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卵的道理刘兆慕和田钟毅是明白的,没有了刘湘,川军就不再是一个能和最高当局讨价还价的小集体,而是一盘散沙。
所以在武汉来人的时候刘兆慕和田钟毅都选择了秘密会面,他们也想给自己安排一下后路,武汉既然对刘兆慕和田钟毅这样的师旅一级川军将领都作了工作,唐式遵这个占据了23军团半壁江山的21军军长,武汉就更不会放过。
只是不知道唐式遵现在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是先拖拖时间呢,还是已经背叛了川军,刘兆慕和田钟毅担心的当然是后者,一旦21军整个倒向了武汉,那么他们这两个师长和旅长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也就要不上什么价了。。。。。。
“刘师长!田旅长!你们有么子想法?也说一哈嘛!都是袍哥弟兄!大家一同进退!”
周绍轩吧话头递给了刘兆慕和田钟毅,刘兆慕和田钟毅却不敢接,见到刘、田二人的表现,潘文华心里面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好你个‘唐瘟猪’!几个月前还在四川父老面前说的慷慨激昂,现在刘司令一病,你就又玩起了内战时的花样!出卖自己人光彩吗?今天武汉觉的你有价值给你许诺,明天你要是没有了价值呢?刘司令为了抗战把四川都交给了最高当局,现在什么下场?你唐式遵还敢和武汉勾勾搭搭?”
潘文华的这番话虽然是在骂唐式遵,其实也是在告诫田钟毅和刘兆慕,武汉可没有那么好心,山西的川军邓锡侯部已经被武汉拆的散了架,要是23军团再散架,四川,就要姓蒋了!
田钟毅和刘兆慕的脸上有些发烧,潘文华的这番敲打虽然比较隐蔽,但是14独立旅旅长周绍轩还是听出了轩外之音,没想到田钟毅和刘兆慕也和武汉勾当上了的周绍轩显的非常的愤怒,他拍案而起:
“憨包!刘司令还没死!就急着找干爹!四川就败在你们这些瓜娃子手里喽!”
“周旅长!我们这也是权宜之计!现在全国抗战部队是一家,哪还有什么川军中央军的!都是中国军人!军委会来人我们总不能轰出去嗦!军座!我和田旅长真的就是应付一下。。。。。。”
刘兆慕这个师长反应比较快,他立刻将田钟毅拉到他的一边,145师在广德基本上打残了,先在潘文华手里面实际能调动的部队也就是145师和周绍轩的14独立旅,只要他拉住了田钟毅,一样也是一师一旅的兵力,潘文华就不敢下手。
田钟毅过了一会也反应了过来,不过他不愿意和潘文华搞对立,毕竟潘文华是刘湘的心腹,23军团是刘湘的家底,潘文华的话,下面的军官和士兵还是很愿意听的。
田钟毅的模糊态度让刘兆慕一阵心惊肉跳,这下情况就变得对他很不利了,21军那边的态度刘兆慕现在也不太清楚,他有些后悔自己太早跳了出来。
“军座!兄弟也是为了川军着想啊!现在远离四川,连刘司令都没有办法,我们怎么和军委会去斗?一顶‘破坏抗战’的大帽子扣下来,咱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刘兆慕见他不能用力量和潘文华对抗,立刻换了一幅可怜巴巴的表情,周绍轩冷哼了一声便要发火,潘文华摆摆手制止了周绍轩。
“刘师长,我也不说那些个客气话,退路大家都想要,但是武汉,绝对不是个好选择!邓锡侯和孙震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明天!等23军团像22集团军一样被拆散打烂了,鬼都不会理我们!只能抱成一团才能自保!”
潘文华的话让田钟毅产生了误会,在田钟毅的心里除了投靠武汉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要不然。。。。。。就得投靠日本人!
“老子不当汉奸!为日本人卖命死了魂都回不了四川!老子死都不干!”
田钟毅的声音尖利的吓人,投靠武汉好歹能打个服从抗战大局的幌子,投靠日本人?那还不得让四川父老给刨了祖坟?
潘文华瞪了田钟毅一眼,怒道:“要你个瓜娃子提醒老子?连‘唐瘟猪’都晓得不能投靠日本人!老子会不晓得?”
“那。。。。。。还有什么人敢和武汉翻脸收留我们?云南的。。。。。。?还是广西。。。。。。?”
说话的是刘兆慕,潘文华意味深长的看了潘文华一眼,这个刘兆慕能想到龙云和李长官,他的智商的确是超过了田钟毅许多,只可惜,骨头软了一些。。。。。。
“地方势力现在没人让敢要我们,咱们的合作对象只能是中央军。。。。。。”
潘文华的话说到一半就被田钟毅急吼吼的打断了,田钟毅语速很快:“中央军?那不就是跟着武汉走吗?还不是一回事。。。。。。”
“你懂什么!中央军和中央军也不一样!你看看山西的卫立煌!还有阎锡山和黄绍宏,邓锡侯和孙震的22集团军就是被这三个人整垮的!淞沪抗战之后被中央军吞并的地方部队不在少数,几乎都是打散整编了,可是滇军121师却整建制留了下来!你们难道还没想到什么?”
潘文华一声喝问打断了田钟毅的插话,他接着说完了他的发现,刘兆慕、周绍轩和田钟毅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军座,121师不是划归了黄浩然的99军吗?您的意思是咱们也去南京?”
周绍轩最先开了口,他的猜测虽然没有全中,但是也对了一大半。
“我们不去南京!但是必须马上和黄浩然联系上!黄浩然和中央军的一般将领不一样,他能容人,抗日也坚决!23军团交到啊他的手里,不但可以避免被分拆的命运,而且还能用鬼子的血来告慰四川父老!99军也是中央军,黄浩然又是最高当局的爱将,只要他开口,武汉不会有意见的!”
