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武侠之笔诛天下-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你是千年后人又如何呢?不跑最好,跑了,少爷我也会把你抢回唐家堡。
  木舒并不知晓唐无乐心中某个危险的念头百转千回一直抛不掉,给唐无乐顺毛顺毛之后便将人摁在被褥里哄他睡觉。唐无乐身为杀手警惕性极强,但是对她的气息倒是并不排斥,趁他睡着的时候上下其手也顶多被抓住手腕,木舒试探好了,便将暖水往他身上丢。
  他身上暗伤极多,年轻时仗着内力强盛无甚大碍,老来只怕是要吃苦头的,木舒打算一点点地为他调养。
  一夜好梦眠,次日醒来,木舒便收到了李倓的飞鸽传书,不提战况惨烈与否,只说自己已经取得了那批矿藏武器,杀了狼牙精锐千余人,还擒获了史思明的女儿史朝英,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一夜暴富的李倓心情极好,木舒拜托他上折子为柳家提名,他也一口应了。
  为柳家的事忙前忙后,确保消息传于江湖后能奠定柳家复起的基础,木舒便将大功告成的好消息告知了柳惊涛,也提醒他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内公布这条消息了。风雷刀谷传出了扬刀大会的消息,对柳惊涛而言不仅莫名其妙还有些措手不及。如今有了解释的缘由,事情便也迎刃而解,接下来便都是柳家家事而非国事了,木舒自然没有了插手的动机和理由。
  “此次多谢二位出手相助。”解决了柳家的危机,还得到了江湖名望,柳惊涛前来送行时可谓心情愉悦,就连那张惯来不苟言笑霸气严肃的大叔脸都显露出三分柔和来,“此乃霸刀山庄的刀令,日后若是小友有难,可携刀令前来霸刀山庄,虽说霸刀几度沉浮,但在江湖上仍然有几分薄面的。”口中说着谦虚客套的话,眉眼却矜傲十足,自有一番百年武林世家应有的气度。
  木舒凝视着柳惊涛递出的刀令,半晌,才笑着接过,道:“那在下便却之不恭了。”
  抱着媳妇儿的大腿假装懵懂女娃子的唐无乐抬头看着柳惊涛满意颔首的模样,心中顿生十二分的怜悯。
  ——仿佛已经看到柳大庄主第三次被坑的情景了。
  木舒和唐无乐要离开霸刀山庄,多多也准备离去,她本就是来霸刀山庄寻找柳风骨的,如今柳风骨不在,风雷刀谷之事也暂告无恙,那她有要事在身,自然没有久留的念头。柳惊涛倒是劝了几句,见她心意已决,便也不在过问,都这个年纪了,已经可以独立了。更何况自家父亲领养的这个孙女也不是个简单的,九天之一变天君,柳惊涛觉得自己真要事儿妈似的叮嘱些什么才是真的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坑了一笔资源,还拿了霸刀的刀令,此行可谓收获甚大,令人欣喜。
  “你和源明雅去寻找龙脉,一定万事小心。”木舒拍拍多多的肩膀,略带感慨地道,“如果你们遇见了柳五爷,麻烦将信笺转交与他,如今涉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望他老人家万勿推脱,藏剑始终愿意与霸刀重修旧好,共同御敌的。”
  #所以那个刀剑相争的计划到底能不能停了啊!#
  #霸刀天天藏锋,藏剑天天霸道,这人设根本就是崩了吧!#
  #您老人家不能玩脱了就不管事了啊!#
  内心暗暗腹诽了一番柳老庄主,木舒将一部分情报人脉转交给了多多,除此之外还偷偷塞了不少护身的东西以及药物给她,确保不要出现意外。思及龙脉之时,木舒在征询过系统的意见后,也如实告知了多多:“水龙之脉,不妨去永王行宫和秦皇陵看看。”
  多多微感诧异,不知晓姑姑居然也略通风水之术,心中困惑,却也乖巧地点头道:“原本想去瞿塘峡的,既然姑姑这么说了,便先去永王行宫吧。我和源明雅皆精通命理之术,便是有危险也大多能避过去,倒是姑姑要多加小心。”
  挥别了多多和源明雅,木舒便与唐无乐起身准备前往长安,这段时日以来可以说是奔波不停,便是如今身为塔纳不知疲累,也实在是令人心累不已了。只是安史之乱一日不平息一日便不得安宁,为此哪怕是忙得脚不沾地,也终究甘之如饴。
