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章:谁套谁
8。30 谁套谁
“我倒是想先听听佑臣你的意思。。。。。。”
听到程潜的这句提问,黄浩然的心绪立刻恢复了平静了下来。程潜终于说出了他此行的最终目的,他今天明显就是来向黄浩然套话的!
“树大招风”这四个字现在已经在黄浩然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在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多次语出惊人之后,黄浩然“善于判断形势”和“善于揣摩最高当局心思”的名声已经不胫而走。程潜肯将最高当局“有意放水”的消息告诉黄浩然,其实是在“抛砖引玉”,至于程潜刚才说的那些对“黄浩然不利的流言”到底存不存在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程潜注意到了黄浩然身上的气势发生了变化,他现在很有些后悔过早暴露了自己的企图。黄浩然果然和外界传说的一样是个人精,不过是一句话的破绽,立即就被抓住了!
“颂公既然问了,那我就说说吧。。。 我也认为一旦开堤放水我们国家受到的损失将会远远大于日军受到的损失,实在有些不值!还有民众和舆论,也是个大问题,不能不考虑。不过我相信,委座一定会做出妥善安排的。。。。。。”
黄浩然的这番话其实就是在程潜说过的话的基础上做了加工,既没有说他支持“放水”也没有说他反对“放水”,完全就是一堆套话。程潜被黄浩然的这套太极拳打的有些郁闷,不过他还是想要从黄浩然这里挖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看来只能对黄浩然亮出底牌,将心比心了!
“佑臣,我也不怕与你直说,现在的情况似乎是大大的不妙!有人上书对委座说,若是不放水日本人很有可能会沿着开封、郑州一线直下武汉!你也知道武汉在委座心中的份量!如果日本人逼近武汉的速度过于迅速,恐怕委座真的会决定放水!”
程潜这次说出来的内幕消息明显要劲爆了许多,也开始变的有价值起来。黄浩然心里很清楚,其实“放不放水”的问题不过是一种选择,最根本的原因依旧是能不能守住武汉的问题!
只要武汉不受到威胁,最高当局就不会想到要去炸黄河大堤,最高当局何尝不知道这样做一定会引发滔天的民怨,不到万不得之之时,武汉都不会下决心!
但是程潜后面说出的一番话,又让黄浩然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
“不仅如此,最近还有人对委座进言,说日军方面也对‘放黄河水’这一招起了心思!他们认为为了防止日本人先下手为强,我们必须赶在日本人的前头放水!要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日军上演一场水淹七军!如今堆在黄河边上的中央军基本上都是委座的心头肉!委座哪里会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能说出这番话的人简直是对委座的心思了如指掌!如今政府里面都公认佑臣你与蒋百里先生是最了解委座的两个人,所以‘进言放水’的这顶黑帽子是注定要落在你们两人中的一个人头上了!”
黄浩然在心里面将程潜的话仔细过了一遍,发现这个麻烦还真不小!必须抢在日本人前头放水?这句话说的还真是轻松!如果程潜说的都是真的!那武汉军委会也太冷血了!将妖魔般的黄河水从河堤里面放出来祸害苍生,居然只是为了不被日本人抢先?
“是谁说日本人打算放水了!?小鬼子明明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了攻势!如果放水一淹他们规划中的进攻道路就会变成一片黄泛区!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仔细想想!咱们这些轻步兵师和鬼子的机械化部队还有重装步兵师团比起来,谁的麻烦更大一些?这种哄骗三岁孩童的借口也敢拿出来说事!武汉的那些人,不过是担心他们的官位无法坐稳罢了!还有大量的钱财来不及向西南大后方转移!”
黄浩然直接揭穿了造谣者的险恶用心,言辞十分的犀利!旁边的程潜听的是喜笑颜开!他好久没有见到这样敢于直言的军官了!要知道黄浩然刚才说的这些话可是将最高当局也骂了进去。
“虽然话是应该这么说,但日本人对武汉的威胁还是真是存在的!如果不能缓解武汉的压力,我看这放水的事情八成还是会成为现实!佑臣啊,绕来绕去,你看咱们又回到土肥原师团的话题上来了!如果你能在兰封歼灭或者重创第14师团,应该会让日军进攻武汉的步伐变的缓慢一些!毕竟从抗战开始到现在,日本人的损失也不小!想进攻武汉,他们也得有足够的兵力才行!”
探明了黄浩然对待“放水”的态度之后,程潜立即话锋一转,将交谈的重心拉回到了兰封前线的战事。要说程潜不愧是官场上的老油子!这个弯拐的很顺!一点也不生硬!
黄浩然点了点头,表示他同意程潜的看法,看着黄浩然脸上凝重的表情,程潜笑了!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还是一箭双雕!
想到自己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便轻易的探明了黄浩然在“放水”问题上的立场,还间接催促了黄浩然必须尽快尽可能好的结束兰封会战,程潜不禁有些得意!果然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黄浩然在战场上的确是个奇才!可要说在官场上的手段,却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程潜和黄浩然又说了几句眼下的战局和时事之后转身下楼,由于心情愉悦,就连脚步都显得十分轻快!
黄浩然站在楼上看着程潜的背影,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他刚才说那番话绝非因为情绪失控,相反,程潜之所以能够听到的那些话正是因为黄浩然想要借程潜的口对外传达讯息!
蒋百里远行欧洲,黄浩然又不能直接去找林蔚询问,他自己在军界虽然享有盛誉但是在政府里面的影响却有限!
