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雪也开口相询:“你们这是搞什么鬼啊?咱们虽然相处得不是太近,也不用这个样子吧?我们也不是那种只会高高在上的……”
“嘘——”青虫把食指放在嘴边:“你们只管享受,不要问为什么,为什么的话你们到时候会知道。”
韩雪张了张口,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李出尘端起葵女倒好的晾了一会儿的茶,放到嘴边抿了一口,闭上眼睛品了一下,点点头说:“还不错!”又夹了一箸菜放在口中尝了一口,半天没有说什么。
“怎么样啊客官?”
“手艺还是不错的,只是东西简陋了点儿。”
青虫立刻耐心地解释道:“是这样的客官,因为连年来的战乱,收成大不如前,很多珍贵的东西不能齐备,但是工艺已经用了最好的了,这一点儿,几位客爷要体量啊!不看别的,看在天下民生的份上吧!”
“嗯,也罢了,行了,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下去吧!”万俟风与他素来斗口,这一会儿又来了兴致。
“是,客官,小的这就下去。”话虽然这样说,却搬了一把椅子在李出尘和紫玉中间坐了下来,老实不客气地自己倒了一杯茶,不管不顾地喝了一口,然后对葵女说:“来来来,你也坐,不是不用我们了吗?”葵女轻笑了一声,在万俟风和韩雪中间坐下,正好在青虫的对面。
“哎哎哎,我不是叫你下去不用饲候了吗?你怎么反倒自己坐下来了呢?”
青虫皮笑肉不笑地说:“是啊,我们饲候完了人,还不行自己犒劳一下自己啊?你真以为你是大爷啊?要不是有任务在身,我鸟都不鸟你。”万俟风正要反唇相讥,想想又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就算了。
吃了一菜,青虫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这也能吃啊?汉代人真是不会享受,在我们那个时代,这简直就是不入流的。”
青虫说这话一点也不假,中国饮食文化虽然自汉代才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引进不少西域的品种,饮食业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但是汉代毕竟是前代,虽然精英饮食文化中也有不秒出类拔萃的经典,比如鸿门宴之类的,但是并没有向民间推广的趋势,而且这也不是民间能够享受得起的,所以,汉代普通人家的饮食和前代比并没有什么进步,能够糊口就已经是大幸了。而且,汉代以孝俭治天下,皇家的饮食有尚俭的风气,高祖、文帝、景帝时代,皇帝家的生活一切从俭,只是从武帝时才开始浮华奢侈。光武帝名虽光武,实际上崇尚俭朴,衣食用度上一向不那么讲究,所以东汉初年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淳朴的。
青虫正在这样说着,却听到刘秀爽朗的笑声从后面传来,接着就听他说道:“我大汉以孝俭治天下,尚俭不尚奢。”
青虫赶快站了起来,嘴里说:“掌柜来了!”
“去!谁是掌柜?”
“这天下第一宴不是你主办的吗?你不是掌柜谁是掌柜?”
万俟风站了起来说:“皇上,你这个玩笑开大了,这是怎么说的呢?”
刘秀乐呵呵地说:“没事,你们嫂子听说你们立了大功,非要亲自下厨犒劳你们一下,我也不好说不同意,所以你们就好好享受吧!”
“啊?”李出尘吃惊地说:“皇后亲自下厨给我们做饭?这种事皇上也做得出来?幸好是在我们的私宅,这事要是让邓禹他们知道,不知道又要有什么好听的了。”
刘秀也不以为意,说:“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一来是因为你们立功之大,大不可赏,唯有如此才能略表寸心。二来是因为不久远方就有客人来京,国宴是免不了的,这就当做是事先的演习吧!”
李出尘咂咂滋味,总觉得这不像是刘秀的一惯作风,而且事先的演习这种话,也不像是他能够说出来的,这不会是出自某个从某时代来的家伙的主意吧?
看了看青虫,青虫晃了晃头,一种无所谓的样子,李出尘快要晕倒了。
第三章 西域的客人(上)
“京城要来客人了?不知是何方人士?”万俟风听说刘秀设宴是为了招待远客作演习,有些好奇客人的身份,是什么人能够让一国之君如此大费周张呢?
“哦,子通啊,这客人可是非常之重要啊!如今中原之乱大致已经平定,尚有两处势力强大,足以与我汉朝相抗衡,西凉隗嚣和西川公孙述。如今来的正是隗嚣手下的第一勇将马援,据说是隗嚣夹在汉与蜀之间,觉得不安全,想要择一方这依托,先派马援出使公孙述,以察述之为人与国之强弱。马援素与公孙述相善,公孙述待之以盛情,并用大将军之位挽留于他,结果你猜马援怎么说?马援给了他八个字的评语:井底之蛙,妄自尊大。”
“这个人就这么重要?不眼见为实,难下断语。”万俟风还有不信的样子。他不信的是,天下人还有比他更重要的,积年累月的功勋让他有了一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自大意识。
刘秀何等精细,早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说:“他人如何还难下断言,但他代表的势力是不可轻视的,如果在东周列国时代,那就是一个诸侯国的规模,不能不重视啊!”
