾城;3 、仍然是那个事实:印度男子普遍一
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正常。
因此,莲华色的辗转坎坷也不难得到理解:“……不久,莲华色的父亲,因
病去世了,留下她的母亲一人,在家里寂寞地守寡。适巧,莲华色出嫁以来,已
经怀了孕,并且快要生产了;印度的风俗,女子生产,都要回到娘家去临盆。于
是她与她的丈夫,便回到了她的娘家,陪伴著新寡而尚年轻的母亲,等待著婴儿
的出世。
不久,莲华色生产了,那是一个女孩,相貌也有点像莲华色,所以很高兴。
然而,不幸的丑事,竟又被莲华色在偶然的机会中撞见了;她看见她的丈夫
正与她的寡妇母亲,亲亲热热地睡在一起。显然地,那已不像是岳母女婿的关系
了,她的母亲已经分享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已占有了她的母亲。“
莲华色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她作出自我牺牲,决定离开家乡,成全自己的母
亲。路途中她结识了一位死了妻子的商人,并嫁给了他,成为她的第二段不幸的
婚姻。
“莲华色的丈夫,到了得叉尸罗城,由于商业的需要,一住就是好多年。莲
华色的丈夫,为了真心表示深爱莲华色的美貌与贤淑,为了守持他对莲华色的保
证与信诺,故在最初的时日中,他确实是规矩的,但在许多朋友的怂恿之下,终
于半开玩笑似地说出了他的条件,他说:「我只爱莲华色那样的女人,我也曾向
莲华色表明过这样的态度,如果能有女像莲华色那样的,我才喜欢她。」
这也是非常巧的,那天正好是得叉尸罗城的少女节,全城所有的少女,个个
打扮得花枝招展似地,在一处聚会游戏,莲华色的丈夫及一些商人朋友,也都前
去看热闹。但被他们发现了一个少女,几乎长得与莲华色完全一样,那些商人朋
友,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探听到那个少女的姓名、年龄、籍贯,并且求得了她
父亲的同意,付了所需的索价,办妥了一切婚嫁的手续,莲华色的丈夫便在半推
半就的心境下,与那个少女共同生活在一起了。“
当莲华色发现此事之后,故作大方地邀请商人把那少女接到家中来共同生活。
可是,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莲华色与那少女产生了好感,
慢慢亲近,后来却在少女身上发现了莲华色熟悉的胎记!询问之下,这位少女,
果然就是当年莲华色与第一任丈夫下的女儿!
莲华色再次离家,把幸福和家庭留给了亲生女儿。此时她年纪大概20多岁,
容貌正是最艳丽的时候,却在生活的逼迫以及对男子的心灰意冷双重原因下成为
了一个风尘女子。
“她虽不曾成为挂牌的妓女,实际上却已成了广严城中第一个众所闻名的妓
女。她的美姿、她的媚态、她的淫荡、她的惑力,几乎已使全城的男子颠倒发狂
了,凡是有地位有财势的男人,无不慕其艳名而来,致使那些挂牌而有组织的妓
女们,生意大受影响。因此,引起了妓女们的公愤,大家聚集起来,莺莺燕燕地
集合了一大群,一齐来到莲华色的家里,吱吱喳喳,七嘴八舌,有的主张捣她的
家,有的主张毁她的容,有的主张要她的命,分她的肉。但都只是嘴上喧嚷,并
未采取行动,最后还是一个领头的妓女说了话:「你究竟凭藉什么妖术,能够在
此诱惑了那许多男人?你既吃著这一门饭,为何又不加入我们的组织?你偷了我
们的行业,抢了我们的生意,现在我们要你表明一下态度,看你有些什么本领?」”
莲华色与妓女们打赌,要去勾引一个本城卖香的少年,他已经修得不净观,
对任何女人都不会动心。如果勾引成功,便推举莲华色为她们的首领。
以下的故事很是有趣,这位敢爱敢恨的绝色女子用自己的智慧和美丽赢得了
赌约:“……于是,莲华色便运用她的头脑,利用方法去接近那个卖香的少年。
首先假装出种种敬爱丈夫的行为,当时印度若为人以香料涂身,便表示敬爱之意,
故命婢女天天去买涂身的香料,过几天又天天去买种种名贵的药物;先说是她女
主人教她买了为她男主人涂身,后又说是她女主人教她买了给男主人治病的。那
个卖香的少年,听得日子长了,心里很受感动,认为那家的女主人,一定是个非
常贤淑贞洁的妇人,否则那能有此好心,尽心尽意地看顾她的丈夫呢?他又想:
女人都是可怕的毒蛇,但像娶了这样的女人,岂不又是幸福的呢?
