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鹤龄兄,你咋个能如此说话嘛?”王瓒绪听到李品仙如此评价他麾下的川军,顿时急了。第四兵团的几支部队里面,的确就数王瓒绪的川军第29集团军装备最差,兵力最少。可这次王瓒绪却让他的部队冲在了最前面,为的就是在黄浩然面前挂个号,好为以后的前程铺路。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撤下来,由刘汝明的西北军顶替了上去,那之前死的人岂不是白瞎了?
“王司令此言诧异,都是打日本,哪里分什么川军西北军!瞧瞧黄总座,99师这样的基本部队,中央军精锐中的精锐,还不是孤注一掷丢到了鬼子身后?眼下一切以战事为重,要是半小时内鬼子的第二道防线还打不下来,我们桂军,我的176师还不是一样要上?”也许是担心第4兵团的高层当着黄浩然的面吵架,容易给黄浩然留下不好的印象,对后面的仕途发展不利。李品仙的铁杆,桂军176师师长区寿年立马跳了出来,为他的司令官开脱了起来。
对于第四兵团,诸位将领的表现,黄浩然全都瞧在眼中,不过却没有开口说些什么,他始终笑眯眯的在坐在一边,手中还抓着把瓜子,时不时的磕上几颗。
只要李品仙兵团肯出力,仗怎么打,黄浩然并不打算干涉。处于包围圈内的日军第27师团,充其量还有1万多的兵力,本间雅晴即使再能磨,面对着十多万中国军队的围攻,每时每刻,日军的人数都在减少,这是一场消耗战,人数众多的中国军队,一定能够笑到最后。而出动99师向龙感湖滩头穿插,只是为了将这个进程推进的快一些,黄浩然想要早点见到战役的结局。
“都别争了!西北军打左翼,川军打右翼,两侧同时攻击,奶奶的,我就不信小鬼子是用钢铁做的,就是耗也把他娘的给耗干净了。”
话语中透着兴奋的是黔军86军军长何知重,好不容易,第四兵团的将官终于团结在了一起,黔军算是找到了发挥的舞台,再加上黄浩然为了调动86军的积极性,给何知重的部队,送去了一批武器弹药的清单,此刻原本就愿意抗日的黔军,打的是风生水起,仅以一团多的兵力,便击溃了27师团,一个大队日军组成的防线。
部队的战场表现好,何知重这个当军长的,自然也是牛皮轰轰,这也是为了之前在第四兵团不受重视,而报的一箭之仇。
李品仙的部队不是能打吗?西北军不是老牌部队吗?现在怎么样?通通输给了我们黔军!想想之前他们的态度,终于到了老子翻身的时候!
这不,黔军军长何知重现在已经开始指挥起西北军和川军来了!至于李品仙的桂军,碍于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何知重还不敢说的太多。
“报告!武汉的汪主席就快到了,两位司令是否准备出门迎接?”突然跳出来的警卫军官,将司令部里的战争气氛打断了,在黄浩然看来,汪主席来的速度实在是有些快,难道因为是战时,白面书生也沾染了军人雷厉风行的做派吧!
“鹤龄兄!子亮兄!还有王司令。。。。。。走,咱们去接汪主席!”
除了黄浩然之外,司令部的众人听到汪兆铭的名字,都显得有些兴奋。此刻再听黄浩然召集大家准备出门迎接,刘汝明和李品仙,忍不住相视而笑,在他们看来,汪兆铭的到来,意味着黄浩然的好日子近了,第四兵团和他们这些杂牌军将领的好日子,也快到了。。。。。。
“哎呀!我们光顾着对付小日本了。。。来来,都随黄总座出去迎接汪主席!”
“可不嘛,这武汉会战打到现在,武汉是得意思意思,咱袍哥兄弟的牺牲,可真是大喽”王瓒绪的大嗓门适时的响起,虽然大家所属的杂牌军,派系各有不同,但眼下,却都存着同样的心思,希望能够抱个好大腿,俗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一行人带着卫兵匆匆走出司令部,刚到门前站定,就见到汪副主席从乘坐的卡车车斗里面往外爬,即便是急于拍马屁的运输营长王绍祺抢着跑到卡车后面,充当起了人肉扶梯,汪兆铭的动作还是显得有些狼狈。
到底是四川人的性格直,看到这一幕,王瓒绪到底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鹤林兄,你说汪副主席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李品仙其实也感到非常的意外,万万没想到,汪副主席居然没有乘坐舒适的轿车,而是爬上军用卡车就来了青石镇,但是面对王瓒绪的调侃,为了不犯下得罪长官得错误,李品仙决定还是选择不回答。
“光知道瞧着。。。也不知道去迎下汪副主席!”见一旁的所有人都在瞧瞧的观察自己的脸色,为了不让这些人左右为难,黄浩然只好开了口。
呼啦啦一群将官,突然冲着卡车里往下爬的人涌了过去,这场面,实在是不太好看。
下了车的汪副主席,先是整了整自己的衣衫,然后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不管走到哪里,汪兆铭总是很珍惜自己的形象。今天,又是个非常特别的场合,心怀鬼胎的他,对自己的外表格外的注意。
“汪副主席辛苦了,武汉如此厚爱,这让我黄佑臣该如何是好啊!”等到汪兆铭快走到自己跟前的时候,黄浩然快速向前走了两步,然后伸手握住了汪副主席的右手,上下轻轻地摇动,口中不停的说着表达感激的话。但有心之人却从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黄浩然虽然口中叫着汪主席,言语中表达感谢的对象却是武汉政府,这哪里是在给汪兆铭面子?实在是替最高当局打汪兆铭的脸
看来这执政党内部,也并不是传说中的一团和气。
“佑臣你这话可就过了,我是替最高当局来慰问你的。。。还要为你颁奖!你在前线打得很不错,武汉是知道的,我也很高兴!”
