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趾甲拔下来,让新趾甲长出。然后它要把自己的旧羽毛都薅下来,让新羽毛长出。就这样,半年时间过去了,熬过来的黄鹰终于有了新生。黄鹰又开始翱翔,重活三十五年。

    百里奚想,自己临近中年出奔,或许就是一只没发育好的黄鹰去获重生吧。百里奚首先来到了邻国晋国。传说晋国的诞生是因为周成王与弟弟姬叔虞的一句玩笑话。有一天,周成王与姬叔虞一起做游戏,将桐叶削成圭状送给弟弟说:“以这个封你吧!”太史裘听到这句话,便恭请周成王择吉日封赏姬叔虞。周成王摇头说:“寡人是跟弟弟开玩笑的。”太史裘说:“天子不可开玩笑,任何言谈举止,太史都会加以记载,然后按程序办事。”周成王无奈,只好以假当真,在黄河与汾水以东封给姬叔虞方圆百里的地方,这便是晋国的由来。晋国国君姬姓、晋氏,都城是绛城(在今山西省翼城东南),此时国君是晋献公。当百里奚来到绛城,请求拜见国君晋献公时,门吏告诉百里奚,晋献公征战骊戎(在今山西省析城一带)去了,这骊戎是西戎的一支。百里奚一开始就遇闭门羹,有点怅然若失,别无他法,只好在附近流浪,等候晋献公回来。

    且说晋献公率世子晋申生,公子晋重耳、晋夷吾,大夫里克、邳郑、梁五、东关五并一万精兵征讨骊戎。

    行军途中,遇见一墓。墓旁有老人向晋献公说:“这是周幽王妃褒姒之墓。”原来,褒姒被西戎虏去后,屡遭屈辱,几经周折,死于此地。当地百姓念其曾为天下之母,便立墓葬之。

    晋献公围墓转了三圈,问众人有何预兆。世子晋申生奏道:“女色祸国,当引以诫之。”大夫里克、邳郑纷纷附和晋申生。晋献公点头称是。大夫梁五会说话,常能说到晋献公的心坎上,让他高兴。梁五奏道:“恭喜君上,褒姒乃绝世美女,今见其墓,是君上有艳福之兆。”东关五与梁五是同流合污之徒,也上前祝贺晋献公。晋献公忍不住哈哈大笑。




相信梁五、东关五之艳福预兆

且说骊戎破亡在即,危若累卵时刻,骊戎首领骊兰慌忙遣使向晋献公求和。晋献公得到许多宝鼎、玉器和割让大片土地的契约后,仍然按兵不动。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晋献公相信梁五、东关五之艳福预兆。

    再说骊戎首领骊兰见晋献公不肯撤军,愁肠百结。有谋臣献计道:“主上何不学前人之智?周幽王伐褒国,褒人赠以美女褒姒。君上膝下,有容颜妍媸的美貌女儿骊姬、少姬,尤其骊姬,不仅其貌倾城,其智更足以倾国,这正是我骊戎起死回生的救星啊。”骊戎首领骊兰沉默无语,谋臣继续说道:“晋君,是好色之徒。今晋虽以男兵胜我,假以时日,我骊国也必以美女胜晋啊!”此时,救亡图存之心战胜了儿女情长,骊戎首领骊兰急入后宫与夫人及两个女儿商议。骊姬、少姬生于首领之家,从小就见识你征我战的环境,血液里没有少女的纯情,只有利益和计谋。二人没有半点犹豫,当即听从父亲的吩咐,决心“女戎乱晋”。

    晋献公正寻思着如何进一步征伐骊戎时,盛妆打扮的骊姬、少姬被骊戎人送来。晋献公顿觉眼前一亮。只见这对姊妹花,妖媚无比,貌若天仙,尤其骊姬动人魂魄,分明是当年冷褒姒。晋献公喜不自胜,认为梁五之解正确,当即与骊姬、少姬成亲,第二天便下令班师回国。这骊姬、少姬正值花样年龄,加上热情奔放、性感野辣的特性,很合性格豪放的晋献公胃口。两姐妹有父亲嘱托,便在晋献公前曲意逢迎,使尽浑身解数,频施媚惑之术。晋献公与骊姬姐妹夜夜同宿,原有的嫔妾如同糟糠被抛弃一边。晋申生在墓前的忠谏,晋献公也抛到九霄云外。