  隐元会到底是一樽盘亘于天下之间数百年的庞然大物,哪怕木舒如今有系统相助,想要收拢这些势力,也仍然是极为耗费心力的。
  但是拿下洛阳、潼关以及长安三处地方的情报线,对于木舒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她依稀记得,潼关失守导致长安沦陷,这一场战役是历史上典型的伏击战战役。因为玄宗收到了叛军所给予的情报,错估了潼关的战事,不听从当时守城大将的劝解,加上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耐心告罄的情况下一意出兵,才导致二十万唐军遭到安禄山的伏击,大败,出战二十万人唯余八千多人逃回潼关,尸体填满了战壕沟渠,流血漂橹,惨不忍睹。
  如果她能截下那封情报,或者尽早布置安排好,或许能避免这一场惨痛的战败。
  唐玄宗其实是一位十分开明仁善的皇帝,这一点从他阻止杨国忠摧毁财宝时的言语可以窥得一二,“贼兵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贼兵”可见他的确是一位心有江山百姓的明君。但怎奈何他老来色令智昏,又亲小人而远贤臣,再不复壮年时期的英明果敢,致使大唐由盛而衰,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木舒整理着情报与资料,觉得实在头疼不已,揉着眉心喃喃自语道:
  “不过我似乎忽略了一方势力,到底是哪一方势力呢?”


第一百五十四章 欲往洛阳
  木舒很快就知晓自己忽略了哪方势力了。
  历史上的唐肃宗,如今的太子李亨; 经历过李林甫与杨国忠两朝奸相的打压与陷害; 甚至曾被株连麾下党羽数百家; 一度颓势难挽。但是玄宗虽然晚来昏聩,耽于享乐; 却实在是个政权开明舍得放权的。加上有废太子李瑛在前,玄宗也不愿意再限制自己皇三子的权利致使父子离心。是以哪怕太子一脉接连受到权倾朝野的奸相打压,却仍然咬牙硬抗了过来; 如今也已羽翼渐丰了。
  熬过寒冬腊月三尺冰霜; 太子李亨大器已成; 加之如今杨国忠被夺权圈禁,这位一直蛰伏的太子也意识到良机将至了。
  等到木舒反应过来时; 便发现自己一直扯来当虎皮大衣的马甲被人征用了; 太子党羽借着那一封陈情书再次发难; 舆论弄潮风生水起。从安禄山跟杨贵妃那点私事到杨国忠被圈禁在家还接见吐蕃来使; 怕是要勾连外族意图叛国等等流言,一夜之间传遍长安; 桩桩件件还有鼻子有眼的; 仿佛亲眼所见; 一时间民愤四起; 怨声载道; 无知的百姓们都觉得杀了杨国忠就能平定叛乱了。
  李倓你爹这是要搞事啊!收到情报的木舒有些咋舌,虽然她并不介意李亨借用自己的名义发难,但是多少也要顾及事后不要来一出过河拆桥的戏码。历史上马嵬驿兵变的最大嫌疑人就是太子李亨; 连同李辅国与陈玄礼一同煽动将士,致使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李亨则与玄宗分道扬镳,灵武称帝。如今历史出现了不小的偏差,李亨蛰伏得更深,反倒将江湖人推到了明面上,让木舒不得不心生警惕。
  要知道她先前虽然手撕李林甫与杨国忠,但是意在剥夺杨国忠的权利而非要他性命,可以说正好踩在玄宗的底线之上。但如今太子李亨玩的这一手,事成了他可以夺得天大的好处,失败了也自有替死鬼在前,压根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不是隐元会情报网实在强大,木舒甚至不知道这位太子背地里做了什么。
  对扶苏而言就不同了,如今玄宗仍然大权在握,枪打出头鸟,玄宗要是斥一句贱民祸乱军心编排贵妃宰相,这事可就不能善了。
  而且如今的境况与历史上多有不同,如今的玄宗可不是京都失守后狼狈西逃的落魄皇帝,只怕最后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建宁王怎么说?”唐无乐收到情报之后脸都黑了,他媳妇儿这些时日以来累死累活的还不是为了李唐王朝的安宁康乐吗?杨国忠虽是小人但如今也被圈禁暂时不足为虑了,等到平定外患之后再来勾心斗角不行吗?虽说趁热打铁除掉奸相势头正好,但是拿他媳妇当筏子踩良心倒是完全不会痛的,“他父亲如此作为,为人后嗣总不可能一无所知吧?”
