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一来他也没办法做出百分百的判断,这个结论更多的是出自他的直觉,二来假如他太早发言的话无疑会限制高级参谋官们的思路。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坐在元帅左手边的一位高级参谋官突然说,“我们不需要把思路全都集中在门德烈防线上。”
他的话引来了众人的侧目。
威尔森元帅:“说下去。”
“海因里希提交了一份建议书,他建议我们抽调兵力奇袭敌军后方。”这位高级参谋官不紧不慢地说。
其他高级参谋官的表情瞬时变得有些奇怪。他们本不认为一个被迫离开银盾家族的年轻人有多少指挥天赋,不过海因里希的表现却让他们不得不重视起他的意见。
“奇袭后方……说说具体的方案!”威尔森元帅在沉吟片刻后说。
海因里希的方案既简单又不简单。
他建议联邦正规军至少调集一半以上的兵力直接进行空间折叠进入敌后,在门德烈防线上只留守少部分人。敌人展开攻势之后,留守的部队先竭尽全力防守,然后再后撤转移,形成新的防线。期间必须将所有在敌军进攻路线上的殖民星球撤退一空,使得奥伽罗军长驱直入后得不到人员补给。与此同时,深入敌后的部队必须尽快找到奥伽罗军的种巢,破坏他们最大的兵力来源。
经过数年的战争,地球人方面已经了解到奥伽罗军的飞船和近一半的兵力都是经由特殊的种巢培育出来的。那里有所有东西的种子,还可能有奥伽罗军的指挥人员。破坏种巢必定可以极大地打击敌人的气焰。
同时,海因里希还希望能够让前来会师的银河联军化整为零,进入敌后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以掩护突袭部队。反正银河联军的联合作战能力不怎么样,各自为战反而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计划的最后一步是里应外合彻底消灭奥伽罗军,或者在消灭了大量的奥伽罗军后将敌人赶到一个无人区内。
会议室中的气氛有些沉闷。对于这个计划,所有人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假如我们真的这么做,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威尔森元帅冷静地问。
“首先是留守的部队必须挡住敌人足够长的时间,否则的话后方的撤退工作来不及展开。一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敌军攻破门德烈防线,其结果是毁灭性的。不过就算配合得当,我们也需要付出数百甚至上千光年的空间,还有可能因为来不及铸造第二道防线致使地球沦陷。其次是突入敌后的部队,由于空间折叠的不稳定性,很可能就像过去的跳伞战一样,一出现就被人当成靶子打。而且关于种巢我们只掌握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万一找错地方,这支部队被消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最后,让银河联军深入敌后可能会有较大的伤亡,介于他们的指挥系统混乱,想要完成这样的作战意图,我们必须在政治和外交上做许多努力。”
威尔森元帅点了点头:“假如这三点都能克服的话,结果会怎样?”
高级参谋官们沉默了许久。
“我们会胜利,最起码能消灭很大部分的奥伽罗军。”其中一个终于说。
威尔森元帅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有生以来最大的抉择。
采取保守战法,最好的结果是守住门德烈防线。这是目前唯一一道可以阻挡奥伽罗军的防线,同时也是所有人心理上的一道防线。放弃门德烈防线,会对民众的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但是就算这次守住了,也不可能伤及到奥伽罗军的根本,门德烈防线还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袭击,在未来的战争中地球人根本不占优势。
那么采纳海因里希的建议呢?
说服银河联军冒险不是不可能办到的,凭借努力最起码可以让一部分的联军深入敌后缓解主力部队的压力。以一半兵力坚守门德烈防线,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但威尔森相信自己的部下,也相信他的友军,他们会竭尽全力挡住敌人,哪怕代价是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个计划中最困难的一部分其实在深入敌后的那支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找到并毁掉奥伽罗军的种巢,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奥伽罗军中从没出现过叛变的人员,这让情报的获得变得极为困难。况且在整个过程中还不能让敌人看出作战意图,也就是说行动必须快速且保密。这意味着指挥官必须同时具备极佳的心理素质和非凡的智慧。假如真的要这么做,派谁去,谁才能缔造奇迹?
威尔森觉得假如去的人是自己,大约也只有五成的把握。但他是统帅,根本不可能出战。
五成,最多五成的机会一战定乾坤,做还是不做?
假如拖下去的话会不会有转机?
“讨论一下海因里希的建议,我要在三个小时后得到你们的最终意见。”
威尔森元帅留下一句话走出会议室,他也需要时间来冷静地思考……
银河历1227年5月17日,一份统帅部的最高命令被送到了所有地球方面军队高级指挥官的手中。与此同时,由联邦政府高级官员、几位外交官和数名军事顾问组成的访问团正式启程前往银河联军第一集团军临时总指挥部。
举世闻名的门德烈战役拉开序幕。
189、门德烈战役
作为后方运输网络的主要负责人,奥丁绝对是最先得知门德烈战役部署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疯狂到让奥丁觉得制订计划的人简直和他心有灵犀!
统帅部竟然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将人类的命运一口气推到赌桌上,不得不说这真是令人惊讶。奥丁早就看出坚守门德烈防线不会给地球人带来任何好处;越来越多的物资消耗只会拖垮整个地球人势力范围内的经济。但是这样一口气撤退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提出计划的人绝对胆色过人!