    且说百里奚想在晋国求个一官半职,但晋国自从晋献公获得骊姬、少姬后,少理朝政,晋国上下的正气越来越少。百里奚无钱送礼,便只好继续流浪。

    再说晋献公最宠骊姬,为满足她的欢心,欲立骊姬为夫人。废旧立新是大事,晋献公便派神算子卜偃用龟甲来占卜,得卦不吉利;再用蓍草占卜,得卦吉利。晋献公说:“寡人就听从蓍草所占卜的结果吧。”卜偃奏道:“蓍草之数短而龟象却长,不如按照龟卜。龟卜的卦辞说:‘专宠会使人心产生不良。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十年以后还会有臭气。’因此说,新立夫人,一定不可取。”晋献公不听,就立了骊姬。未几年,骊姬生了公子晋奚齐,她的妹妹少姬生了公子晋卓子。

    在豪华的晋国宫殿里,戏子施正在倾心演唱《诗经》里的《鹿鸣》一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晋献公、骊姬与世子晋申生,公子晋重耳、晋夷吾,大夫里克、邳郑、梁五、东关五等人一起观看。




用野羊学问来应对宫廷争斗

到了高潮处,在晋献公的默许下,从小就能歌善舞的骊姬与戏子施一起表演。宫殿里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但从台上走到晋献公身边坐下的骊姬并不快乐,因为她生下公子晋奚齐时,充满政治野心的骊姬便想设法废掉世子晋申生,撵走晋重耳、晋夷吾,改立晋奚齐为世子,从而“以女胜晋”。当她与戏子施一起对唱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那么幼稚,晋申生、晋重耳、晋夷吾均已成年。晋申生东征西讨,屡立战功,甚得民心。晋重耳、晋夷吾也精明强干,非等闲之辈。长幼有序,除非出现重大变故,否则世子之位怎么会落到尚在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晋奚齐头上?另外,里克等人并非自己一伙,尤其里克还与晋申生、晋重耳等公子交情深厚。想到这些,骊姬闷闷不乐。

    戏子施是聪明人,他瞧见了他一直暗暗爱慕的骊姬的反常。当晋献公等人散去时,他对骊姬说:“夫人有什么困难吗?我虽是一戏子,但也通晓权术。如果夫人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骊姬叹了口气说:“我想办件大事,向三位公子发难,应该怎么做?”戏子施答道:“把一头野羊圈起来,开始它还想冲出去,但多次努力无效后,它便安下心来在羊圈里吃草,因为它知道自己只能在这个木栅栏里转悠。对待三位公子,也是这样,应早点把他们的地位固定下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人若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就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了。即使有轻慢之心,也能很容易击败了。”骊姬又问:“我要发难,先从谁下手呢?”戏子施答道:“必须先从世子申生开始。申生为人胆小怕事,受不得辱,而且年长稳重,又不忍心害人。那受不得辱的人,就容易羞辱;稳重而不灵活的人,就可以找他的毛病;不忍心害人的人,就只能自忍。夫人可以对他最近的行为进行诬蔑。”骊姬说:“稳重的人,恐怕难以动摇他吧?”戏子施说:“懂得羞耻的人才可以羞辱他,即使性格再稳重也会动摇的。现在夫人内得君心,外受宠爱,你说一个人好话或坏话,国君没有不相信的。如果你表面做出善待申生的样子,私下用不义的罪名羞辱他,那他的意志没有不动摇的。我还听说,过分精明的人近于愚蠢。精明的人容易受辱,就会愚蠢得不知躲避祸难。即使想不动摇,他能办得到吗?”骊姬默记心中。此时,她想到了父亲“女戎乱晋”的嘱托,心里不由暗暗道:“晋国得到了我和妹妹少姬,可一年后又派人消灭了骊戎,父亲也被迫自杀,这家仇族恨一定要报,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去用心。”




