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那么大?”杨邦乂和仇悆俩人同时疑问起来。
正文 第441章 大刀阔斧
有多大还不是我说了算?我让它赚多就赚多,让它赚少就赚少,其中的关键就是看你干什么。
高峰自然知道其中的关键,不过,他并不会说出来,在杨邦乂和仇悆完全归心之前,他不想让他们了解的更多。
于是说道:“做成什么样,就看你投入多少,这就是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因而,想赚大钱就得增加投入。”
听到这里,杨邦乂和仇悆大概明白了,高峰这是要开僻第二个县城呢。杨邦乂问道:“大人准备怎么投入?”
高峰笑笑讲道:“此事简单易行,我们只需在岛上就地取材,建出几个作坊来就可以大发横财。当然,无论是建设,还是生产,都需要人手,招收劳工上岛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不需要多解释,杨邦乂和仇悆自然清楚其中的重要性,不过,仇悆还是问道:“大人准备用多少劳工?”
“一万人。”高峰伸出一个指头说道。
“嘘!”俩人听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一万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县城实施发展之策前,全县也就四五万人,实施发展之策后,从各地转移了不少民众来,人口增加了一倍,也不过是十万人,一个岛上居然要抽走一万人,这个缺口从哪里补回来?
看俩人吃惊的模样,高峰自然知道其中的困难,因而,他没有直接说移民,而是称劳工,这种说法起码还能让俩人接受。
更主要的是一万人的需求他也是一种保守的说法,在他认为,最好能移十万人过去,那样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只是,一万人都有难度,十万人更是想都不用想,高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示意他们不用担心,高峰说道:“之前南方有很多无家可归的难民,我派人安顿了下来,这些人可以抽调去做劳工。”
看来高峰早就胸有成竹了,杨邦乂和仇悆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发现,无论如何也跟不上高峰的步伐,更不要说超越他了。
杨邦乂讪笑一声,对高峰的提议不置可否,而是玩笑道:“大人做事如此周全,要不是我们清楚大人不会事先知道有这么一座岛屿,还以为你是预先筹划好的呢。”
这句玩笑话让高峰脸色一红,他确实事先知道,也是早就筹划好的,只是没有告诉这俩人罢了。
尴尬地笑笑,高峰讲道:“此事先不通晓朝廷,毕竟朝廷对这种偏远的岛屿不会感兴趣,说多了反倒惹他们烦。我们以船队国外生意的名义去做,不会造成歧义。至于投入嘛?就由县府出人,高家作坊出钱,双方合作,共同受益。”
这个提议无可厚非,俩人倒是能够接受。高峰又就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与他们探讨了一番后,便各自分开行动。
有了两人的配合,后续就好办了,高峰迅速的把工作计划布署了下去,其建设济州岛的方案也大刀阔斧地开展了起来。
缓慢而有序的移民是前期的首要任务,这个大家共同努力,反而不显得难办,真正难办的是高峰在岛上建设厂坊的事情。
他第一个要建的是一座造船厂。说是造船厂,还不如说是改造船厂。造船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工人,还有内在的技术,高峰一时间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因而无法单独造出理想中的船只来。
大宋的造船技术和能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其每年造船数能达上千艘,因而,向大宋造船厂购买船只,然后进行改造远比自己造船要省时省力的多。高峰走的就是这个捷径。
不过,就算是改造,也要懂造船技术,否则定会改的面目全非。改造方案高峰可以拿出来,可具体实施,或实施过程中有需修改时,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了。
对于专业人士,高峰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让刘三狗前往南方的明州等地,这些地方是大宋的造船基地,有很多造船匠,高峰就是让刘三狗去私下寻找有经验的老船匠,通过一些特殊的办法将其挖掘而走,从而充实到自己的队伍里。
高峰购买的都是大宋的商船,他要改造成的是军商两用船,这样更符合他的利益需求。另外,对大宋因技术原因而无法达到的船体功能也进行了改造,帆缆的使用、船桨系统的完善等等都是改进的要点。
第二个是一座玻璃厂。
玻璃早就被研究出来并在一些地方得到使用,可高峰真正让它出现在外面的只有那些最劣质的气泡玻璃,其余的非核心人士根本就见不到,这也是为了保密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但是,玻璃绝对是一个来钱的大户,而且在这个时代,就是把它卖成天价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毕竟它是稀奇之货,高峰对此当然不能把它埋没。
他在大宋不敢明目张胆的制作和销售玻璃制品,但在这个小岛上就没有什么顾虑的了,只要在销卖环节采取好措施,还是很保险的。
因此,玻璃将是高峰下一步的推出的重要产品,至于如何做,还得视情而定。
重点发展的还有一个坊和二个场。
一个坊为军械坊。这是高峰早就想全力发展的内容,只因条件限制才有所选择的做出个别内容,但在这里,他肆无忌惮,发展步伐将快上无数倍。
二个场,一个是军事训练场,一个是养马场。军事训练场是秘密训练军士所用,也是将来高峰自保的本钱,他必须把它做好。
养马场的地位更为特殊,是高峰培育新型马匹场所,他准备借鉴二战时期日本培育东洋大马的方法,用时十年培育出优良的马匹来。
