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子传奇-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郎注意到,原本在一旁一直伏耳垂爪、恭听说话的两只小白狐,听老狐这么说,立刻都撇起嘴角,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搔搔腮帮,用一副仍心不甘情不愿的神态,轮流看着祖爷爷和一郎。不时,还带着诡异的笑容,与其它狐狼交换目光。

    一郎暗自思忖一番,对老狐也是对其它狐狼们说:“好!狐老断事尺度分明,不庇不枉,又让一郎得到一次教诲。我一定将您的想法转达给余家族长,请他出面做一圆满了结。同时,作为对狐老家族的答谢,我会建议余家族长将此山洞让出,永久留作狐老家人来此游玩、停留和凭吊先祖居住之地的处所,双方从此永结和睦相处之情谊。”一郎说完回头,发现两只小白狐都不见了。

    “一郎贤侄所言好是好,可是当初我承诺天尊,是连此山洞一并让与余家的,这样做岂不有反悔的嫌疑,我看这样不合适。”

    “我看没关系,只要余家愿意,就像狐老当初自愿让出此地一样,我想天尊也会乐见其成的。”


第九章 好言劝和退狐狼5



    二人说话间,一郎瞥见两只小白狐从狐老背后的洞壁走出,分别驮着一个孩童,灰狼和黄鼠狼们赶着一些猪牛羊。老狐跳下石榻,伸手抱过其中的一个长脸孩童,“呵呵”一笑。“一郎贤侄,这个就是余老族长的玄孙。我这两个没事找事的小东西,还好意思跟我说喂养人的孩子太难了,二十多天,不但要牛羊奶,还得煮熟才行,哭起来声音像打雷,震得耳朵嗡嗡响,最要命的是发起脾气来不好哄,又不敢不哄,怕出事没办法交代。呵呵,这下好了,谢天谢地,终于平安解脱了。”说完,赶紧把孩子递给一郎。

    自一郎兄弟和村民走后,老族长一直放心不下,在几位族老的簇拥下来到村头路口,不停地向九弯山的方向踮足张望。提心吊胆时间最是难熬,老族长不禁有些后悔,当初不该答应一郎的请求。“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来人,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我可就白活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请天尊原谅,求九弯山保佑,请天尊原谅,求九弯山保佑……”老族长心里七上八下地越来越不安,默默对着九弯山不停地祷告。

    一位个高眼尖的族老,看到村民赶着一群牲畜,围着一郎兄弟有说有笑正在往回走,立刻俯身告诉老族长,“族公,他们都回来了,看样子还都很高兴,应该平安无事。”

    “是啊,平安无事就好,平安无事就好……” 老族长不停地念叨着,把眼睛擦了又擦,努力抬背翘望。

    待到人群走近,老族长发现村民怀中的孩子,脸色立变,颤巍巍地柱杖上前,指着孩子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这么大胆,竟然敢把孩子也带去?”

    “族公,您老误会了,这两个孩子不是我们带去的,是我们从山洞里领回来的,有一个还是您的玄孙呢。”

    老族长惊讶地上前仔细一看,果然不假,再听众人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然而,他还是难以置信,抬头扫视了一圈,满脸疑惑地问道:“难道这次你们把狐狼都赶跑了?” 

    “禀报族公,不是的。”一位村民伸出大拇指,朝着何氏兄弟的方向指了指,一脸敬佩地告诉族长,“是何一郎冒险一个人进到山洞,在里面跟一位老白狐谈好讲和,它们把抢去的孩子和家养都还给我们了。”

    老族长这才想起自己有失礼节,竟然把何氏兄弟给撇在一边了。一郎并没在意,笑呵呵的把老白狐说的话,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做了转告,同时把自己的建议也告诉给了族长。听完,老族长对一郎兄弟拱拱手。“何贤侄,这件事乱糟糟地闹腾了两年多,狐狼只有咄咄逼人,还从来没让过步。说实话,这次老朽原本也没指望你们能帮助解决,只以为你们不越帮越忙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却这么迅速、这么彻底解决,并且是以双方握手言和这种最佳方式,你们着着实实给老朽上了一课啊。”

