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道鬼儒魔和尚-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务要紧,等我们办完事再喝不迟。”李痞又是拱手致谢,眼睛一瞟身旁还挂着媚笑的管役,喝道:“还不去帮九管家抬上来。”
  这些管役以前就遥遥的看到过国公府管理杂物的三管家,可不知道国公府原来这般阔气,竟然还有九管家,慌忙的带上几人小跑下去抬酒。
  一抬之下酒香扑鼻,登时勾起肚里的馋虫,口里咽着唾沫,心里暗骂一声:“龟孙子,就晓得不是给我们的,还叫老子去做苦力。”不过管役面上还是一幅恭谨的样子,与另一人小心翼翼的将这坛好酒给扛在肩上。
  海老头走在一旁,蔑笑道:“你是北城的管役吧。”
  管役一听浑身打了个哆嗦,差点把酒坛砸了,慌慌张张的正想解释。海老头却阻止道:“我都明白,一定是那些将士叫你们上来顶班的。我不会多说的。把酒抬好点。”
  海老头这位九管家也是气势做足,只见其双手倒背、昂首挺胸的走了上去。而带来的几个“官兵”自是护卫左右。
  上得楼来,“李将军”自是让“九管家”先进,稍稍谦让一番,将戏码做足,弄得所有管役都信以为真。
  直到拦路的张小六对着海老头连打眼色,几人才似缓实急的向摧山军的房间赶去。
  打开房门,几个军士从赌桌上急忙抬起头,惊疑的看着海老头等人。当看清是身着摧山军军服的管役后,眼神一松,但眼中仍是带着一股质询。
  海老头颐指气使的对着管役说道:“你们下去吧,今晚干的好,我会给上面说说,给你们个好评的。”
  管役要是能得上一个好评,年终的奖赏那就板上钉钉了,也没细问海老头说的“上面”到底是谁,这名管役的脸上立马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说道:“我两人是北城署理衙门手下的丙队和丁队的管役班头,谢过先生美言了。”
  海老头面色紧绷的嗯了一声。两人赶紧恭敬的退下。
  几个摧山军将士看到管役的神态,已经认定海老头也是衙门中人。
  海老头指着酒坛,对着众位将士说道:“我家府尹大人知道众位将士戍边辛苦,好不容易回趟锦绣城,还要管这份苦差事,就叫在下送来一坛好酒,慰劳一下大家。”
  海老头立时从九管家变成府尹手下,但这并没引起怀疑。众位将士见他这么一说,反倒疑虑暂消,有那心直口快的还说道:“锦绣城的这位府尹还真是上道。”
  当头的那个将士也不客气,哈哈笑道:“张老幺那几个仗着是小公爷的伴当,都出去玩耍了,就弄得老子们来受这鸟气。既然是府尹大人的好意,大家就敞开肚子喝吧。”说着打开坛子,拿起身旁的茶碗,先倒了一碗,双手平举,正要喝下,眼中却突然显出一分警惕,客气的对海老头说道:“老人家这么晚来给我等送酒,理当回敬一碗才是!”