夫人骊姬真高明呀

狗找狗,猫找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骊姬认为大夫梁五和东关五好财不义,可以利用,便派内侍送给他俩玉璧各五对。梁五和东关五受宠若惊,当即来宫中向骊姬表示感谢。骊姬说:“区区几块玉璧算什么,如果公子奚齐能做上国君,封地、良马、宝玉,都少不了你们的。”二人心领神会,笑声说道:“夫人指向哪,我们就打到哪。”此刻,骊姬很高兴。她想起了戏子施出的“让三位公子感觉到顶”的主意,便轻声说道:“三位公子都是栋梁之材,你们应该向国君建议,让他们去都城之外建功立业。”梁五和东关五答道:“好的。”便退下。二人在路上嘀咕,梁五对东关五说:“夫人骊姬的主意,分明是让三位公子失去继承国君之心呀!”东关五跟着叹道:“夫人骊姬真高明呀!在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梁五说:“这高人估计就是戏子施吧。”

    第二日,大夫梁五和东关五便去拜见晋献公。梁五奏道:“曲沃,是晋国宗庙之地,又是世子封地。蒲地和屈地,是晋国边疆要地,不能没有人主管。如果宗庙所在地没有人主管,民众就不会畏惧;如果边疆要地没有人主管,就会引发赤狄皋落氏等北狄的侵略野心,这都是国家大患。”赤狄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县)是北狄的一支部落,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东关五奏道:“如果让世子申生去到自己封地上主管宗庙,让公子重耳和夷吾去主管蒲地和屈地,那么就可以威服民众并使北狄惧怕。”晋献公听了很高兴。梁五提到曲沃是世子封地,这让他回忆起去年的辉煌战绩——

    目睹周王室衰微,晋献公便扩大军队编制,变原来的一军为上下两军,自己率上军,世子晋申生率下军,发动了一次开疆拓土的战争。晋献公出征的兵车上,勇士赵夙驾御兵车,毕万为车右。二人英勇无比。此次出兵战果丰硕,一举歼灭了耿(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霍(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魏(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三个小诸侯国。凯旋而还后,晋献公为世子晋申生在曲沃修筑城墙,为了奖励奋勇作战的赵夙与毕万,晋献公将耿封给了赵夙,将魏封给了毕万,用做采邑。




上天已经显示预兆了

这毕万是毕国(在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公族子弟,毕国被灭后,毕万考虑归附晋国,请人筮卦。兆头出奇的好。卜师辛廖惊奇地告诉他:“这是公侯之卦啊,没有再吉利的了!你的家族在晋国一定会繁衍昌盛。你是公侯的子孙,将来你的子孙也一定会恢复公侯的地位!”毕万高兴地带着家眷来到晋国,投奔晋献公。听到晋献公这些安排,晋国的神算子卜偃预言说:“世子为国之储君,应在都城绛城,不应去曲沃。看来世子不能做继承者了,与其得到恶运,还不如离开晋国。”卜偃又预言说:“毕万的后代一定会昌盛。万,是满数;魏,是大名(古时魏写作‘巍’,高大的意思);以这里作为始封地,上天已经显示预兆了。天子主天下,称兆民;诸侯主一国,称万民。现在把这个叫‘魏’的地方封他,他名字里又有‘万’这个满数,所以一定会得到民众的。”上天不一定让毕万的后代昌盛,但当时人们相信这种数理文化,这种数理文化会有助毕万后代昌盛。卜偃的预言,晋献公、晋申生听到了,但却没有引起重视。

    大夫梁五、东关五进言后,晋献公即命世子晋申生去曲沃,又下令在蒲地筑城,让公子晋重耳去守卫;在屈地筑城,让公子晋夷吾去守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