而程潜这位第1战区司令长官却是军界和政界的双重元老!同样的话从黄浩然的最里面说出来和从程潜的嘴里面说出来绝对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有这么个传声筒也相当不错!只要刚才的那些话能够传到武汉,最高当局就一定能够听到!也会在放水的事情更加的犹豫!这样一来事情才能有回转的余地!”
程潜哪里会想到他来黄浩然这里套话,最后却把自己给套了进去!
第三十一章:新命令
8。31 新命令
黄浩然转身刚走到楼梯口边就看到几名前敌指挥部的高级参谋正站在一楼等着他,似乎还挺着急。估计要不是刚才程潜派出卫兵把住了楼梯,这些人早已经冲了上来。
从程潜哪里得知了最高当局的想法之后,黄浩然觉得他应该尽早结束这场兰封会战。只有在兰封将鬼子打疼,才可能让东京大本营感到压力从而推迟进攻武汉的计划。保住了武汉,也就等于保住了黄河岸边的百姓。
事不宜迟!得快马加鞭!想到这里,黄浩然冲着下面的参谋们一招手,朗声说道:
“是不是战局有了新的变化?速速来报!”
几名参谋连忙“蹬蹬蹬”地跑上了楼,带头的一名少将焦急的对黄浩然说道:“副座!第14师团终于行动了!但是土肥原没有去进攻柳园口!而是奔着归德去了!”
归德?那不是由黄杰第8军把守的重要关口吗?从徐州方向过来的第16师团和第5师团要想和土肥原师团会合,归德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在此之前黄浩然也预测到了土肥原贤二有可能会走这一步,所以才特意将俞济时的第74军调往了归德。
“包围圈里面的鬼子一共冲出去多少?李汉魂的第64军和薛岳的第27军到底是怎么打的阻击!?居然如此轻易就被土肥原给突了出去?”
黄浩然现在有些上火,聚集在第1战区的这些中央军精锐可真是糟蹋了“精锐”这两个字!刚开始的时候攻不动,现在居然又守不住!没想到用薛岳代替了桂永清,还是没能振奋起中国军队的士气!
“回副座的话!薛总指挥和64军的李军长是中了土肥原的奸计!两个小时以前,第14师团盘踞在三义寨、罗王车站一线的部队先是向北面的黄河边猛攻了一气!增援柳园口的几路日军也纷纷回头参战,第64军腹背受敌,李军长担心防线被瓦解,就将东面防线上的两个团抽到了北线,结果这个时候,土肥原师团突然来了一招回马枪,迅速击溃了第64军东面防线上剩下的一个团,突围而出!薛总指挥那边也是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好在薛总指挥发现的及时堵住了口子,所以丁寨、兰封城一线的日军只跑了一小部分。”
“这个老狐狸!”
黄浩然恨恨的说了一句!难怪土肥原贤二被人称为“东方劳伦斯”,果然是又奸又滑!
“好了,我都知道了!立即给第8军和第74军发电报,要他们做好阻击土肥原师团的准备,然后给我接第27军军部,我要和薛总指挥通话!”
下达完命令之后,黄浩然和这些参谋军官一起下了楼,既然土肥原已经接招,黄浩然就不能不陪着!绝不能让第14师团想这么轻易就从从归德溜走!
“师团长阁下!您这一手声东击西实在是太漂亮!中国军队完全被我们的佯攻所吸引!现在我们是不是全力东进,与第16师团还有第5师团会合?”
从被第27军围困的兰封城里面逃出来,再次呼吸到自由空气的第14师团参谋长佐野忠义大佐现在情绪显得有些亢奋!对于能够让“支那名将”黄浩然中计的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佐野忠义大佐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用那么着急!我倒想看一看,黄浩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土肥原贤二中将的回答让佐野忠义大佐感到十分意外!为什么还要看黄浩然的反应?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向援军靠拢,之前的声东击西的“妙计”不久白废了吗?
佐野忠义大佐很想要劝土肥原贤二中将改变主意,指挥第14师团全速向援军接近,可是他还没有来的及开口,土肥原贤二中将便抢先发布了命令。
“给骑兵第18联队的联队长安田兼人中佐发报!我要知道柳园口还有陈留口方向的中国军队有什么动作!命令没有突围成功的各部,继续龟缩死守!告诉他们!我们的时机还没有快来到!”
“时机还没有来到?”这是什么意思?佐野忠义大佐望向土肥原贤二中将的目光里面满是疑惑。。。。。
“轰隆隆。。。。。。!”
上千匹战马全速奔腾时发出的声响会让人误以为发出声响的是一座巨大的瀑布!
自从柳园口被第71军攻占之后,原定执行侧击袭扰计划的骑兵第18联队算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安田兼人中佐当然不可能带着他的骑兵大队去冲击中国军队的坚固阵地,在没有接到师团部的新命令之前,安田兼人中佐只能领着骑兵第18联队在中国军队的阵地附近游弋。
一开始的时候仗着骑兵的速度快,安田兼人中佐并没有将中国军队的步兵放在眼里。后来从第2联队那里得知中国军队拥有一支战车部队,骑兵第18联队就变的小心谨慎了起来。
“再派出几个侦察小队!我们的警戒线放的还不够远!这里离第2联队与中国战车部队遭遇的地点很近!我们不必须得小心!”
“哈伊!你!还有你!立即出发!”
安田兼人中佐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执行,几分钟之后从一左一右两个方向上各有十几匹战马脱离了大队,这些人是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