“感谢最高当局!感谢政府!来来。。。里面请!”面对汪副主席言语中透露出的讨好,黄浩然的回答依然没有提到汪兆铭三个字,这分明是打心眼里要和汪副主席划清界限。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黄浩然这么和汪兆铭不对付,刘汝明和李品仙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地跟在黄浩然身后,簇拥着汪副主席走进了第四兵团司令部。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汪兆铭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又传达了武汉方面的嘉奖令,最后,给屋子里的每个人胸前挂上了勋章,虽然等级不同,但都是金灿灿的,煞是好看。随行的宣传人员又是拍照,又是采访,搞得气氛热烈异常。
“不对呀,子亮兄,怎么汪副主席一个字儿也没提黄浩然升官的事啊!”
对武汉政府的这一套,川军将领王瓒绪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在意的是,黄浩然到底能不能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他手下的部队能不能得到扩编?这两者是相关的,如果黄浩源不能得到官位,那么川军整补,也就没有了希望。
兵荒马乱的时候,只有枪杆子才是最靠得住的东西。
和川军将领王瓒绪相同,西北军的刘汝明对纸质的嘉奖令还有金灿灿的勋章也都不感兴趣,自从西安事变之后,刘汝明就一直想找一个靠得住的靠山,不光能够给他提供保护,最好还能送个光辉灿烂的前程。这几年来,也只有黄浩然可以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对于今天汪主席带来的东西,刘汝明也是非常期待的。但与王瓒绪相比,刘汝明的城府毕竟比较深,之前他一直在小心的观察,似乎他现在已经得到了答案。
“你个四川佬,懂点什么?战区司令级别的人事调整,又岂是能在人前说的?放心吧!看汪副主席对黄浩然的态度便知,武汉最高当局的心思,黄浩然的战区司令啊,是没跑了!咱们还是相信法子,早点表忠心吧!哎,到底是李品仙这小子脑子活,有他娘的早走了一步!”
“真能有把握,子亮兄?你可别骗我这个粗人哦?”刘汝明的话让王瓒绪心里吃了颗定心丸,也许是还想试探一下刘汝明的态度,王瓒绪看似不经意的又调侃了几句。
“你爱信不信?自个儿瞧着办吧,反正我的西北军,是要搞大动作了!”
刘汝明看穿了王瓒绪的心思,但却没有点破,只是举着酒杯朝记者扎堆的地方走去,他也要为自己混点版面,好让人知道,他刘汝明也在黄浩然手下混过,未来的大捷也得有他刘某人一份功劳。
“格老子的!这当官的,就没得一个好东西!都他娘的是狐狸!”王瓒绪瞧着刘汝明离去的背影,在心里面啐了一口吐沫,最后他决定还是保险起见,不管黄浩然升官的消息是不是真的,他的川军都会继续对日军第27师团展开攻击,只不过嘛,这出击的顺序就有点学问了,第4兵团这个大杂烩也有大杂烩的好处,川军只要掺杂在桂军、黔军、西北军的出击序列当中,既不靠前,也不靠后就好,至于投入的兵力,王瓒绪也觉得半数最佳。
这搭伙打仗,就和搭伙打麻将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最好还是别把筹码都砸进去,只有落袋为安,才是最实惠的!
是日,正面攻击日军第27师团的李品仙第4兵团,投入作战的部队番号从5个师增加到了7个,超过了全部番号的一半。
这样的效果,才是今天黄浩然对汪兆铭如此客气的真正目的。
“佑臣啊!记者采访之后,我要和你谈一谈,有些事情,是最高当局交待的,只能与你当面讲。。。。。。”
汪兆铭耐着性子等了好久,直到记者们觉得已经搜集到了足够的素材向黄浩然表示感谢后离开,军统的人开始朝着黄浩然走了过去,才赶紧抢到了黄浩然的面前,说到底,他对于随车跟来的军统还是不放心。
“黄将军,我们这里也有些事必须由您亲自处理,这是戴局长的指示。。。。。。”
第211章
9。211
军统的戴笠,执政党副总裁汪兆铭,好大的两座大山!这个时候突然都跳到面前,黄浩然觉得自己实在是红得有些过分。
相比汪兆铭这个没有实权的副主席,黄浩然觉得军统的戴笠才是他真心得罪不起的人物,对于特务和搞地下工作的人,黄浩然总是有一种先天的警惕,要不他也不会放手把隐发展的如此强大,实在是因为在21世纪,情报战决定了很多战争的走向。
“辛苦了!军队里的人都知道,戴局长的差事,可向来都不好办,实在是麻烦二位为我黄浩然跑这么一趟,谢谢,谢谢!”
就这么被黄浩然越过直接和军统的人打招呼,让汪兆铭觉得很没有面子,若是在平时,他早已拂袖而去,可眼下,为了影佐祯昭交代的事情,汪兆铭不得不耐下性子,继续等待。
倒是军统的人显得很有礼貌,虽然黄浩然先接待的是他们,但鉴于汪副主席的地位,军统的人表示愿意排在汪主席的后面。这也就是来了两个没分量的校官,若是戴笠亲自前来,军统是断然不会这么做的。
霸道,就是戴笠的代名词!
“既然这样,那就多谢二位的体谅。。。汪副主席,请吧。。。。。。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
黄浩然越是对军统彬彬有礼,就显得他对汪兆铭更加的不礼貌,按照黄浩然这几年养成的官场涵养,面对汪兆铭这样的武汉政府高级官员,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
也实在是因为汪兆铭在历史上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