  
  第二十一章 得手
  
  创世更新时间:2015…01…10 19:26:53  字数:3430
  海老头举碗就干。
  这一来几个将士疑虑尽去,有的人还暗道一声好酒量。
  论严寒,蜀国北疆虽是比不过神州东土的北域,可是一到冬天,也是寒风吹拂,湿冷难耐。为了御寒,这些戍边的士兵们都练出了一身好酒量。
  将士们确定海老头人没问题,酒也没问题,还有什么可说的,立马就抱起酒坛,争着抢着分起酒来,不少酒在争抢之中被泼洒在地上。
  酒是海老头珍藏多年的浮华佳酿,自己都舍不得喝,这会儿却被摧山军如此糟蹋,一阵揪心的疼啊,嘴里不停嘀咕,也不知在骂些什么话。
  不一会儿,摧山军的将士们就变得歪歪斜斜的。将士们只道是酒好的缘故,又开始掷骰子,只是靠在椅子上,竟是一点都不想动弹。骰子只在桌上滚了两下,就传来一片呼噜声。
  酒中当然下了药,只不过是在海老头喝酒之后下的。海老头身为盗门调白,手法自是神妙。
  海老头起身告退,来到门外。
  小裨将是被吊在城墙外的,几个盗门弟子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势。绑缚的绳子下却还坐着几个管役。
  管役们本身懒懒散散的,可当看见海老头站在一旁,全都是一副尽忠职守的样子,若有个风吹草动,定是瞒不住他们,倒是让盗门不好行动了。
  海老头只得故意走上前来,吸引这些管役们的注意力,同时给张小六打眼色。
  张小六会意,立即走到城楼角落,趁着别人不注意,拿起插在城上的旌旗摇动了两下。
  在上官丑丑身旁蹲着的两人等的就是这个。两人从地上一冲而起,飞快的朝城楼上奔去。两人身形都是瘦瘦的,可他们的手臂都是坚实有力,腿上也是肌肉鼓起。他们是盗门中有名的“夜燕”,专门做飞檐走壁、翻墙越屋的勾当。
  盗门中有钻天入地一说。“夜燕”就属于钻天一派,都曾苦练轻功。像普通的院墙,他们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就可翻身上墙。
  可是面对锦绣城的北城楼,两人也不敢逞强,拿出腰间缠着的“软竿子”,将绳子甩起来,绳子另一头的金属钩子被甩得哗哗作响,猛的向上抛起,挂在墙头上钩紧后,两人立即沿着绳子攀援而上。
  这段城墙也不知修建了多少年,据说每隔十年,蜀国工部才将古城墙简单的修缮一下,以致于城墙上看似平滑,却有不少可供攀爬的地方。
  两人各自找好落脚点,与小裨将成三角对立之势,拿出身上的锋利剪刀向绳子剪去。
  绑缚的绳子猛地晃动,城楼上海老头侃侃而谈,吸引着管役的注意,盗门中人也是急忙将绳子稳住。
  绳子终于剪开,两名夜燕却突觉手下一沉。两人固然是夜燕中的佼佼者,但在平滑的墙上身负一人,还是有些吃力。
  两人各自掏出一根绳索将小裨将绑缚在自己身上,分担压力下,两人顺着绳子悉悉索索的下得城墙。
  张小六一直密切注意着下面的情形,见任务完成。立时用盗门手语给其他几人传递讯息。
  几人立时会意,海老头又对着几个管役空头许诺后,十分迅速的离开城墙。不少管役还在感叹着没有给国公府的“九管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是不会注意小裨将已经被人救走了。
  夜燕将小裨将带至上官丑丑身旁时,海老头也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五六个人,张小六和李痞赫然在列。而盗门中的其它人却从其它地方,分别出城而去。
  盗门的家眷早在下午就已经离开了锦绣城,这会儿就剩几个精兵强将在这儿,这也是盗门常常搬家的好处,一声令下立即撤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这人给你带来了。”海老头得意洋洋的对着上官丑丑说道。
  “三叔公亲自出手,那定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上官丑丑也高兴的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海老头笑呵呵的说道:“这会儿不拍马屁,直接都把我叫做马啦。先把这个臭裨将放在你那匹小黄马上吧。这小子两天没进食,也不知还撑不撑得住。”
  李痞几个赶忙帮手,把人给扶上马去。小裨将身强体壮,若只靠上官丑丑还真难将其扶上去。
  海老头见人已经扶好就道:“我们也要走了,送人的事我们可不在行,以后就靠你自己了。俗话说送佛送到西,可你也不要太实诚。这个臭裨将若是救不了,就不要管他了,你赶紧到南诏来吧。”说话间又递给上官丑丑一张银票。
  上官丑丑接过一看,竟然是一张大额的,愕然的看着海老头,不知道是不是他拿错了。
  海老头被上官丑丑盯着有些不好意思,喝骂道:“你以为三叔公真是吝啬鬼啊,这么大一家子都靠着我了,能不省着点花吗?”又拍了怕上官丑丑的头,温言道:“丑小子,保重!”