    回到村里,老族长当即召开家族会议,要求事情了结前村里任何人都不得再去九弯山搅扰,同时,祖祠暂时关闭,直到老狐择吉日将妻子遗骨迁出为止,对一郎的建议也全部举手、鼓掌通过。

    老族长当日就命村里的十余名石匠,进山采出一块二丈多高的巨石,矗立在九弯山的山洞前。几名石匠又合力一天一夜在石上凿出一排大字:终南山狐狼祖地。

    老狐迁妻遗骨那天,老族长率众老在祠堂门口迎候老狐一众,并特地为其举行了殓骨迁葬祭奠仪式,甚是隆重热闹。老狐携带遗骨启程时,老族长又亲自带领村民送行十里,并赠老狐一行鸡、鸭、鹅各二十只,以表对老狐大义让地的敬谢之意。

    何氏兄弟在余家村父老的一再挽留下,一日复一日,盘桓了六、七天后,村民方才勉强同意放行。上路那天,包括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也都扶老携幼赶来,在搭着彩门的村前路口两边排开,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老族长率领村里的八位族老,用迎送最尊贵客人的隆重仪式,三鞠躬敬献三杯酒,为带给村子平安幸福的九位恩人送行。

    正可谓:

    天生万物道大开,

    本无贵贱任往来;

    隙生难免弥为贵,

    仁德厚道暖百代。


第十章 断螯逐蟹九乡溪1



    离开余家村,连续奔波了三天,九兄弟来到泉山脚下一处蜿蜒穿山而过的溪水边时,日已偏西。大哥看着又累又饿、疲乏至极的八个弟弟,伸手从包裹里摸出一把铜钱,大致数了数,然后敲开江边一户渔家的门,请渔家做些饭菜来吃。向渔家大哥询问了东去的大致路线,知道前面接连要翻好几座千丈高山后,一郎跟他商量,屋后的渔船能否租借一条,用来代步。渔家大哥皱了皱眉,苦着脸说:“这位兄弟,实在不好意思,那几条船都是不能用的,底漏了。” 

    “有没有能用的船?”

    “没有。”

    “那你可知道,附近哪户渔家有可用的好船?”

    “不但附近,现在就是这条溪的上下八十里都没有。”

    如果只是个别、少数渔家暂时没有可用的渔船,还能说得通,可上下八十里的渔家都没有可用之船,这就奇怪得有些翻天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家无船可用,那他们靠什么维持生计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一郎觉得不可思议。“渔家大哥,这么多渔家都没有好船,为什么?”

    渔家大哥面露难色,迟迟疑疑地回答道:“这位兄弟,实不相瞒,现在就是有好船我们也不敢给你们用。”

    “那为什么?我们付钱租用,又不是白用。”

    “这位兄弟,不是钱的问题,您就是给再多的钱,有好船我们也不敢租给你们啊。”

    说完,渔家大哥拉开门,伸头朝外看看,又把门推上,严严实实关好。到里间屋取出一个粗瓷坛子,放在饭桌上打开,一股酒香顿时扑鼻而来。他先给九兄弟每人斟上一碗,然后,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碗,说:“九位远道而来的兄弟,看着很是敦厚,有缘落脚寒舍,我先用薄酒敬诸位一碗。”放下酒碗,渔家大哥抹了一把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出了不借船的原委。

    渔家屋后的这条河本名叫“九乡溪”,但是沿岸的民众更喜欢称它为“酒香溪”,溪水从泉山流来,蜿蜒九折向东而去。溪虽不长,不足百里,但岸边、水中物产十分丰富,尤其是用溪水酿造出来的稻香酒,醇美甘冽,堪称一绝,酒坛一开蜂来舞,香飘十里醉武夷。因为酒好,这一带人家祖祖辈辈,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打渔的喝了网抡得又远又圆,种田的喝了抡锄耕作一天都不觉累,男儿、女儿要是谁家的酒酿的好,周围十里八乡来提亲的踏破门,外面路过这里的游人喝了稻香美酒,少说三天不想走。

