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盾担心秦兵再来,便派重兵驻扎瑕邑,以把守桃林塞。臾骈进言说:“河曲之战,为秦军出谋划策的是士会。这等高人在秦国,我们哪能安睡?”赵盾觉得有理,便召集六卿共同商量这事。晋国中、上、下三军主副将,这时已被晋人习惯称作六卿。

    赵盾、荀林父,郄缺、臾骈,栾盾、胥克等六卿到齐了,中军将赵盾首先讲话:“如今,狐射姑在潞国,士会在秦国,两人都曾是我晋国大臣,如今人才在外,对晋国产生危害,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呢?”荀林父说:“请召回狐射姑,恢复他的职位。狐射姑能胜任征战的事情,而且他过去的功劳,今天也不应忘记。”郄缺说:“不行的。狐射姑虽然屡建功勋,但有擅杀大臣的罪过。如果恢复他的官爵,拿什么来告诫众人,保证将来安然有序呢?不如单召士会回来。士会柔顺温和而且足智多谋,逃奔秦国也不是他的过错。潞国和我们相距甚远而秦国紧临国门,要消除秦国这个祸害,必须先使他的智囊离开,召士会就是这个意思。”赵盾问:“秦君正宠爱士会,请他回来,他一定不愿意,用什么办法可以促成这事?”臾骈说:“我有一个好友,是先臣毕万的孙子,名魏寿余,就是魏犨的侄子,现今在魏邑闲住。这个人很能察言观色,要召士会来,就靠这人了。”便在赵盾耳边嘀咕了一阵,然后问:“怎么样?”赵盾大喜道:“麻烦你去把他召来!”

    六卿会议散了后,臾骈当晚就去叩绛城魏寿余府门,魏寿余迎他进房,臾骈把召士会的计策,秘密告诉魏寿余,魏寿余当即答应。臾骈又向赵盾回报了此事。

    第二天早朝,赵盾向晋灵公奏道:“为了应对秦军侵扰晋国,请下令河东各邑各自操练队伍,轮流戍守。倘若有不得力的,立即削夺职位、俸禄,这样他们就都肯用心防范了。”晋灵公批准了他的上奏。赵盾又说:“魏邑是个大邑,由魏邑倡导这事,其它各邑不敢不听从。”晋灵公又准,便召魏寿余上朝,叫他督责守军,驻守黄河口岸。




心里领会了他的意思

魏寿余奏道:“臣承蒙晋国记着先世的功劳,赏了一个可以吃饭穿衣的大邑。但臣从来不懂得打仗的事情,何况黄河绵延百余里,处处可以过河,军士又暴露在外,把守并没有好处。”赵盾听了发怒道:“小小臣子怎么敢阻挠晋国大计?限你三天之内,办妥此事!如敢违抗命令,军法处置!”魏寿余叹息着走出朝堂,回到绛城府里闷闷不乐。

    魏寿余妻子问他原因,魏寿余说道:“赵盾无道,要我去督守黄河、防范秦军,什么时候能有个完?你赶紧收拾一下家私,跟我到秦国,投奔士会去。”然后吩咐家人准备好车马。

    这一夜,魏寿余找来酒痛饮,借口饭菜不干净,抽了厨师一顿鞭子,还愤恨不已,口称要杀了他。

    厨师跑到赵盾府上,报告魏寿余要投奔秦国的事。赵盾派韩厥领兵去抓,韩厥故意放走魏寿余,只抓了他的妻儿,关进狱里。

    魏寿余连夜逃往秦国,拜见秦康公,诉说赵盾怎样怎样强横无理,最后说道:“如今我的妻儿被关进狱,我只身逃出来,特来投降秦国,请君上救我。”秦康公问士会:“可信吗?”士会答:“晋人多狡诈,不可信。如果魏寿余真的来降,会有礼物贡上。”魏寿余闻听士会之语,果然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帛书,乃是魏邑土地、人口典册。魏寿余将帛书献给秦康公道:“君上如能接纳魏寿余,我愿以封地奉献。”秦康公又问士会:“魏邑能不能要?”魏寿余用眼望着士会,眨了两下眼。士会虽然流亡在秦国,但是心里依然思念晋国,见魏寿余这种表情,心里便领会了他的意思,于是回答道:“现在两国兵戎相见,破城掠地,只看实力。河东各城,没有比魏邑更大的。如果将魏邑据为己有,以此可以慢慢收拢河东土地,是个长久之计。只怕魏邑害怕晋兵讨伐,不肯来归顺!”魏寿余说:“魏邑虽说是晋国的土地,实际是魏氏自己的。如果君上率一支兵马屯扎在河西,远处声援,臣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应对晋国了。”秦康公看着士会说:“你熟悉晋国的情况,同寡人一道去接收魏邑。”士会答应。