潘文华居然打得是这样的主意!这完全出乎了刘兆慕、周绍轩和田钟毅的意料!让三个人觉得困惑的是川军23军团是个集团军的建制,黄浩然的99军只是军级建制,让一个集团军被一个普通的军吞并,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
刘兆慕说出了他的担心,潘文华笑了笑说道:“黄浩然替最高当局在南京站油锅,这仗结束之后,他还会是一个普通的中将军长吗。。。。。。。?”
刘兆慕、周绍轩和田钟毅恍然大悟!的确,现在全中国的军队里面就数黄浩然的部队打得胜仗最多,要是南京保卫战结束后黄浩然不升官,那可就没天理了!
“可是,咱们和黄浩然没什么交情啊?即使不吞咱们23军团武汉也会给他别的部队,怎么才能让黄浩然接受咱们呢?”
对加入黄浩然的麾下,周绍轩是十分愿意的,121师在加入99军之前算什么啊?现在牛的和什么一样!《中央日报》都上了好几回!周绍轩可不觉得川军比滇军差!他只是担心黄浩然的选择太多,看不上装备差,伤亡又严重的23军团。
“这一点我早就想好了!芜湖是黄浩然撤军的必经之路,只要在这里帮黄浩然守好门,南京卫戍军西撤的时候咱们就跟着99军走,黄浩然可不是阎锡山!他不是卸磨杀驴的主!”
刘兆慕、周绍轩和田钟毅忽然觉得振奋了起来!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就这么干!”
今天有些晚,我会尽快存稿,调整回早上7点更新!
第九十七章:战争进行时
6。97 战争进行时
23军团给黄浩然的电报刚刚发出去没多久,日本人的轰炸机就光临了芜湖城投下了大量的炸弹,潘文华没有想到日本人回来的这么快,他赶紧让23军团全体进入战备,唐式遵的21军最先和日军发生了交战,谷川幸造大佐的103联队虽然攻击的非常坚决,但毕竟只有二千多的兵力,拥有三个步兵师的21军在短暂的慌乱之后稳住了阵脚,103联队的攻击势头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潘文华觉的日本人的出现对于23军团是个机会,于是他将告急电报直接发到了武汉,武汉很快就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报,在这份电报里面,川军又成了国家的栋梁,广德的事情一个字也没有提及,武汉的电报到达的同时,在23军团内部折腾了好些日子的各方势力瞬间偃旗息鼓,为了南京十几万大军的退路,武汉做出了让步。
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潘文华带着川军投奔黄浩然的决心,从武汉的表现完全能够看出黄浩然在最高当局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找到了这个靠山,23军团也算是有了一位明主,不过碍于老长官刘湘尚在,所以潘文华给黄浩然的电报里面说的很隐晦,更多的是提到23军团愿帮助黄浩然守芜湖,只有请求吞并的事情潘文华只是稍稍点了点。
南京,把城防司令部搬进了民宅的黄浩然看完了潘文华的电报心中直呼庆幸!本来他还担心芜湖方向的兵力不足,范介守不住南京卫戍军的退路,现在从天上一下子掉下了23军团这几万川军,这简直和掉馅饼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川军的装备虽然低劣,但是这是完全可以改善的,熟知抗战史的黄浩然当然明白川军在抗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八年抗战,四川参军的人数超过了三百万,可以说整个抗战的中国军队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四川!23军团的投靠是个非常好的开头,潘文华就是黄浩然和四川之间的桥梁,有了这个大后方,日后的兵源就完全没有了问题。
至于刘湘,黄浩然就更不担心了,不用多久,这位川军的抗把子就会病逝于汉口,潘文华的这封电报说明现在川军内部的将领也认为刘湘是不可能活着回到四川,没准武汉现在已经开始对川军下手了。
必须给潘文华信心!要让23军团相信自己可以庇护他们,这样才能让潘文华死守芜湖!有了川军在加上范介手里面的部队,那南京卫戍军的后路基本上就可以保证!
黄浩然亲笔起草了一封电报发给了潘文华,在电报里面黄浩然高度赞扬了川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并且感谢了23军团这时候及时伸出援手,黄浩然在电报的最后写到:
“川军撤裁一事,吾亦将向委座进言,务求暂缓,潘军长心中顾虑吾已知晓,南京战后如刘主席召唤, 23军团来去自由,绝不阻拦!”
黄浩然这最后几句话的杀伤力十分惊人,在电报的附件里面还有一份武器清单,仿M1898式汉阳步枪5000条,轻重机枪300挺,川军自出川抗战以来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大批的物资,潘文华将黄浩然的回电和提供给23军团的武器清单让刘兆慕、周绍轩和田钟毅传阅之后烧毁,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黄浩然品格高古!
黄浩然的这一味猛药正中川军的症候,迅速收获了潘文华和他的心腹们,23军得到了黄浩然提供的武器之后战斗力马上提高了一大块,这样一来攻击芜湖的101师团就更难得手,而且潘文华的部队战斗力超过了唐式遵的21军对唐式遵也是一种制约,黄浩然是想一次性接管整个23军团,21军也是他的美味佳肴之一。
武器从南京运到芜湖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之前23军团只能靠自己,黄浩然打开了一张军用地图摊在桌子上,这张桌子本来是戴梦如、方小倩和老夫妇吃饭的饭桌。
小楼的地下室已经被清空,房子主人带不走的大箱子被司令部的卫兵抬出来丢到了远处,原本显得有些拥挤的地下室一下子变得敞亮了起来,黄浩然的参谋军官们在里面忙着布置新的作战指挥室,工兵在院子里面奔跑着拉扯电话线,黄浩然就在这样嘈杂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