  说到这木舒就有些无语了,无奈地叹息道:“他说欠我一个人情,他自有筹谋。”
  李倓会偏帮着李亨,木舒是一点都不意外的,毕竟李倓如果想名正言顺地当上皇帝,那他父亲必然也要是皇帝才行。李亨身子骨并不算好,不知是常年郁结于心还是其他原因,不仅继承了玄宗老年之时耳根子软的毛病,还在知命之年病危而逝,导致外戚坐大,宦官当政,甚至在历史上还听信他人的谗言赐死了一力辅佐他登上皇位的建宁王李倓。
  如今李倓说他自有筹谋,却又不告知于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实在心烦得很。
  “随他去吧,左右扶苏的真实身份是无人知晓的。”理不出头绪,木舒也放弃深究的打算,看着神情不渝的唐无乐,宽和一笑,安慰道,“写了陈情书便已是扎人眼了,太子也不过是推波助澜,我们尽人事,听天命,也就足够了。”
  如今木舒和唐无乐已经算是将能做的都做了,就连长安和洛阳的情报网都在监控之中,确保不会让历史上的悲剧再度上演。其他的事情也只能静待发展了,倒是木舒不放心杨国忠和杨贵妃,派人一查,却更加一头雾水了。
  杨国忠的身边多出了一位谋士一般为他出谋划策的门客,似乎是李倓的人,但是杨国忠这般有权无才的人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值得李倓费尽心思安插自己的人手过去?连杨贵妃身边也多出了两位侍女,似乎深藏秘技,没过多久就被杨贵妃提拔为了一等宫女。
  李倓这是要干啥子?木舒和唐无乐蹲在一边吃瓜看戏,一脸懵逼。
  直到狼牙军兵临洛阳城下,与封长清、高仙芝以及天策府守城将士开战,情况才终于出现了变化。首先是安禄山的大军踏过了陈留郡,其长子安庆宗被杀,消息传入狼牙,安禄山在战车上嚎啕大哭“我儿有什么罪过要杀死他!”,一怒之下命令被俘虏的大唐将士自相残杀,死六七千人有余。安禄山残暴之名更盛,所过之处哀嚎不绝,百姓们畏惧之下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与反抗,一如滚水浇油。
  其次是杨国忠在身边谋士的提点之下,居然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陈情书,痛思悔悟自己过去虽然一心为了大唐江山的安定却过于心急才导致征战失败,但是之后南诏反唐事件也证明了他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求圣上看在他这些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份上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既然安禄山反唐打着的是清君侧的名号,那不如便让他带兵前往洛阳拿下安禄山的首级戴罪立功云云。
  “这世上居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木舒简直被杨国忠这么一番颠倒是非黑白的话语给惊呆了。更别提杨国忠还话里话外地暗示那位身份神秘的扶苏先生还指不定是谁的人呢,万一是敌军派来祸乱军心陷害忠臣的可如何是好?总而言之便是将自己过去所做之事颠倒一下因果关系陈述出来,反倒将自己刻画成一个一心为国奈何心有余心力不足的忠臣良将了。
  杨国忠虚情假意,怎奈何玄宗就吃这套,他深爱着杨玉环,看杨家人都跟带了美颜滤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