    秦康公另带蹇术及新任大夫绕朝,亲率大军前进。

    到了河口,秦军安下营寨。前哨回来报告:“河东有一支兵马驻扎,不知其来意。”魏寿余说:“这肯定是魏邑的人听说有秦兵开来,因而采取防备措施。他们不知道我已投了秦国,要是有一个熟知晋国之事的人,和我先去讲明好坏,不愁魏邑不服从。”秦康公便叫士会同去。




快些回去吧,慢了就麻烦了

士会想起那天魏寿余的眼神,知道他来是想让自己回到祖国,此时士会担心的是妻子儿女安全。士会灵机一动,叩头告别说:“臣曾是晋人,后来脱离晋国。假若臣去劝说成功,是我们秦国的福份。万一晋国魏邑之人不听劝告,抓住臣,扣住不放,臣担心自己的妻子儿女孤依无靠。”秦康公不知士会真实所想,顺口答道:“你放心前往!如果得魏邑,重加封赏。假设被晋兵拘留,寡人当送还你的家小,以表示相处的这段友情。”

    绕朝在旁,此时劝谏秦康公:“士会原是晋国的谋臣,这一去就像大鱼跳进深渊,一定不会回来了。君上为何要轻信魏寿余的话,而送谋臣去资助敌人?”秦康公话已出口,不愿收回,便说道:“这事寡人能掌握,你不要怀疑。”

    士会同魏寿余离开秦康公而去,绕朝慌忙驾车赶来送行,将皮鞭赠给士会说:“你不要欺负秦国没有智士,只是君上不听我的话。你拿着这条皮鞭拍马快些回去吧,慢了就麻烦了。”士会拜谢过了,上车打马疾飞。

    话说士会和魏寿余过了黄河往东走。没走上一里,就见一名少年,领着一队人马前来迎接。那少年在车上欠起身子问道:“大夫别来无恙?”士会走近细看,认出那少年是赵盾之子赵朔。三人下车相见,士会问他来意,赵朔说:“我奉了父亲的命令,领兵前来接你回朝,后面还有大军,马上就要到了。”当下一通鼓响,大队人马赶来。他们簇拥着士会、魏寿余回到了晋都绛城。

    秦康公隔河观望,见到这情景,怒火万丈,就要过河攻打晋军。前哨又传来消息:“探得河东又有晋国大军前来。”蹇术知道所率秦军不多,便谏道:“晋国既然有大军接应,肯定不容我们过河,不如回去。”万般无奈,异常恼恨的秦康公率军返回。

    却说士会流亡秦国三年,今日重进绛城,感慨万千。士会按商纣王庶兄微子创下的谢罪礼仪,肉袒面缚,进朝堂去见晋灵公。晋灵公说:“你没有罪。”赵盾表彰魏寿余功劳,对晋灵公讲了,赏赐他十辆豪华马车。

    再说秦康公虽然恼怒,但言而有信,派人送士会家小到晋国,并捎话道:“寡人不背弃黄河边上的诺言!”士会感激秦康公的义气,写信去道谢,并且劝他放下兵器,调养百姓,各保四面边境。秦康公采纳了,从此秦、晋两国几十年没有战事。




乱齐国的,除了我还有谁呢

且说晋国扶平了内忧,消除了外患,渐渐安顿了下来。花开花落,春去春回,又是数年过去了,晋灵公已是十六岁。赵盾想起了晋襄公“不要丢了盟主大业”的临终嘱托,便琢磨着大会诸侯。要风来风,要雨来雨,想什么来什么,鲁国向盟主晋国求援来了。鲁国“三桓”之一、季氏的宗主、鲁国上卿季孙行父来到晋国,讲述了齐、鲁两国之间的事情——