万俟风听到这里,心中才稍稍平定。但是偏有那么不识趣的家伙和他作对似的,青虫立刻对刘秀说:“这话错了,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隗嚣的势力再大,迟早会被消灭,但是马援此人将才天纵,不可不慎重对待。我听说,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就连稍微有点儿才能的人都会加封显官以示录用,”说到这里看了看万俟风,接着说:“何况干国之精英?马援这个人一定要拢络到帐下。”万俟风听了这话气得七窍生烟,却无可如之何。
正说之间,内侍匆匆来至前厅,报告说:“西凉使者到,请陛下回宫接见。”刘秀看了看李出尘和万俟风:“来了,两位和我一起去看看他怎么样?”李出尘自然要去,那是国之大事,他一定会去给刘秀把把关的;万俟风却被青虫激起了一种倒劲,非要看看这个马援如之何了不起。于是也不及支会皇后郭氏,他们匆匆回到了皇宫。
韩雪假装瞪了青虫一眼,说:“都是你,没事老激他干什么?他又受不得这个,这回去如果坏了我哥哥的大事,你怎么负责?”
“是啊是啊,你们没事不能少斗几句吗?你们不嫌烦,我们听得都烦了。”葵女这个时候也开始教训他两句。
青虫晃了晃头,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说:“我哪里是和他斗嘴?我是在给他消灾。”
“消灾?”三女不约而同地问。
“当然,我怎么会那么无聊整天和他斗嘴?我是在帮他啊!”青虫拿起一个鸡腿一边啃着一边坐到了桌子上,嘟嘟囔囔地说:“万俟风这个人是有本事,聪明才智几乎无人可比,办起事情来也是非常干净漂亮,这一点不用我说你们也看得出来。不过俗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他立的功劳实在太大太多了,多得边他自己也不知道了,这就有点儿骄傲的倾向了。你们没有看见吗?刚才皇帝说马援有本事,他就有点不自然,长期发展下去他会变得目中无人,容不得才,这不论对他还是对别人,尤其是你(他指的是韩雪,韩雪脸有点发红),都是有害的。我不断用这些不中听的话刺激他,让他时刻保持向上之心,这才是我真正是用意。”
“哦,那么我是错怪你了!对不起啊!”韩雪听出了这话中的真意,有点儿感激这个家伙,破天荒地第一次对人说出道歉的话。
青虫伸手抚平了身上的鸡皮疙瘩,随后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我这辈子欠了你们什么啊?先是帮他找到大地之心,现在还得操心你们两口子之间的事,我这是何苦来呢?”
韩雪脸色转青,青虫见势不好,又抓了一只鸡,一边啃着一边跑,嘴里还不知道说些什么。
刘秀见马援的地方被安排在宣德殿,宣德殿有宣扬大汉威德之意。在此之前,刘秀先派李出尘和万俟风去暗中观察马援的容度、行止。内侍领着他二人到了马援待命的的宫殿,李出尘从侧窗向里看去,只见一个相貌雄壮的将军坐在椅子上,傲然端坐的样子,没有一点面圣前的惶惑。头发中夹杂着几缕灰发,显然有些年纪了,如果所猜不假的话,已经有四十了吧!手中端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慢慢地翻着,似乎是在自己的家里,全然看不出有使命在身的样子。
李出尘看了片刻,消消退了出来,看了看万俟风:“兄弟,你看呢?”
“气度上看来不假,是一员大将。其他的方面,未见其真。”
李出尘非常郑重地说:“子通,作为大哥,我得好好说说你。也难怪人家总是说你,你看你年纪不大,已经学会了自满。是,我知道你本事大,有学识,但是你看人家马援将军,出使之际在待诏之前还勤学不缀,和他相比,你是活得时间比人家长,还是经历比人家丰富?总说人家冷嘲热讽地说你,你得想想自己什么地方不足。”
万俟风脸一红,低声说:“小弟受教了。”
“待会儿去回皇上,你怎么说?”
万俟风沉吟了一会儿,说:“小弟想好了,请大哥放心,小弟自有话说。”
最后,万俟风给刘秀的回复是:“行止有定,勤而不拙。”
刘秀见到马援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在两个主公手下做事,现在又来见我,内心不觉得有点惭愧吗?”
马援不慌不忙,先行礼后说话:“当今乱世之上,不但是君择臣,臣也要择君,不是随便一个君主就可以侍奉的。”
刘秀一乐:“你说得有点见地。”
马援反问道:“我自来与公孙述认识,当我见他的时候,他尚且盛兵相见,如今我与陛下素不相识,您为什么就认为不是有行刺之心,而不为准备呢?”
“哈哈,你不是刺客,只不过是个说客而已。对待说客,一张嘴已经足够了,哪里用得着兵戈?”
马援听到这里,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上,说:“臣历主无算,以陛下之气度,当今天下,真主非陛下莫属,可知天心自有定。非假势依名者可以夺也。”
君臣一见如故,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四章 西域的客人(下)
说起那次的帝王家宴,确实是为国宴在做准备,而且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一次的国宴就是为了招待马援而设的,不但因为他所代表的势力之强大,更是因为他本人的有才干,刘秀一向敬才,就算他是敌国的。
因为西凉人的豪放豁达,因为刘秀的大气容天,这次的国宴设在洛阳皇宫的广场上,不但有盛大的宴席,还安排了精彩的歌舞,并且广邀宾客,京城中凡是能请到的几乎全请到了,其礼遇之隆重不可细数。在这次国宴中,皇后、公主以及各公侯将相的夫人也都随席,唯独马援,因汉代出使没有携带夫人之说,所以独自一个人坐一个席,形容未免有些寥落。
刘秀席下依次是李出尘、万俟风、青虫(汗一个,为了情节需要)、王邑、葵王,再下面就是邓禹、冯异、吴汉……皇后郭氏下面依次是韩雪、紫玉、葵女……(应该还有,不可妄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