事实上奥丁并不担心这个计划会失败。再糟糕也不能比现在更糟糕了;即使真的节节败退,人类还是有能力背水一战;在原核区外建立起一道新的防线,破釜沉舟会给人更大的勇气。令他真正担忧的是;这个计划的执行者,所有在前线的军人,都可能面临生与死考验。负责留下来坚守门德烈防线的人如此;负责深入敌后的人更是如此。
在自由商会联盟守备军中有太多令奥丁牵肠挂肚的人,而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尽早完成撤退而已。所有的飞船都被调集起来运送人员和物资,早一天完成撤退前方的守军就可以早一天撤回来。奥丁无比明白这个道理,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采取了非常手段,威逼利诱位于后撤区域内的人员撤退。
门德烈防线让人们放下了警惕,妄想着战争会在一眨眼间过去。奥丁在得知计划后,便决心不择手段迫使所有人离开。在某些星球上,他甚至动用了武力。关于自由商会联盟的负面新闻时不时地出现,但奥丁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唯有铁血手腕才能保证大撤退完成。总有人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想法,没有看到奥伽罗军便只想着如何保住他们的产业,放任这些人留下,只会让他们变成敌人!
五月底的时候,门德烈战役终于打响。奥伽罗军强袭了门德烈防线的左右两翼,人类方面顶住了第一波攻势,但糟糕的是,与自由商会联盟守备军指挥部的联络被切断了。奥伽罗军大军包围了要塞星球提尔墨,蒙加尔特和他的嫡系军队被孤立,出于整体战局考虑统帅部暂时无法派兵增援。
奥丁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险些晕倒。他已经整整一周没有合眼,一直靠营养剂保持体力。虽然提尔墨随时可能沦陷,但后方的撤退只完成了27%,在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派出手头的后备军去支援提尔墨。
“同意里迪克家的要求,我们需要飞船,更多飞船!”奥丁咬牙做出决定。
由于里迪克家家主引发了叛乱,留下的一部分里迪克家成员受到了联邦的严密监视,里迪克家的产业被全部充公。不过在最近,这个已经没落的巨头私下接触自由商会联盟,提出假如能够给予里迪克家“公平”,他们可以提供里迪克家隐藏在秘密地点的大量物资。
里迪克家以飞船制造业和重工业起家,这笔“秘藏”中包括数量惊人的各类飞船。为里迪克家出头会影响自由商会联盟和其他巨头的关系,甚至可能引来联邦事后调查,但奥丁已经无暇顾及将来了。
即使会被审判又怎么样?现在最重要的是取得战争的胜利,保住一切等沃伦归来!反正有许多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
奥丁满足了里迪克家的狮子大开口,当然对方考虑到目前的危急形势也不敢拖延时间。大量飞船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撤退速度,里迪克家的秘密护卫队也发挥了不小的最用。
不久之前,蓝发来消息,机械共和国志愿军最多只能再支持五天,五天之后他们将撤离门德烈防线。毕竟每一个机械生命都十分宝贵,蓝的同伴没有义务战死在门德烈防线上。
现在,和提尔墨失去联络已经超过15天,门德烈防线早已千疮百孔,有更多地方沦陷或是和统帅部失去了联系,但地球一方扔在坚守。
奥丁不敢想象他认识的那些鲜活面孔可能已经不存于世,他只能逼迫自己加快脚步。
快一点,更快一点!
只要再有三天,后方的撤退工作就可以完成!那将是统帅部下令撤退的时刻,他们会炸毁12颗星球作为信号,哪怕通讯中断,所有的部队也应该可以看到这一信号。到那时提尔墨的守军就可以突围了!
“费、费雷特少将的通讯请求!”
联络官惊讶极了,与他同样惊诧的是正在开会安排飞行路线的奥丁。
“接进来!”
费雷特的脸色异常苍白,他的左肩上绑着绷带。
失去了一只手?没关系,只要活着,回来还可以肢体再造。
奥丁无比欣喜地看着他的养子:“再坚守70小时,很快你们就能撤回来了!我保证!等着看天上的‘烟花’吧!我为你感到骄傲!”
“烟花”是炸毁星球这一特殊撤退信号的代号。
费雷特的嘴唇颤抖了一下:“我在统帅部。”
统帅部?奥丁的心不由一沉。在下达了坚守命令后,只有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守军才被允许朝统帅部靠拢。
奥丁:“蒙加尔特将军呢?”
“将军……战死,他最后命令我带人突围。”费雷特眼圈发红,却没有眼泪掉下来。
奥丁沉默了,他十分清楚蒙加尔特在费雷特心中的地位。那个人既是师长,又是上级,更是费雷特挚爱的情人。
“我会继承他的遗志。”费雷特自顾自地说着,“我争取到了断后的任务,在开始撤退后,我会和我的部下会死战到底。我很高兴,能将尸骨留在跟他一起战斗的地方。”
“费雷特!”奥丁惊叫。为大部队断后,生存的机会几乎为零,更何况费雷特的样子完全不想要活下来!
“我很抱歉,我希望……你仍能以我为傲。再见了,父亲。”
屏幕暗了下去。正在和奥丁开会的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有点拿不定主意是否要现在出去,给奥丁一点单独时间。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半人仅仅是沉默了两分钟,就扯着嘴角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示意会议继续。
他没有时间悲伤。
每耽搁一秒就意味着更多生命消逝在茫茫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