    齐昭公姜潘兄弟数人,其兄姜无亏、齐孝公姜昭已亡,其弟姜元、姜商人在世,这姜元贤能,姜商人野心勃勃。

    姜商人一心想要收买人心,便将全部家财拿了出来,抚恤贫苦百姓,与此同时,姜商人还聚集了许多亡命之徒,早晚加以训练。

    岁月无情,齐昭公患病去逝了,其子姜舍即位,恰好彗星出现在北斗星附近。姜商人找人占卜看是什么征兆,结论是齐国将有大乱。姜商人说:“乱齐国的,除了我还有谁呢?”于是命令亡命之徒刺杀了新君姜舍。

    姜商人假惺惺地对姜元说:“姜舍没有君主的威仪,不能占居大位,我这样做是为了哥哥你考虑。”姜元惊道:“我知道你想即位为君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要把我拉进去?我能侍奉你,你不能侍奉我。只求你做君上后,允许我作为齐国百姓,安度一生就满足了。”姜商人便不再谦让,即位为君,就是齐懿公。姜元厌恶他的所作所为,装病在家,闭门不出,再不入朝。

    姜舍的母亲是鲁国女子昭姬,她痛惜儿子死于非命,日夜痛哭。齐懿公讨厌她,就换了个囚室关押,还减少她的饮食。昭姬暗地里贿赂看守人,叫他们向鲁国通报信息。

    鲁文公害怕齐国的强大,派人到周天子处,想借天子的威望,求得昭姬的释放。此时周襄王去逝,周匡王即位。周匡王派单伯到齐国,对齐懿公说:“既然杀了她的儿子,还要他的母亲有什么用,为什么不放她返回鲁国,以显示齐国宽厚的美德?”齐懿公讳忌杀害姜舍的事,听到单伯的话,面颊发红,默默不语。

    对单伯不满的齐懿公将昭姬迁到一处内宫,派人骗单伯说:“我们君上对先君夫人不敢怠慢。何况还承蒙天子降谕,敢不顺服吗?你为什么不看看先君夫人,使她知道天子眷念同宗之国的情义呢?”单伯认为这是好事,就驾了车随来人进宫谒见昭姬。

    昭姬流下泪来,稍微讲了点受苦的情形,齐懿公就从外面闯进来,大骂道:“单伯怎敢擅自闯入寡人宫殿,私下里会见先君夫人,干这等不严肃的事?寡人要将这事报告给天子。”于是把单伯也拘禁了起来,与昭姬各关在一间房内。

    齐懿公忌恨鲁国借周天子命令压制他,便兴兵讨伐鲁国。




漆黑一片,原来日食发生了

晋国君臣听完鲁国上卿季孙行父的讲述,个个义愤填膺。赵盾说:“商人杀害幼主,关押先君夫人,拘留周天子使节,欺虐邻国,穷凶极恶,天理哪里能容?”士会说:“齐国公族,济济在朝,为何不奉立公子姜元来声讨商人的罪过,反而纵容他这样穷凶极恶,连一句公道话也没有呢?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可悲可叹呀!”晋国君臣下定决心:会盟诸侯,讨伐齐国。

    一月后,赵盾侍奉晋灵公,在扈邑与宋、卫、蔡、陈、郑、曹、许等七国诸侯会盟,一起商议讨伐齐国之事。这次盟会,最后决定由赵盾统率联军,前去伐齐。

    齐懿公听到这个消息,便与众臣商议。正在商讨间,天突然渐渐暗了下来,顷刻间,漆黑一片,原来日食发生了。

    齐懿公与众臣无不惊骇,有臣说:“恐怕齐国将有灾难。”有臣说:“日食发生时,不止齐国,鲁国、郑国都会看到,不能光说齐国有灾难。”又有臣说:“不管怎么说,日食发生时,按照周礼,就要减膳撤乐,用牲口在土地神庙里祭祀,在朝廷上击鼓,以表明侍奉神灵、教训百姓。”还有臣说:“这日食发生,对处理当前之事是个兆示,我们应当用心研究。”高傒后人、世袭上卿高倾说:“放单伯回周王室,将昭姬送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