又过了几天,莲华色命她的婢女在买药时,向那卖香少年说她男主人的病况,
已在严重危险之际了。过了一天,莲华色竟然穿起了一身丧服,由婢女扶著,痛
哭哀号地打那卖香少年的店门前经过,并且一边哭泣一边哀诉著她对亡夫的怀念
与恩情。那个卖香少年,因为早就对她有了好感,此时又见到这样一幕生离死别
的情景,使他非常同情,并想:这真是一对薄命的夫妇——如此年轻贞洁而美丽
的女人,竟然死了丈夫;既有如此一位妻子,竟然不能享有长寿而离开了人间。
其实,他是仅对莲华色的恋慕与同情而已,但他尚未自觉自省。
再过两天,莲华色的婢女,又到卖香少年的店里买药了,说是她的女主人因
为丧夫,哀痛过深而病倒了。
「女主人病了,们又是新近搬来这里住下,所以也不知道究竟去请那一位医
生才好!」那婢女又很巧妙地把话题一转:「你们卖香的都兼带卖药,又听说卖
药的人也必懂得医术医理,这话是真的吗?」
「是的,不过对医道方面虽曾研究,但怕不是一个最好的医生。」
「那就太好了,现在就请你陪我走一趟,可以吗?求求你。」
卖香少年虽还存有一分戒心,他是从来不为女人看病的;现在他想,为救一
个爱夫而又贞洁的妇人,他是应该破例了。同时,他虽知道自己的道力,尚未达
到离欲的程度,此去为妇人治病,实在不宜,唯又自我解释著说:「那是一个贞
洁的妇人,她不会破坏到我的。」
于是,那卖香少年到了莲华色的家里,进了莲华色的卧室,莲华色懒洋洋慵
倦倦地睡在床上,好像是病著,也像是没有病。她见到卖香少年进去,只是微微
张眼一看又把眼廉合拢了。直至婢女禀告她医生来了,她才伸出一只手臂来,意
思是让医生把脉,眼睛仍旧闭著。
卖香少年,从未进过女人的香闺,尤其像莲华色这样的香闺,一切摆设与气
氛,在在都充满著女性的魔力。当他一见到莲华色的一条玉臂,细腻圆润,洁白
粉嫩,他几乎觉得他是置身于天堂,见到了天女,但他尚未忘记他是一个以修不
净观闻名的人,不应有此遐思妄想。
但是,当他一触到莲华色的皑腕之时,他的心就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了,他
的血液,也在起著急剧的变化了,甚至连病人脉息的正确位置也找不到了。这时,
他又嗅到了一股奇异的香气,像是莲华香,但又不像真正的莲华香,再用鼻息探
寻香气的来源,正是发自莲华色的身上,因此不自禁地将眼光集中在莲华色的脸
上,贪婪地看著、看著,正看之间,莲华色却收回了手臂,启开了眼,现出了千
娇百媚的姿态。终于,那卖香少年的不净观,在莲华色的引诱之下,完全破产了!
“
然而,宿命的阴影逐渐潜袭而来。莲华色生育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因为
不便抚养就叫婢女分别扔到城东和城西,被两个城门的看守人抱养。恰巧两人是
好友,于是为这对孩子定下婚约。
很快那个男孩子长大成|人了。他第一次狎妓游玩就遇到了当时已经近40岁的
莲华色。莲华色喜欢少年的老实单纯,少年也觉得莲华色是个可爱的女人,他们
开始交往。后来被人们发觉,一个城门守将之子与妓女同居是不好的绯闻,于是
少年将莲华色娶为正式妻子,后来又迎娶了与自己有婚约的西门守将之女。
事实上,这是一桩乱仑到了极顶的
正文第115章
………………………………………………………………
第二章未审人间今何世
往事越千年。
牧野之战,血流漂杵,伏尸百万,悉随风烟卷去,人世沧桑,千余年分合离
乱。
如今天下四大部洲,大国有五,东胜神洲,与南、北、西洲远隔重洋,乃傲
来国所在,国主自号万圣王。不过傲来国所辖,不过东洲五分之一,其余土地,
多为古妖巨魔占据,并不受傲来国万圣王统辖。
南赡部洲,国号曰唐,领有南赡部洲大部,西牛贺洲及北俱芦洲小部,乃承
周、秦、汉、晋一脉经隋而至唐,天下人口,十之五六都在大唐,号为中华正统。
北渡伤心海,则有魏,乃鲜卑拓跋部所建之大国,昔汉末三家分起,五胡乱
华,胡汉诸族建国无数,南北大乱数百年,北海鲜卑拓跋部入中原争正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