    三年前,有位酒仙来到这里,饮了一坛又一坛,人未醉心先醉。对酒肆店家说:“我看尽天下名山名水,尝遍天下美酒佳酿,没想到来你这里以后,感觉前面的酒都白喝了。”天天泡在酒肆里,盘桓了十多天也舍不得走。最后,摸出口袋所剩不多的铜钱,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应同样喜爱古遗迹的朋友之邀,到泉山观看葬于绝壁岩洞中的闽越先民的悬棺。暗暗悔叫“晚矣”,因为,约定汇合的日期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朋友不可能在那里等这么久,也许此时正在返程的路上埋怨自己爽约呢。“算了,反正时间已经错过,不想爽约已经爽约,后悔也没用。正好酒还没喝够,继续喝,回去时带上几坛美酒,登门向他赔罪就是了。” 

    可是,看看搜遍全身摸出来的那点钱,买酒最多也就只够喝两日。想来想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指着拴在门外的那匹五花快马,对店家和正在酒肆里喝酒的人说:“那是我的坐骑,你们看值多少钱,谁想要谁就牵去。”就这样,卖马的钱又都被他换成美酒,天天不亦乐乎地烂醉在酒肆里。

    这天夜里,那酒仙把酒正欢,看到窗外一轮满月当空,清辉遍布酒肆庭院,一问店家方知是仲秋之月,不由想起那句“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掐指一算,自己出来已经一个多月,把孤单一人的老母亲留在家中,现在还不知过的怎样,孝心一发,顿醒几分酒意。急急地想连夜赶回去,可是,快马已经换成美酒喝进肚中,顿时后悔不迭,只得另想办法。正在郁闷之时,低头看到腰间露出的玉佩,立刻转忧为喜,起身把腰上、臂上和胸前的几块美玉悉数取下,交与店家,换成六十五坛美酒,装了满满一船带走。

    从上船他就又开始喝,越喝越想喝,越喝越起劲,还邀来船家一起喝。谁知,那船家本来也是个见酒走不动路的酒徒,听到邀他喝酒,顿时心花怒放,咧着大嘴一头扎进船舱。两人推杯换盏,喝得天昏地暗,全忘了身在何处,船也顾不上管了,任由它顺水漂流。不知不觉六坛酒喝完,酒仙摇晃起身正要开第七坛酒,船却撞上了这条溪水上唯一的一座石桥的桥墩,结果,船翻酒坛碎。掺着五十九坛美酒的溪水,挟带着浓郁的酒香一直往下游流去,溪水里的鱼鳖虾蟹虽说早已闻惯了稻香美酒的味道,可从来没有品尝过这么浓郁的酒水,顿时沸腾起来,纷纷汇集到溪流的中央,争相痛饮人间赠送的美味。


第十章 断螯逐蟹九乡溪2



    河流里的阵阵骚动和上游漂流而来的酒香,惊动了潜伏在闽江底已经修行了八百多年的八只螃蟹精。循着散发醇绵酒香的江水,蟹精们来到了九乡溪的出口,发现酒香愈加馥郁浓烈,暗暗称奇,再联想到溪岸家家酒坛里清纯甘洌的原浆,更是垂涎欲滴。蟹首对同伴嚷道:“呵呵,没想到九乡溪还有这等好酒,我等若只顾在江底修行,错过不喝,真枉活一世了。我已忍耐不住,现在就到九乡溪走一趟,好好尝尝人间美酒,再回来修行不迟。”其它蟹精一听正合心意,于是,八只蟹精沿溪逆流而上,变身成游人过客到九乡溪畔的酒家讨酒喝。

    九乡溪畔的酒家一直都很好客,知道外出赶路人辛苦,只要有人到家里来,就会端出自己酿制的美酒热情款待。八只蟹精喝了一家又一家,感到家家美酒都胜似天上琼浆玉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