  海老头挥挥手,带着一群手下头也不回的走了。
  上官丑丑拉着小黄马赶紧往小破庙赶去,他知道救人之事被发现只是迟早的事,海老头在探听救人的情况时,他也安排好了后路。只是蜀国马匹管制严格,难以买到,只能将就着小黄马用了。
  上官丑丑见小裨将身躯威武,分量自是不轻,怕小黄马吃力不住,也就没有上马,只是牵着小黄马快步走着。心里希冀着不要这么快被发现。
  但才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感觉到锦绣城那边乱腾腾的。上官丑丑心中一急,暗道不妙,多半已经东窗事发。不得已之下,他将小裨将横推在马背上,自己也骑上小黄马,催马疾走。马蹄铁拍打在泥土上,带起了一道尘埃,急驰奔走。
  在夜里空旷的大道上,马蹄声虽传不太远,但每一声都敲得上官丑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小黄马也是匹争气的小马驹,刚才只是背着裨将时,走着还挺慢的,这会儿上官丑丑一上来,重量加重了,反而越行越快,蜀马善负重,果然名不虚传。
  锦绣城,北城门。
  管役们发现裨将不见了,都慌忙起来,有那理智的急忙去找值守的摧山军,可一进去就见几位军爷趴在赌桌上昏睡过去,连叫几声也没叫醒。
  有那知晓迷|药的管役立即反应过来,叫同伴用凉水激泼于军爷脸上,摧山军这几人才缓缓醒来。听到小裨将不翼而飞,慌乱之下,敲响了城楼上早就废置不用的“惊闻鼓”。
  惊闻鼓久久未用,却仍发出沉闷厚重的响声传遍四方。
  鼓声敲响后,如同捅了马蜂窝,先是北城署理衙门得知事情原委,署理吏员匆忙从自家夫人香喷喷的被窝里爬起,赶紧将此事传达给府尹衙门。
  蜀国政令本是推行缓慢。若在平常没个三五日是传达不到的。可在这时候响起的是惊闻鼓。这是敌军压境时才会敲响的鼓声。
  紧急时刻的反应能力的确飞快,但当锦绣城的府尹衙门知晓事情原委时,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
  所幸府尹大人知晓事情轻重,不是敌军压境,只是丢失一名囚犯,否则将此事再传递上去,定会在今晚引来蜀国圣上的雷霆之怒。
  府尹大人冷静的下达一道谕令,府中捕快差役精锐尽出。
  锦绣城,北城门外,捕快们正在分散搜索。
  有两人居于马上,眼观四方。其中一个黑脸之人,身着锦袍玉带,甚是显眼,正是苟司空的公子,大名苟善文。旁边还有一个捆着玉带的白面锦袍男子,却是祝丞相的公子祝若愚。
  两人家世显赫,早上骑马游街后,就有吏部的命令到来。而不像其他贡士,还要等吏部的老爷们哪天心情好,有空闲官位时才能给他们安排。
  在吏部的命令中,两位公子都被安排在锦绣城的府尹衙门。
  今天才是第一天当值,没想到就发生了惊闻鼓事件。府衙中人知道这两位以后都是平步青云的人物,自是不会交给他们苦差事。今晚本来也没叫他们出来,可发生惊闻鼓这种大事,两个才当官的年轻人又怎么闲得住。
  其他人见两人执意要来也没办法,只得听之任之。只是在发现端倪时,虽然会先向他们请示,但具体事情却不会让他们做,这就让两人在城门外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了。
  两人穿的都是官袍,人靠衣装马靠鞍,无论是粗鲁的苟善文,还是文雅的祝若愚,身上都多了一些威势。
  苟善文冷哼道:“今日我本在东门游街,却听说北门挂着我蜀国儿郎,说是为了给大洌烁孀铩L盼倚睦锒己﹄?鹿悄源镒傲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