二战前,日本马的前身为蒙古马。这是一种产于典型的草原马种,其体格不大,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因它耐劳、耐寒,所以生命力极强。这种马训服后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马是好马,只是个头太小,当时的日本人不满意,于是其用时十多年,通过引进阿拉伯马种进行培育,终于育成了高大的东洋大马。
高峰的育马思路正是借鉴这种方法。
正文 第442章 自给自足
建岛计划一旦启动,高峰的整个工作重心就围着它转了起来。人力、财力、物力,全都想方设法的往上运输,就是核心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也先后运了上去,要不是实在走不开,高峰都想自己也跑一趟。
大家齐心,又因高峰及早筹划,事情进展的极为顺利。半年时间,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工作便完成了,而在这时,岛上的建设也已按计划分批开展了起来。
岛上最大的资源是火山石和火山灰,这是生产水泥和玻璃的最好资源,因此,计划的一大项便是利用好这个资源。
由于耽罗国之前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因而要想长期扎根,就必须把各种建筑做齐。
这些建筑个别的可以使用木材,但大部分却以水泥砖瓦为原料,这样对预防岛上的大风很有帮助。
水泥坊建设了起来,用火山灰生产水泥效率极高。这批水泥首先要供岛上自用,等岛上建设完成,它又变成了来钱的宝贝。
水泥技术在大宋并没有公开,它只在丰’县等少数地方使用,因而知道其中奥秘的不多。
大宋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其它国家了,像高丽、日本等国家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对方蒙在鼓里,那就好办了,只要想法把水泥推销出去,绝对能赚上一大笔钱。
建岛是个天文数字,仅靠高家作坊的投入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高家作坊还有很多事情处理,不可能把钱财都用来建岛。
既然如此,那就得寻找解决的方法,自家自建、自给自足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水泥生意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另外一项便是玻璃。
玻璃制品十分敏感,甚至会引来各方的强烈关注,因而高峰只能慢慢地来。
玻璃制品最简单的莫过于玻璃窗、玻璃杯、玻璃镜等,但这些高峰都不想去做,他想做的是暖瓶,也就是开水瓶。
古人保温一直苦无更好的办法,地窖藏冰、铜鉴缶温酒算是较好的保温方式了,至于茶水和食物的保温也有,却都差强人意。
当然,这些保温的方法都是富贵人家使用,对于穷人们,还是用最直接而简单的办法,现用现作。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关于热水的。一个穷苦人家,有天朋友来访,他急忙烧水,准备泡茶,但是没有茶叶了,于是女主人去买茶叶。街镇很远,男主人在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女主人回来,他只好不断地往烧水的锅里加水。等到近中午了,女主人还是没有回来。男主人对客人说道:先别喝茶了,烧了这么多热水,你先洗个澡吧?
这虽然当作笑话传诵,却也反应了古人们生活中的艰难,想用点热水都得烧半天,就是再急用也无可奈何。
暖瓶自然是解决热水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的好处便是成本低,水温保持时间长。
暖瓶保温主要是因为瓶胆。瓶胆由玻璃制成,内里镀一层银,可以尽量使热量反射到瓶内而不辐射出去;玻璃分两层,中间是真空,可以防止空气对流的发生;瓶塞是软木,软木不易导热,防止了传导的发生。这样,热量散发的三种途径,传导、对流和辐射都尽量做了回避,其保温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制作暖瓶的技术难点在三方面。
一是加工出双层的玻璃体,这对模具和工艺要求较高,不过,对高峰来说并不算个事,他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浇铸方式。
二是玻璃内里镀银。这是一种化学镀银法,与镜子的制作工艺类同,其法为,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再用葡萄糖、酒精、氯化亚锡等为还原液。用时只要把镀银液和还原液混合浸注玻璃表面,就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银膜。
三是抽真空。实际上这个最简单,只需制作出一个抽气筒既可完成,不过,这说的是原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很复杂的。
除了瓶胆,暖瓶还有外壳,这是保护瓶胆的重要部位,因而也很重要。它可用塑料加工,也可用木头制作,其结构简单,成本也不高,并不存在技术难点。
暖瓶制作出来后,高峰并没有考虑向大宋销售,而是把它售向高丽。
残次的玻璃在大宋露过面,加上大宋精明的人太多,万一有人从这个暖瓶身上联想到别的上面,那就牵扯到高家作坊了,高峰暂时还不想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自从上次派出的三艘海船不知所踪,高丽似乎对济州岛忘记了,他们再也没有派过一条船来,更不说派使者前来了。
这是默认耽罗人独立的意思,更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海上能力弱是所有国家的通病,高丽自然无法避免。
别看它上次只派了三条船过来,可那三条船却是国内最顶端的了。三艘最顶端的海船都是这般下场,高丽的统治者自然明白,就是派再多的船来也是白扯。
济州岛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此时高丽国内一片混乱,可没有人愿意费太大的劲去收复一个无用的岛屿。
这也给倪语臣等人创造了机会。高丽放弃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